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仔猪肠道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是影响仔猪发育和育成的主要疫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验证痢菌净等四种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提高仔猪黄、白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白痢是养猪业常见的一种疾病。死亡率比较高 ,笔者根据诱发仔猪黄白痢的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治疗措施 ,获得了显著效果。1 症状病的特征主要是下痢 ,粪便呈乳白色 ,灰白色或淡黄色、稠糊状 ,并具有特殊的腥臭气味。下痢时久、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导致仔猪脱水死亡。个别养猪场的死亡率高达4 0 %~ 50 %左右。2 病因仔猪黄白痢主要是大肠杆菌引起的。大肠杆菌是肠道内正常存在的细菌 ,通常在仔猪健康 ,消化机能正常时 ,不会引起发病 ,但当仔猪因各种诱因 ,使机体抵抗力减弱 ,或肠道机能失调时 ,就有致病作用 ,会引起仔猪黄白痢发生。母…  相似文献   

3.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埃希氏菌所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是我国养猪事业中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本文就大肠杆菌霉素引起的仔猪严重下黄痢、白痢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防治以及采取的措施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败血症和肠炎为主要特征。大肠杆菌在仔猪出生几小时后,就进入消化道并定居繁殖,当机体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消化道障碍时,体内的正常菌群出现紊乱,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异常增殖而发病。对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免疫预防、药物治疗上采取科学方法,母子同治,使仔猪获得坚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将大肠杆菌彻底消灭.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复方穿琥宁注射液对仔猪黄白痢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仔猪人工感染大肠杆菌和自然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肌肉注射复方穿琥宁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肌注0.1mlVkg,2次/d,连用3d)疗效可靠,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5%。并能明显降低仔猪的死亡率。穿琥宁-小檗碱联合使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大肠杆菌是所有动物肠道中的常见菌群,当仔猪由于各种诱因使之消化障碍时,机体抵抗能力下降,致病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仔猪发病.传染源是带菌母猪,病原菌随其粪便污染环境,沾污母猪的皮肤和乳头,仔猪因吮乳及到处乱舐而感染.病仔猪又成为新的传染源.黄痢的窝发率和病死率较高,白痢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低.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在不同类型的养猪场中普遍存在。从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病例中分离到7株细菌,经实验室检验确定为致病性大脑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仔猪黄白痢病的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头孢噻肟钠、粘杆菌素高敏,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V号、新霉素中敏,建议选择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我站自1989年以来,试用稀盐酸及胃蛋白酶防治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依据药物治疗仔猪黄、白痢,多用广谱抗生素和磺胺增效剂,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会妨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影响幼畜正常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正>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大肠杆菌可在仔猪出生数小时后经口腔进入消化道的后段,繁殖、定居,最终成为肠道的正常组成部分,在应激及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仔猪体内存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就会异常增生,导致仔猪发病而大批感染、死亡。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类型。当前,主要使用抗生素药物和菌苗对该病进行预防控制,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血清型变异,其弊端也逐渐突现出来,它能引起  相似文献   

10.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以1~3日龄仔猪多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仔猪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体质健壮的仔猪)、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多,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正>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大肠杆菌病是导致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仔猪大肠杆菌病因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不同而分为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本文将针对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危害猪仔正常生长的传染病之一,是由肠道内大肠杆菌异常增殖导致的,包括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3种,都会导致机体迅速脱水,严重影响体内的平衡,导致瘦弱而  相似文献   

12.
赵启菊 《畜牧市场》2006,(8):154-156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内的常在菌体,大多数无致病性。幼猪出生后不久,肠道中就有大肠杆菌存在。只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致病性大肠杆菌数量才急剧增加时,才会引起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和仔猪水肿病。有质量报道:大肠杆菌病对仔猪的危害十分严重,有的猪场占仔猪死亡率的60%以上,严重地影响养猪业的发展。而且大肠杆菌菌群变化大,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根据病情需要将各防止措施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崔炳灿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111-112,11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仔猪在出生后3~10d认作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的称为白痢。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防治不当,可造成大批仔猪发病与死亡。即使没有死亡,也会严重的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正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黄痢与白痢的总称。仔猪黄白痢流行性广泛,发病率高,特别是在规模化养猪场中,尤其容易感染该病,被称为影响养猪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三大疾病群之一,已经成为养猪业当前迫切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1临床表现仔猪黄白痢具有较短的潜伏期,一般出生12小时内就可能发病。患病后的仔猪体温明显升高,怕冷,偶尔会出现喂奶后呕吐甚至停食等症状,还会伴随出现肛门红肿、身体消瘦、背毛粗乱  相似文献   

15.
一例仔猪黄痢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其中黄痢最常发生于初生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因哺乳仔猪下痢,机体迅速脱水而导致全身衰弱而死亡.现将笔者治疗的一例仔猪黄痢病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白痢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以肠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大肠杆菌就进入消化道,并定居繁殖以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如果仔猪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消化道机能紊乱,就会使侵入或潜在仔猪体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异常增殖而发病。仔猪黄白痢是3~40日龄仔猪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黄白稀粪为特征的一种仔猪传染病,抗仔猪黄白痢血清含有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给适龄仔猪注射抗仔猪黄白痢血清,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常见和多发的传染病,特别是仔猪黄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仔猪白痢虽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常引起病猪脱水消瘦,生长缓慢或成为僵猪。因此,仔猪黄白痢不仅直接造成养猪场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导致大量的饲料浪费,大大降低了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近两年来对  相似文献   

19.
(一)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为仔猪的常见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感染源通常是带菌母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母猪排出后,散布圈舍,污染了母猪的乳头和皮肤,仔猪经吮乳或舔母猪皮肤而感染。治疗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黄白稀粪为特征的一种仔猪传染病。抗仔猪黄白痢血清含有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给适龄仔猪注射抗仔猪黄白痢血清,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