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及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客观有效地评价生态气候资源对蓝莓生长发育的适宜状况,基于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及动态性的原则,从蓝莓的种植区域生态环境、生育期气候条件、田间管理水平3个方面选取了12项指标,构建了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对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的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一个二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可定量化计算出确定品种的蓝莓在具体种植地和时间段的生态气候适宜程度。本研究填补了国内蓝莓生态气候适宜性模糊评价的空白,为蓝莓引种、建园、产量及品质预测、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准确掌握黑土区典型区域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松嫩高平原黑土区的典型区域——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通用流失方程(USLE)、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从土壤侵蚀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两方面评价研究区2009年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其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特征为一等地所占比重最高,依次向二、三、四、五等地递减,质量较差的耕地土壤主要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高低主要与土壤类型、坡度坡长及Cd、Hg两种重金属元素污染存在密切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18个乡镇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差别较大,万发镇、富江乡和德祥乡的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最好,巴彦镇和兴隆镇的部分耕地因受到Hg元素的污染,红光乡的部分耕地因受到Cd元素的污染,导致其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对此,做好园林绿化等相关工作,可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生态理念之下园林绿化工作的原则和创新对策等内容,希望能够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质量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化建设的效果。针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柴文娟  左文可 《种子科技》2019,(11):50-50,53
随着全球城市化迅速发展,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逐渐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我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是人类生存的场所,但目前由于人口过剩、城市急速扩张,生态环境逐渐破坏。因此,建立一个生态、经济的节约型社会,是解决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键。基于此,介绍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应用及概况,从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多方面探讨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应用及优化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园林绿化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绿化甚至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需使其得以又好又快发展。而园林绿化中关于果树的价值以及应用也在园林绿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发展园林绿化中的果树存在价值及其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展并应用好园林绿化中的果树可以更好地促进园林绿化的发展,从而为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的绿化发展奠定基础。主要阐述了园林绿化中果树的存在价值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结合湖南省区域发展实际,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年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具有较高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湖南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从东到西逐渐降低;(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低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集约度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1 建设生态茶园地理、生态条件东至茶树良种场座落在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东至 ,位于安徽省最南端 ,远离繁华都市 ,工业污染区。气候、光照、降雨量、土壤等生态因子适于茶树生长。 1 996年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对我场农业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 ,并得出如下结论 :“该场的农业灌水、土壤、水质均未受到污染 ,属清洁和尚清洁级别 ,这表明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好 ,适宜生产和发展绿色食品”。2 生态茶园建设情况2 .1 理论思考面对新世纪茶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我场茶叶生产和建设向哪一个方面继续发展是全体职工长期以来一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整体服务与保障体系愈发完善.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经济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关键策略与机制,已成为现代城市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但受气候因素以及植被生物习性的限制,园林绿化施工建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与建设工作的效率较为低下,...  相似文献   

10.
杭州典型茶园土壤肥力及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杭州地区典型茶园土壤肥力及环境质量现状问题,对浙江杭州地区28个典型茶园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杭州茶园土壤p H适合茶树生长;有机质极为丰富;速效养分较丰富,但变幅较大;保肥能力中等偏上。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适合发展有机茶叶的种植;重金属元素在茶叶中的表现为ZnCuPbCrCdHgAs,其中铜、锌和镉在茶叶中的富集系数是其他重金属的10倍以上,但茶叶污染指数均小于1,质量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绿化园林植物的差异与关系,为太原市绿化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和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采用抽样地调查的方法,以太原市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3种类型园林植物为对象,对三者物种的组成、多样性以及相似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居住区绿地的多样性系数整体要高于公园绿地与道路绿地,而道路绿地的各项指标都位于较低水平。说明由于不同类型绿地的功能和需求不同,太原市城区的不同类型的绿化园林植物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颖  王浩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300-306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绿地,在规划设计中有其独特的设计方法。本文抓住生态农业观光园关键的内容进行重点研究,从景观、产业和旅游学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产业规划和游憩规划,探析“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对于补充和完善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论体系,探索农业观光园规划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玉溪城市绿地园林树木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绿地类型和干扰类型,分别调查了玉溪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对比分析了各类型绿地植物群落树木的优势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自然森林乔木层的优势度较大,乔木层优势种的集中程度高。(2)自然型绿地群落乔木种类的多样性低于人工型绿地植物群落。(3)城市中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依次为公园绿地>校园绿地>广场绿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选取中国35个大中城市作为样本城市,评价了样本城市2016年空气质量和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特征,[方法]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安排城市用地结构、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研究期间样本城市空气质量地域差异明显,空气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城市空气质量较好,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PM10、SO2、NO2年均浓度呈现出:北方城市>南方城市、内陆城市>沿海城市。(2)研究期间样本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居住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在49%~58%之间。北方、南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绿地与广场用地比例,沿海、内陆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和绿地与广场用地的比例。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平均值呈现出北方城市>南方城市、内陆城市>沿海城市的特征。(3)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对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不同的区域空气污染物不同,影响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建设用地结构因子也不同。从整体上,居住用地与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与SO2呈负相关,工矿仓储用地与NO2呈正相关;从区域上,居住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与PM2.5呈正相关,工矿仓储用地与NO2呈正相关,居住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与SO2呈负相关。[结论]样本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对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烟台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烟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而其境内沿海、内陆、丘陵、山地交叉分布,使各县市气候差异较大。对辖区内各地的气候状况及旅游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为当地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科学依据。经过对烟台各县市气温、相对湿度等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全年光照充足,冬不干冷,夏不湿热,气候宜人。根据人体舒适指数可知:莱州与烟台市区最佳旅游月份为4、5、10月3个月,其余各地为5、10月2个月;莱阳、招远适宜旅游的月份为5个月,其余各地为6个月。莱州、龙口、招远三地7月或8月份气候偏热,不适宜旅游,但相比于全国其他地方的酷暑难耐,烟台各地又因具有众多的天然海水浴场以及适宜的空气湿度和早晚的海陆风吹拂而显得凉爽宜人,其人体舒适程度甚至超过避暑胜地青岛。从避暑旅游来看,7、8月反而是烟台地区的最佳旅游时期。12月-次年2月全区气候寒冷,人体舒适度较差,均不适宜开展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兰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分布格局的合理性,本研究借助ArcGIS 平台,采用格网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从供给点和需求点2 个角度对兰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数量不足且面积较小,空间分布非常不均匀,大部分集中于城关区的黄河两岸,而七里河区、安宁区沙井驿街道、西固区柳泉乡和西柳沟街道、城关区东岗街道公园绿地匮乏。总体来看,当搜索阈值为30 min 时,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可覆盖大部分街道,但15 min 可达性整体较差。分析人口密度与可达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多数居民居住于可达性较低的街道,公园绿地的服务总量与人口密度不协调  相似文献   

17.
九江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农业观光园的由来和类型,分析了目前九江市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模式,九江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九江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燕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1):99-105
为了说明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对促进甘南州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甘南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本研究以甘南州7 县1 市(县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因子分析法等方法,对2010—2016 年的甘南州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南州旅游经济总体呈向上发展的趋势,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渐增大,相对差异缓慢缩小。区域内部差异逐渐缩小且影响着甘南州旅游经济地区差异的总体发展趋势;甘南州7 县1 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3 种不同的类型区。建议甘南州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合作和拓展宣传渠道方面,着力缩小旅游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西宁市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舒适度预报问题,基于1961—2015 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重点旅游城市度假、人体舒适度、温湿指数的月和年序列资料,利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评估其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近55 年青海省西宁市夏季舒适日数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1 d/10 a,舒适平均日数为89 天。西宁夏季的寒冷、温湿、度假、人体舒适度指数位于适宜-舒适级别和很适宜-最舒适级别,夏季西宁旅游或居住的气候条件舒适程度与昆明、贵阳、兰州、银川相当。夏季西宁适合旅游度假和休闲养生的气候关联指标在重点旅游城市中占据了优势,而这种优势在近10 年显现得更加明显。评估结果为青藏高原相关部门开展旅游舒适度预报和西宁市旅游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周志宏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140-145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该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结合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系统的特征构建了该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对各项指标赋权,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该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的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强。这一方面说明长株潭城市群自开展“两型社会”建设以来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另一方面又要求政府加大建设与管理,促使该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