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鲁西黄牛的产区环境谈起,论述了鲁西黄牛品种的形成与特征、牛肉的品质风味,进而分析了鲁西黄牛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品种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南畜牧兽医》2009,(6):45-45
日前,我国著名的黄牛品种——鲁西黄牛首次人工培育胚胎在山东获得成功。这项技术使鲁西黄牛一牛双胎的愿望成为可能,对保护和扩大鲁西黄牛这一优质牛种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地方肉牛良种的品种保护与开发.推动鲁西黄牛产业的全面均衡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鲁西黄牛生产者联合会与山东省畜牧业协会肉牛产业分会联合.隆重推出“鲁西黄牛文化宣传节”活动.旨在通过品尝鲁西黄牛肉的美味.感受黄牛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开发黄牛文化产品.丰富黄牛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石璞  高翔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2):62-64,77
鲁西黄牛是1986年列入《中国牛品种志》中28个黄牛品种之一,与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并列为“五大地方良种牛”。2000年8月23日,农业部公布的78个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名录中,牛占了15个,其中就有鲁西黄牛。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地方黄牛品种增加到了52个,鲁西黄牛仍作为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以其“体躯高大结实、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的特点,是发展和培育中国肉用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鲁西黄牛是我国优良地方良种之一,菏泽市是鲁西黄牛的主要产区,随着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鲁西黄牛存在着增重慢、后躯欠发达、出肉率低的状况,制约着我市养牛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鲁西黄牛存养及生产性能调查分析,明确了改良方向,坚持选育与改良并举的方针,使鲁西黄牛四项体尺和体重指标、产肉性能等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为我国地方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探索出了成功经验,且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课题<鲁西黄牛选育与改良研究>[(97)菏星科成签字152号]获菏泽地区科委星火计划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畜禽遗传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性资源。近期,本市德州驴、鲁西黄牛等4个畜禽遗传资源被省政府列入山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此市畜牧兽医局对德州驴、鲁西黄牛等4个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摸底调查。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鲁西黄牛生产状况的全面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牛群质量停滞、出现老龄化(6岁以上占29.93%)现象,牛数减少10多倍,毛色趋向棕黄(77.80%),公牛数目严重不足(仅28头),品种杂交利用率高,不利于纯种保存和繁育。需要加强对其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立我国的黄牛品牌。  相似文献   

8.
养禽信息     
山东省公布《山东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为更好地保护山东省地方畜禽种质资源,搞好开发利用,日前,山东省公布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山东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一、大家畜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德州驴二、猪莱芜猪、大蒲莲猪、里岔黑猪、烟台黑猪、五莲黑猪三、羊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保种基地、杂种肉牛基地以及肉牛加工企业实地考察,对以鲁西黄牛的肉用性能为主的选育与杂交改良效果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鲁西黄牛在肉用性能上目前虽然还无法与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莱等国际肉牛优良品种相比,但鲁西黄牛其独特的肉用品质和适应性,通过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必将成为中国肉牛业的一个重要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保护山东省地方畜禽资源,搞好开发利用,日前,山东省公布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山东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一大家畜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德州驴二猪莱芜猪、大蒲莲猪、里岔黑猪、烟台黑猪、五莲黑猪三羊小尾寒羊、济宁青山羊、沂蒙黑山羊、崂山奶山羊、洼地绵羊、大尾寒羊四家禽寿光鸡、济宁百日鸡、鲁西斗鸡、微山麻鸭、五龙鹅山东省公布《山东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索鲁西黄牛与不同优良肉牛品种的杂交效果,提高鲁西黄牛的生产性能。选取111头健康公牛分为4组:A组为29头利木赞牛×鲁西牛杂交牛(利鲁牛);B组为26头西门塔尔牛×鲁西牛杂交牛(西鲁牛);C组为27头和牛×鲁西牛杂交牛(和鲁牛);D组为29头纯种鲁西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育肥及屠宰试验,并对育肥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和牛对鲁西牛均有较好的杂交改良效果;平均日增重以西鲁牛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牛(P<0.01);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以西鲁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牛(P<0.05);和鲁牛大理石花纹沉积能力最强;日平均采食量和日平均饲料成本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从产肉量来讲,西鲁牛最佳;从大理石花纹沉积能力来讲,和鲁牛最佳。  相似文献   

12.
利木赞牛生态适应性及其与鲁西黄牛的杂交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利木赞种牛在鲁西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观察及其与鲁西黄牛的杂交果分析,认为(1)利木赞种牛在鲁西北地区适应性良好;(2)用利木赞种牛改良鲁西黄牛,其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种尺指标方面明显优于鲁西黄牛(p<0.01)。  相似文献   

13.
鲁西黄牛是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为了更有效的制定适宜的育种方案,加快鲁西黄牛肉用品系的选育,本研究在鲁西黄牛青年公牛体系和核心群育种方案的基础上,分别设定开放和闭锁核心群育种方案,采用确定性模型评估了开放和闭锁核心群育种体系的育种效果。结果表明,开放与闭锁核心群育种方案相比,综合遗传进展提高了0.80%;育种产出量提高了9.39%;育种效益提高了10.64%;世代间隔延长了0.90%,开放核心群体系优于闭锁核心群体系。这充分说明,在鲁西牛核心群育种方案中,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优于闭锁核心群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14.
鲁西黄牛MSTN基因上游序列多态性对转录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新成员。为了研究鲁西黄牛MSTN基因上游序列多态性与转录表达的关系,本试验提取鲁西黄牛腿肌组织细胞的基因组,扩增出MSTN基因上游序列,构建进化树并通过基因测序确定其上游序列中存在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多态位点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805 bp处。构建表达载体,在体外对C2C12细胞进行转染,从而验证MSTN基因上游序列多态位点对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MSTN基因上游序列中单个核苷酸的改变会影响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推测在体内MSTN基因上游序列中单核苷酸多态性能够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在调节基因转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麻疯树籽实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蛋白饲料资源,脱毒麻疯树种仁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高达60%。试验采用西门塔尔×鲁西黄牛杂交肉牛为瘤胃液固定供给动物,分别采用常规分析法和利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结合持续动态累积产气量记录技术评定麻疯树种仁粕的营养价值,为开发利用麻疯树资源作为蛋白质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鲁西牛群体遗传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0头鲁西牛为研究对象,选用分布于牛60条染色体的30对微卫星引物中多样性丰富的8对微卫星位点,探讨与鲁西牛生长发育性状相关联的分子遗传标记。本研究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和最小二乘线性模型,检测了鲁西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分析了与鲁西牛生长发育性状相关的标记效应。结果,共检测到34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5,该群体的基因平均杂合度(H)为0.561 3,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98 3。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座位的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相应性状的最有利基因型分别是ETH185座位的AE与体高,BM711座位的CC和BM1824座位的BB与体长,TGLA53座位的AD和BM711座位的CC与管围,BM1824座位的BB和DVGA55座位的AB与腹围,TGLA53座位的AC、ETH185座位的BD、BM711座位的AB、DVGA46座位的AC、DVGA44座位的BB和DVGA55座位的BB与体质量。而对生长不利的基因型有:DVGA46的AD型,DVGA44的AD型,DVGA55的AA型和ETH185的BC型。...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牛肌肉的抗氧化特性,为优质牛肉的生产提供试验数据。选用5个品种牛(利木赞牛、中国西门塔尔牛、鲁西牛、秦川牛、晋南牛)的背最长肌,测定肌内脂肪含量、24小时的滴水损失以及在0~4℃下肉色、过氧化物值(PV)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在72h内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与24小时滴水损失率在不同品种牛肌肉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储存时期(0~72h),5个品种牛肌肉的a*、b*值均呈下降趋势;4~72h内,利木赞牛肌肉的a*值均是最高的,且在冷藏8、12h时,利木赞牛肌肉的a*值显著大于鲁西牛肉和秦川牛(P<0.05),24h后利木赞牛的a*值显著大于西门塔尔牛(P<0.05);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5个品种牛背最长肌的PV和TBAR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利木赞牛肌肉的PV和TBARS值增加最慢,秦川牛和鲁西牛肌肉的PV和TBARS值增加较快。结果表明,5个品种牛的肌内脂肪含量和滴水损失差异不显著,利木赞牛肌肉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肉色和抗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19.
牛趋化因子受体基因1第2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NA测序、巢氏PCR和CRS-PCR方法对中国荷斯坦牛、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的趋化因子受体基因1(CXCR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研究,在第2外显子上发现了4个SNPs,分别为291 bp(C/T)、333 bp(C/T)、337 bp(A/G)和365 bp(C/T),这4个位点在中国荷斯坦牛、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群体中均达到中度多态(0.25PIC0.5),优势等位基因分别为C、C、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2/0.67/0.65、0.80/0.74/0.71、0.70/0.65/0.82、0.56/0.58/0.56。经χ2适合性检验,渤海黑牛所有位点全部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荷斯坦牛在突变位点291 bp(C/T)、333 bp(C/T)和337 bp(A/G)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鲁西黄牛仅在365 bp(C/T)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弗莱维赫、蒙贝利亚及鲁西黄牛种公牛的精液采集量、密度、制冻数量等精液生产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弗莱维赫与蒙贝利亚相比采精量和制冻数量显著偏低(P<0.05),而精液密度则差异不显著(P>0.05);与鲁西黄牛相比,采精量、精液密度和制冻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蒙贝利亚与鲁西黄牛两品种的精液采精量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弗莱维赫与蒙贝利亚、鲁西黄牛相比,冻前活力、冻后活力及原精废弃率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弗莱维赫与其他品种种公牛相比,其精液生产能力与鲁西黄牛相当,不及蒙贝利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