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引进的5个平菇品种与当地广泛栽培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比较平菇品种菌丝长势及生物学转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苏引6号及新科106的菌丝生长洁白粗壮,生长速度快,出菇整齐,菇形好,生物学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枣木屑代料栽培三个平菇品种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河北沧州枣木屑资源的利用方式,本试验选择苏平1号、苏平32号和双耐3个常用的平菇品种,以枣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设计了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了不同品种的平菇在4种培养料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平菇中苏平1号最适应枣木屑代料栽培,在枣木屑中添加15%的棉籽壳可以显著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3.
对引进的6个平菇品种,在拉萨地区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平菇1号、平菇2号、平菇3号品种从生长情况、菇形及市场行情来看,适宜在拉萨栽培。  相似文献   

4.
试验比较了22个平菇菌株菌丝生长耐温性,12个菌株夏季栽培出菇性状。结果表明,夏优1号、高平1号、高平2号、早秋615、江都71、特抗650、夏王40、基因2005等菌株出菇早、菌袋污染率低、产量较高,适合山东夏季栽培,可作为当地夏季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宜济源地区栽培的高温平菇品种,利用日光温室熟料袋栽技术,对引进的6个平菇新品种的菌丝生长情况、原基形成时间、子实体形态及生物学效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夏丰1号、夏福2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菌丝长势强,菇盖肉厚,菇柄短,商品性好,耐高温能力较强,抗病性强,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适合在济源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藏平1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于2008年采集分离得到的本地野生平菇品种,经过菌种分离培养、品比试验、中试、区试和生产示范,定为适合我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优良平菇品种,该品种与生产上普遍栽培的品种P802相比,其菌丝表现出强有力的活力,该品种是丛生菇,色灰白,大朵叠生,韧性好。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好、菌丝生长快等优点,在2008年小试的基础上,2009年通过本地平菇种植户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为扩大我区生产该品种,现将我课题组整合的藏平1号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到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食用菌优良菌株,对灵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以及榆黄菇等11个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和常规杂木屑栽培基质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产量和商品经济性状等筛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杂木屑配方相比,平菇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更好、产量更高、商品经济性状更优;灵芝菌株在茶枝屑栽培配方上除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低于杂木屑配方外,其他菌丝生长状况指标、产量以及商品经济性状指标间均差异不显著,其他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筛选指标均显著差于杂木屑配方组,因此以灵芝和平菇分别作为复筛菌株.菌株复筛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枝屑代料栽培配方上夏灰1号和灵芝92菌株菌丝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0.92、0.45 cm/d,产量最高,分别达436、45 g/棒,商品经济性状最优.经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得到夏灰1号平菇以及灵芝92是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优良食用菌菌株.  相似文献   

8.
为培育不同的平菇品种,对平菇菌种8804、华平97-2与华平6号3种平菇菌丝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并采用苯酚-硫酸方法对3种平菇的菌丝体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平菇8804与华平97-2的生长速度较快,日均增长分别为1.036、0.932cm,而平菇华平6号生长速度较慢,日均增长0.382cm,方差分析表明3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有极显著差异;平菇8804和华平6号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95.450与84.052μg·mg-1,华平97-2多糖含量最低,为26.801μg·mg-1,方差分析表明3个菌株菌丝体多糖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液体菌种制备及栽培生长方面对壳寡糖在平菇生产中的作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001 mg/mL(g)壳寡糖明显促进了平菇液体菌种的萌发及菌丝的生长,同时显著提高了栽培中平菇菌丝纤维素酶的活力,促进了平菇的栽培生长;而0.1 mg/mL(g)壳寡糖则对平菇液体菌种萌发、纤维素酶活力及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优化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栽培种的培养条件,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供更适合的栽培菌种。本试验选择16种不同来源的杏鲍菇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各品种的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杏鲍菇母种的菌丝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号(‘农杏6号’)、8号(‘杏鲍菇79号’)、15号(‘奥坤’) 这3个品种的杏鲍菇菌丝均匀,浓密,长势好;平均生长速率快,达0.77 cm/d,极显著高于其他菌种;菌丝生长指数最大,达到3.86。因此,从菌丝生长特性方面考虑,4号(‘农杏6号’)、8号(‘杏鲍菇79号’)、15号(‘奥坤’)可作为杏鲍菇栽培时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源平菇杂优1号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但所有分离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及产量均不如保藏菌株。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栽培的平菇品种,采用生料发酵法,利用日光温室袋栽技术,对4个供试品种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出菇能力及生物学效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第安纳综合性状优良,菌丝长势强,子实体肉厚,菌盖颜色为灰黑色,短柄,生物学效率高,较受市场欢迎,可以在当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芯、玉米秸秆及稻草为主料设置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香菇,对各培养料的碳氮营养及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和对子实体形态、产量、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料配方碳氮营养充足、C/N比合适,香菇菌丝生长正常,子实体的个体较大、营养含量丰富、生物学效率较高;以玉米秸秆或稻草为主料的培养料配方,由于培养料密度小、质地蓬松、C/N比较低,香菇菌丝转色不好、产量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鸡腿蘑Cc_1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鸡腿蘑Cc_1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株相比较,多孢分离菌株在产量上有正负两种效应,而克隆菌株增产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桑黄子实体与菌丝体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桑黄子实体与菌丝体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一般营养成分中。除灰分两者相差不大。而菌丝体中粗蛋白、粗脂肪、多糖、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子实体;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菌丝体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子实体。两者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比例基本一致;菌丝体总脂肪酸含量比子实体稍高,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稍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唐山地区杏鲍菇生产中常用的营养料配方及高产栽培技术,将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的4个杏鲍菇菌株1216、1217、1218和1206,从栽培袋发菌情况、鲜菇产量、子实体主要农艺性状3个方面,与当地主栽杏鲍菇品种杏鲍菇8号(CK)进行了品种比较,以筛选出适宜唐山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杏鲍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菌株1218菌丝生长和原基分化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且商品性状最好,较CK增产5.26%;菌株1206次之,较CK增产3.01%。2个菌株均可以在唐山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7.
以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21个桦褐孔菌菌株为试材,比较菌丝长势、长速、干重及多糖产量,并分别对每个国家的1个菌株进行人工栽培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国家的桦褐孔菌菌株菌丝培养特性及菌核形成特性明显不同,其中,中国菌株JL01菌丝长势最强,长速最快,达3.62mm/d;中国、芬兰和朝鲜菌株均产生菌核,但中国菌株的菌核干重、生物学效率及多糖产量显著高于其它2个菌株,生物学效率达27%.  相似文献   

18.
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杨树木屑和杨树皮屑替代硬杂木屑作为主料进行香菇栽培试验,为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配方对菌袋成活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用杨树木屑或杨树皮屑完全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慢,香菇产量低;用50%杨树皮屑和50%硬杂木屑的混合料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快,香菇产量接近硬杂木屑的常规配方。[结论]利用杨树皮作为部分主料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不同栽培季节对不同品系番茄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总结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避免发生的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提升宁夏地区蔬菜市场的竞争力,使该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对6个粉果和3个红果番茄品系在冬春茬和秋冬茬2个时段栽培,比较各参试番茄在2个时段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毒性。[结果]3穗果之前冬春茬与秋冬茬的生长势差异不明显,秋冬茬的第1穗果坐果数较冬春茬减少。秋冬茬的单果重明显比冬春茬的降低,各品系的果形指数在两茬没有差异,均接近圆形。秋冬茬较冬春茬的果实品质均降低。从产量看,在秋冬茬除齐达利减产不明显外,其余品系均大幅减产。从抗病毒性比较,冬春茬发生率很低,而在秋冬茬栽培时除齐达利发生病毒病几率较低外其余参试品系发生病毒病的几率高达60%以上。[结论]相同品系的番茄在秋冬茬较冬春茬种植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病毒病发生率提高。建议在宁夏地区秋冬茬栽培番茄应严控烟粉虱并选择抗病毒品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来自香茹不同菌株的单核菌丝的交配型、生长及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单核菌丝在菌落形态、交配型及酯酶同工酶谱上存在着多态性,发现了1种以前未见报道的单核菌丝形态类型。在L26菌株的单核菌丝交配试验中得到了白色子实体材料,对来自L26和241-4的单核菌丝进行杂交,获得了2菌株的杂交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