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卢春生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40-142
通过对台湾加工专用型花生品种台南选9号春、秋两季的播种期、穴播粒数、种植密度、施肥水平(以N为代表)4个栽培因子的研究,明确了台南选9号春、秋季的最佳栽培技术为:春季以播期3月底至4月初,株距12cm,穴播2-3粒种,施纯N60kg/hm2为最适宜;秋季以播期8月初,株距12cm,穴播3粒种,施纯N45kg/hm2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2.
卢春生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40-140
通过对台湾加工专用型花生品种台南选9号春、秋两季的播种期、穴播粒数、种植密度、施肥水平(以N为代表)4个栽培因子的研究,明确了台南选9号春、秋季的最佳栽培技术为:春季以播期3月底至4月初,株距12cm,穴播2~3粒种,施纯N60kg/hm2为最适宜;秋季以播期8月初,株距12cm,穴播3粒种,施纯N45kg/hm2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受去年秋季连续阴雨天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播栽期比常年推迟10天左右,越冬期又遭遇罕见冰雪低温,长江上游地区冬春季节性干旱略重于往年,主产区大部苗情长势偏弱。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了以"促进春发、防病治虫、防灾减损"为重点的冬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是增施薹肥促春发。油菜秋冬季生长量普遍不足,促进春发是今年油菜苗情转化的关键,也是预防倒春寒和后  相似文献   

4.
覆膜方式对旱作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地膜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向日葵产量及减轻土壤风蚀效果的影响,通过大区试验对不同覆膜方式和覆膜时间处理的土壤温度、水分,向日葵生长状况、产量及土壤风蚀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土壤温度表现为春季全覆膜秋季半覆膜春季半覆膜、全覆膜处理半覆膜处理、垄上覆膜测定点垄沟覆膜测定点;与春季半覆膜相比,春季全覆膜和秋季半覆膜全生育期累积地温分别增加了71.70℃和55.42℃,出苗时间分别提前了3d和1d,开花时间分别提前2d和1d,花期分别延长3d和1d,子实空秕率分别降低8.44和7.05个百分点,增产率分别为19.82%和9.84%,作物耗水量分别降低了5.82%和8.1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70和0.73kg/(hm~2·mm);秋季半覆膜可降低土壤风蚀量,与大面积裸露农田相比可以降低土壤风蚀量73.87%左右,而且有利于增加冬春雨雪的储集,减少地表蒸发。试验认为春季全覆膜和秋季半覆膜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贮水量、促进向日葵提前出苗和开花并延长花期、增加向日葵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作用,秋季半覆膜还具有减轻土壤风蚀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气温对安徽省刺槐物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评估气温变化对安徽省木本植物的可能影响,根据安徽省宣城、合肥、滁州、凤阳、宿州5个台站1992—2008年的物候和气象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安徽省近17年来刺槐的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17年来,安徽省的刺槐的春季物候期明显提前,秋季物候期明显推迟,从而导致整个生长季延长。温度对物候期变化的影响显著:前一年秋季(9—11月)在春季物候期受温度影响的关键时段气温升高,可导致春季物候期提前0.4~3.1 d/℃,平均提前1.5 d/℃;而在4—7月秋季物候受温度影响的关键时段平均气温升高,可导致秋季物候期推迟4.4~4.6 d/℃,平均推迟4.5 d/℃。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春季全省各测报站对玉米螟冬后基数、存活情况及灯下越冬代蛾量调查,结合春玉米种植生长情况和未来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山西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预计今年一代玉米螟总体为中等发生,中部玉米主产区、忻定原盆地甜(糯)玉米集中种植区以及南部部分春玉米产区偏重  相似文献   

7.
火棘盆景春天新枝一长出就含蕾开花,开多少花就基本上能挂多少果。所以秋季管理是为春季开花结果打基础。笔者有几点体会供同好们参考。一、光照火棘是喜阳树种,能否养好,与其接受光照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植株全年都要放在全日照的位置养护,特别是秋季要光照充足,使植株健壮并形成花芽。养护地不能太潮湿。楼顶上是养护火棘盆景的好地方。二、剪枝火棘生长快,春、夏、秋季都有新枝长  相似文献   

8.
2002—2017年黄河谷地旱地土壤水分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萍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3):72-77
运用青海省贵德县气象局观测的2002—2017年旱地土壤水分资料,分析了该地区0~30cm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2—2017年来春季0~30厘米土壤水分呈显著降低趋势,秋季0~30cm土壤水分变化趋势较平稳,春秋季土壤水分年际变化均很明显。春季0~30cm各层土壤水分均呈现极显著的降低趋势,秋季0~10 cm土壤水分随年际呈微弱的增加趋势,10~20、20~30 cm土壤水分随年际的延长呈现微弱的减少趋势,各层土壤水分的幅度较春季大。春季各月0~30 cm土壤水分随年际均呈降低趋势,秋季各月土壤水分的增减趋势不明显。春、秋季气温显著升高,春季降水变化趋势比较平稳,秋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 春季栽培可选用春早红2号、金港春时、郑参丰收红、国产红心4号等胡萝卜品种。秋季栽培可选用豫艺新秀三红、百日红冠、日本新黑田五寸参等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银杏最佳观赏期并提供相关气象服务,笔者利用2000—2015年湖州银杏物候观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资料,分析银杏叶秋季物候期特征、最佳观赏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建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最佳观赏期与各气温要素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气温越高,最佳观赏期越早;最佳观赏期前有一定的气温阀值条件;根据最佳观赏期前冷空气特点将其分为3种类型,即回暖型、降温型、波动型;利用SPSS软件建立最佳观赏期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并根据气象条件阀值及冷空气特点进行中期预报订正,通过对2015年的预报检验,效果较理想,可用于业务试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银杏最佳观赏期并提供相关气象服务,利用2000—2015年湖州银杏物候观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资料,分析银杏叶秋季物候期特征、最佳观赏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建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最佳观赏期与各气温要素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气温越高,最佳观赏期越早;最佳观赏期前有一定的气温阀值条件;根据最佳观赏期前冷空气特点将其分为3种类型,即回暖型、降温型、波动型;利用SPSS软件建立最佳观赏期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并根据气象条件阀值及冷空气特点进行中期预报订正,通过对2015年的预报检验,效果较理想,可用于业务试用。  相似文献   

12.
藏北草原地广人稀,遥感监测土壤湿度在这一地区有广阔的前景。利用2014年7月28日-2015年8月1日野外试验数据对FY-3B/MWRI土壤湿度产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秋季实测土壤湿度平均值与MWRI反演平均值最为接近,仅相差0.002 cm3/cm3。实测土壤湿度和MWRI反演土壤湿度两者的均方根误差在春季为0.067,而两者的相关性在春季和秋季最好,R2分别达到了0.4337和0.3444,在春、秋两季完全可以用FY-3B/MWRI土壤湿度产品监测藏北高原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13.
苏南丘陵旱地麦/玉米/秋作复合群体时空结构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以春玉米为主干作物的套作复合群体内作物时空配置问题。发现套作春玉米对播期、共生预留行宽度反应十分敏感,当春玉米与麦共生短于30d时,共生期对产量影响明显。秋季玉米和甘薯产量对与春玉米共生期的长短反应不明显,但套种于春米的大豆对播期反应较为强烈。扩大秋玉米行距对其站间作的甘薯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盐碱地改良剂不同时期施用对河灌区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对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青贮玉米‘瑞德2号’为供试作物,研究了河灌区重度苏打盐碱地国产DS、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 3种改良剂的秋季施用和春季施用对青贮玉米出苗率和鲜草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土壤(0~20 cm)pH、EC和碱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用改良剂)相比,施用改良剂处理的青贮玉米出苗率提高6.8%~72.7%,鲜草产量增加1223.2~28144.8 kg/hm2;土壤pH下降0.09~0.83,EC增加0.13~1.26 mS/cm,碱化度降低1.6%~19.8%;秋施和春施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均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出苗率与鲜草产量。由此得出,3种盐碱地改良剂秋季施用效果均优于春季施用,其中以脱硫石膏配合DS的秋季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1 使用设施与生产方式 1.1 设施 设施采用日光温室。 1.2 方式 秋季日光温室内播种、育苗、定植、越冬,翌年春季采种。 2 播种 2.1 播期 承德地区日光温室播种,宜在9月10~20日。播种过早花球形成较早,但植株生长过大,管理及授粉不便,且种株易早衰。播种过晚,翌春花期遇高温,影响种株结实。  相似文献   

16.
‘福鼎大白茶’ 1芽 2叶茶青机采适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茶青机械采摘质量,以1芽2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为采摘标准,在3块不同地点的‘福鼎大白茶’茶园,应用单人采茶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为标准芽叶(1芽2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所占比例在80.0%、70.0%、60.0%时机采,茶青的标准芽叶比例分别为47.4%、25.7%、29.4%,可见标准芽叶所占比例达80.0%时为机采适期。贵州黔北茶区春茶机采标准芽叶的间隔期约12天;夏季第1与2、2与3、3与4次机采间隔期分别为13、21、15天;秋季机采间隔期为17天。春季第1次机采适期为1芽2叶展第3天,夏、秋季第1次机采适期分别为鱼叶展第22天和15天。  相似文献   

17.
为了草地生态环境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合理安排牧业生产,根据1984—2012年锡林郭勒盟3个农(牧)试验站榆树的物候观测资料,利用气候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榆树春季萌动和秋季叶变色的物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榆树春季平均芽开放期有推后趋势,全盟平均推迟速率为10.1 d/10 a,其中21世纪第1个10年内出现推后的年次百分比最高,20世纪90年代和最近3年次之;秋季叶全变色期有推迟趋势,全盟平均推迟速率为3.9 d/10 a,其中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第1个10年内出现推后的年次百分比达到最高值;全盟除锡林浩特和太仆寺旗分别与最高气温和最低地温对榆树物候期影响显著外,其余地区的其他温度影响不明显;近30年来锡林郭勒盟春季、秋季物候期整体向后推移,致使生长季向后延迟。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利用1961~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Z指数和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了滁州近55年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滁州年降雨气候呈湿化趋势,春、秋季呈干旱化趋势,春季干旱化明显,夏季、冬季呈湿润化趋势,冬季近10年以干旱化为主,值得关注。年及春季大旱、季节连旱皆5年1遇;大旱冬季5年2遇,夏季7年1遇,秋季8年1遇。  相似文献   

19.
1.购买时间已服盆的盆栽兰花四季均可。裸根兰花一般在春、秋两季,建议选择春季,因为我从这几年春、秋两季购买的情况看,春季购买的成活率高于秋季。2.购买方法服盆后的兰花价格比裸根苗高,见花后品种稍好的更是居高不下,兰友可根据经济条件选购。最好在本地购买,这样可以直接看到兰苗的品质,又可锻炼鉴别能力。没有条件的兰友,可以尝试邮购。  相似文献   

20.
翻压春油菜对土壤磷素及玉米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华北地区土壤磷素有效性,减少化肥磷素的投入,开展了不同春油菜翻压对土壤供磷能力及对后茬玉米磷吸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春季闲田相比,翻压春油菜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磷素含量(P<0.05),提高土壤供磷能力.供试玉米品种中,中油肥1804、中油肥1901和中油肥1907的生物量较高、每公顷玉米含磷量也较大,翻压后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