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森林公园以原有植被为基础,以植物设计为主要工作,营造自然的园林氛围。通过对延庆妫河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景观空间。分析发现公园植物群落组成的树种类型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各层间分化清晰,树种种类丰富。在植物配植方面,公园以生态为出发点,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突出季相特征。通过几个典型植物空间的具体分析,研究植物与道路、水体空间的关系,希望对今后森林公园植物配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森林公园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对树种的组成、观赏类别、植物群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内原生树种较少,引种树木较多,但规模匮乏。公园内共有木本植物38科67属85种,其中乔木55种,灌木29种,木质藤本1种。针对乡土观赏树种运用少,种植形式简单,观赏植物配置不合理,提出了增加景观观赏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植物生长指数对福州市公园绿地树种关联性和植物群落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公园乔灌木生长指数大于60的有56个树种;种间关联较强的树种集合有6组。在群落空间构成上,森林公园Ⅱ区的群落空间特征较显著,其余群落的空间特征差异较小。结合福州市公园树种种植现状,提出公园树种配置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艳红 《乡村科技》2024,(1):106-111
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公共开放空间,极具活力和特色。为全面了解洛阳市洛宁县滨河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并进一步优化,在该公园北岸城区段进行实地调研,对公园内的植物配植和生长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植物景观中应用植物39科62属69种,其中乔木类29种,灌木类22种,地被类18种;发现该公园存在常绿植物数量偏少、乡土树种种类不足、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及养护管理不善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增加常绿树种数量、合理使用乡土树种、优化植物群落景观和开展低成本养护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八达岭森林公园是北京开展自然教育、森林疗养等生态旅游项目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首家通过FSC国际认证的生态公益林区,但长期开展的旅游活动对公园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确定旅游活动对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及范围,以八达岭森林公园内3条主要步道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步道设置18条样带,于每条样带中设置3个1m×1m的样方,每个样方距步道边缘距离分别为0,2,4m。测量样方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盖度、株数、平均株高等指标。计算植物群落多样性、平均盖度减少率、平均高度减少率、植物群落结构变异度、植物群落干扰指数,分析旅游活动对八达岭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影响及不同步道间的干扰强度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盖度、植物群落平均高度由靠近步道至远离步道的方向逐渐增加;植物区系组成距步道越远变异越小;植物群落干扰指数依远离步道的方向逐渐递减,在靠近步道边缘的地区,植物群落的受干扰水平均处于"严重"级别。旅游活动对八达岭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产生影响,且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步道周边,但不规范的旅游活动可能扩大影响范围,可以通过调整规划,加强规范减弱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不断扩张,促使城市近郊出现了一批为居民提供游憩休闲的郊野公园。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郊野公园的发展及定义进行概述,并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分析其植物景观特点。总结出郊野公园中自然式植物景观营造的四个要点:即调整原有植物群落,体现自然风貌;布置自然式花境,缓减人工气息;片植自播草花,突出自然野趣;利用乡土树种,体现地区特色。  相似文献   

7.
通过相关理论研究明确了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的性质及定位,指出相应的植物景观配置需求,并通过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进行案例分析。从植物配置契合场所精神营造特色景观,结合不同空间调节景观序列,以及结合水体构建湿地生态系统3个方面对这一类型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展开讨论研究。以期对未来城市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温州市5个公园植物群落、5个居住区植物群落和5个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温州市人工群落与自然群落的物种数量、科属组成、乔灌草组成、常绿落叶比、群落结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差异,为温州人工群落结构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物候相的周期性更替引起植物外貌的显著季节性变化,是植物景观规划过程中可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规划者根据不同植物季相变化的独特之处,将植物造景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相统一,从而再现植物配植的自然之美。本文根据北京百旺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及通州区的奥体公园、生态公园、西海子公园等地植物配植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特点,对其栽植的树种资源进行分类总结,并对代表性群落的生态效益与人文效益进行分析,在植物景观配置与应用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今后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昆明市公园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树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昆明市公园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树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了昆明市公园中人工植物群落树种多样性水平偏低的4个因素,提出了提高人工植物群落树种多样性水平的5类方法,以期为昆明市公园植物造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延安市公园树种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延安市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绿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延安市公园绿地的树种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公园绿地中共有树种40种,分属23科30属,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树种组成有很大差别,共有树种4种,树种优势科、属不明显。城市公园的树种多样性小于森林公园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简单,城市公园中仅有少数群落构成树林形式,大部分是草地上散植少量乔木和灌木,乔木和灌木的郁闭度和覆盖度小,树种的高度小于森林公园的高度。树种构成的生态习性分析结果显示,除杨家岭革命遗址公园常绿树的数量大于落叶树外,其他公园落叶树的数量均大于常绿树。公园观赏树少。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福州居住区植物群落的特征及配植状况,对福州市4个典型居住区中庚国际华府、三盛托斯卡纳、大儒世家朗园、三盛国际公园的植物群落特征及配植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有59科、112属、140种。其中乔木71种、灌木41种、藤本3种、草本25种(含蕨类1种)。群落各生活型植物占总种数的比例分别为:常绿乔木38.57%,落叶乔木12.14%,常绿灌木29.29%,藤本2.14%,草本17.86%。样地群落中常绿乔灌木植物生活型的种类均较丰富,但落叶树种及藤本应用较少,群落层次不够丰富,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配植方式单一,景观雷同缺乏特色。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线路调查法对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进行了植物调查,在采集、鉴定标本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的植物区系组成及特点.据统计,帽峰山森林公园有维管植物610种(含种下等级),隶属146科398属.樟科、桑科、山茶科、壳斗科、紫金牛科、芸香科、金缕梅科、冬青科等是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构成了其各森林类型的主要树种组成.该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种子植物共有375属,划分为13个类型和12个变型,其中以热带一亚热带成分占明显的优势,占该地区种子植物属的80.21%,热带及温带区系成分均有相当的影响,各种区系成分互相渗透.通过对帽峰山森林公园植物区系的归属问题的讨论,认为帽峰山森林公园植物区系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类型;是在华南台地上发育起来的,为华南植物区系组成部分,隶属于古热带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适应北京城市新定位新需求,更好的进行城市副中心公园绿地建设.[方法]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森林公园、减河公园、运河公园3个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不同公园绿地植物物种组成、应用频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结果]共记录大运河森林公园植物108种,隶属48科73属,减河公园植物55种,隶属26科44属,运河公园植物54种,隶属26科41属.大运河森林公园与减河公园植物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的趋势,运河公园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大运河森林公园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减河公园与运河公园依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大运河森林公园物种均匀度指数依次表现为乔木层略等于草本层、灌木层,而减河公园与运河公园为乔木层、灌木层略等于草本层,这表明乔木层植物较灌木层与草本层分布均匀.[结论]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园绿地建设应加大灌木植物和乡土地被植物的应用,以构建物种丰富、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实现绿地生态效益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森林旅游的发展,森林公园游客及旅游设施大量增加,旅游活动对森林公园植物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森林公园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植物破坏情况。虽然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很多,但是进行系统总结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活动对植被的主要影响形式、旅游活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效应以及旅游活动对植物群落种类及多样性影响3个方面总结了旅游活动对植物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植物保护对策,旨在为森林公园植被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市太阳宫公园的绿地植物种类、生长状况、配植等进行系统调查,从植物景观效果、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其植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公园所用的植物种类、物种出现的频率和应用形式等,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绿化中运用植物73种,其中乔木33种、灌木22种、草本18种,分属于35个科。该园以北京乡土树种种植为主,植物种类偏少,配置缺乏复层混交。针对两个典型的植物群落,从满足功能、植物生态习性、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优化公园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太原市森林公园主要绿化树种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调查了太原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林、树木园、东门景区、园路、百鸟园5个景区。调查结果如下:公园现有各种树木约31科55属95种,其中乔木约110000株,灌木约40000株,以松科的油松、白皮松和杨柳科的小叶杨和金丝柳为主要绿化树种。并对其应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植物群落是城市森林公园的基本构成单元,对局地气候环境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调研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研究不同林分类型的植物群落气候效应,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植物群落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游憩路线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立地条件,选择6个典型植物群落样地,在样地范围内开展林内温度、湿度等林内小气候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有44科71属71种维管束植物,植物资源丰富,但植物种类分布不均匀,草本层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贡献最大。2)巨桉+构树-苎麻+八角枫-落葵薯+马唐植物群落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最高,且综合气候效应最佳,巨桉+楠木-八角枫-求米草+凹叶景天和香樟+银杏-盐麸木-马唐+蛇葡萄植物群落分别在降温增湿和空气颗粒物浓度等方面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301-1304
以太原市汾河公园和森林公园的绿地植物为调查对象,应用群落生态的调查方法,使用丰富度、Shannon-Win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对2个公园绿地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汾河公园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森林公园;2个公园均表现为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灌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整体上森林公园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指数比汾河公园高,其中,乔、灌、草3层的丰富度均比汾河公园高,尤以草本植物最为丰富。通过比较研究,可为今后太原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与建设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浅议北宫森林公园彩叶树种的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北宫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了该公园彩叶树种配置存在的问题以及彩叶树种的选择原则、选择方法和结合形式,并总结了北宫森林公园彩叶树种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