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养殖场畜舍环境主要是指畜舍内的空气环境。在自然条件下,畜舍内空气环境与自然界差异较大,舍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常比舍外高,灰尘和有害气体也很多,风速和光照则低于舍外。畜舍的作用在于给家畜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减弱大气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建造适宜的畜舍类型以及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对促进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提高,都十分重要。1畜舍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畜舍各部分结构组成包括:屋顶及顶棚、墙、地板、地基、门窗等。其中屋顶和外墙组成畜舍外  相似文献   

2.
畜舍气候是指畜舍内的气象状况,主要包括的温度、湿度、气流及光照等。因为家畜的生活与生产活动绝大部分在畜舍中进行,所以畜舍小气候与家畜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与大气相比虽然差异较大,但容易控制和改造。本文就畜舍气候的卫生标准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计算流体力学在畜舍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舍内气流、温度、污染物浓度等的控制对于保证现代畜舍中家畜健康、生产力、福利等是至关重要的。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于预测这些参数有相当大的潜力,所以很多人将CFD应用到了畜舍的研究中。本文对CFD在畜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利用建筑结构“隔热”可减少畜舍内外的热传递,利用机械方式“强制换气”可以引入新鲜空气排出舍内的热、水汽和污染物质,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则就能够提高空气卫生环境水平,并能调节畜舍的温热环境,以满足集约化饲养畜禽日益增长的改善生产环境状态的要求。因此,隔热机械换气是当代养鸡业普遍采用的环境调节方法。哈尔滨属寒温带地区,究竟应当采用什么样换气模式是行政管理人员、生产现场技术人员乃至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说我们现已修建的各种类型畜舍还有许多尚待完善之处,那么,我们很好地测试各类型畜舍的环境,摸清饲养管理技术环境管理方案对生产水平的影响,则就为完善和改造畜舍换气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这对促进寒冷地区集约化  相似文献   

5.
畜舍臭味影响动物与人的健康,还会引发环境问题,减少臭味的产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控制畜舍臭味,可直接对粪便进行处理,也可从畜舍建筑设施和日粮方面入手,还可使用除臭剂来解决。异位发酵床作为一种零排放的粪污处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自然通风用于控制畜舍内环境,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过去的20~30年里,广泛采用的是电扇通风系统。电扇通风系统已成为集约化养猪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依赖于环境气候,可机据需要调节电扇转动速度而控制通风量的大小,使畜舍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畜禽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是指畜禽机体对各种刺激因素所产生的应答反应.随着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应激因素不断增多,其中“热”是较为重要的应激因素之一.应激会引起畜禽生产性能、免疫力和产品质量下降,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制对策. 1 合理规划畜舍结构建造畜舍必须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畜舍构件应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畜舍周围最好种植树木或攀缘植物(如葡萄或丝瓜等),以利炎热季节遮荫降温.  相似文献   

8.
发展养殖业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饲料不足;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不重视畜舍的适宜环境,冬季畜舍寒冷,喂饲的大量饲料被牲畜用于御寒,而不能转化为肉、蛋、奶等产品,一年养,半年长,造成了巨大浪费。生产中有两条解决途径:一是从选种、育种入手,培养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二是采取各种工程管理措施,来改善牲畜的生活环境。然而传统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畜舍,其特点是背风向阳,三面有墙,一面敞开或半敞开,虽然能防止风雪侵袭和雨淋日晒等恶劣气候的危害,但不能明显改善畜舍内的温度,也不能调节或控制畜舍内的小气候,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科学合理地为畜禽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保持家畜健康生长,预防疾病,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已成为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地分析了通风方式对畜舍通风换气效果的影响。畜舍的通风换气是畜舍环境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一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气流使动物身体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家畜  相似文献   

10.
封闭式自然换气笼养蛋鸡舍 ,是藏东南地区蛋鸡生产的主要舍型。本文依据畜舍环境测试技术的理论 ,分析了围护结构保温与换气系统 ,指出该类舍型冷季换气量不能满足卫生标准规定CO2 含量低于 0 2mL L的要求。提出加强结构保温设计 ,以减少散热损失 ,利用余热以增加换气 ,改善该型畜舍生产环境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丹麦有机猪的生产情况(有机猪的品种、畜舍环境和条件、畜舍卫生和饲养饲料状况)、沙门氏菌控制计划的情况(饲料、种猪群、断奶仔猪群、育肥猪群和屠宰场的监控)和效果。同时,简析了我国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实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预防管理体系和有机养殖是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1畜舍的防热由于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及家畜本身的产热等因素,在畜舍建造时的外围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太阳照射的高温对畜舍的影响。夏季防暑兼顾冬季防寒。所以,对外围护的材质有一定的选择要求,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导热小、且结构有一定的厚度。同时,畜舍的地理方向至关重要,应合理进行布置。一般来说,窗户及通风口的设置位置在南、北侧的墙壁上,以保证夏季畜舍有穿堂风。这样的设置可以有效驱散舍内的热量,达到降低舍温的目的。此外,为了消除高热对家畜生长的负面效应,在实际生产中也可以用喷洒清水的方式来对畜舍降温。或喷雾、或直接给家畜淋浴,视其实际情况进行,方法简单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防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养猪户可采取以下措施:适当使用抗生剂,畜舍消毒,接种疫苗,防止饲养密度过大以减少应激,调节畜舍环境使之适合于猪的生理等。在这些措施中,最难做到的乃是调节畜舍环境,而通风又是畜舍环境的重要一环。关于猪舍的通风,一般是夏季要打开门窗,充分进行自然通风。不过,当猪舍内空气流通量小而炎热时,就要通过送风管道将外面空气送入舍内。  相似文献   

14.
笔者走访了许多畜禽养殖户,发现部分农户在饲养畜禽过程中注重畜禽的营养供给以及防病治病等,但忽略了畜舍内环境的控制与改善。畜舍长时间封闭,会产生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空气混浊,气味难闻,对畜禽的生产有着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影响奶牛健康高产的5个舒适区域,分别是畜栏空间、畜舍环境、饲槽空间、畜舍地面和畜舍光线。饲养者只要仔细观察这些细节都可能会提高和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确保奶牛更健康,更高产。  相似文献   

16.
畜舍内部环境通常用热和水分的平衡方法处理,舍内臭气借增加通风的办法加以控制.除臭气所必需的通风量比除水分的为大.由于能源价格上涨,人们希望从通风和供暖方面节约能源.如能控制畜舍内臭气和臭味的产生,则可降低必要通风量.  相似文献   

17.
畜舍的朝向与采光会对畜舍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所饲养牲畜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主要结合朝阳县的实际情况,对畜舍的朝向与采光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畜舍的修建给予一些建议,为相关牲畜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任何时候,密闭式畜舍都需要进行通风以向室内供应氧气、降低湿度和臭气、防止热量的聚集,并降低空气中的病原体含量.此类通风方式可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实现. 自然通风不足于确保环境控制型畜舍的空气供应,因为畜舍内的温度和空气交换率会随室外温度和风况的变化而出现波动.因此,其在密闭式畜禽舍生产系统中的应用仅限于大型畜舍,且通常通过侧墙和屋脊处的通气口进行通风(普渡大学推广材料AE-97中讨论了自然通风).  相似文献   

19.
对贵阳地区奶牛舍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舍是家畜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削弱或避免不良气候的影响,进而为家畜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这与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生产,疾病,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极为相关。不同的畜舍形式提供不同的温热环境。奶牛每天有2/3时间在舍内,畜舍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均与其健康和生产密切相  相似文献   

20.
畜舍中由于受到密集家畜的呼吸、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有害气体含量高、成分复杂,表现在氨和硫化氢的含量大为增加。其次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粪臭素的含量增加,特别是密闭式畜舍,如果通风换气不良,卫生管理不佳,这些有害气体成分可达到危害的程度,造成慢、急性中毒,所以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消除是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