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渔业生态经济学是研究渔业生态系统与渔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和协调关系的一门边缘综合科学。它以渔业生态系统与渔业经济系统作用构成的渔业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渔业生态系统的运转为基础,研究渔业经济系统与渔业生态系统的协调、制约关系,以获得最大的综合生态经济整体效益,从而达到对自然渔业生态经济资源的最优生态经济配置。  相似文献   

2.
单薇  单元勋 《河南水产》1993,(3):28-30,36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渔业生态的全过程构成了生态渔业经济系统。生态渔业系统的特点及其整体效应,是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渔业生产结构,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持续需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描述了生态渔业系统的结构:互利共生结构;生态位的种群结构;系统耗散结构;生态渔业的稳态结构,在讨论生态渔业系统的特点和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生态渔业系统目标,并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模糊集和模糊阵,对生态渔业系统结构模式进行综合评判,为确立最优化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态渔业代表着现代化渔业的发展方向。对生态渔业系统,一方面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加以直接调控;另一方面通过计划、方针、政策和价格等进行间接调控、以提高生态渔业系统的综合功能。1 环境调控 为了增加鱼类种群产出而进行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渔业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生态渔业,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吸收传统渔业技术精华,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再生,经济高效,良性循环,集约经营管理的现代渔业发展模式。它把发展渔业生产与改善渔业环境结合起来,把对渔业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培养结合起来,即讲究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国渔业发展的方向,而利用渔业科技档案,为生态渔业建设服务,将成为渔业档案工作的新内容,新趋势。 一、生态渔业建设需要渔业科技档案 依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方法,生态渔业要求人们处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和经济两方面阐述了渔业是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物发展相结合的生态经济过程,论证了现代生态渔业是渔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和未来方向。渔业系统是由人类参与或主导、水生生物与水环境整合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生态渔业的科学内涵,指出现代生态渔业是生态产业化与渔业生态学的统一;从自然生态、市场供求、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等角度,深入阐述了现代生态渔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其目标体系和分类体系,明确了发展原则和主要途径。只有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矛盾法则,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关键点,才能实现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渔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养鱼是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渔业工艺和生态渔业适用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生态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再生、良性循环的一种渔业体系。它把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统一起来,是我国  相似文献   

7.
基于Stella的江苏近海海域生态足迹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量化人类活动对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干扰的程度,本研究基于渔业生态足迹的算法,对江苏近海1978―201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研究江苏省的渔业生态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原理,嵌入营养动态模式,构建了江苏近海海域渔业生态足迹SD模型。利用2006―2014年的历史渔业数据验证该模型是可行的,并运用模型预测了不同捕捞强度下江苏近海渔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978―2014年江苏近海渔业生态足迹由2.41×10~6 hm~2增长到6.61×10~6 hm~2,平均值为5.38×10~6 hm~2,已经高于生态承载力3.45×10~6 hm~2,约为承载力的1.5倍,表明江苏近海海域渔业生态资源已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中;根据模型仿真分析,如果进一步加强捕捞强度,渔业生态足迹会急剧下降,最终趋于0值,且随着加强程度的增大,生态足迹下降越快,趋于0值的时间也越短;根据海洋渔获量阈值的计算结果,需要在目前捕捞强度基础上降低约50%,渔业生态足迹才能回升,生态赤字也能平稳降低,从而防止渔业生态系统崩溃。该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也可用于江苏近海海域生态效应的预警。  相似文献   

8.
生态渔业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生态渔业的涵义及本质特点生态渔业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渔业界提出并经实践证明的是实现中国渔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种模式。关于什么是生态渔业,各位学者的表述不尽一致,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和讨论,大致可以概括为:生态渔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渔业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经济高效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  相似文献   

9.
谈谈生态渔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业是大农业的一部分,在充分利用渔业资源、大力发展水产业的同时,确保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大农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渔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生态系统工程技术进行设计、生产和管理的一种新型渔业。目前,我国生态渔业系统尚未模式化。本文将对生态渔业的特征、原理和技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渔业生态系统是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该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长江流域渔业生态系统变化趋势基础上指出,渔业生态补偿制度是遏制该流域渔业生态系统继续恶化的客观需求及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渔业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其价值、补偿主体及客体等理论认识的不足、利益相关者众多、制度建设不完善等是在该流域实施渔业生态补偿制度的主要障碍因素.鉴于此,提出了应加强长江流域渔业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的客体、补偿的标准、补偿的方式、补偿的资金来源等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并充分关注长江流域渔业生态补偿的特殊要求、确立全局及系统观点,将渔业生态补偿纳入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大框架,最终建立以纵向宏观调控为主、以横向市场机制为辅的长江流域渔业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与定义分类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洋牧场是国内外长期广泛应用的海洋渔业发展举措。本文对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情况以及已有定义、分类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国外普遍将渔业资源增殖等同海洋牧场,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工鱼礁已从较单纯的聚鱼功能,拓展为海洋牧场生境保护和修复功能,目标是渔业资源增殖和利用。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建设人工鱼礁的目标是大规模增殖、聚集和捕获渔业资源;欧美诸多国家建设人工鱼礁主要是为了增殖保护渔业资源和开发休闲渔业。国外以渔业资源增殖为主旨的海洋牧场建设成败皆有,成功的方面仍值得中国借鉴。国外对海洋牧场定义和分类的数量较少,定义的提出和使用相对严谨。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将其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渔民转产转业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加以扶持。海洋牧场在建设规模、产出效果、技术水平、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产业和科技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内学者提出海洋牧场和海洋农牧化概念,并将二者进行了区分,其后诸多学者也将渔业资源增殖等同海洋牧场。近年来国内海洋牧场发展迅速,但海洋牧场定义不够规范,数量繁多、含义空泛、严谨性不足。最后,本文就海洋牧场发展趋势、发展理念、目标定位、建设内容、研究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实事求是并理性把握好现阶段海洋牧场的发展理念、定位、内容和目标,加强对农业农村部现有海洋牧场水产行业标准的宣传尤其是定义和分类的宣传,引导海洋牧场研究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对于切实有效支撑海洋牧场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优良的渔业生态环境是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的物质载体与必然条件。我国海洋渔业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渔业资源衰竭严重影响渔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防止渔业生态环境污染,改善渔业生物资源的养护载体,加强海洋与渔业生态建设,展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对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张崇良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水产学报》2022,46(8):1509-1524
渔业资源增殖是修复受损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十年来在我国以及全球许多国家有着较快发展。有研究指出很多资源增殖项目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甚至带来了负面的生态影响,这对资源增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重要警示。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以及全球渔业资源增殖的现状,围绕资源增殖评估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总结了资源增殖策略与增殖效果评估研究方面的进展;基于对增殖生态系统的认识,阐述了资源增殖中关键生态过程、生态机制与时空尺度问题,从基本原理、生态效应和空间尺度三个方面探讨了资源增殖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渔业增殖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与动态,资源增殖应基于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前瞻性的评估研究指导资源增殖规划和合理避险。通过探讨增殖评估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渔业资源增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内陆地区水域资源条件优越,充分利用资源,合理规划与科学进行渔业增养殖,对于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食物来源,改善食物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发展水库渔业的优势与意义,结合当地发展现状,探讨了水库渔业发展新思路,新对策,为福建省水库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工增殖放流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对野生鱼、虾、蟹和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的一种方法。增殖放流的目的在于保护濒危物种、增加渔业资源产量和修复生态环境,还具有培养渔民环保意识和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从苗种来源、标记方法、放流策略和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增殖放流的技术,以期为今后的放流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德坤  朱德林 《海洋渔业》1994,16(6):257-262
<正> 一、引言 我省拥有4000多万亩浅海滩涂,海岸线长达6141公里,沿岸有众多河口、港湾,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50个,且大多分布在20米等深线以内。由于大量的淡水汇入大海,使我省海域营养盐含量丰富,是鱼、虾、贝、藻增养殖的好场所,因此,大力发展增养殖渔业,对于开发利用海洋水产资源、增加高值水产品产量和发展沿海城乡经济等方面将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工鱼巢渔业资源增殖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淡水鱼类的产卵场及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渔业资源日益衰退。近年来,人工鱼巢被广泛应用于淡水流域及河口渔业资源及其生境的修复和管理,为保护淡水流域生物多样性和制定渔业管理措施等方面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国内外人工鱼巢的类型、构造、材质进行了总结归纳,阐述了人工鱼巢的效应、布设方式及管理应用,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人工鱼巢在渔业资源增殖效应方面的研究实例,并对今后人工鱼巢的构造和材质选择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浙江沿海渔业资源放流增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周永东 《海洋渔业》2004,26(2):131-139
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浙江沿海渔业资源的放流和增殖(移植)工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20年来实施对虾、海蜇、石斑鱼、大黄鱼、黑鲷等增殖放流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Extensive applications of fishery stock enhancement worldwide bring up broad concerns about its negative effects, creating a pivotal need for science-based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of enhancement strategies. However, the lack of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enhanced population dynamics, particularly the density-dependent processes, leads to compromise in model development and limits the capacity in predicting enhancement effects. Here, we developed an individual-based model based on dynamic energy budget theory and full life-history processe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density dependence in population dynamics that emerge from individual-level processes. We demonstrated the utility of the model framework by applying it to an extensively enhanced species, Chinese prawn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Penaeidae). The model could yield projections reflecting the observed trajectory of population biomass and yields. The model also delineated the key effects of density dependence on the vital rates of growth, fecundity and starvation mortality. Regarding the manifold effects of stock enhancement, we demonstrated a dampened shape in population biomass and yields with increasing magnitude of enhancement, and trade-offs between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objectives, that is, pursuing high benefit might compromise the wild population without proper management. Furthermore, we illustrated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stock enhancement and harvest regulation in promoting population recovery while maintaining fisheries yields. We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of the proposed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density dependence in enhancement programme, and for design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 approach developed herein may serve as a general approach to assess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in stock enhancement and inform enhancemen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及增殖群体利用方式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回捕渔获重量和对繁殖群体的补充能力为评价指标,借助标志放流-回捕实验,利用模型模拟分析方法,定量评估浙江象山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增殖放流效果;同时,结合其增殖目标定位,探索构建生态高效的增殖群体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黄姑鱼增殖群体的捕捞死亡系数为1.31,在该捕捞强度下,11055尾增殖放流鱼苗可产生737 kg回捕渔获收益,同时还向增殖水域补充了554尾初次性成熟个体,增殖放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复象山港黄姑鱼资源、促进渔民增产增收的效果。结果表明,捕捞强度过大是制约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功效发挥的重要因素,捕捞死亡系数应降至0.46,同批次黄姑鱼增殖放流所能提供的回捕渔获重量和性成熟个体尾数可分别较现行捕捞强度提升41.49%和326.90%。综上述,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的生态和经济功效较为显著,合理降低对增殖群体的捕捞强度是进一步提升其增殖放流效果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