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配合饲料研制与饲喂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汉君 《沙棘》2005,18(4):24-28
研究分析了沙棘嫩枝叶养分分析,进行了沙棘配合饲料与常规饲料的对比试验,确知各营养组份,特别是饲料中的三大限制性氨基酸含量高于常规饲料,筛选出寒地最佳刈割期以6月下旬至7月初为最好,证明了沙棘配合饲料不同于常规饲料的高效性,阴干慢晾及用J溶液喷雾处理能使饲喂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2.
陕西沙棘叶片主要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饲料营养分析方法对陕西省的宜君、黄龙、靖边、吴旗、永寿5地沙棘叶主要微量元素、主要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表明陕西不同地域的沙棘叶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畜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应该大力推广应用的优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九五”三北地区沙棘发展问题探讨文/俞益民沙棘是我国北方分布很广的一种灌木,其果、种子和叶片中含有10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营养成分异常丰富;沙棘又是优良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树种,也是优良的经济林、薪炭林和饲料林树种,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  相似文献   

4.
沙棘叶的饲料价值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分析表明,沙棘是一种含营养物质种为在多,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的优良畜禽饲料资源,沙棘叶粗蛋白质量分数在11.47%-22.92%之间,粗脂肪质量分数为4.69%,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约24种),沙棘叶含有丰富的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并含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1270mg/kg),沙棘叶是极好的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的发病防治和促进生长方面有优良效果,沙棘饲料产业有广阔的前景,发展沙棘饲料产业,能把林牧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产业,推动沙棘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陕西沙棘叶片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饲料营养分析方法,首次对陕西省的宜君、黄龙、靖边、吴旗、永寿5地沙棘叶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陕西沙棘叶片中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丰富的氨基酸,其营养价值优于或等于苜蓿草粉及白三叶青干草等常规饲料,证明沙棘叶是应该大力推广应用的优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单金友 《沙棘》2004,17(2):4-6
利用不同的雄株对沙棘雌株品种进行授粉 ,结果发现不同的沙棘授粉雄株对沙棘品种种子千粒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参试授粉雄株较对照雄株 ,其品种种子千粒重大 ,除 1号雄株外 ,其它雄株表现非常明显 ,其种子千粒重由大到小的雄株顺序为 2号 ,4号 ,5号 ,1号 ,CK;授粉雄株不同 ,对每个品种的影响也不同 ,2号授粉雄株对楚伊沙棘、丰产沙棘 ,4号授粉雄株对巨人沙棘种子千粒重影响十分明显 ;在参试授粉雄株相同的条件下 ,楚伊沙棘、巨人沙棘种子千粒重都明显地高于丰产沙棘 ,种子千粒重最大的处理组合为巨人沙棘× 4号 ,楚伊沙棘× 2号。  相似文献   

7.
沙棘(Hippohae rhamnoides)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林、薪炭林树种。近年在我国“三北”地区已开始对沙棘果实、种子的开发利用,并建立了工业化的沙棘园。据知有关沙棘的栽培技术资料较多,对其生理特性研究较少,本文对沙棘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为沙棘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1 试验地概况材料和方法试验地设在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园内。该地年平均降水量675.2mm,年平均气温8.2℃,土壤是棕色森林土。试材:5年生沙棘叶片,10年生剌槐、白榆叶片。方法:蒸腾强度用离体快速称重法测得,  相似文献   

8.
杨茂生  高国雄 《沙棘》2007,20(1):31-39
母树林和种子   1.什么是沙棘母树林?它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建立?   沙棘采种母树林简称为沙棘母树林,又叫沙棘种子林.它的任务主要是生产品质优良的沙棘种子,供沙棘造林、育苗用.……  相似文献   

9.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优良的沙生植物树种,其造林后的抗旱性优于其它抗旱树种,其育苗技术包括:整地、作床(搂畦)、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出圃(起苗)等。  相似文献   

10.
《沙棘》2000,(1)
沙棘是一种优良灌木树种 ,它不仅适应性强 ,能生长在干旱贫瘠之地 ,而且沙棘籽和叶富含粗蛋白、氨基酸、钙、磷以及维生素 C、E、A等。沙棘叶片含粗蛋白 2 1 .7%、赖氨酸 0 .32 %、钙 0 .98%、磷 0 .2 1 % ,沙棘籽含粗蛋白 2 6.1 % ,含量仅次于大豆、蚕豆 ,比豌豆高。作为饲料开发的潜力很大。喂牛 :在育肥牛的饲草中添加 1 4 %的沙棘叶 ,牛的增重率比对照提高 1 8.5% ,饲料利用率提高 1 2 .7% ,而且肉质细嫩、香味更浓。在奶牛的精料中添加 8%沙棘果渣 ,日产奶量较对照提高 9.5% ,乳蛋白提高 3.5% ;在母牛饲料中加入 1 0 %沙棘果渣 ,母牛…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沙棘育种中种子萌发率较低的问题,以2个沙棘品种(大果沙棘和中国沙棘),通过不同水温(0、40、50℃)和硫酸浓度(0、1.0%、3.0%、5.0%)浸种处理后,分别置于培养皿和土壤中在培养温度为25℃和35℃的培养箱内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并测定其种子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势和初始发芽天数,以探明不同种子预处理对其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并筛选沙棘种子萌发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和培养条件。结果显示:(1)不同水温浸种后,2个沙棘品种在土壤中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在培养皿中,而培养皿中的种子活力指数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在土壤中且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减少。在土壤中,除了50℃浸种、35℃培养条件外,其余处理随浸种水温的升高,大果沙棘的发芽率显著提高,而中国沙棘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升高的培养温度对于提高其发芽率效果不明显。当浸种水温度为50℃、培养温度为25℃时,大果沙棘在土壤中的发芽率最高(45%)。(2)大果沙棘品种经由不同浓度的硫酸处理后,在25℃的培养箱内发芽率显著高于35℃,且在培养皿中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在土壤中;中国沙棘则呈现出相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由1%的硫酸处理后,在培养皿中25℃培养下的大...  相似文献   

12.
沙棘品种叶片、种子千粒重与果实百果重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金友 《沙棘》2004,17(1):16-18
通过对参试沙棘品种叶片、种子千粒重与果实百果重相关性的分析研究,总结叶片的长宽、长/宽、种子千粒重与果实百果重的相关关系,以便指导沙棘经济性状育种中实生苗的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叶片长与果实百果重、叶片长/宽与果实百果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而与叶片宽无关;只有种子千粒重与果实百果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2,回归方程是:y=4.52x-23.19。  相似文献   

13.
宋德禄 《沙棘》2003,16(4):37-38
沙棘是优良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树种 ,也是优良的经济林、薪炭林和饲料林树种。沙棘果实可医、食两用 ,富含营养 ,有“V C之王”的美称 ,果实提取物中含有 1 9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化妆品等领域。对沙棘果实的加工可实现“无废料”加工 ,其果汁、果皮、果渣、种子都可利用。黑龙江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自 1 987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沙棘经济性状改良研究和推广工作 ,先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有 :1 999年育成了果大、无刺、丰产的沙棘品种“绥棘 1号”(产量是中国野生沙棘的 4倍 ) ,它的育成 ,结束了黑龙江省无沙棘人…  相似文献   

14.
沙棘优良类型选择技术与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棘优良种源选择的技术措施,在赤峰地区选出了以枝刺少、果径、百果重和单丛产量较高为主要特征的10个优良类型和15个优良单株。确定了适合赤峰地区生长、经济性状优良的俄罗斯西伯利亚、陕西甘秦、新疆阿拉图柏、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青海大通县和陕西靖边6个优良沙棘种源区,为确定沙棘种子采集地域和调拨种子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沙棘叶片特性、果实特征及部分光合生理特性等方面研究了5个沙棘品种在乌兰布和沙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乌兰沙林×中国沙棘和深秋红的产量高于其它3个沙棘品种,具有较低的气孔导度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果大、抗逆性强的优点,可作为生态经济型品种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的有关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棘》1995,8(2):44-46
沙棘是黄土高原的乡土树种。它有许多其它植物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较耐干旱、有固氮能力、萌蘖力强。沙棘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造林技术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 良种壮苗 采用良种壮苗是造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虽然沙棘具有抗性强的特性,但在育苗中仍必须选择优良种子,造林中采用健壮苗木。  相似文献   

17.
沙棘采种基地选择与母树林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铨  刘明虎 《沙棘》1998,11(2):4-6
为解决当前沙棘造林对良种苗木的需要,应用优良种源、优良小群体的基础,选择采种基地,并在采种基地范围内,选择优良林分改建为母树林。采种基地要依造林目的要求而定。在采种基地基础上,改建为母树林,有利于提高沙棘种子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  相似文献   

18.
沙棘饲料林营造利用技术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鉴  胡建忠 《沙棘》1998,11(2):16-20
营造沙棘饲料林(含放牧林),生物量大、营养成分全面、耐刈割利用,又能适应恶劣立地条件。介绍了沙棘饲料林、放牧林的造林方法及经营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9.
酸刺(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沙刺、醋柳,属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乔木,具粗壮棘刺,群众叫狼牙刺。适应性强,用途多,耐干旱瘠薄,抗盐碱风沙、不畏严寒酷暑,是一种优良固沙树种。酸刺木材坚硬,材质优于许多杨柳。叶是优良饲料,上等绿肥,嫩叶可作黑色染料。花是好蜜源,并可提炼香精。果实富含维生素。果肉种子均含油脂,叫醋柳油(或沙棘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大果沙棘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古磴口试验区对俄罗斯11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种子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中国沙棘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特征值明显低于引进大果沙棘品种.绥棱试验点供试的11个引进品种千粒质量及种子特征值均比磴口试验点高;根据种子长宽比及形状,对中国沙棘与大果沙棘进行了初步的划分.(2)大部分品种种子的宽度及长度在遗传和对环境适应上具有紧密相关性,种子厚度的遗传比较稳定,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3)种子特征指标,如种子长度、宽度、长宽比3个指标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相关,特别是种子长度;千粒质量与百果质量呈现极显著线性相关.(4)发芽初期,中国沙棘的发芽率较引进品种高;发芽第14天时,所有供试品种的发芽率均达到了最大,发芽率高的品种有乌兰格木、丰产、巨人、绥棘1号、卡图尼礼品,发芽率≥67%.(5)不同大果沙棘种子的总黄酮、维生素E含量均具明显差异;引进品种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国沙棘;不同大果沙棘品种的饱和脂肪酸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