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打顶及外源α-萘乙酸(NAA)对烟叶钾素吸收、积累及再分配的影响,为烤烟营养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打顶、留顶和NAA处理,在不同时期探讨其对烟株钾素的吸收和积累、再分配的影响.[结果]打顶加速烟叶、茎秆和根系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根系及前期中部叶和茎秆的钾含量,降低上部叶及后期中部叶和茎秆钾含量;利于促进钾素在烟叶、茎秆和根系中的积累;促进钾素向烟叶分配;降低烟株钾素生物利用率,提高烟株钾素经济利用率.打顶期施用外源NAA可明显提高烟株干物质的积累量,提高前期中部叶和后期根系的钾含量,但降低上部叶、茎秆的钾含量;提高烟叶、茎秆和根系中钾的积累量,促进钾素在烟叶中的分配,提高烟株钾素生物利用率和经济利用率.[结论]打顶期施用外源NAA有助于保持烟株内源激素的平衡,增加烟叶钾积累,促进钾素的吸收与再分配,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2.
对打顶后不同时期断根烤烟的氮素吸收、分配和干物质累积、上部烟叶烟碱及钾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断根均促进烤烟氮素的吸收,断根越早效果越明显;与对照相比,断根处理后,烟株吸收的氮素在上部烟叶的分配比例变化不明显;但降低中下部烟叶的分配比例,提高根茎的分配比例,其中打顶后10 d和15 d断根处理更显著;打顶后断根能促进上部烟叶干物质累积,减少烟碱合成量,提高钾素的吸收量,打顶后10~15 d断根处理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掌握2种叶面肥对烤烟(Nicotiana glauca L.)外观和内在品质的作用效果。[方法]进行烤烟叶面肥大田对比试验。[结果]烟株打顶后进行2次复合型叶面肥喷施处理,能够明显促进上部叶开片,上部叶面积增幅7.9%~20.2%;烟叶结构、油分、色度、身份等外观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烟碱含量适宜,化学成分协调性得到改善,烟叶关键香味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烤烟复合型叶面肥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同类叶面肥,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烤烟生产中打顶措施对烟叶质量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研究材料,对打顶后烤烟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烤烟打顶后,烟碱含量急剧上升,其中上部叶累积高峰在打顶后第45天,中部叶在第30天;总氮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上部叶下降趋势快于中部烟叶;上部叶淀粉含量不断增加,而中部叶由于成熟而逐渐分解;总糖和还原糖一直处于升高趋势;钾素随着打顶进程降低;多酚和石油醚提物均增加。[结论]打顶能够影响烟叶中化学成分的积累,选择适宜的时机打顶可以使烟株体内的养分分配更合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烤烟上部叶叶片质量和经济性状。采用田间试验,以常规打顶为对照,设置打叶留茎2节、打叶留茎4节和打叶留茎6节3个顶端调控处理,研究打叶留茎长度对烤烟打顶后农艺性状、上部叶常规化学成分、物理性状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打顶相比,打叶留茎降低了烤烟上部叶叶面积、叶质重及叶厚,提高了叶片组织疏松程度;提高上等烟、中等烟及中部化烟叶比例,尤其以打叶留茎4节处理明显,分别增加22.32%、17.56%和191.77%;顶端处理后,3个打叶留茎处理烟株的根系活力降低,钾含量提高,烟碱含量有所下降,其中以打叶留茎4节和打叶留茎6节处理烟叶的烟碱含量降幅最大。3个打叶留茎处理上部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以及总糖/烟碱、总氮/烟碱和钾/氯的比值较常规打顶提高,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打叶留茎4节的烟叶中部化比例和等级较高,上部叶品质较好,工业可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赤霉素不同喷施时期对烤烟上部叶开片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烤烟上部叶田间调控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打顶后0 d(打顶当天)、1、2、3、4、6、8、10 d,共8个喷施时期处理,分析上部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相比各喷施清水对照,烤烟打顶3 d内喷施赤霉素均可有效促进上部叶开片,烟株上部叶面积和叶重增幅随喷施时间后移先升后降,各叶位增幅均以打顶后2~3 d喷施赤霉素处理最大。打顶后2 d喷施赤霉素,上部1~6叶平均叶面积和叶重增幅分别为24.8%和24.4%,上等烟比例、上等烟产量、总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2.7%、11.49%、7.24%和11.27%;烟碱降幅和总钾增幅最大,化学成分最为协调。[结论]在打顶后2 d喷施赤霉素最有利于烤烟上部叶开片和产质量的提高。根据天气情况,打顶后3 d内合理喷施赤霉素可有效避免降雨的影响,这对烤烟上部叶的有效调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3~2004年在广西靖西县进行了烟草“开片降碱灵”施用方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喷施烟草“开片降碱灵”,能显著促进烤烟上部叶增宽、增长;显著提高烤后烟叶产量和上中等烟比例;显著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并能显著增加钾含量。其中,以打顶当天喷施1次效果最好;打顶后第10天喷施1次效果次之;打顶当天和打顶后第10天各喷1次效果最差。因此,该产品应在打顶后及早施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烤烟上部叶叶片不易开张,烟碱含量高,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工业可用性差的问题,探索药物降低和控制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改善烤烟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设置了开片降碱灵药签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开片降碱灵药签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烤烟农艺性状、烤后外观质量、经济性状有良好影响,对上部烟叶开片降碱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打顶后不同时间的烟株进行环切,找出环切对烤烟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上部烟叶烟碱含量逐渐增加,未环切处理上部烟叶烟碱含量为5.07%,环切后各处理烟碱含量分别降至4.23%,4.33%,4.69%;环切后各处理上部叶碳/氮比与对照相比趋于合理,施木克值、水溶性糖/烟碱比较对照有大幅改善,并且有利于各评吸项目评吸总分的提高.与对照相比,各处理中以打顶后第1周环切对提高上部叶烟叶品质的效果最好,且上部各叶片烟碱含量都有显著性下降,其次为打顶后第2周环切,再次是打顶后第3周环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烤烟栽培过程中施氮量与打顶时间协同作用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优化烤烟栽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翠碧1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6个不同施氮肥水平和打顶时间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产量、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叶面积、中下部叶平均单叶重及烟株不同部位生物量均明显增加;推迟打顶可增加株高、茎围和叶面积,降低中下部叶平均单叶重;其中以高施氮(120.0 kg/ha)现蕾打顶处理烟株产量最高(2116.05 kg/ha),而中等施氮量(97.5 kg/ha)现蕾打顶处理产值最高(48481.95元/ha);施氮量增加可促进烤后烟叶烟碱含量增加,推迟打顶则可降低烟叶烟碱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打顶时间的推迟,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下降.[结论]在福建烤烟产区,翠碧1号烤烟品种在75.0~97.5 kg/ha的施氮量下进行现蕾打顶,有利于保障烟叶产量及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广东烤烟主产区烤烟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广东烤烟可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光度法等方法测定广东不同生态烟区区域72份烤烟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并与巴西烤烟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含量分别为2.74±0.64%、1.80±0.22%、24.15±3.04%、2.28±0.34%、0.3±0.13%,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值分别为9.41±2.79%、0.69±0.17%和9.02±4.57%。氯含量和钾氯比在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其它指标在部位间的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广东烤烟上部叶总氮、钾含量显著低于巴西烤烟,中、下部烟叶还原糖含量则显著高于巴西烤烟。韶关和梅州烤烟上部叶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3和0.13,中部叶为0.45和0.32,下部叶为-0.31和-0.56。[结论]广东烤烟的总氮、氯含量明显低于巴西烤烟,而其还原糖含量、糖碱比、钾氯比值明显高于巴西烤烟。  相似文献   

12.
不同打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打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湘烟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6种不同打叶时间处理烤烟的综合性状。结果表明:(1)烤烟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均受打叶时间影响极显著。(2)随着摘除脚叶时间的推迟,烤烟色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多酚在采收上部叶时弃采一片顶叶情况下逐渐增高而在圆顶情况下打掉顶部一片叶时先降低后增高;烟碱质量分数在中部叶先减少后增加而在下部叶先增加后减少;随着摘除顶叶时间的推迟,烤烟色素、多酚和中上部叶烟碱质量分数逐渐降低;下部叶烟碱质量分数在打顶时摘除脚叶情况下逐渐降低而在打顶后5 d或10 d摘除脚叶时逐渐增高。综合分析认为,湖南省桂阳县以打顶时及时清除3片脚叶、圆顶时及时打掉顶部一片叶处理增产提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河南济源烟区存在着烟叶糖碱比高、有机钾指数较低的生产现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打顶时断根(C)、打顶时断根结合喷施IAA(C+I)、打顶时断根结合追施钾肥(C+K)、打顶时断根结合喷施IAA并追施钾肥(C+K+I)和对照(CK)5种处理对烤烟生物量及糖碱比、有机钾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调控措施在烟株成熟期较对照均能增加根部、叶片的干重,减少烟碱、总糖在中上部烟叶的累积。断根结合喷施IAA能降低各部位烟叶的糖碱比,且以C+K+I处理的降幅最大,在下、中、上叶位中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9.12%、15.33%和8.15%。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提高不同部位烟叶K+含量,降低Cl-和SO42-含量。C+K+I处理能极显著提高各部位烟叶的有机钾指数,且在中上部烟叶中增幅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25.00%和209.43%。总的看来,打顶时断根结合喷施IAA并追施钾肥能促进烟叶中的干物质积累、降低糖碱比、提高有机钾指数,进而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顶端调控措施对烤烟钾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烤烟品质的生理调控措施,于2007年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了打顶及打顶后涂抹α-萘乙酸(NAA)、激动素(KT)和吲哚乙酸(IAA)3种外源激素对烟叶钾素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显著降低了烟叶钾含量,下降幅度为7.78%~20.1%,以上部叶最为显著;打顶显著提高了烟叶烟碱含量,增幅为33.5%~34.3%.打顶后涂抹3种外源激素均能显著提高烟叶钾含量,其中以KT效果最佳,上、中、下部叶分别增加了57.42%、26.62%和40.26%;打顶后涂抹3种外源激素均能显著降低烟叶烟碱含量,改善烤烟品质,其中烟碱含量以KT降幅最大,NAA次之,IAA最小,改善烤烟品质,以KT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烟叶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森  李建娥  刘进社  张长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79-6180,6202
研究了烤烟K326成熟进程中上、中、下部叶片总烟碱和总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打顶后烟叶烟碱含量与打顶后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打顶后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可控制烤烟中含氮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优化云南省曲靖市麒麟烟区轮作制度、烤烟的合理布局,提高麒麟烟叶产量及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麒麟区选择空闲、绿肥、蚕豆、大麦4种不同前茬地块种植云烟85,并对烤烟上、中、下部烟叶内含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茬为大麦时,中、下部烟叶氯含量最低,中部叶烟碱含量低,糖碱比较高;前茬为绿肥时,所有烟叶化学指标处于较高含量,钾氯比较大;前茬为空闲时,各部位烟叶含有较高的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且中、下部叶氯含量和烟碱含量少,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前茬为蚕豆时,烟叶氯含量、总糖、还原糖含量偏低,而氮、烟碱含量较高。【结论】麒麟烟区可实施前茬空闲或种植大麦与烤烟轮作的方式,既能降低烟叶烟碱、氯含量,又能保持一定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从而提高烟叶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17.
黄富  成志军  张胜  杨会丽  荆永锋  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65-22266,22288
[目的]研究烤烟烟叶烟碱与烟气烟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同一地区生产的11个品种不同等级烤烟烟叶的烟碱含量和烟气烟碱含量进行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烤烟烟叶的烟碱含量和烟气烟碱含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烟叶烟碱进入烟气中的比例为4.06%~8.64%,呈现出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的规律;南江3号的烟叶烟碱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但烟叶烟碱进入烟气烟碱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品种;K326品种各部位之间烟碱的转化率较为稳定。[结论]烤烟烟叶烟碱含量与烟气烟碱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烟叶烟碱进入烟气烟碱的比例受品种和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钾吸收和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钾累积与循环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NAA、GA和BR)的水培试验。[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BR对烤烟钾吸收和循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BR不仅能提高烤烟对钾、钙、镁的吸收,还降低了根系钾素的外排量,提高了钾在体内的累积量,使烟株的钾含量增高,增强了钾素循环。NAA和GA3处理的钾含量相差不大,但BR在打顶后2、7、12d分别比NAA处理的韧皮部伤流液钾含量高出0.52%、0.30%、0.28%。[结论]打顶后BR处理可有效的提高烟草植株钾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打顶前后不同营养调控措施对烟叶钾素与烟碱的调节效应。[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营养调控措施对烟叶钾素与烟碱的调节效应。[结果]结果表明,随施肥水平升高,团棵期烟叶钾素含量大致呈下降趋势,旺长期呈上升趋势,但烟叶烟碱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别;圆顶期施肥水平较高的处理烟叶钾素和烟碱含量大致呈下降趋势。留顶和移栽后追施硫酸钾结合打顶时涂1次生长素可提高烟叶钾素含量,降低烟叶烟碱含量,并以后者提钾降烟碱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该研究为制订烟草生产合理的调控措施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