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四川省对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高度重视,省农业厅提出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马铃薯面积达到100万hm^2,鲜薯总产量达到2100万t、总产值达到521亿元,实现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加工产值位居全国前三,把我省建成马铃薯产业强省、实现产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为达到上述要求,就我省马铃薯种植的品种来说,必须有一批适宜我省不同地区、不同加工生产要求,并且高产、抗病、优质的品种作支撑和保证。对此,系统、客观地分析和认识我省马铃薯品种现状,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就显得非常迫切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头,随着马铃薯加工途径的增多,我省马铃薯也由食用作物,逐渐变为经济作物。根据这种新形势的发展要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从1980年开始进行适于食品加工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至1989年育成了高产、抗病、优良,适于加工用新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鲜食型马铃薯商品薯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每年向国内各省调运商品薯100万t左右,具有较大的发展市场,近年来由于黑龙江省晚疫病、病毒病发病程度呈增加趋势,常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选育适应黑龙江省自然生态特点的高产、抗病鲜食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将为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鄂马铃薯3号是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近年育成的集优质、抗病、丰产、适合加工于一体的马铃薯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利川市于1999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通过几年的观察我们发现,原有的马铃薯栽培技术体系对鄂马铃薯3号不尽适应,特别是在保证其良好的商品质量方面极为乏力。为此,将利川的鄂马铃薯3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从事鄂马铃薯3号生产推广的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 马铃薯是产量高、用途广的经济作物,我省的常年播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之一,因此搞好黑龙江省的马铃薯生产,对促进全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仅就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提高产量水平的途径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马铃薯晚疫病在我省经常发生,尤其是多雨潮湿年份发生更为严重,对不抗病品种危害很大.发生轻的年份减产20~30%,发生重的年份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此外,还可使块茎在田间、预贮期和贮藏期间发生腐烂,而且第二年用病薯作种时,幼苗长势缓慢或发生烂种,造成缺苗断条,导致减产.此病对夏播马铃薯危害更大,一般减产50%以上,致使不抗病的品种不能夏播留种.晚疫病是影响我省马铃薯产量提高和块茎品质改善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须尽快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作为一种粮蔬兼用作物,已被我省农民广泛接受,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而旱地多熟制的迅速发展,尤其以马铃薯/玉米/甘薯高产高效熟制的不断扩大,使马铃薯栽培技术越来越被重视,以住生产上较注重玉米、甘薯等作物的间套技术,而对马铃薯的间套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不多.因此,研究总结出一套马铃薯的间套栽培技术已迫在眉睫.1990~1993年,我们组织丽水、东阳、衡州等单位开展了马铃薯间套技术研究,为间套作春马铃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宫克海  史延通 《杂粮作物》2005,25(3):212-212
以生产绿色农产品为目的,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不施农药,用有机肥做底肥,马铃薯开花初期喷施一次富硒高效有机液体肥做追肥,试验结果表明该富硒肥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提前收获3~7 d,有明显的抗病作用.通过对马铃薯生长效应的影响分析,确定了最佳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文章概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传播与危害、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的历史、马铃薯的抗病机制和抗病基因克隆等作了综述 ,并介绍和评述了各种生物学技术在引进和创造马铃薯抗病资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 青枯病是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细菌病害,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夏秋季节炎热的温带地区病害严重,常导致大幅度减产。70年代以来,此病在我省马铃薯一些产区迅速蔓延,特别是浅丘平坝区(1500米以下地区)发生严重,轻者一般减产10~30%,重者50%以上,已经成为限制我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1980年彭县通济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导致马铃薯的大量减产。多年来研究人员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野生资源中分离抗病基因,并将其转入到栽培种马铃薯中可以获得抗病特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个抗晚疫病基因被发现和图谱,且部分基因已被转入到栽培品种中。本文从晚疫病抗病基因的发现、分离、定位及克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胡金和 《中国马铃薯》2004,18(2):126-127
江西省春、秋气候适合马铃薯生长,收获期分别在4~5月和11~12月,这两段时间正是我省蔬菜春淡和秋淡,恰好又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鲜薯断档期,我省生产的鲜薯不仅能南下、北上、东进、西行,还可以出口到港澳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我省利用良好的光温条件种植早熟优质品种有巨大的内需和出口潜力。这是我省马铃薯生产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 吉林省马铃薯播种面积为120~140万亩,80%种植中晚熟品种。马铃薯是北方城乡居民秋、冬、春三季无农药残毒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贮藏和食用期长达8~9个月。同时,中晚熟土豆又是我省加工制粉面、粉条(丝)的主要原料。培育出高产、淀粉含量高、食味好的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对发展我省马铃薯生产、满足人民生活对品质的要求,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金和 《中国马铃薯》2003,17(4):248-249
1 前 言马铃薯在我省作为早春蔬菜 ,与棉花套种已成为棉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我省冬闲田面积较大 ,早熟马铃薯品种与双季稻连作 ,既不影响水稻产量 ,又能显著改善稻田土壤肥力 ,做到“粮棉不少收 ,多收一季薯” ,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秋、冬马铃薯在灾后生产自救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我省春、秋气候适合马铃薯生长 ,收获期分别在 4~5月和 11~ 12月 ,这两段时间正是我省蔬菜春淡和秋淡 ,恰好又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鲜薯断档期 ,我省生产的鲜薯不仅能南下、北上、东进、西行 ,还可以出口到港澳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我省利用良好的光温…  相似文献   

15.
<正>克山昆丰马铃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是克山县全面落实黑龙江省"努力把我省建设成马铃薯优质种薯产销大省,鲜食薯产销大省和马铃薯加工大省的产业政策"并充分体现克山县提出的"做强种薯,带动商品薯和加工薯,三薯同步进去市场的发展战略"而全力打造的一家集马铃薯种薯研发、脱毒种薯生产、良种繁育推广、商品薯生产收购、农副产品深加工、保鲜冷冻储藏、汽铁冷链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网络覆盖、电子商务交易于一体的生态农业、高新技术马铃薯专业公司。集团公司下设克山昆丰马铃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克山昆丰公司种薯研发中心和种薯生产基地、克山昆丰马铃薯专业合作联社、克山昆丰马铃薯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鲜食薯、蔬菜配送中心哈尔滨办事处。  相似文献   

16.
新书书讯     
<正>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金光辉、王腾、吕文河撰写的《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抗病种质资源研究》一书于2016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针对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病规律,明确菌群群体遗传结构,以抗源鉴定研究为重点,利用有效的抗源筛选方法鉴定出重要的马铃薯晚疫病抗源。该书是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方面比较全面深入的专著,值得马铃薯研究者和生产者拥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产区,也是国家种薯和商品薯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合理的种植区划与生产布局对发展我省的马铃薯生产,提高种薯和商品薯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各地所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土壤与气候等适生条件的不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因素的作用,都影响着马铃薯的分布和生产。依据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的要求和各地自然条件的分异规律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把我省马铃薯的种植划分为北部最适宜区、南部适宜区、西部次适宜区和东部次适宜区。  相似文献   

18.
新书书讯     
<正>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金光辉、王腾、吕文河撰写的《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抗病种质资源研究》一书于2016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针对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病规律,明确菌群群体遗传结构,以抗源鉴定研究为重点,利用有效的抗源筛选方法鉴定出重要的马铃薯晚疫病抗源。该书是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方面比较全面深入的专著,值得马铃薯研究者和生产者拥有  相似文献   

19.
新书书讯     
<正>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金光辉、王腾、吕文河撰写的《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抗病种质资源研究》一书于2016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针对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病规律,明确菌群群体遗传结构,以抗源鉴定研究为重点,利用有效的抗源筛选方法鉴定出重要的马铃薯晚疫病抗源。该书是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方面比较全面深入的专著,值得马铃薯研究者和生产者拥有  相似文献   

20.
<正> 四川省马铃薯常年栽培面积600万亩(含秋季,下同),总产10亿公斤(折粮,下同),是我省重要的粮食、饲料及蔬菜兼用作物,特别是盆周山区人民群众的主要粮食作物和养猪业不可少的饲料.马铃薯生育期短,宜种范围广,也是低山、浅丘、平坝地区复种间套,进行土地深度开发,提高温光利用率,促进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随着我省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加工、市场、外贸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我省粮食再上新台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等的发展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