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信息总汇     
超声波治疗鱼病美国马萨诸塞州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制了用超声波把疫苗、性激素、抗生素输入鱼体内的新方法.超声波能使药物更容易进入鱼体内。试验表明:在一个溶入了性激素的水池中,鱼在10~15m远处即能感觉到超声波的作用。超声波提高了鱼体肌肉的渗透性,使药物更容易通过皮肤和鳃而进入鱼体,因而使鱼体内被吸收的性激素的含量提高了10倍。超声波停止以后.鱼体皮肤即失去渗透性而恢复原状。水芹菜对污水净化的研究1、水芹菜对污水中总氮、氨、氮的吸收与去除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达到72.98%,即在适生温度下(15~20℃…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硬骨鱼类的性行为与激素、信息素的关系。鱼.类和其它脊椎动物一样,其性行为受下丘、垂体和性腺轴的内分泌系统控制。雄鱼的性行为是由精巢产生的雄激素作用于脑的一定部位引起的。雌鱼性行为的控制机制则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行体内受精、卵胎生的种类,交配行为发生。在排卵前,由卵巢产生的性激素——雌二醇刺激引起,这与体内受精的陆生脊椎动物基本相似,行体外受精、卵生的种类,性行为发生在排卵后,主要由前列腺素刺激引起产卵行为。信息素(外激素)是一种化学信号物质,与鱼类的集群、个体间的识别、以及性追逐、交配等有关。鱼类妁性信息素由性腺产生,受性激素的调节和控制,硬骨鱼类一般通过嗅觉作用对性信息素产生反应,经由嗅束的中央束传达到脑的腹中叶而刺激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了脊椎动物的一些性激素及其类似物,如甲基睾丸酮、17β-雌二醇,己烯雌酚和己烷雌酚,对长毛对虾性别发育的影响。实验以这些激素的不同剂量处理长毛对虾的早期幼体直至性别肉眼可见,均获得1:1的雌雄比例。结果表明,长毛对虾的性别决定和性别基因的表达在总体上不受脊椎动物性激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莫桑比克罗非鱼性反转实验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1978,(2):18-25
1.研究了三种性激素诱导莫桑比克罗非鱼性别互转的效应,结果表明以MT_(30)和PT_(500)的雄性激素处理全长8毫米的鱼苗85天后,雄鱼的百分率由对照的58.4%提高至93.3%—97.0%;反之,以BE_(50)的雌性激素处理,又可使雄鱼的百分率降低为23.1%。X~2检验,激素处理组较对照组效果非常显著(P<0.005)。2.实验指出,随着鱼类性分化程度的深入,性激素的诱导作用显著减弱。为了获得功能性的雄鱼或雌鱼,“性激素处理最好应放在鱼苗刚孵化出的阶段”。3.讨论性激素诱导鱼类性反转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内陆水产》1993,(2):28-28
通过性激素处理,使雄鲇鱼转变为雌鲇鱼,其生长速度能加快两倍以上,该技术已由韩国在世界上率先开发成功。  相似文献   

6.
下丘脑激素的发现,是近30年来内分泌学研究的重大成就之一,它丰富了生殖生理学的基础理论.使性激素在医学、家畜业及渔业生产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神经和内分泌这两种调节系统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本文拟以内分泌学的研究理论,试述与鱼类生殖生理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亲鱼的繁殖过程受各种激素调控,包括性腺及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这是鱼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展进化的结果,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就是调节性腺及分泌性激素的三级轴心体系,3者从不同水平共同促进性激素分泌,对维持体内外周循环血中激素水平的衡定极为重要。本文综述影响亲鱼性腺发育的几种主要的性腺激素、类固醇激素及营养物质对其产生的影响,旨在为营养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清除附着在船底的水生物以及其它污物,目前一般都要把船拖入船坞由人工进行清除,费工费时又费资金。而在防止水生物附着船底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往涂船漆里掺加化学药剂的研究上,虽有进展,但由于受化学药剂有效期的限制、各种水生物对化学药剂抵抗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涂船漆自行脱落而影响使用效果等种种原因,问题一直得不到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硬骨鱼类的性行为与激素、信息素的关系。鱼类和其它脊椎动物一样,其性行为受下丘、垂体和性腺轴的内分泌系统控制。雄鱼的性行为是由精巢产生的雄激素作用于脑的一定部位引起的。雌鱼性行为的控制机制则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行体内受精、卵胎生的种类,交配行为发生在排卵前,由卵巢产生的性激素——雌二醇刺激引起,这与体内受精的陆生脊椎动物基本相似;行体外受精、卵生的种类,性行为发生在排卵后,主要由前列腺素刺激引起产卵行为。信息素(外激素)是一种化学信号物质,与鱼类的集群、个体间的识别、以及性追逐、交配等有关。鱼类的性信息素由性腺产生,受性激素的调节和控制,硬骨鱼类一般通过嗅觉作用对性信息素产生反应,经由嗅束的中央束传达到脑的腹中叶而刺激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最近,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为提高钓渔业的渔获效率,更为重视对饵料与鱼的行动和嗜好性问题的研究。这个问题不仅涉及生物学方面,在化学和物理学等方面也是极为复杂的。虽然从较早期多数的研究报告已看出,鱼的摄饵涉及到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的各个领域,但在化学领域的研究例子较少,到稍后期才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温度调控及不同营养强化剂对云纹石斑鱼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270尾体型匀称,平均体质量(5.20±0.15)kg,体长(75.11±0.60)cm的云纹石斑鱼亲鱼为实验对象。自2015年3月份开始逐渐升高水温进行温度调控,由初始水温15℃逐渐升温至6月初的23℃,并一直保持稳定到产卵结束。在升温期间保证充足的光照,同时,实验组分别添加美国产虾青素以及日本产营养强化剂进行营养强化。结果表明:通过温度调控和营养强化,云纹石斑鱼亲鱼性腺发育良好,血清中雌二醇(E2)和睾酮(T)的含量均在6月份达到最大值;投喂营养强化剂的实验组血清中两种性激素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添加虾青素营养强化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呈现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对温度及光照的合理调控能有效地促进云纹石斑鱼性腺的发育,添加营养强化剂能明显的提高云纹石斑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两种性激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大西洋鲑的完整卵泡(包括卵母细胞、外周的鞘膜细胞和颗粒细胞)、手术分离的鞘膜细胞以及分离的颗粒细胞分别进行离体培育,测定它们在促性腺激素(GTH)刺激下,释放性激素的能力。实验证明,完整卵泡具有释放孕酮,17α—羟孕酮,雄烯二酮,睾酮,雌二醇和17α20β—双羟孕酮的能力。分离的鞘膜细胞只能释放前四种性激素。分离的颗粒细胞不能释放以上任何一种性激素。结果说明,单独的鞘膜细胞或单独的颗粒细胞都不具有合成雌二醇和17α20β—双羟孕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的主要是应用性激素来达到人工控制鱼类生长、成熟以及性变异的初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宁夏地区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一苗难求”、商品鱼错季适时上市的生产实际问题,本研究利用西北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先在室外池塘开展遮荫控温培育,后转入室内开展循环地下水控温培育,并开展适时反季节繁殖研究。实验分为控温组和对照组,室外池塘养殖37 d(控温组平均水温8.5℃、对照组平均水温14.2℃),再转入室内水泥池在(14±1)℃水温下继续培育至性腺发育为Ⅴ期分别从对照组和控温组随机挑选80尾(雌∶雄=1∶1)升温至20℃进行反季节产卵。采用HE染色观察性腺组织的结构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性激素表达水平,同时统计一周内大口黑鲈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来分析反季节繁殖效果。结果显示:室外池塘培育期间,大口黑鲈性腺指数(GSI)均呈上升趋势,除雄鱼第24 d后控温组与对照组GSI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时段控温组雌雄鱼G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期间控温组精巢从Ⅱ期发育至Ⅲ期,卵巢从Ⅲ期发育至Ⅳ期;而对照组精巢从Ⅲ期发育至Ⅳ期末,卵巢从Ⅲ期发育至Ⅴ期;控温组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T、E2)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控温组上升...  相似文献   

15.
莫桑比克罗非鱼幼鱼的性腺发育与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幼鱼性腺的发育和分化的观察结果。用组织学方法观察,莫桑比克罗非鱼幼鱼的性腺发育,可以明显地区分为三个阶段,即:性腺的原始阶段,性腺分化前期阶段,性腺分化完成阶段。作者认为,对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诱变试验,应在前两阶段进行;当幼鱼体长达到15mm以后,性腺分化已基本完成,性激素的处理不可能取得性诱变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健康养殖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毕永红  王武 《内陆水产》2000,25(4):19-20
报道了近年来养殖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的现状,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指出综合处理模式是今后养殖水处理的一个研究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莱建鱼场为解决罗非鱼的过度繁殖和雌鱼生长慢的问题,于1984年采用性激素促成性逆转的办法(即喂以每克饵料中含有30微克的甲基睾丸素),给70万尾1-2厘米的尼罗罗非越冬鱼种饲喂甲基睾丸素,经35天,9.5%以上的雌性鱼都变为雄性,从而使产量增加20-30%。  相似文献   

18.
海水中的活性硅酸盐,是海洋浮游植物尤其是硅藻繁殖必需的营养要素之一。对于近海和河口区的活性硅酸盐的含量分布和化学特性、转移机理以及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迄今已有许多报道。本文根据1981年1月-1983年10月在围头湾潮间带养殖区进行牡蛎死因调查的资料,以1982年周年观测资料为主,辅以其他年份的观测资料,阐述该湾潮间带养殖区海水中活性硅酸盐的含量分布,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技情报》1977,(10):17-17
在渔业研究和管理中,通常需要了解水体的体积,美国一科学工作者威廉姆用测定水体化学盐的方法测量水体的体积,这种方法测量水体快而准确。  相似文献   

20.
一、海洋药用资源  神秘莫测的“水族王国”生息繁衍的几十万种海洋生物及特殊的海洋环境,形成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不同门类的生物种群里,蕴藏着大量的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特异,价值极高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引起海洋、医药、生物、化学、生理、药理、毒理以及水产养殖、加工、医药工程、生物工程和临床医学……等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进军海洋,研究海洋药用资源,成为新药研究的重要方向,业已形成各相关学科的优势互补、优势结合的研究“热点”。  (一)海洋药用资源的发展历史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非常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