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鱼类的急救良药——“鱼浮灵”已由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与武汉农药厂研制成功了。它是一种高效化学增氧剂,每公斤“鱼浮灵”可产氧约140立升。它遇水后能迅速分解,增加水中溶氧的含量,对因缺氧严重浮头而濒于死亡的鱼类,是最有效的急救药。同时,它还可以减轻水质恶化时的有毒物质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改善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1988,(1):19-19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武汉农药厂联合筛选、开发的鱼池化学增氧剂——“鱼浮灵”是一种很好的泛塘急救药物,它不仅作用快,而且使用和运输也方便。  相似文献   

3.
鱼浮灵——是一种急救鱼群缺氧“泛塘”死亡的新型化学粉剂,是一种“救鱼药”。由武汉农药厂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现已用于养殖业;  相似文献   

4.
国内信息     
北京市卫监所发预警:致病鱼浮灵铅砷超标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发出“鱼浮灵”预警后,昨天(13日)记者通过调查爱现,铅和砷严重超标的“鱼浮灵”仍然能在网上很容易就买到。昨天,记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是东北三省最冷的省份,冰封期达160余天,冰厚一般达80-100cm,所以鱼类越冬安全是我省渔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抽水、少氧”而使越冬鱼类死亡的现象在我省经常发生。鱼类越冬期间要有一定的补氧措施,安全越冬才有保障。常见的补氧方法归结几类,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氧措施。  相似文献   

6.
“鱼浮灵”是一种高效增氧剂,它的作用方式是:施入水体后能在很短时间内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从而及时缓解鱼群的缺氧浮头。它的性能特点是反应快、收效明显、性质稳定、成本低廉、无臭味,它的粉末或颗粒状的结构又便于运输、保存  相似文献   

7.
哲罗鱼在呼玛河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罗鱼系鲑形目:Samonitormes、鲑科Satmonidae、哲罗鱼属Hucho,属凶猛的大型冷水鱼类,栖居在地理纬度高、气候寒冷、结冰期长、水深流急、低温高氧、石砾层质、植被繁茂等生态环境特点的水域。它肉昧鲜美,是北方地区民间流传的“三花五罗”之一,属我国珍稀鱼类。呼玛河全长524km,  相似文献   

8.
鱼种池中蔓生螺类,同鱼争氧、争肥,鱼类生长速度慢;它还是复口吸虫等鱼类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以往只是人工摸除,费力大,效果不佳。阜宁县水产养殖场采用武汉产的“灭螺鱼安”灭螺,效果良好。一亩水面大约用50~60克即可,成本仅2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谢刚  海波 《齐鲁渔业》2007,24(8):38-38
好的水体是夺取养鱼高产的保证。如果水体中发生溶氧超标、金属超标、缺氧和种种污染,鱼类就会发生“毒水症”。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由于养鱼池塘经常施肥、用药、捕捞、遭遇涝灾等更易发生“毒水症”。鱼类中毒后短期内会造成大批死亡,造成严重损失。高温季节几种鱼类毒水症的防治措施是:  相似文献   

10.
溶氧量的高低对鱼的影响 溶解水中的氧气叫溶氧。水中溶氧的含量叫溶氧量,通常用“毫克/升”表示。鱼类是靠鳃吸收水中的溶氧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溶氧多少直接影响养鱼效果.鱼类对溶氧的需要量随鱼的种类、不同发育阶段、年龄大小而不同。在大多数养殖鱼类的主要生长期内,要求池水保持5~8毫克/升的溶氧,不能低于3毫克/升。  相似文献   

11.
精养高产鱼塘水质调控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逢玉 《内陆水产》2003,28(5):28-28
1几种主要水质指标对池鱼的影响溶氧溶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池水溶氧高,可以抑制和减轻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提高鱼类食欲和饵料利用率,促进鱼类发育生长加快。而溶氧含量少,是造成水质变坏的重要原因,同时溶氧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存。鱼类健康生长对水体溶氧的要求为5毫克/升以上。pH值pH值是池塘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化学和物理变化。pH值的降低或升高,对鱼类有直接的损害,可使鱼的鳃组织遭到破坏,引起鱼中毒,无力调节渗透压,降低血液载氧能力,使鱼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100天以上,最大冰厚可达80-100cm,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地区渔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鱼类越冬池常因缺氧而造成鱼类大批死亡,所以,越冬池溶解氧的测定和增氧的方法是冬季安全生产的关键。鱼类越冬池溶氧的测定和增氧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3.
肖良 《齐鲁渔业》2011,(11):38-38
秋冬交替季节,气温变化幅度较大,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活动和摄食。根据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和跟踪服务发现,养殖户担心池塘投饵多了不仅造成浪费,增加养殖成本,多投的饵料还会腐烂耗氧污染水质,影响鱼类正常越冬。不投饵,鱼体就会“掉膘”体质下降,且体弱的鱼类来年抗病能力差,不利于来年的养殖生产。因此,科学合理投饵不仅有利于鱼类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4.
朱振东 《内陆水产》1997,22(7):23-24
鳜鱼,又称翘嘴鳜,是我国最为优秀的淡水名贵鱼类。它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出口创汇能力,被国际水产品市场誉称为“淡水石斑鱼”,早在唐代诗人张志和就赞叹“桃花流水鳜鱼肥”。虽说现有技术条件下鳜鱼可单养,但从中国国情和水域生态学的要求出发,最具推广价值的仍是鳜鱼混养技术,这样可用最小的投入、最少的风险性,换来鳜鱼成品养殖的批量规模和相对高的利润率。1亲鱼池混养亲鱼池中伴生有一定数量的野杂鱼类,它们与主养的亲鱼争夺水体空间、消耗水中溶氧、争食饵料,对池中亲鱼培育不利。亲鱼池中混养…  相似文献   

15.
巧捕成鱼塘内小杂鱼一法鲦鱼、麦穗鱼、鱼等小杂鱼食性广、抗病力强、繁衍快。在成鱼养殖中,由于清塘不彻底或换水带入等原因,往往播下“祸根”。大量的小杂鱼在成鱼塘内生存,不但会消耗掉池水中的溶氧,加重池塘“氧债”,而且它们会与养殖鱼类争夺饵料(特别是精料)...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水中溶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鱼类在生长过程中,饲料和氧气缺一不可。对于鲤科鱼类来说,水体适宜含氧量为5.5mg/L。若含氧量低于2mg/L,呼吸频率就会加快,能量消耗加大,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增高。当含氧量低于1mg/L时,鱼即“浮头”,停止摄食,甚至窒息而死。可见,含氧量的高低,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高产稳产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震华 《水产学报》1988,12(4):302-302
楼允东和李元善两位副教授编著的“鱼类育种学”一书,即将由上海市百家出版社出版。它是我国第一本公开出版的鱼类育种学著作,比较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鱼类育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十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品种的概念、育种的目标、育种的方法以及我国鱼类育种技术研究的成就等。  相似文献   

18.
浅谈池塘溶氧的变化规律溶氧不仅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而且其高低对鱼类的摄食率、饲料利用率和消化率,鱼体增重率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溶氧的变化规律,对搞好池塘养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池塘溶氧的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  相似文献   

19.
鱼类浮头的原因及防止泛塘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岳松 《内陆水产》2005,30(7):45-46
高密度养殖鱼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多,水中耗氧因子多。容易发生鱼类缺氧浮头的现象。塘鱼一经浮头。对其体力损耗很大,直接影响其摄食生长,故有“一日浮头三日不长”之说。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如果措施不当可能由于严重浮头而造成大批鱼类窒息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泛塘。泛塘给养殖者带来的损失极为严重。因此,夏秋季,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必须时时注意防止鱼类严重浮头和泛塘发生。这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最突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在北方高寒地区也称“鳊花”,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团头鲂也是北方高寒地区重点发展的大宗优质鱼类,近年来养殖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是受渔民欢迎的养殖鱼类品种。“浦江1号”团头鲂是我国科研人员经16年的选育获得的一个团头鲂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