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物群体几何性状用叶倾角和叶方位角表示。叶倾角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作物品种的遗传特性,受种植方式的影响较小。叶倾角大的作物品种,群体叶面积大;叶倾角小的作物品种,群体叶面积小。叶方位角的分布主要受种植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物群体几何性状用叶倾角和叶方位角表示,叶倾角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作物品种的遗传特性,种植方式的影响较小,叶倾角大的作物品种,群体叶面积大,叶倾角小的作物品种,群体叶面积小。叶方位角的分布主要受种植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物叶面积指数和倾角分布函数的一种推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由作物冠层的辐射分布推算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和叶倾角分布函数的方法。根据作物冠层中太阳光斑密度与群体结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LAI及其在各个叶倾角区间的分布可由不同太阳高度角时冠层内的光斑密度进行估计,而后者可通过观察冠层中的太阳总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分布进行计算。因此,由容易测得的冠层总辐射的透过率,应用与多元回归分析类似的简单方法,就可以估算出难以趋势测量的LAI和叶倾角分布函数。用对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田群体结构参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叶层光能截获量除受群体叶面积影响外,还与叶倾角有关。当作物叶层光能截获量相同时,叶倾角大的作物品种,群体叶面积大;叶倾角小的作物品种,群体叶面积小。黄淮海平原高产麦田,可采用3种不同的栽培技术一精播高产栽培、传统高产栽培和晚播独秆栽培。不同栽培技术麦田的播种期、播种量和水肥管理不同,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5.
作物叶面积指数和叶倾角分布函数的一种推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由作物冠层的辐射分布推算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和叶倾角分布函数的方法。根据作物冠层中太阳光斑密度与群体结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LAI及其在各个叶倾角区间的分布可由不同太阳高度角时冠层内的光斑密度进行估计,而后者可通过观测冠层中的太阳总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分布进行计算。因此,由容易测得的冠层总辐射的透过率,应用与多元回归分析类似的简单方法,就可以估算出难以直接测量的LAI和叶倾角分布函数。用对玉米和油菜进行的实测检验结果表明,推算精度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小麦叶形空间分布的模拟模型及推理系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叶形空间分布参数进行了定量描述,建立了叶片形状、叶面积指数随生长期的变化、叶面积随高度的分布及叶倾角分布(LAD)等叶形空间分布的模拟模型及推理系统,提出了叶片形状因子和长势模拟模型,单叶空间最高点、高度层间隔内累积投影叶面积及各组分的空间取向与叶倾角分布解析模型系统及其主要设计算法。上述模型为具有普适意义的冬小麦冠层结构机理模型,其推理系统可以精确计算任意高度层次的投影叶面积分布特性,是评价作物株形结构优劣判断群体结构合理与否的有力工具,同时对于解析和利用多角度遥感数据监测作物长势等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增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以玉米多品种多年试验资料,研究了反映区域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变化的模拟模型,该模型以积温指标表示的生育阶段为自变量,综合不同地理位置、品种、播期、密度等的影响,是一个扩展的Logistic叶面积生长模型,经检验可很好地模拟不同生育阶段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可用于区域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和区域作物生长监测及遥感估产。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三种种植方式的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虑作物群体内光能分布和单叶同化强度的影响,计算群体光合量的方法中,群体结构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基础。本试验采用罗斯(Pocc)方法测定了撒播、等行距条播、宽窄行条播,三种不同种植方式春小麦的群体结构。结果表明:叶面积按倾角分布的规律受种植方式的影响不大。对星红五号春小麦品种,倾角为30°—90°的叶片面积占总叶面积的80%以上;从株顶往下,直立叶减少,平伸叶增加。三种不同种植方式小麦群体,叶面积按方位的分布都表现出不均匀,其中以宽窄行条播群体不均匀性最明显,等行距条播群体次之,撒播群体最不显著。叶面积在各方位上分布的情况是:均以偏南方位较多;朝向行间,尤其以朝向宽行间的较多(仅在本试验行向下)。这种规律可解释为:由于太阳视轨道和种植方式不同,形成群体内太阳辐射能各向不均一,以及作物具有向光性所致。  相似文献   

9.
根据光斑密度推算作物群体结构函数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叶面积指数LAI和叶倾角θ的概率密度函数g(θ)是难以直接测量而又十分重要的表征作物群体结构的参数.本文通过分析群体中光斑密度或直射光透过率T的数学表达式,从理论上导出了一种用容易测得的T值间接推算LAI和g(θ)的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鲜切百合株型设计和优化栽培手段不足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和系统模拟对单株百合生长发育过程形态变化进行仿真模拟,构建百合功能结构模型,并利用叶倾角、叶序、出芽方向、出苗时间等关键生育参数在合理范围内的随机发生,实现对鲜切百合群体生长动态的三维重建。通过设置不同种植时间(4月10、20、30日和5月10、20、30日)、种植密度(66.7、33.3、22.2、16.7、13.3、11.1株·m-2)和不同株型(叶倾角分别为20°、30°、40°、50°、60°、70°和80°)的模拟情景,利用三维建模平台GroIMP中的辐射模型对百合群体累积光截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月20日种植有助于百合群体获得最大累积光截获,叶倾角为20°的百合群体能够获得最大累积光截获。百合功能结构模型能够优化栽培管理、设计优势株型,为鲜切百合种质资源评价和株型基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夏玉米冠层内辐射分布的不同层叶面积指数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模拟夏玉米冠层内各层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是研究作物群体光合作用和长势的重要特征参数,阐明冠层内PAR的垂直分布规律与冠层结构等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为遥感定量反演冠层结构参数提供模型基础。该文基于PAR在冠层内的辐射传输规律结合冠层结构模拟不同太阳高度角的PAR透过率垂直分布模型,并用地面冠层分析仪测量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封垄前玉米抽雄期冠层内PAR透过率垂直分布模拟精度较高。通过不同太阳高度角PAR透过率的垂直分布模型结合消光系数运用不同算法分别反演层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并与不同高度层LAI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onhomme& Chartier算法反演不同高度层LAI精度较高,上层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18,中层RMSE为0.55,下层RMSE为0.09。不同太阳高度角反演结果存在差异,30°和45°高度角均能较好地反演下层LAI,RMSE分别为0.11与0.09;30°高度角反演中层LAI精度较高,RMSE为0.30;45°高度角反演上层LAI精度较高,RMSE为0.18。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太阳高度角构建的层LAI反演模型更适于实现夏玉米不同高度层LAI的遥感估算。该研究可为模拟垄行结构冠层内LAI垂直分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黄瓜蒸腾规律,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对其开展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在试验采用的种植模式下,黄瓜全生育期(105 d)蒸腾量为147.74 mm,其中:苗花期、盛果期和尾果期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4.06 、102.85和30.84 mm,日均蒸腾强度为1.41 mm/d,盛果期的蒸腾量占到蒸腾总量的69.6%。各生理指标、气象因子与蒸腾强度的相关性依次为:净辐射>相对湿度>水面蒸发量>叶面积指数>温度。经回归分析,建立了多个日光温室迷你黄瓜蒸腾经验模型,可用以估算蒸腾量。  相似文献   

13.
A two-dimensional, hourly or daily time step model was developed, which takes canopy characteristics and row orientation into account to simulate solar radiation interception in hedgerow orchard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oil irradiance across the tree row, the canopy path length through which the radiation must travel to reach a certain point on the soil surface is calculated. The model assumes leaves to be uniformly distributed within an ellipsoid, and radiation penetrating the canopy is attenuated according to Beer’s law. Beam or direct radiation and diffuse radiation for the PAR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nd NIR (near-infrared radiation) wavebands are calculated separately, as they interact differently with the canopy. The attenuation of beam radiation by the canopy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canopy dimensions and architecture, zenith and azimuth angle, as well as row orientation. Radiation can penetrate neighbouring rows, so two rows on either side of the simulated row are considered.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was carried out for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crops, row orientation, canopy density, tree size and shape). Field measurements included solar radiation, soil irradiance at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the tree row with tube solarimeters, leaf area density, as well as canopy size and row orientation. Model predictions of soil irradiance were excellent in orchards with symmetrical and elliptical canopies having a uniform leaf distribution. In orchards where the canopy was non-symmetric and/or had non-uniform leaf distribution, errors in predictions of solar radiation transmittance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these discrepancies, the overall MAE was 40% of the average measured value of radiant transmittance over the whole day.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红边参数各向异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冬小麦冠层高光谱二向性反射波谱数据及其配套的非波谱参数,对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二向性反射特性和红边参数随观测角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在太阳主平面呈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反射特性。不同叶面积指数下,由于作物冠层的结构特征和其他组分参数发生较大变化,其二向性反射特性在强度和趋势上也有一定的变化。红边幅值及红边峰值面积随观测角度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呈现为各向异性特征,而红边位置几乎不发生变化。鉴于以往采用垂直观测时的红边参数推算植物生化组分含量,该文指出应选取合理观测角度下的红边参数来精确反演其他相关参数。另外为了定量描述红边幅值随观测角度而变化,提出了红边幅值各向异性指数和红边幅值各向异性因子。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太阳辐射是影响日光温室光、热环境的重要参数,准确获得温室内部墙体与地面的太阳辐射照度变化规律可对温室设计建造、温室内环境调控与作物生产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在总结已有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气象数据,地球、太阳的运动规律以及太阳光线与日光温室前屋面入射角的关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温室内部辐射规律进行分析。采用典型晴天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平均偏差最大为63.46 W/m~2,平均绝对误差最大为63.48 W/m~2,均方根误差最大为79.18 W/m~2,决定系数在0.95~0.99范围内。利用该模型分析温室内部辐射规律发现,相比不同位置屋面角度的影响而言,透光率受时间即太阳方位与太阳高度角的影响更大。温室墙体表面与地面太阳辐射照度随季节不断变化,春秋分是一年中墙体与地面接受太阳辐射时间最长的节气,该日墙体表面与地面太阳辐射照度大致相当。春分到秋分期间,地面辐射照度高于墙体表面;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墙体表面太阳辐射照度大于地面。不同区域温室内太阳辐射日积累量主要受纬度影响,低纬度地区较高纬度地区而言,冬季太阳辐射日积累量大,夏季太阳辐射日积累量小。研究结果可为日光温室内墙体蓄热、屋面优化、作物种植、围护结构能量平衡等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6.
17.
Hemispherical photography (HP) is extensively used for both canopy architecture such as leaf area index (LAI), and solar radiation regime determinations under forest canopies. This is done mainly by assuming that foliage elements occur in a spatially random manner.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world forests occur in heterogeneous ecosystems and topography with rather complex canopy architecture. To improve the estimates of canopy structures and solar radiation regimes, a non-random spatial distribution parameter called clumping index (CI) has been used. We compared varying methodologies of CI determination on real HP acquired in contrasting forest types growing on sloping ground, and on simulated HP representing different aggregation levels of foliage elements. The major aim wa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orest types, forest density, slope and gap fraction acquisition accuracy on estimation of CI using the five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CI estimates based on gap size distribution approaches performed the best and were less affected by topography and forest density compared to approaches based on solely logarithmic gap averag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玉米冠层原位监测的全生育期叶色建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田间玉米冠层叶色变化难以定量描述问题,该文利用田问原位冠层监测系统,在摄像机自动曝光模式下连续采集多个玉米品种的冠层图像,揭示了复杂天气条件对图像和玉米冠层颜色的影响.利用概率密度统计分析方法分别计算玉米6个关键生育期的冠层亮度-色度分布,并针对冠层色度具有明确变化趋势且分离度较高的冠层亮度区间,建立了全生育期玉米冠层叶色模型.进而,基于该模型建立了适合不同玉米生育期的冠层图像自动分割方法,将玉米全生育期的冠层图像分割精度提升到82.6%,并揭示了不同品种玉米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冠层叶色与叶龄的相关性,利用登海605和农大108的冠层叶色预测出的生育期叶龄均方根误差RMSE (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分别为1.14和1.41叶.试验结果表明,该文建立的玉米冠层叶色模型能够较好描述玉米关键生育期的冠层叶色变化规律,对玉米冠层图像分割、生育期估计、玉米品种表型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特性的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7年、2008两年在适宜密度下半矮蔓(1.8株/m2)和矮蔓(2.4株/m2)各2个西葫芦品种的冠层结构指标与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中,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的冠层结构不同,半矮蔓品种的冠层高度是矮蔓品种的1.63倍,最大叶面积指数较矮蔓品种高1.06,而叶面积密度较矮蔓品种低1.25m-1;半矮蔓品种的叶片较上举,功能叶片与主茎夹角在45°~65°之间,矮蔓品种的叶片比较平展,功能叶与主茎夹角在65°~90°之间,结瓜期平均叶倾角(mean tilt angle ,MTA)半矮蔓品种大于矮蔓品种;半矮蔓品种冠层的整体受光态势良好,消光系数平均为0.67,矮蔓品种为0.82。半矮蔓品种与矮蔓品种早熟性上差异不显著,但总产量显著高于矮蔓品种,平均增产24.3%,单株产量的显著提高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产量与结果中期的冠层结构指标相关性最大,其次是结果后期,与苗期相关性最小,结果期维持较高较稳的冠层高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较低的叶面积密度,有利于西葫芦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温室黄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根据“源-库”理论及黄瓜生理学和作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温室黄瓜冠层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模型由叶面积动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干物质积累等子模型组成,模型中参数由相关文献和试验资料确定。通过收集国产温室黄瓜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以光合作用为基础的干物质积累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3.0%~10.0%之间,说明所建立的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机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