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宜昌橙是柑橘属抗逆性较强的一类重要野生种质资源,且具有特殊的体细胞中期染色体联会现象,染色体研究对其起源与进化、重要基因的发掘与应用以及染色体结构与组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宜昌橙体细胞中期染色体CMA荧光显带分析可为丰富其染色体特征、遗传差异与亲缘关系以及体细胞染色体联会现象发生机制探讨等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选取8个不同类型的宜昌橙为试验材料,采集幼嫩茎尖制备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利用CMA荧光显带技术对其进行荧光带型分析。【结果】8个类型宜昌橙均显示出了不同的CMA(+)带型,根据带型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将其分为4个不同类型:C型:两臂的端部具有CMA(+)荧光带;D型:长臂或短臂的端部具有CMA(+)荧光带;E型:没有荧光带或较弱;Bst型:宜昌橙随体染色体荧光带型,呈现为一个端部、近着丝粒区域及整个随体具有CMA(+)荧光带。【结论】各供试宜昌橙CMA带型呈现明显的多态性与差异性,且部分同源染色体表现出CMA(+)条带杂合性;CMA显带分析可初步对宜昌橙不同种质进行遗传分类;宜昌橙遗传差异与CMA荧光显带技术在宜昌橙与柑橘属植物染色体特征分析以及系统分类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甘肃紫斑牡丹与中原牡丹类群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甘肃紫斑牡丹和中原牡丹类群进行染色体核型、C带带型的系统比较,发现这2个品种群在染色体核型构成上存在差异。甘肃紫斑牡丹品种核型构成均为2n=10=8m+2st;中原牡丹品种均为2n=10=6m+2sm+2st。对6个品种进行GiemsaC带分析,发现不同品种在C带数目和分布位置上具特异性。2个品种群C带的差别主要在于第1、3对染色体短臂端带的有无。文章还讨论了紫斑牡丹的分类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3.
甘肃紫斑牡丹戌中原牡丹类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玲  何丽霞 《园艺学报》1997,24(1):79-83
对甘肃紫斑牡丹帮中原牡丹类群进行染色体核型、C带带型的系统比较,发现这2个品种群在染色体核型构成上存在差异。甘肃紫斑牡丹品种核型构成均为2n=10=8m+2st;中原牡丹品种均为2n=10=6m+2sm+2st。对6个品种进行GiemsaC带分析,发现不同品种在C带数目和分布位置上具特异性。2个品种群C带的差异主要在于第1、3对染色体短臂端带的有无。文章还讨论了紫斑牡丹原分类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4.
从染色体核型及Giemsa显带探讨柑桔类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枳、金柑及柑桔三属中的枳、金豆、金弹、宜昌橙(白花)、柚(安江香柚)、柠檬、普通甜橙、冰糖橙、普通野桔、红桔10种材料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及Giemsa显带的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 绝对长度变化在1.8~5.2μm范围之间,属于小染色体类群,着丝点均为近中部或中部,臂指数在50~60%之间,基本为对称性核型,N·F值均为36,染色体长度比均≤2:1,属于1A类型;Giemsa显带均以着丝点(C)和端带(T)为基本带型,带纹的分布和多少,不同种之间存在差别。研究结果还表明,染色体组绝对平均长度的变异系统,原始型小于进化型;臂比值原始型偏小;两臂长度相当,标准差、变异系数原始型较小,进化型则相反;臂指数原始型偏低,进化型偏高。  相似文献   

5.
芸薹类蔬菜(n=10)染色体G—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家树  曹寿椿 《园艺学报》1994,21(3):257-263
采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n=10的芸薹类蔬菜(即不结球白菜、结球白菜、日本水菜和芜菁等)各品种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对其进行了G-带带型分析。所试材料的G-带,除随体染色体臂外,都沿整个染色体的长轴分布,是一些密切邻近的多重带纹。裂晚前期到中期逐渐减少。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G-带带型基本相似,非同源染色体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亚种或品种间染色体G-带的总带纹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本文讨  相似文献   

6.
芸薹类蔬菜(n=10)染色体G─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n=10的芸薹类蔬菜(即不结球白菜、结球白菜、日本水菜和芜菁等)各品种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对其进行了G-带带型分析。所试材料的G-带,除随体染色体管外,都沿整个染色体的长轴分布,是一些密切邻近的多重带纹。在有丝分裂的晚前期、早中期和中期的染色体都有这样的带纹,同一品种的带纹数目从有丝分裂晚前期到中期逐渐减少。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G-带带型基本相似,非同源染色体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亚种或品种间染色体G-带的总带纹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本文讨论了染色体G-带带型分析在探讨靶薹类蔬菜演化和分类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切花菊14个品种的核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畅  陈发棣  赵宏波  房伟民 《园艺学报》2007,34(5):1235-124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不同花序类型、不同花色的14个切花菊品种进行了核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间期核均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2)体细胞染色体在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呈现多数目性,染色体数变动范围在48~56之间,以54条为主。(3)核型呈现多样性,由中部、近中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神马’、‘小红娘’、‘九月黄’和‘小菊双色’有1或2条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为2.04%~5.2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39%~67.32%;‘长紫’、‘意大利红’、‘小红娘’和‘阿里格斯’核型类型为“2B”,其它品种为“2A”型。(4)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除‘清露’外均正常。基于观察结果分析了切花菊核型多样性及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枳、金柑和血橙为材料,研究了柑桔的染色体组型及Giemsa带型。Ⅰ.组型分析:根据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将柑桔染色体分为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大于10)和小型染色体(相对长度小于10)两种类型;根据着丝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将柑桔染色体分为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比小于1.7)和具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比介于1.7-5.0之间)两类。Ⅱ.Gielmsa带型分析:枳、血橙和金柑的1、2、4、6四对染色体的带型相同,其余五对染色体的带型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柑桔染色体以着丝点带比较多见,数不多的端带多分布在短臂上。  相似文献   

9.
以银杏茎尖及根尖为试材,采用压片法对雌雄株核型及性别早期鉴定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银杏雌雄株核型一致,唯一差异就是雌株第10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上各有一个随体,而雄株这对染色体仅一条染色体具有随体,属异型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如果用XY表示雄株这一对染色体,则雌株可用XX表示。因此,雌株核型为2n=2x=24=22AC[4m(2sat)+6sm+12st]+XX;雄株核型为2n=2x=24=22A[C4m(2sat)+6sm+12s]+XY,进一步证实了银杏的性别决定机制属XY型;②根据XY性别决定机制,借助胚培技术对75株银杏实生幼苗进行了性别早期鉴定,雌株为31珠,占41.3%,雄株为44株,占58.7%  相似文献   

10.
从荷兰引进8个多花水仙(欧洲水仙N.tazetta)品种和3个中国水仙品种,观测记录和比较分析在上海崇明地区的物候期、观赏性状。结果表明:3个中国水仙的绿叶期和花期均比8个多花水仙品种长。中国水仙和Canalicculatus的花色均为花冠白色、副冠黄色,其他品种为花瓣白色、副冠橙色,花瓣黄色、副冠橙色,花瓣黄色、副冠黄色等较为艳丽的花色。所有品种的单葶花朵数均在3朵以上,花量最多的是Grand Soleil d’Or,其次为Canalicculatus。开花时花葶高度差异较大,花葶最高的为Grand Soleil d’Or,可达45cm;其次是崇明水仙、Scarlet Gem、Geranium;Canalicculatus、Pacific Coast、Minnow为微型水仙,高度为19~20cm。11个品种的花朵直径在2.5~6.5cm之间,花朵最大的是崇明水仙,其次是Cragford、Geranium、漳州水仙;花朵最小的是Canalicculatus和Minnow,花朵直径为2.5cm。通过引进和筛选优良的多花水仙品种,为丰富上海崇明岛水仙品种资源、品种改良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依...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甘蓝类作物的7个变种进行了核型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青花菜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结球甘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花椰菜2n=2x=18=12m+6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芥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抱子甘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首次报道);羽衣甘蓝2n=2x=18=10m+8sm;球茎甘蓝2n=2x=18=8m+10sm,羽衣甘蓝和球茎甘蓝未观察到随体染色体。7个变种核型分类均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核型,但不同变种间的进化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外,对甘蓝类作物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压片法对健蒜(Allium robustum)、多籽蒜(A. fetisowii)和新疆蒜(A. roborowskianum)3 种5 居群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多籽蒜染色体数为2n = 2x = 20 和2n = 3x = 30,核型分类为2B 类;健蒜和新疆蒜染色体数均为2n = 2x = 16,核型分类均为2A 类。多籽蒜中裕民-塔城居群的核型公式为K(2n)= 2x = 20 = 12m + 7sm + 1st,裕民居群二倍体和三倍体核型公式分别为K(2n)= 2x = 20 = 12m +6sm + 2st 和K(2n)= 3x = 30 = 18m + 6sm + 6st。新疆蒜2 个居群的核型公式都为K(2n)= 2x = 16 = 12m +4sm。健蒜的核型公式为K(2n)= 2x = 16 = 14m + 2sm。健蒜的1 条m 染色体和新疆蒜奇台居群的1 条sm 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随体出现。不同种类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存在差异,多籽蒜含L、M2、M1 和S染色体,新疆蒜缺失L 和S 染色体,健蒜缺失L 染色体。多籽蒜种内存在倍性分化,首次发现三倍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树莓属8个种染色体数目与核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林盛华  张冰冰 《园艺学报》1994,21(4):313-319
采用“去壁低渗法”对我国树莓属8个种18个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和12个类型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牛迭肚、绿叶悬勾子、库叶悬勾子有二倍体2n=2x=14和四倍体2n=4x=28类型;茅莓为四倍体2n=4x=28;覆盆子有二倍体2n=2x=14和三倍体2n=3x=21类型;黄树莓、黑树莓、美洲黑莓均为二倍体2n=2x=14。核型结果表明,树莓属染色体均小形,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14.
15种榛子种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普通压片法,以榛子叶芽为试材对其15个种质资源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榛子各种质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核型可分为三种类型:2n=2x=22=22m、2n=2x=22=20m+2sm和2n=2x=22=16m+6sm;没有发现随体;所有种质染色体绝对长度平均值为1.50 μm,属小染色体;除欧榛和7#为1A型, B-23为2B型外,其余种质皆为1B型。种质间核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狭叶薰衣草与羽叶薰衣草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珊珊  廖景平 《园艺学报》2007,34(3):735-738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 和羽叶薰衣草(L. pinnataL. ) 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狭叶薰衣草的核型公式为2n = 2x = 50 = 14m + 10 sm + st,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50 =L + 11M2 + 13M1, 染色体组型为“2A”型。羽叶薰衣草的核型公式为2n =2x = 22 = 6m + 5 sm ( SAT) ,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22 = s + 6M1 + 2M2 + 2L, 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16.
 分析比较了‘穗中红’、‘日升’和‘美中红’3个品种的核型, 发现3个品种均具有1对中部或中间随体, 但前两个品种的随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 而‘美中红’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根据前两个品种中发现存在的异形染色体, 推测番木瓜性染色体的存在。3个品种的核型公式分别表示为: ‘穗中红’2n = 2x = 18 = 16m (2SAT) + 2 sm, ‘日升’2n = 2x = 18 = 14m (2SAT) + 4 sm, ‘美中红’2n = 2x = 18 =16m (2SAT) + 2 sm。3个品种均属于“2A”核型, 但核型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两种观赏吊兰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根尖压片法研究了2种吊兰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结果表明:金边吊兰(C.comosum variegatum Hort)体细胞中期兰的染色体核型:2n=2x=28=8m+10sm(1SAT)+10st,不对称系数AS.K% =69.4%.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x=28=2L+4M2+6M1+2S,属3A型.金心吊兰(C.comosum Medio-pictum Hort)体细胞中期兰的染色体核型: 2n=2x=28=4 m+18 sm+6 st,不对称系数AS.K%=68.1%.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x=28=2L+5M2+5M1+2S,属3B型.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物学软件分析四季橘染色体核型和带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改进以往人工方式观测染色体精准度的不足,【方法】采用MicroMeasure软件和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的四季橘(Citrus madurensis Lour.Tseng)体细胞中期染色体分别进行核型分析和三维重建。【结果】得到四季橘的核型公式2n=18=16 m(2SAT)+2 sm,其核型类型为1B型,属于进化中较原始类型;获得四季橘染色体立体图,并依据每条前中期染色体(从短臂到长臂)DAPI荧光强度变化,构建出染色体带型模式图。【结论】该研究利用染色体图像分析软件对染色体进行识别,获得了较丰富的染色体核型数据信息,为柑橘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罗双霞  申二巧  张成合  申书兴 《园艺学报》2012,39(11):2175-2181
初级三体是用于基因染色体定位的基础材料。以芥蓝自交系‘9501’为试材,采用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法,从其三倍体与二倍体回交子代中筛选出了34个2n + 1植株,利用无性快繁技术建成可持续利用的单株试管无性系,经核型分析从中初步获得了4个初级三体(1号初级三体,6号初级三体,8号初级三体和随体-初级三体)。各初级三体在株高、株形、叶形等形态特征上表现出一定差异,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均以8Ⅱ + 1Ⅲ的联会方式为主,后期Ⅰ染色体呈9/10分离的占绝大多数,额外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为10.15% ~ 27.63%,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为4.91% ~ 11.86%。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对芋属(Colocasia)中种质资源类型最为丰富的滇南芋(C.?antiquorum Schott)和芋〔C.?esculenta(L.)Schott〕的染色体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滇南芋的染色体倍性为2n=2x=28。芋中魁芋的染色体倍性表现为2n=2x=28|多头芋、魁子兼用芋为2n=3x=42|多子芋一般为2n=3x=42,但白芽乌绿柄多子芋为2n=2x=28,另外来自印度的绿柄多子芋也为2n=2x=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