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绵核桃无融合生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绵核桃是我国核桃重要的栽培类型,以山西绵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其无融合生殖特性。套袋隔离结果表明,4个供试核桃单系均具有一定的无融合生殖能力,平均无融合生殖率为20.4%,最高达67.4%;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来源单系间无融合生殖能力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山西绵核桃群体中存在专性无融合生殖类型。山西绵核桃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孤雌生殖类型。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山西绵核桃后代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一致性高于自然授粉后代。讨论了培育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核桃新品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凤之  王昆  曹玉芬  高源  龚欣 《果树学报》2006,23(6):865-870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苹果生产及贸易现状,并概述了我国4个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情况和苹果属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工作。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矮化性和无融合生殖等方面对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501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苹果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目前苹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主要体现在苹果新品种、矮化砧的选育和苹果无融合生殖利用3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今后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志钦  李育农 《园艺学报》1995,22(4):341-347
自本世纪30年代在苹果属植物中发现无融合生殖现象以来,有关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细胞学、遗传学、胚胎学研究,无融合生殖的种类、类型、能力和在栽培、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多有报道。本文总结了这些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对比当今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现况,提出了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今后的研究方向。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苹果属植物与无融合生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三叶海棠、湖北海棠等21份材料,进行花前套袋不授粉处理,观察其座果率(无融合生殖能力)。三叶海棠类不需要假受精,其座果率(无融合生殖能力)低于湖北海棠。10份材料可获得不同比例的有性杂种,是兼性无融合生殖种,四倍体植株此三倍体的座果率低。与无融合生殖相关的性状是没有花粉粒。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明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遗传与发育机制,【方法】以平邑甜茶与B9、M27、M9为亲本杂交,并筛选杂种实生苗;用去雄套袋法鉴定杂种的无融合生殖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杂种的染色体倍性。【结果】获得种子3101粒,培育实生苗2 388株,从中筛选出杂种实生苗73株,其中58株开始开花结果。经无融合生殖率鉴定,有25株为84.00%~95.06%,8株为10.00%~48.00%,25株为0~5.00%;倍性鉴定表明,10株四倍体皆为无融合生殖型,4株二倍体皆为有性生殖型,三倍体植株中无融合生殖型加上中间型与有性生殖型数量比接近1∶1。【结论】验证了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以显性单基因质量性状为主,也有数量性状效应;初步认为平邑甜茶无融合生殖核基因型为"Aaa"("A"代表无融合生殖基因,显性;"a"代表有性生殖基因,隐性);平邑甜茶胚囊多数情况下由未减数的2n=3x配子直接发育成与母株基因相同的胚,部分2n配子与雄配子结合,形成2n+n=4x型后代,少量胚囊经减数分裂产生n=x、n=2x两种配子,无融合生殖基因随n=2x配子分离。  相似文献   

6.
植物无融合生殖种质资源筛选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无性繁殖手段.创造新的无融合生殖材料对于培育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深刻理解无融合生殖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对近年来人工创造无融合生殖种质资源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总结比较.并对无融合生殖材料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变叶海棠种群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杂种指数和形象化散点图法, 探明了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 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 经过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形成现今这样极其复杂多样的渗入杂交群体, 该群体为3 个种的杂交复合体。由于杂种的全部或部分能育子代中发生的基因重组和增加基因的突变, 丰富了物种的基因库, 从而深入的揭示了变叶海棠具有多种高抗性的遗传机理。在变叶海棠居群内保护或栽植适量的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 对于保持和促进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根尖染 色体计数、人工授粉试验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确定朝鲜蒲公英为四倍体,人
工授粉试验表明朝鲜蒲公英生殖系统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无融合发生率为50% 左右;流式细胞仪 检测结
果表明种子细胞内存在3 种倍性水平2C∶3C∶4C。四倍体朝鲜蒲公英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胚乳自主发育。  相似文献   

9.
<正>"青砧1号"和"青砧2号"是由青岛市农科院和山东农业大学共同完成的"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新品系育种"课题培育出来的两个苹果矮化砧新品种,其特点是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实生砧苗整齐粗壮,根系发达,嫁接品种后树体固地性强,矮化效果明显,成花容易,早期丰产,抗逆性强。1青砧1号无融合生殖砧木新品种——青砧1号,无融合生殖坐果率97.0%~98.1%,种子繁殖的自  相似文献   

10.
小金海棠实生后代耐缺铁性状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直接鉴定的方法,对四倍体小金海棠(高耐缺铁,兼性无融合生殖)×山定子(不耐缺铁)杂交后代实生群体中杂种、重组型无融合生殖及非重组型无融合生殖等不同倍性的后代单株的耐缺铁性状进行评价,对筛选高耐缺铁新种质和培育抗缺铁砧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观察叶片黄化情况以及测定铁含量和SPAD(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比较沙培-滴灌条件下小金海棠无融合生殖后代与小金海棠×山定子杂种后代的耐缺铁能力,并分析其分离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小金海棠无融合生殖后代耐缺铁能力基本保持,但仍表现出与倍性相关的多样性分离;杂种后代耐缺铁能力不及无融合生殖后代,杂种后代中三倍体分离更广泛,出现耐缺铁后代比率更高;小金海棠耐缺铁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并筛选出若干优异的个体。【结论】小金海棠实生后代耐缺铁性状分离复杂,通过杂交育种得到兼有小金海棠与其他优良砧木品种优良性状的杂种可能性虽小却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抗寒性的遗传变异情况,对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的1 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半致死温度等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1 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呈倒"S"型曲线;在低温胁迫下,除少数处理外,二者之间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差异不显著;结合Logistic方程,得到中林1号无融合生殖后代、绵核桃无融合生殖和自然授粉后代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2.81℃、-20.36℃和-23.71℃,变化幅度较小。由此可见,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的抗寒性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苹果属植物染色体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染色体制片技术,对苹果属九个种的十七个不同类型以及三个未定种进行了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有3个种为二倍体,9个种(包括3个未定种)为多倍体。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种或类型都是多倍体,以三倍体为主的无融合生殖种或类型群体中有少数四倍体个体,说明其生殖特性为兼性无融合生殖。本研究还看到染色体在某一分裂期表现出异质染色区带特征,并以此对一些种或类型的染色体组构成进行了分析,证明野生苹果属多倍体,几乎都是远缘杂合体。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海棠变种平邑甜茶、泰山海棠与B9做杂交组合,培育实生苗1 477株,筛选杂种F1代96株。用去雄套袋法鉴定F1的无融合生殖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杂种的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无融合生殖型率在80%以上的有40株,15%以下有40株,20%~50%之间有16株;25株四倍体皆为无融合生殖型,10株二倍体皆为有性生殖型,三倍体中无融合生殖型加上中间型与有性生殖型数量比接近1∶1。初步推测湖北海棠的无融合生殖基因型为"Aaa"("A"显性,无融合生殖;"a"隐性,有性生殖),以显性单基因质量性状为主,也有数量性状效应;胚囊多数情况下由未减数的2n=3x配子直接发育成与母株基因相同的胚,部分2n配子与雄配子结合,形成2n+n=4x型后代,少量胚囊经减数分裂产生n=x、n=2x两种配子,无融合生殖基因随n=2x配子分离。  相似文献   

14.
韭菜多胚苗及其与无融合生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辉  翟玉莹 《园艺学报》2007,34(1):225-226
以9个韭菜品系为试材, 人工去雄后用二甲基亚砜、激动素和失活韭菜花粉诱导, 获得无融合生殖种子。无融合生殖植株自交后代多胚苗发生频率明显提高, 说明多胚苗与无融合生殖有关。继代选择增大了多胚苗发生频率, 说明多胚苗性状可以遗传。  相似文献   

15.
早期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无融合生殖苹果砧木F1代实生苗的有性杂种,可以减少土地使用面积,提高育种效率。SSR是鉴定果树杂种实生苗快速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研究对青砧二号(A1)和宁8(N8)组合F1代杂种实生苗的22个单株进行了倍性分析及SSR鉴定,并对亲本和F1各单株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倍性分析表明,有3株表现为四倍体;SSR分析表明,13株表现为母本带型,为母本的无融合生殖后代;9株表现为杂合带型或父本带型,为母本与父本的有性杂种。SSR鉴定结果和杂交实生苗的田间表现高度吻合。SSR标记技术可以准确地对无融合生殖亲本的有性杂种后代进行早期鉴别。  相似文献   

16.
以蒙古蒲公英为试材,通过去雄套袋以及石蜡切片法,对蒙古蒲公英胚胎学进行了研究,为蒲公英无融合生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蒙古蒲公英去雄套袋后结籽率为68.90%,初步判定蒙古蒲公英为兼性无融合生殖。蒙古蒲公英属于蓼型胚囊发育,四核时期,细胞核大小并不一致。成熟胚囊后,中央细胞和卵细胞发育不同步,卵细胞发育一般早于中央细胞。  相似文献   

17.
苹果属皱叶型植株实生后代倍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计数方法和流式细胞仪对皱叶型植株的13株实生后代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实生后代苗中出现皱叶和光叶2种类型,2种鉴定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致.实生后代中出现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其中8株光叶型全部为三倍体,5株皱叶类型中1株二倍体,3株三倍体和1株四倍体.这为丰富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的育种理论,获得新的无融合生殖砧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是世界性的恶性杂草[1]。它生态适应范围广,能产生大量且易于传播的种子,生殖繁殖能力很强。强胜等研究指出紫茎泽兰具有为无融合生殖现象[1],但是并未指出其生殖方式是主要为无融合生殖还是有性繁殖。通过观察测定与有性繁殖的相关性状发现紫茎泽兰有性生殖的可能性极低。因为第一花粉生活力低仅为28%;第二花器构造不利于授粉,因为花柱异常高,花柱超出雄蕊长度(△H)达到花总长一半且其花药均未开裂,花粉不能散出造成授粉受精极其困难,所以其遗传多样性的获得主要是靠基因渐渗。  相似文献   

19.
期刊摘引     
<正> 苹果无融合生殖型砧木76—2的利用研究初报1976年由四川省小金县林业局提供少量采自该县沙冲沟附近的野生变叶海棠种子,播种后观察幼苗整齐一致,与变叶海棠相象,暂拟名“76-2”。(Malus sp.)对其生殖性能、形态、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试验了金冠/76-2植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76-2苹果砧木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染色  相似文献   

20.
胡建芳  贺海洋  冷平 《园艺学报》2004,31(2):155-159
 对葡萄心皮融合过程以及雌蕊各部分形成进行了详细观察。在早期发育阶段心皮是分离的,随着发育心皮原基出现并不断分裂增长,基部对应两侧初生分生组织向中心靠拢,靠拢的心皮初生分生组织以远轴背腹面表皮细胞相互连合,进而细胞再分化变为薄壁细胞,心皮原基以折叠方式进行融合,融合细胞向上生长分化花柱和柱头,向下则构成子房组织,将子房隔成2室。3心室子房的形成可能有两种方式,即生殖后融合与特殊区域生殖后融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