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永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66-66,123
小麦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小麦免耕播种在小麦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了小麦免耕播种与传统的深耕播种对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小麦免耕播种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用、播前准备、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小麦、大麦及复播作物免耕技术规范1.小麦、大麦免耕播种技术墒度适宜,适时播种,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工序。春小麦及大麦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播期20天左右;冬小麦播种时间为9月中旬,播期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免耕宽幅精播与传统播种模式相比,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耕作程序,作业效率高,既实现了农田节水,又实现了小麦增产。本文主要介绍了小麦免耕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特点、小麦免耕宽幅播种机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秦名芳  苏迅 《农家参谋》2011,(12):33-33
免耕播种是今年河南省滑县麦播的一大亮点,这种省工、省钱、省力的新技术让农民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 近年,滑县每年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左右,为了提高播种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滑县大力推广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新技术。免耕播种法又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法”,它采取免耕、少耕及秸秆覆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块进行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通过将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与小麦机条播技术和小麦撒播耕作技术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培肥地力、提高播种质量、蓄水保墒、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等特点,与对照小麦撒播田相比增产1 532.1 kg/hm2,增产率23.41%,增加产值3 064.2元/hm2。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通过开展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作业质量以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条件下的小麦旋耕精少量播种、小麦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对比试验,验证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在安徽省的适应性,为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提供试验支撑。结果表明,模式二(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集成创新旱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田间管理和科学施肥技术,以期改善和提高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对旱地小麦可持续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已有的“旱地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改进提出旱地小麦免耕覆盖宽幅播种技术,并在陕西省合阳县应用该技术布置3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较常规模式,免耕覆盖宽幅播种技术能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和养分含量,小麦亩均增产40-60公斤、节约机械耕作成本65元。可见,旱地小麦免耕覆盖宽幅播种技术具有保水防旱、沃土肥田、方法简便等特点,是解决渭北小麦干旱问题的突破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孙海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208-208,234
介绍了小麦等行距垄作免耕播种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择良种、适期播种、施足底肥、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灌溉冬水等。  相似文献   

9.
11月份主要把好小麦、油菜播种出苗关。主要技术:一是选用良种,做好播前种子处理。种子应选用信得过的种子公司生产的并在当地推广效果良好的品种,播种前做好晒种、精选、消毒等处理,以提高播种质量;二是开好“三沟”,降低地下水位。由于目前多采用稻板麦、稻板油菜等免耕栽培技术,在晚稻收割后,  相似文献   

10.
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是一种新型实用的农机化技术,是指在小麦、玉米两茬平地地区小麦收获后不经过耕作直接在麦秸覆盖的地里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可一次完成灭茬、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它包括前茬作物收获、秸秆和残茬处理,未耕地上的破茬开沟、化肥深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旋耕条播是稻茬小麦区高产的最佳播种方式之一,与免耕撒播相比,具有技术先进,机械化程度高,省工节时,效益显著的特点。本项研究重点分析了旋耕条播对小麦根系、小麦形态生理、不同生育期的群体变化、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总结了旋耕条播小麦的增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成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并敢于尝试新品种、新技术,成为粮丰合作社发展的前提。收割完玉米的联合收获机在前面刚走,大型免耕播种机就紧随其后,直接将小麦播种在地里。这等于地还没有耕就直接往地里施肥播种子,而且产量还高。这乍听起来似乎不大可能的事,却是山东省莱州市粮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的种田体验。对于这种"懒汉种地"的方式,成员们却非常认可,一成员表示,"免耕播种技术就是好!不用耕不用耙,少浇水省种子、省肥料,产量高。”几年的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践让他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不相信科学不行。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开展了稻茬小麦播种方式试验,通过定株和定点调查,对免耕机械条播、机耕机旋播种、机耕人工浅播下的稻茬小麦分蘖成穗和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探明了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了稻茬小麦免耕机械条播技术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适宜于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冬小麦的表土处理技术。[方法]在新疆洛浦县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冬小麦试验中。设计“免耕直播”、“浅旋耕+免耕播种”和“翻耕+免耕播种”3种表土作业方式,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出苗率和小麦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免耕直播的表土作业方式基本适合南疆玉米茬地小麦播种,与传统翻耕播种方式相比较,免耕直播的土壤容重较大,但其小麦出苗率接近。小麦产量中,以免耕处理的较高,达6000.99kg/hm2,比旋耕处理的增产6.56%,其次是翻耕处理的,旋耕处理的最低。[结论]从河北省引进的“农哈哈”牌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可在和田地区推广应用;现行的南疆玉米茬地经过配套栽培技术改进后更能适宜于冬小麦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小麦生产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种植模式,既有传统的破茬深耕整地播种,也有破茬旋耕播种,还有条带免耕播种等模式。结合田间调查与小麦播种机具使用对比分析,存在小麦播种量偏大,出苗率差异大,缺苗断条率高,出苗不齐或苗弱等现象。以播种质量为核心,分析影响小麦出苗效果的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或操作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效应研究,明确了稻茬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苏南太湖稻区水稻腾茬期与小麦播种适期基本一致,无有效适耕期,且土质粘重、适耕性差,大面积小麦播种方式宜以板茬免耕撒播为主,播种适期为10月底~11月上旬,宜采用半精量播种,每667m2基本苗控制在16万左右。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电话:010—64882431、64882438)研制生产的2BMG-18型免耕精少量播种机,是用于保护性耕作播种的新机型。该机无需耕翻土壤,直接进行播种作业,可一次完成切断秸秆或切开根茬、开沟、施肥、播种、压种、覆土、镇压等联合作业。主要用于免耕播种小麦、油菜、青贮玉米、苜蓿及草原建设牧草补种等。  相似文献   

18.
春季播种机械化技术主要适用于东北、西北、华北等春玉米种植区域。包括玉米、小麦、花生、马铃薯、棉花、大豆等农作物的机械化播种。在实施上述各项机械化播种技术时,有条件的地区在选种后应采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一、技术内容春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是指有条件的地区,应按保护性耕作的相关要求,对上年玉米留茬地进行春季深松(浅耕、浅耙)后,利用免耕播种机进行玉米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索机械播种条件下,旱地小麦最佳的播种方式。[方法]采用常规条播(对照)、宽幅匀播、苗带播种、免耕沟播4种播种模式。研究播种方式对不同土层深度播前墒情、小麦出苗质量、越冬期小麦生长、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产成本、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常规条播产量最高;免耕沟播省事省工、出苗齐全、产量高、收益最好。[结论]该研究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高质量、规范化播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留茬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与普通分层施肥播种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该技术对浅山旱区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留茬免耕作业提高了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含量、穗粒数和千粒重,这个技术达到了保肥、保水、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