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玉米秆适宜栽培食用菌种类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进行玉米杆栽培食用菌试验与研究,总结出了适宜以玉米秆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的种类及技术。玉米秆适宜于发酵法进行食用菌栽培,发酵技术关键是较常规(例如麦草发酵料)培养料缩短发酵时间3 d~4 d,适宜栽培主要种类包括双孢蘑菇、鸡腿菇、草菇等;同时,也可采用熟料法(常温灭菌)栽培食用菌,适宜种类包括平菇、杏鲍菇、鸡腿菇等,但玉米杆必须粉碎并经过5 d~6 d的发酵进行软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鸡腿菇因形似鸡腿而得名。鸡腿菇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鲜美可口 ,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笔者利用当地的麦草作原料 ,生料栽培鸡腿菇获得成功 ,介绍如下1 培养料配方 麦草 (新鲜无霉变、切成 10cm或粉碎 ) 10 0kg ,牛、鸡粪 (干后打碎 ) 2 0kg ,麸皮10kg ,尿素 2kg ,磷  相似文献   

3.
我地是烟叶生产区,烟坑房每年的秋末和冬春闲置.为了提高烟坑房的利用率,利用烟坑房进行试栽蘑菇,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介绍栽培管理中的技术要点.(一)供试菌种和时间安排 蘑菇菌株为152,引自安徽大学菌种厂.于8月10日堆料,搭架建畦,9月6日播种.(二)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培养料配方为麦草100kg,干牛粪50kg,另加石膏粉、过磷酸钙、尿素、石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20,(5)
为了寻求榆黄蘑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其生物学效率,进行了6个配方及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的榆黄蘑发菌速度快,但发满前期菌丝较稀疏,后期才逐渐浓白。培养料发酵后短时高温处理接种后均没有污染,而熟料接种污染率较高,尤其是含棉籽壳的培养料,污染率达75%;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后现蕾早,比熟料提前5~10 d;混合料配方的产量总体高于单一配方料,玉米芯+木屑料经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的产量最高。玉米芯40%+木屑40%为主料,经过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栽培榆黄蘑为试验较好配方及培养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栽培蘑菇、平菇、草菇等食用菌的菌床废料,经过适当处理,再用于食用菌生产上,已见许多报道。但用菌床废料制蘑菇栽培种,目前还未见报道,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多次试验,现简报如下: 1 培养料制备 试验材料为平菇、草菇、蘑菇三种菌床废料,配方分别为①草菇废料:将栽培草菇的废草晒干,贮存备用。制种前加水预湿,100kg加入20kg牛粪粉、1kg石膏、2kg蔗糖、2kg石灰,料水比为1∶1.4,pH8.0。②平菇废料:春菇生产结束后,将废料晒干保存。堆制时,100kg废料加20kg麦草或稻草屑、20kg牛粪粉、500g尿素、2kg石膏、1kg过磷酸钙,料水比1∶1.4。③蘑菇废料:采完春菇后除掉覆土,取未感染杂菌的菌床废料,晒干备用。制种时,用菌床废料50kg,加当年堆制的干麦草屑50kg、牛粪粉20kg、石膏2kg、石灰2kg,料水比为1∶1.4,pH8.5左右。 各组按比例配好后,堆积发酵半个月,中间翻堆2~3次。第2组以尿素补充氮源,最后一次翻堆如有氨气,再酌加过磷酸钙堆积3~4天。堆制结束后,装瓶后常压灭菌,100℃维持10小时以上,当温度降  相似文献   

6.
在食用菌生产中,培养料污染杂菌(尤以老菇区)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于1995年10月,将防霉剂应用于平菇栽培,效果显著。现把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试验材料 ①防霉剂:引自岔北化工厂菌研室;②菌种:沪平3号,杂17,赤平1号;③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6%,玉米粉2%,磷肥1%,尿素、黄豆粉各0.5%。总投料500kg。 (二)试验方法 按每50kg料加入一包防霉剂,按上述配方拌料,料水比1:1.4~1.5,拌匀后做堆、打孔、覆膜发酵,36小时后10cm以内料温达60~65℃,进行翻堆,以后每12小时翻堆一次,连续翻二次,料呈  相似文献   

7.
胡道旭 《食用菌》1998,(4):16-16
在蘑菇栽培中,培养料的后发酵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注重。后发酵即是培养料经过堆制,在最后一次(一般前发酵的第3次)翻堆后,当料温升至50~60℃时趁热运进发酵室,使其在10~12小时内料升温至60~62℃保持4~6小时,通风降温至48~52℃维持4~5天。因此,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试验表明,后发酵的产量比一次发酵的产量高出48.1%。本文介绍两种常用的后发酵方法。  相似文献   

8.
傅玉红  王克 《食用菌》1998,20(1):28-29
近年来,由于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棉子壳货紧价扬,已影响到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我省盛产高粱的优势,我们在筛选出适用于高粱壳栽培金针菇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高粱壳袋栽金针菇高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杂交19、金针菇707、杂交40三个金针菇菌株。母种培养基为马铃薯综合培养基(PDA培养基再加入黄豆粉20g,麦芽糖10g,蛋白胨10g,磷酸二氢钾1g);原种以高粱籽粒为培养基;栽培种以棉子壳77%,玉米面20%,蔗糖1%,石灰1%,石膏1%,少许硫酸镁、磷酸二氢钾为培养料。原种和栽培种均在罐头瓶中培养。 1.2 供试配方 阔叶树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粉碎成蚕豆大),玉米面,高梁壳,曝晒2~3天。设6个配方,见表1。每配方分别接3个菌株共18个处理。培养料加水(料水比1∶1.8)拌匀后建堆发酵,待堆顶部下延15cm处料温达55~70℃保持2天后翻堆,外面料翻  相似文献   

9.
苗立军 《食用菌》2003,25(1):41-41
近几年鸡腿菇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栽培。然而在鸡腿菇栽培过程中普遍发生一种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杂菌 ,因其子实体形似鸡爪 ,常被称为“鸡爪菌”。“鸡爪菌”常发生于鸡腿菇出菇阶段的中后期。轻者造成减产 ,重者造成二、三潮菇绝收。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防治“鸡爪菌”几项措施 ,希望对菇农有所帮助。1 培养料的处理 培养料在发酵前各种成份都要打碎、磨细、暴晒 3~ 4天 ,尤其是有些配方中要加入畜禽粪类 ,这些粪类原料不经过充分暴晒是不能使用的。目前在生产上多用发酵料来栽培鸡腿菇。建堆时首先把所需各种成份混合…  相似文献   

10.
三十烷醇对白蘑菇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和方法 1.菌种:白蘑菇“102号”。 2.培养料配制:用粪草料经五次发酵堆制而成。培养料配方:湿牛粪9000公斤,干稻草、干麦草各800公斤,翻堆时加石膏粉50~75公斤,磷肥25-50公斤,尿素15公斤,再用0.1~0.5%的石灰水调pH值等于8。培养料上堆发酵好后,上床进行大床栽培。 3.种量与播种方法:播种量为每0.278米~2一瓶(750g/瓶)菌种,采用穴播。供试面积为111.11米~2。 4.三十烷醇的施用:三十烷醇购于中国科学院有机所,纯度99.9%。在自蘑菇的菌丝生长期、菌丝更新期及子实体形成期均可喷施三十烷醇。我们在复土前和复土后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