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蓝舌病(BT)群特异性抗体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为了提高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98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们又发展了ELISA间接法和阻断法。因聚苯乙烯板对蓝舌病抗原的吸附较差,板间差异较大,而且结果判断需要专用仪器等,所以1987年加拿大学者Afsher等用硝酸纤维素膜做为载体  相似文献   

2.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蓝舌病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已研制的BTV-11型VP7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检测蓝舌病抗体的方法,并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进行了检测比较,C-ELISA特异性强,不与相关环状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比AGID高。用研究制备的C-ELISA诊断试剂盒和美国、澳大利亚制备的诊断试剂盒对1377份临床样品的检测,以及对实验动物人工感染后抗体动脉检测。三种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且重复性好。本研究建立的蓝舌病C-ELISA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蓝舌病抗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蓝舌病 (Bluetongue,BLU)是由呼肠弧病毒科环状病毒属蓝舌病病毒引起的羊等反刍动物的严重传染病。该病传播快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因而对畜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进出境动物检疫中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蓝舌病血清抗体的检验方法通常较简便 ,如琼脂扩散 (AGID)、补体结合试验(CFT)及竟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 ELISA)等 ,然而对其病毒的直接检测 ,通常比较复杂 ,并要较长时间 ,一般很难在 45天规定的隔离检疫期内完成任务 ,不符合口岸动物检疫工作快速、准确、简便的基本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程序 ,引…  相似文献   

4.
蓝舌病病毒(BTV)是具有多片段的双股RNA病毒,它是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代表毒株。迄今为止,已发现本病毒至少有24个血清型,并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对畜牧业的危害极大。本病的常规诊断方法是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近年来不少学者又应用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先后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相似文献   

5.
我所对1987年9月和1988年6月分别从美国和东德进口的赛加羚羊共5只实施了隔离检疫,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间隔30天两次采血检出美国进口的2只赛加羚羊为蓝舌病琼扩反应阳性羊。其中1号羚羊血经昆明动植物检疫所分离蓝舌病病毒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2018年我国蓝舌病的流行分布情况,对来自重庆、新疆、吉林、湖北、内蒙古、贵州、河北、广西和云南等9个省(市、自治区)93个县(市、区、旗)的5 721份血清样本进行蓝舌病C-ELISA抗体检测,共检测出1 769份蓝舌病抗体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0.92%(其中:牛血清样品1 827份,共检测出806份蓝舌病抗体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4.12%;羊血清样品3 894份,共检测出963份蓝舌病抗体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4.73%)。对检出的1 769份蓝舌病抗体阳性的血清样品进行BTV-8型微量细胞中和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检测到BTV-8型抗体。本研究对我国多地的牛羊进行了BTV的血清学调查,覆盖我国不同气候类型地区,样本量较大,较好的反映了2018年度蓝舌病在中国的分布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蓝舌病病毒(BTV)的分离效率,2015年在师宗县设置监控点,选择蓝舌病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羊作为监控动物,5—10月份每周采血1次,每次每头动物分别采集常规全血、EDTA抗凝血和肝素抗凝血各1份,检测蓝舌病抗体、蓝舌病病毒核酸并进行病毒分离。结果表明:蓝舌病病毒核酸阳性可以持续4~5周,蓝舌病抗体阳性可以持续5~6周。BTV核酸开始转为阳性到核酸转阳后的第1周和第2周采集的肝素抗凝血,或者蓝舌病抗体转阳前1周到蓝舌病抗体转阳和蓝舌病抗体转阳后1周采集的肝素抗凝血BTV分离效果最佳。说明通过蓝舌病抗体检测或蓝舌病病毒核酸检测确定分离蓝舌病病毒最佳分离时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2):110-112
为了解蓝舌病在湖北省的流行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对湖北省郧西、兴山等7个市(县、区)山羊蓝舌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采用C-ELISA抗体检测方法检测山羊血清样品506份,蓝舌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5.69%,表明蓝舌病在湖北省的感染已普遍存在,且蓝舌病阳性率受降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获得蓝舌病病毒NS3蛋白。以NS3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过对包被浓度、样品稀释度以及二抗工作浓度和作用时间等一系列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鉴别蓝舌病野毒感染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1 280,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商业化的蓝舌病试剂盒对比检测的结果显示,两者的蓝舌病阳性样品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区分蓝舌病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动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蓝舌病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7年对内蒙古存在疑似虫媒病的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了内蒙古4个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永圣域乡、赤峰市周边、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羊血清样品36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蓝舌病(BT)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蓝舌病(BT)抗体仅在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检出,360份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15份,检出率为4.17%。本研究结果提示,内蒙古部分地区存在牛羊重要虫媒病毒病-蓝舌病,有必要加强对该病的检测及预防。  相似文献   

11.
延边黄牛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特有的黄牛品种,也是国家资源保护品种、我国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蓝舌病是牛羊中重大的传染病,造成畜牧业整体减产,给养殖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为了解延边黄牛蓝舌病(BT)的流行情况,采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三个不同市区牛血清样品共计537份,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这些样品进行蓝舌病病毒(BT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蓝舌病抗体的阳性率为13.97%,通过风险因素评估显示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性别、年龄与季节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该地区延边黄牛存在BTV感染。为后续防控蓝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检查人和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用间接ELISA诊断牛血清中蓝舌病病毒(BTV)的组特异性抗体已有报道,并认为是一种敏感、实用的方法。如何对ELISA结果作出合理的分析,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离鉴定的Ⅰ型蓝舌病(BIV、Ⅰ型)地方毒株和16型毒株研制弱毒疫苗,对重点地区实行免疫接种,并用c-ELISA进行免疫监测表明,抗体阳性率高达70.1%。适时提出抓种畜检疫,净化,限制疫点畜群流动,大力开展产地检疫,搞好季节灭蠓,加强环境消毒,布点放置哨兵羊等,建立起一整套动物蓝舌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为控制动物蓝舌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抗体间接Dot-ELISA检测犬旋毛虫病IgG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检测旋毛虫病犬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的一种新的免疫学诊断法 -三抗体间接 Dot-EL ISA法 ,并与压片镜检法 (TSM)和琼脂扩散试验 (AGID)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Dot- EL ISA和 AGID对2 4 5份被检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 2 2 .86 % (5 6 / 2 4 5 )和 6 .94 % (17/ 2 4 5 ) ,两者符合为 30 .36 %。该法的检出率比AGID高 15 .92 % ,比 TSM高 18.37%。Dot- EL ISA的相对灵敏度为 AGID的 6 7.4 7倍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2):96-98
为了验证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蓝舌病病毒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YN BTV C-ELISA)的可应用性,将YN BTV 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与美国IDEXX公司研制的蓝舌病病毒VP7蛋白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田间牛羊的1 028份血清样本进行对比检测试验,并使用YN BTV 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15份检出的已知背景血清进行批内和批间可重复性试验。YN BTV 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相对IDEXX公司蓝舌病病毒ELISA抗体试剂盒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98.44%、98.03%、98.85%,两者一致性用Kappa值表示,Kappa=0.97。批内试验强阳性、弱阳性变异系数在0.23~1.81之间,阴性血清变异系数在3.94~6.64之间,批间试验强阳性、弱阳性变异系数在0.26~2.35之间,阴性血清变异系数在3.55~8.51之间。结果表明:YN BTV 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真实性。YN BTV 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批内和批间有高度的重复性,在蓝舌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病原学检测方法,用纯化的抗EH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包被ELISA板,用兔抗EHDV IgG作为夹心抗体,IgG作为夹心抗体建立EHDV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试验.用ELISA分别检测EHDV、蓝舌病病毒(BTV)、水疱性口炎病毒(VSV)、赤羽病病毒...  相似文献   

17.
蓝舌病,一种由节肢动物传播的家畜和野生反刍动物的病毒性疾病,世界范围发生。虽然所有反刍动物可能易感,但通常只见绵羊出现严重的临床疾病。 蓝舌病病毒(BTV)有24个血清型。这些血清型可用中和试验区别。全部血清型具有一种群特异性抗原,其抗体能用不同免疫学方法如补体结合、免疫扩散(ID),免疫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进口蓝舌病病毒(BTV)抗体阳性动物的感染状态,分析其带毒风险,对从国外进口的9批19714头动物,无菌采集全血分离血清,采用竞争ELISA方法检测BTV抗体。对BTV抗体检测阳性的动物,采集抗凝血,采用OIE推荐的套式RT-PCR和荧光RT-PCR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将样品送往蓝舌病参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以确定动物的蓝舌病感染状态。结果 9批动物中检出28头BTV抗体阳性动物,但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均表明这些BTV抗体阳性动物并不携带有非感染性和感染性病毒粒子。结合9个批次的进口动物并无明显临床表现,且进口动物来源地也无蓝舌病(BT)的疫情发生,据此根据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条款,判定这些抗体阳性动物为带毒阴性。本研究通过对BTV抗体阳性动物的带毒分析,并结合OIE确定BTV感染的要求,对BTV口岸隔离检疫流程提出建议,以指导动物检疫工作,阻止病原经口岸传入。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农业部动物检疫所蓝舌病组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251份山羊蓝舌病血清抗体,通过特异性试验,阻断试验利重复性试验证明其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用本方法和琼扩对比,ELISA比琼扩的敏感性高21.5个百分点,ELISA对琼扩的  相似文献   

20.
<正>牛羊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高热、腹泻、黏膜水肿、溃疡和糜烂为主要症状,蓝舌病主要通过库蠓吸血传播,主要侵害绵羊。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本病可通过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用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终确诊,一旦发生本病,应积极采取隔离、消毒、免疫、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制措施。1病原蓝舌病病毒(Blue tongue virus,BT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