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雏鸭的生理特点雏鸭主要有3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2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刚出壳的雏鸭体质弱,绒毛少,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在饲养上需人工供温。另外,雏鸭的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也较差,注意充分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同时还要根据水禽的生活习性,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出生长发育正常,生活力强的雏鸭,为选留蛋鸭后备鸭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1后备种鸭鸭群养至60日龄左右,如需留做种用,则转为后备种鸭。后备种鸭的选留,可根据品种特征、选留标准等选留一定数量的公母鸭。后备种鸭的性成熟期因品种的不同而异。后备种鸭的饲养期,蛋用品种为80~120天,肉用品种为150~170天。这个阶段鸭的适应能力增强,饲养上要求既能保证正常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1 产蛋鸭的饲养 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减慢产蛋率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  相似文献   

5.
1产蛋鸭的饲养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减慢产蛋率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1.1阶段饲养根据鸭的年龄和产蛋水平将产  相似文献   

6.
雏鸭是指0~28日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养雏鸭时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因此,育雏时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工作。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其次,准备足够的饲料、药  相似文献   

7.
王勇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2):107-107
刚出壳的小鸭,完全靠人工给它创造条件来满足其需要。这期间,如饲养管理不好,则发病死亡率较高,甚至全部死亡。因此,抓好育雏期饲养管理是养好鸭的重要一环。要使育雏获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以及如何使饲养管理适应雏鸭的发育要求。  相似文献   

8.
雏鸭(俗称鸭苗)是指出壳到30日龄的小鸭。有经验鸭农的雏鸭成活率可达95%以上,如管理不善的雏鸭成活率不到50%。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在于抓好喂养、放水、放牧等有关事项。 一、选择育苗时间 春鸭在3月初至5月初,最好是在4月份育苗。此时气候适宜,天然动植物饲料丰富,鸭长得快,产蛋早。但阴雨低温多,雏鸭管理难度大。 夏鸭在5月初至7月初,最好是在5月下旬6月中旬育苗。此时气温较高,易于饲养,成活率高。但育苗前  相似文献   

9.
刘静 《水禽世界》2010,(3):56-56
夏季天气炎热,鸭由于没有汗腺且羽毛覆盖,散热受到很大限制。鸭体温上升越过等热区后,容易发生急性热应激甚至昏厥,直接影响到产蛋率和受精率。同时,高温、高湿的环境还使鸭舍粪便易于分解,造成鸭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危害种鸭健康。  相似文献   

10.
鸭子从出生到育成期这一阶段称为雏鸭,此阶段对提高鸭养殖的经济效益起关键的作用。 1育雏准备工作 准备好育雏舍和放牧棚舍及地点,育雏和放牧的用具,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常备药品,保温设施、垫料、围栏等。要求棚舍要背风向阳,采光好、保温性能好。  相似文献   

11.
正初生雏鸭所遇到的外界环境与自身的生理机能之间有较大的矛盾,如外界温度变化无常,雏鸭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不仅要采食、吸收营养以达到迅速生长的需要,又因消化机能不健全,雏鸭肌胃容积小,要求每天多餐少喂,饲料易消化。雏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人为地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12.
李华 《山东饲料》2002,(3X):16-16
  相似文献   

13.
雏鸭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出壳的小鸭,完全靠人给它创造条件来满足其需要。这期间,如饲养管理不好,则发病死亡率较高,甚至全部死亡。因此,抓好育雏期饲养管理是养好鸭的重要一环。要使育雏获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以及如何使饲养管理适应雏鸭的发育要求。那么,雏鸭有哪些生理特点呢? 一是雏鸭生长发育极为迅速。北京鸭两周龄体重比初生重增加14倍,6周龄增加55倍,8周龄时增加68倍。二是出壳后的雏鸭体温调节机能很弱,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很差。因此,  相似文献   

14.
北京鸭是北京地区劳动人民培育的优良肉用品种,已有300余年育成史,为世界公认的肉用鸭种。一、北京鸭的特点北京鸭全身羽毛洁白,喙、胫、蹼呈桔红色或桔黄色。初生雏全身绒毛金黄色,俗称“鸭黄”,随着日龄的增长,颜色变淡,至4周龄时羽毛成白色。北京鸭体型丰满,公鸭呈长方形,母鸭产蛋时后躯发达。公鸭尾部有四根卷曲羽,称性羽,而区别于母鸭。成年公鸭体重3.5—4公斤,母鸭3—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圈养"办法养鸭,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一、圈养的优点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理200~300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果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皆可担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圈养鸭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一、圈养的优点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理200~300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果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皆可担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提高了成活…  相似文献   

19.
<正>鸭子从出生到育成期这一阶段称为雏鸭,此阶段对提高鸭养殖的经济效益起关键的作用。1育雏准备工作准备好育雏舍和放牧棚舍及地点,育雏和放牧的用具,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常备药品,保温设施、垫料、围栏等。要求棚舍要背风向阳,采光好、保温性能好。进雏前2~3天,育雏舍先清扫干净,然后用10%~20%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喷洒,所有用具均要洗刷干净后晒干或高锰酸钾水浸泡消毒后备用。饲料和垫料必须干燥无霉变,以防感染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20.
北京鸭是我们祖国,也是全世界著名的鸭种,我国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养鸭经验,因此很好地学习和进一步研究这些经验,对于提高养禽技术,增加生产和丰富家禽科学内容是有其一定的意义的。据此,1956年8月曾至北京西郊国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