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委风采     
正李世成,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3月出生,甘肃秦安人。1993年6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学士。1993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2005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008年晋升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现任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李世成同志一直在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
编委风采     
正李城德,男,汉族,1963年8月生,甘肃榆中人,中共党员,农学学士,推广研究员。2002年首批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2010年首批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2006年入选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1987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3月任甘肃省种子总站副站长;2009年2月调任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  相似文献   

3.
《甘肃农业科技》2011,(7):F0002-F0002
胡箭卫,男,汉族,1960年5月生,198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推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天水市植保植榆站副站长、书记,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书记,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纪检书记,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纪榆书记、党委书记。现任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书记、副站长。  相似文献   

4.
正12月15日,甘肃省粮食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大会在兰州召开。甘肃省粮食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负责筹建,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标委会成立后,将积极配合主管单位对近年来制定的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邀请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科学院、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耕地质量管理总站、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赴定西市安定区对"旱作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中试应用成效进行了现  相似文献   

6.
《甘肃农业科技》2011,(6):F0003-F0004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成立于1954年,隶属于甘肃省农牧厅,属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县级建制。内设技术引进科、技术推广科、体系建设科、技能鉴定科和办公室5个科室,主要负责制定全省农技推广年度计划和长期规划,承担国家及省上重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7.
《甘肃农业》2015,(4):36-37
<正>熊春蓉(1969-),女,四川遂宁人,推广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同年分配到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一直致力于旱作农业创新集成与研究示范、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种植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工作。2005年1月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006年12月晋升为农技推广研究员,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2002年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2009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聘任为“甘肃省高产创建活动专家组”专家,2010年当选为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们承担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甘肃省土著经济鱼类——"甘肃金鳟"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在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所下达的工作任务。我们在临夏县虹鳟鱼养殖场进行了试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为总结农业技术推广新经验,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新典型,推进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2017年6—12月,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甘肃农业杂志社联合举办了"首届甘肃省农技推广征文"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广大农技人员积极参与,共收到征文作品200余篇,经筛选初审,有51篇论文在《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刊登。2018年1月12日,经相关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6篇、优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农业科技》2007,(9):F0003-F0003
王立孝,男,汉族,1954年生,甘肃兰州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农学学士,推广研究员。1982年1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园艺系。1982年1月至1997年2月在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历任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和技术推广科科长;1997年3月调任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2001年1月获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现任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正县级),兼任甘肃省种子协会秘书长。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入选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2001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王立孝同志自1974…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甘肃省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需求,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天水、庆阳、平凉等市农机推广站就甘肃省制定的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专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甘肃农业科技》2008,(10):F0002-F0002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成立于1954年,隶属于甘肃省农牧厅,属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县级建制。内设技术引进科、技术推广科、体系建设科、技能鉴定科和办公室5个科室,主要负责制定全省农技推广年度计划和长期规划,承担国家及省上重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试验示范,进行全省农技推广体系网络建设和管理,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和信息服务以及全省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甘肃农业科技》2011,(10):F0003-F0003
熊春蓉,女,1969年2月生,四川省遂宁市人,推广研究员,现任甘肃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职业技能鉴定科科长。1988年9月-1992年7月在西事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系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2005年1月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006年12月晋升为农技推广石究员,200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甘肃省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需求,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天水、庆阳、平凉等市农机推广站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我们承担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甘肃省土著经济鱼类——“甘肃金鳟”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在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所下达的工作任务。我们在临夏县虹鳟鱼养殖场进行了试验与研究。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全面完成了“甘肃金鳟”与虹鳟的商品鱼养殖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甘肃省结合凉州区实施的西北地区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大胆探索玉米密植与机械收粒技术,取得了新突破。玉米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推进玉米机械化作业,减少玉米生产的劳动力成本,是推进玉米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近日,甘肃省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组织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及全省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相似文献   

17.
《甘肃农业科技》2011,(12):65-65
刘广才,男,中共党员,1966年8月出生,甘肃镇原县人,农学博士,现任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技术引进科科长、推广研究员。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系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1月8日,甘肃省农牧厅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会议,评审验收了"甘肃马铃薯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14-44)。该项目是甘肃省农牧厅科教处下达,由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持完成。该专家系统图文并茂,形象逼真,人机界面对接流畅,咨询结果真实可靠,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完成信息查询、辅助决策、互动交流、视  相似文献   

19.
<正>3月26-27日,河北省农科院谷子所在甘肃省定西市组织召开了地膜覆盖谷子栽培技术观摩与研讨会,河北省农科院农机所、河北省武安市、蔚县的谷子示范基地负责人、种植大户及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农机鉴定站、甘肃省农科院、定西三牛农机等单位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导读:为了着力提升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冬小麦生产水平,并大面积示范推广,2014年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排在该区开展了小麦宽幅精准匀播试验示范,平凉市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区种植1万亩。目前,长势良好。示范表明:冬小麦宽幅精准匀播栽培技术克服了传统冬小麦栽培中因播幅较窄、出现的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现象,能够充分挖掘冬小麦增产潜力,对于提高平凉市崆峒区冬小麦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