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蚕桑生产是集种植业与养殖业于一体,具有生产环节较多,作业过程较复杂,收成风险较大,以及蚕茧(鲜)采收、出售过程的技术性较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蚕桑生产的进行须以良好的“服务和指导”(以下简称服务工作)的依托。蚕桑生产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服务工作搞好了,生产就能稳定和发展,什么时候服务工作失调,生产就欠收和倒退。如南通市在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优质高产蚕桑基地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对蚕桑生产实行了全方位系列化的配套服务,有力地保证了蚕桑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蚕桑产量、蚕桑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可喜成绩。由此可知健全蚕桑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工作质量,是促进蚕桑生产力发展的有力保证和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搞好系列服务 发展蚕桑生产刘小明(江西省乐安县蚕桑局服务部344300)地处江西省中部的乐安县,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具有种桑养蚕的优越条件,被列为省蚕桑工程基地之一。自1992年以来,乐安县蚕桑局服务部在本县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阳城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阳城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简况及现状,通过对阳城县蚕桑产业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改革陈旧体制,创新发展模式;转变服务观念,优化发展环境;壮大技术团队,夯实产业基础;建设蚕桑基地,拓展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后劲等加快阳城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动态与信息     
<正>海安县开展蚕桑社会化 服务的几点做法 随着蚕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海安县蚕桑技术推广部门切实加强了蚕桑社会化服务。一是建立服务机构,完善配套设施。在重点乡镇建立蚕桑技术推广站,在重点村配齐蚕桑辅导员,每组确定2~4名小蚕共育专业户、蚕桑科技示范户,使之形成一个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服务网络。二是采用多种形式,推广实用技术。通过参加“致富之路”、“科普宣传”、“科技兴农”等活动,印发蚕桑技术资料,开展专题培  相似文献   

5.
植明华 《广东蚕业》2003,37(4):7-10
乳源县地处粤北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优势,发展蚕桑产业有十多年的基础和经验,蚕桑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创汇农业的支柱产业。但发展蚕桑产业也存在思想、资金、蚕茧价格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本文提出了发展乳源蚕桑产业的对策:创新发展思路,做好宣传引导;加强技术网络建设,培育市场,促进流通;继续加大蚕桑生产扶持资金的投入,强化服务和生产扶持:完善公司与农户的契约关系,协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县蚕桑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紧紧依托和发挥县、乡二级蚕技站统一服务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加强了村级蚕桑辅导员队伍建设。目前我们在全县522个蚕桑村中已设有农民蚕桑辅导员308名,其中专职蚕桑辅导员197名。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充实和壮大,我县蚕桑技术三级推广网络已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蚕技队伍的人数结构已发展为1:5:20,逐步趋向合理。为广大蚕农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了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一、村蚕桑辅导员队伍建设由兼职到专职 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蚕桑生产技术服务工作面临了新的问题,其一  相似文献   

7.
东台市注重蚕桑规模经营,形成蚕茧资源优势,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1994年,桑园面积达到1.42万hm2(公顷),年产茧1.625万t,1/5hm2(亩)桑收入达到1850元。该市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蚕桑生产,抓蚕桑基础建设,优化养蚕布局,加强产、加、销衔接,搞好配套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黄彩红 《蚕学通讯》2010,30(3):57-59
村级蚕桑技术员是指导蚕桑生产和开展蚕桑新技术服务最基层、最贴近蚕农的一支队伍。近几年来,东台市新街镇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亮点不断,到2009年底,全镇新老桑园面积达到1400hm^2,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40.4%。2009年全镇发放蚕种5.5万张,生产蚕茧210万kg,栽桑养蚕业已成为致富农村、富裕农民的主要产业,新街镇蚕桑生产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该镇配备、配全、配强村级蚕桑技术员,强化村级蚕技网络密切相关,现将其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盐城市近几年在蚕桑生产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阐述了蚕桑生产过程社会化、蚕桑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蚕桑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设施蚕业是蚕桑生产规模化和生产模式创新的先决条件、农技服务模式创新等内容,对创新蚕桑生产模式提出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张小琴 《蚕桑通报》2005,36(1):44-45
村级蚕桑技术员是指导蚕桑生产和蚕桑新技术推广服务最基层的队伍,是乡镇蚕桑站联系广大蚕农的桥梁和纽带,是蚕农赖以信任的"土专家"、"田秀才",事实证明,村级蚕技员在促进蚕农增收,推进蚕桑产业化等诸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蚕桑形势的不断变化,村级蚕桑服务体系受到很大冲击,掘港镇利用技术和物资服务相结合的方法,稳定和巩固了村级蚕桑服务网络,为蚕桑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盐城市近几年在蚕桑生产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为蚕桑生产过程社会化、蚕桑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蚕桑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设施蚕业的利用、农技服务模式创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耿涛、卢芙萍、武华周等牵头实施完成的"海南蚕桑产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与'三农'服务"项目荣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立足海南,放眼世界热区蚕桑产业,开展了热区蚕桑产业的理论、技术研究熟化和科技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玉芳 《中国蚕业》2008,29(4):94-95
通过加强各级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园区建设、优化桑蚕品种、强化技术服务、推广配套技术和建立村级蚕桑专业合作社,河桥镇在浙江省实施的“蚕桑西进”工程中成效显著,建成临安市首个“万亩”蚕桑乡镇;2004-2007年的蚕桑生产与“西进工程”前的2003年相比,蚕种饲养量平均增加3900张以上,产茧量平均增加180t以上,农民蚕茧收入平均增加859万元以上,户均蚕茧收入平均增加1847元,养蚕农户4年共增收7392元,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至今,淳安县已逐步建立了从村到县四级蚕桑服务网络,切实为蚕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调动了蚕农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我县近几年乘省"蚕桑西进"的东风大面积地发展,蚕桑产业的不断壮大,村级服务网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健全与完善对蚕桑技术服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村级蚕桑员处于蚕桑技术服务网络中最基层环节。他们与蚕农朝夕相处,能够为蚕农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进行蚕桑生产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应该得到肯定。通过对他们生存状态的调查,以便引起基层政府和组织重视,确实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16~17日。省蚕桑学会、省蚕茧产业协会新农村建设服务专家组一行6人在开化县上林乡组织开展了以“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为中心的科普推广活动。省学会副理事长、省农业厅经作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吴海平,省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动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鲁兴萌,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朱俭勋分别就“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措施”、“蚕病防治实用技术”和“优良蚕桑品种推介”等方面为来自各基层乡镇的技术辅导员和广大蚕农讲课培训。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修水县2013年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大力扶持蚕桑产业发展,支持蚕桑基地、蚕桑合作社、桑叶开发利用、龙头企业、蚕桑技术服务等项目的建设,并采取多项措施强化项目的管理、推进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稳定发展了修水县的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山西省蚕桑产业存在涉蚕部门互不协调、蚕茧市场秩序混乱、技术服务力量薄弱、茧价波动大蚕桑产业发展不稳定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完善市场应对机制、加强技术服务保障、实行桑园复合经营等促进山西省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由安康市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站陈正余同志主编的《陕西省蚕桑质量技术标准》于2012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蚕桑生产质量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制订了44项蚕桑质量技术标准,形成了完整的蚕桑技术体系,对蚕桑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本书可供蚕桑教学、生产、推广、服务、质量检验、质量监察单位的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广大蚕农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苏蚕业》2017,(3):42-44
如皋蚕桑站以科普惠农为抓手,以市场要求、生产需要、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来服务于蚕桑产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装备蚕桑产业,实现蚕桑业信息化、组织化、一体化、示范化,打开了蚕桑技术服务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