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对水稻禾田稻2号品种进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总结,种植禾田稻2号品种适宜早播、稀播育壮秧,适期早插,密度适中,氮肥采用前重、中控、后巧的施氮肥方法,供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种植该品种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水稻早穗的概念;分析了种植熟期太早的品种是寒地水稻产生早穗现象的主要原因,春夏高温是水稻早穗的必要条件;指出播种量过大、棚温过高等不当技术措施也会出现早穗;针对早穗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选择适宜品种、早熟品种不育大苗、适当稀播、加强秧苗适温管理等4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水稻早穗的概念;分析了种植熟期太早的品种是寒地水稻产生早穗现象的主要原因,春夏高温是水稻早穗的必要条件;指出播种量过大、棚温过高等不当技术措施也会出现早穗;针对早穗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选择适宜品种、早熟品种不育大苗、适当稀播、加强秧苗适温管理等4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在适期播栽条件下,强调"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的"十字调控技术"。介绍了水稻肥床旱育秧和水稻塑盘旱育秧两种先进实用的育秧技术,提出了扩行减苗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施肥、产量水平以及栽培管理水平来确定。从生产实际出发,从施足基肥、减少分蘖肥、巧施穗肥,前期浇灌、中期控水等方面提出了肥料运筹与水浆管理的详细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在适期播栽条件下,强调“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的“十字调控技术”。介绍了水稻肥床旱育秧和水稻塑盘旱育秧两种先进实用的育秧技术,提出了扩行减苗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施肥、产量水平以及栽培管理水平来确定。从生产实际出发,从施足基肥、减少分蘖肥、巧施穗肥,前期浇灌、中期控水等方面提出了肥料运筹与水浆管理的详细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四推、三早、两达标"的水稻高产栽培模式。通过推广水稻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推广人造草碳育苗营养土、推广秸秆还田和大小垅稀植栽培,做到适时早育苗、早插秧、早管理,实现稀播育壮秧、合理稀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水、认真防病等农业技术要点的达标,使水稻的生育栽培指标和产量指标均达到既定要求。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籼型杂交水稻品种、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薄膜育秧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籼改粳"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近年再生稻的研发,豫南水稻播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的4月中下旬扩展到3月上中旬至6月上中旬,播时历期由20多d延长到90多d。其中,籼稻播期集中在4月,粳稻集中在5月,再生稻集中在3月上中旬。播期的演变满足了水稻不同品种类型和生产方式对播期的需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种田大户的季节矛盾,有利于提高稻田复种指数、优化豫南稻麦耕作制度,但也存在籼稻粳稻播期混淆,局部地区籼稻播期偏早、温室育秧导致品种高产潜力下降等问题。籼稻播期偏早不仅会导致高温热害,造成结实率下降,产量和品质降低,而且还加剧稻麦耕作制度退化,冬闲田面积增加。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推进技术转型升级,促进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化生产是优化豫南稻区水稻播期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秋季做床、秋季提前扣棚覆膜促早化冻、苗床隔离层增温技术、三膜覆盖技术、稻壳腐解增温等方面介绍了寒地水稻苗床隔寒超早播育大龄秧苗技术要点。采用增温技术提早育苗,可增加活动积温,延长生长期,确保晚熟优质水稻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种植并安全成熟。  相似文献   

9.
在北方寒冷稻作区的水稻生产中,障碍型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比较大,严重的可以造成水稻减产40%以上。选择抗寒品种,通过采取适时早播、培育壮秧、适时插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合理施肥、促早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措施,来有效规避低温冷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一团垦区先、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但由于受土壤盐碱程度和技术落后的影响,大面积单产一直很难突破600公斤水平。为了进一步推动水稻生产的发展,1990—1995年,我团主持开发6年25万亩水稻超600公斤高产攻关课题。我团通过挖潜技改,研究制定出“水稻航播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本模式研究成功,初步实现了栽培技术指标化、规范化和航空作业系列化。其基本特点是:栽培上有10项技术改进,以超高产生理形态指标和叶龄进程为依据,通过苗期早促,低茎数控苗.安全增加后期施氮量,实现前期低茎数接壮株型,中期攻大穗争多粒,…  相似文献   

11.
水稻旱育大苗秧高产栽培技术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杜文建所长等人针对稻—麦(油)两熟制地区,水稻栽培长期存在低温烂秧,立枯病、青枯病死苗,早播不能早插等矛盾,在日本“旱育小苗稀植栽培技术”原理的启发下.研究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武平县槟榔芋大田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合理选地、科学种芋处理、盖膜保温、培土施肥、合理控苗、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并通过适时早栽技术,提早采收上市以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棉花生产工作围绕"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突出"早"字,以加强栽培管理为重要手段,实施"良种、合理密植、浅耙浅播滴水出苗、化学调控、水肥一体化、促早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回收残膜滴灌带、机采棉脱叶和防灾减灾"十大主体技术,提升了棉花纤维品质,提高阿拉尔地区的原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我国现代化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我国北方水稻的生产特点,介绍了北方稻区的机插秧育秧技术、机插技术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探讨并提出北方稻区机插秧技术的对策及发展趋势,以促进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从选择中早熟、优质、抗旱能力强的品种;抢前抓早、不误农时;大中棚稀播育壮秧;搞好井水综合增温;根据水稻叶龄进程,运用促控手段,确保水稻适时抽穗;单品种收割、晾晒、码垛、脱谷及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提高稻谷品质、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株行距,同一栽培管理水平,及时早播(栽),产量表现就越好,又有利于实现稻麦周年高产;播(栽)越晚,不仅当季产量表现差,同时也影响下茬小麦种植,不利于稻麦周年高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对常年稻麦轮作模式进行了更新和提升,实现了小麦产量的历史性突破.主要经验在于:一是适期适量苗,抢早播,促匀苗壮苗,为足穗大穗奠定基础;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农机具及谷物临储通风技术,实现科技创新保发展;三是绿色防控,种子处理和封闭化除控制病原发展,压低杂草繁衍,降低抗药力;四是拾边地种植,高效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农业的有效种植面积和效益;五是精细管理,有效利用农闲时节,增产增收,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利益.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提出江苏农垦"新洋模式",理清从种子到粮食的各阶段重要农艺措施和创新的农业生产农机具及配套,力争为各地农业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优质稻米的安全生产备受重视。作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东丰县大力推广应用水稻安全生产技术。从选择优质水稻品种、早播稀播培育壮秧、精细早整地、适时早插秧、科学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东丰县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计3个播种时间(5月14、21、28日)和3种插秧方式(硬盘机插25 cm行距、硬盘机插30 cm行距、钵苗摆栽),研究其对优良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5月14日)条件下,水稻钵苗摆栽产量高,品质好;晚播(5月28日)条件下,硬盘机插25 cm行距处理产量高。播期、栽插方式对南粳9108糙米率、精米率影响不显著;垩白粒率、垩白度、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稻米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推广应用丰产、抗病虫棉花品种中棉所117,总结了中棉所117在豫北地区的简化种植技术,包括播前准备、适期播种与科学密植、合理肥水管理、早化控、免整枝与早打顶、科学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