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蘑菇的二次发醇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菇房和菇床的搭建、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播种、复土和出菇期间管理工作等要点.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简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培养料通过二次发酵,质量比常规发酵明显提高,特别适用于老菇房或大面积基地栽培。简述二次发酵原理及作用,总结了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及合格的二次发酵几个主要技术指标,并提出二次发酵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研究培养料三次发酵不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温度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及出菇情况、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二次发酵相比,采用三次发酵,双孢蘑菇菌种发菌、吃料快,菌丝粗壮浓密,吃满料时间短,病虫害危害轻,无杂菌,并且菇大,结实,产量也比二次发酵高,增产幅度为5.24%~12.57%。三次发酵最佳培养温度为50℃、发酵培养时间为48 h。  相似文献   

4.
仵强  王本成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6):198-200220
利用发酵隧道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在省工、省力的前提下发酵成优质蘑菇培养料,栽培出高产优质的蘑菇,在为人类提供优质食品的同时实现了农作物秸秆还田,使土壤不断得到改良,形成菇多、肥多、农作物丰产的良性循环模式。该模式对保证人类食品供给安全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次发酵是双孢菇栽培中对培养料的处理再加工过程,一般在室内或棚内进行,通常也称为室内发酵或棚内发酵。培养料经过二次发酵,能够进一步将混合料内部的一切杂菌、害虫消灭;其次通过调节温度、空气、湿度等因素,促进蘑菇培养料进一步发酵转化,最终形成适合双孢菇生长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培养基质,利于菌丝健壮生长,能够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幅度可达20%-40%,显著提高菇农种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草菇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培养料中的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特征,以二次发酵结束后、发菌期和出菇期等3个不同栽培阶段培养料为研究对象,测定培养料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含量和pH值。同时,基于16S和18S rDNA序列研究同批次的培养料在3个不同栽培阶段的细菌和真菌等生物群落的组成时空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对比了同批次和非同批次未正常结实培养料与正常结实培养料的生物群落差异特征,以揭示培养料养分含量和生物群落中优势种群组成与草菇结实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次发酵后的培养料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钾和速效钾养分含量以及pH值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均明显上升,而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在发菌期显著上升后在出菇期下降。与正常结实的培养料相比,同批次未正常结实草菇培养料的全氮、水解性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养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表明,培养料中真核生物群落的Chao1、Ace指数随着草菇的定植、生长和子实体形成而下降,细菌群落的Chao1、Ace、香农指数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发酵料随着草菇生长发育其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优势菌群组成和相对丰度差异较...  相似文献   

7.
双孢菇采用立体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棚内空间,便于环境调控:所用菇房为砖墙菇房,长13m、宽8m、高5.3m,东西朝向,南北墙留通风口(高40cm、宽25cm),上下间隔40cm,左右间隔1.5m,床架用竹竿制作,床架宽1.1m,上下床架间隔50cm,底层距地面20cm,顶层距房项0.6~1m,床架之间人行道宽65cm左右。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稻草等培养料。采用立体栽培技术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使原料充分分解,病虫害少,产量高,二次发酵须向菇房内通入蒸气加热保温。  相似文献   

8.
鸡腿菇因形似鸡腿而得名,属中温偏高草腐土生菌,菌丝生长适温20℃~30℃。一、生产过程建造菇棚→配制培养料→培养料建堆发酵→装袋播种→发菌管理→菌袋覆土→出菇管理→适期采收。二、建造菇棚选择远离"工业三废"等污染源的空地、荒地、林荫下均可建棚。三、培养料制作1.棉籽壳5%、出过菇的菌料30%、干粪(马、牛粪均可)20%。2.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平菇发酵料袋栽技术,包括栽培季节及菌种选择、常用培养料选择及处理、培养料堆积发酵、装袋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及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平菇高产稳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学华 《农技服务》2009,26(1):40-40
从菇棚建设与消毒、培养料选择与配制、装袋与接种、堆积发菌、出菇管理、杂菌防治以及及时采收等方面阐述了平菇袋料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双孢菇培养料隧道通风发酵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双孢蘑菇培养料传统室外堆置发酵不均匀,后发酵受消毒和维持温度不到位,致使培养料成熟度差,杂菌、虫卵污染严重影响产量,后发酵水平低,质量更不稳定,单位面积产量低,能源损耗大的问题,笔者探索了双孢菇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别进行了利用不同比例的玉米芯、花生壳栽培金福菇的出菇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贵港市栽培的高产配方。结果表明:玉米芯培养料与花生壳培养料相比较,玉米芯培养料出菇产量更高、品质更好。2种培养料都是代替棉籽壳进行金福菇生产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得当,品种适宜,其生物学转化率并不低,栽培者可根据当地比较丰富的原材料选择适合当地的配方进行栽种。  相似文献   

13.
从菇房准备、菇房消毒、培养料的准备、培养料的科学配制、拌料、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培养、出菇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平菇温室熟料栽培技术,以期为平菇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当地实际,总结了秋栽花菇棚架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培养料袋选择、装袋与灭菌,接种,养菌管理,选择出菇场地与棚架出菇管理,催花,采菇,烘烤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草菇培养料不同发酵处理的栽培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堆沤发酵法、常规二次发酵法和简易二次发酵法处理的培养料栽培草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简易二次发酵法的栽培材料理化性状、草菇菌丝生长、病虫害控制和草菇的产量、品质及栽培成本等,都比自然堆沤发酵法和常规二次发酵法有较大的优势,表现为消毒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和具有较好的产量和质量优势。简易二次发酵法是草菇栽培中较理想的一种培养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温室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夏邑县气候条件,从菇房建设与消毒、培养料制备、装袋和灭菌、接种、日常管理、出菇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温室平菇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温室平菇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出菇期间,姬松茸(巴西蘑菇)经常发生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等现象,有时甚至成片或成批死亡,严重影响了姬松茸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姬松茸发生死菇的原因比较复杂,分析死菇的原因,根据生产实践,应采取如下对策。一、死菇原因1.培养料养分不足:培养料中的养分是姬松茸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培养料不足,势必影响菇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部分死菇。培养料营养不足主要的因素:一是氮源不足,培养料配方不当;二是铺设培养料偏薄,致使后期营养不足而死菇;三是培养料堆制不符合要求。堆料时没有掌握好稻草的水分,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易造成厌…  相似文献   

18.
魏鹏 《农村科技》2010,(11):61-62
<正>3.生理性病害①平菇A.培养料干皮,不发生菇蕾病状:袋栽平菇时,在平菇菌丝体刚长满培养料时即挽起塑料袋口,露出培养料等待出菇,结果造成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天津市白灵菇发展迅速,种植户迫切需要针对性较强的栽培技术。本文在连续几年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天津市白灵菇出菇季节和市场需求,提出天津市种植白灵菇的设施建设、适宜品种,各级菌种培养料比例、菌种制作与培养.出菇菌棒制作以及菇棚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20.
酒糟及秸秆栽培鲍鱼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酒糟及作物秸秆类综合培养料栽培高温珍稀食用菌鲍鱼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采用生物发酵结合物理灭菌法处理培养料和头潮菇立体袋栽、后潮菇覆土畦栽出菇配套技术,鲍鱼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