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各棉区杂草发生特点和种类,总结了棉田化学除草技术及其注意事项,以期为棉田杂草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都尔、丁西草胺、乙草胺等除草剂及其复配剂防除棉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膜内除草效果比膜外除草效果好。除60%丁草胺1500mL/hm2和50%乙草胺1500mL/hm2平均除草效果在80%以下外,其余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棉田杂草是棉花生产的一大灾害,成为高产、优质、增效的制约因素之一,我们经过多年棉田除草试验、示范,并吸取和借鉴了农民除草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一些适合本地区的除草方法。  相似文献   

4.
都尔、丁西草胺、乙草胺等除草剂及其复配剂防除棉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膜内除草效果比膜外除草效果好.除60%丁草胺1 500mL/hm2和50%乙草胺1 500mL/hm2平均除草效果在80%以下外,其余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棉田杂草与棉花争地、争肥、争光、争水.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给棉花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生产实践证明,不同时期在棉田应用化学除草技术,不仅节省除草的人力物力,还省工省时,除草效果好,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除草剂对套种棉田的除草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套种后,遮荫现象严重,有利于杂草的发生。通过不同除草剂对套种棉田除草效果的试验,筛选出适合旱地棉田使用的除草 剂。试验结果表明,除草效果较理想并对棉花增产有显著作用的除草剂有50%乙草胺、40%津乙伴侣和40%玉丰。  相似文献   

7.
初步研究了安徽省沿江棉区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运用杂草群落的重要值(MDK)和相对多度(RA),结合K类中心聚类法分析两种模式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程度。在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中,杂草发生种类和杂草演替规律差异不大。一般是以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马唐为重要杂草,由铁苋菜、狗尾草、马齿苋、通泉草、反枝苋和异型莎草等主要杂草组成的杂草群落;直播棉田杂草在棉花蕾期发生密度较大,对棉花的危害程度也较大。两种栽培方式下,不除草棉田的棉花前期株高、叶片数、果枝数和果节数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后期的株高、单株铃数、单铃重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皮棉产量减少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棉田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棉田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除草剂药害事件不断发生,给棉农造成重大损失。本文结合本地区的化学除草实践,叙述了棉田除草剂药害的主要症状,并分析其产生药害的原因,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详尽具体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棉田化学除草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我国棉田杂草的发生、分布和危害,阐述了药剂鉴选、复配及安全性诸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对育苗、地膜棉、直播棉、麦棉间套和麦(油)后棉田的化学除草技术做了介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点商品粮棉基地,水稻生产在全省举足轻重。近年化学除草越来越为广大稻农所接受。故必须迅速研究江汉平原的杂草种类、生物学特性、危害程度,以利开展稻田化学除草工作。一杂草种类江汉平原稻田杂草包括种子、孢子和藻类植物。约可分为35科、70余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稗草、野慈菇、鸭舌草、矮慈菇、牛毛毡、三梭草、田字萍、眼子菜、游草、金鱼藻、野荸荠等11种,尤以稗草最为突出。按耿氏分类法,稻田稗草有一个基本种,三个变种,即无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南部棉区棉田杂草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宏祖  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819-2821
采用等距取样法对新疆南部棉区棉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南部棉田杂草有16科42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16.7%,阔叶杂草占80.9%,莎草科杂草占2.4%,1年生杂草占57.1%,多年生杂草占42.9%;稗草、扁秆草、田旋花、灰绿藜为新疆南部棉田优势杂草,芦苇为棉田主要杂草。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草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有 1 2 4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37科、 93属 ,其中恶性杂草有马唐、铁苋菜、稗、鳢肠、狗尾草、马齿苋、牛筋草、千金子和刺儿菜等 9种 ,区域性恶性杂草 1 3种 ,常见杂草 2 0种 ,一般杂草 82种。发生优势度最大的为马唐、铁苋菜、稗、鳢肠 ,是江苏各棉区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由于棉花耕作栽培方式的不同 ,导致杂草的发生有差异 ,在水旱轮作棉田 ,稗、千金子、牛繁缕等喜湿性杂草的发生优势度较大 ;而在旱连作棉田 ,狗尾草、牛筋草、刺儿菜、波斯婆婆纳、香附子、苣荬菜等旱生性杂草种群发生较多。江苏棉田的杂草危害基本上以 1~ 2级为主 ,3~ 5级出现的田块相对较少。各棉区发生的杂草种类亦有差异 ,沿江棉区的杂草危害最严重 ,沿海棉区和淮北棉区次之 ,里下河棉区又次之。就江苏各棉区棉田总体情况来看 ,旱 旱连作棉田杂草的危害程度比水 旱轮作棉田略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棉盲蝽在转基因抗虫棉药剂防治与不使用药剂防治上的发生差异,及棉田周边杂草上棉盲蝽发生动态,结果:①不防治类型棉田各棉盲蝽百株虫口总发生量为879头,其中:中黑盲蝽274头,绿盲蝽189头,杂毛合垫盲蝽407头,赣棉淡盲蝽9头,虫种比依次为:31∶22∶46∶1,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②常规防治类型棉田各棉盲蝽百株虫口总发生量为588头,其中:中黑盲蝽371头,绿盲蝽104头,杂毛合垫盲蝽94头,烟盲蝽17头,赣棉淡盲蝽2头,虫种比依次为:63∶18∶16∶3∶0.3,中黑盲蝽为优势种。9月22日~11月2日棉田边盲蝽杂草寄主和虫口发生量:赣棉淡盲蝽杂草寄主有18种,虫口发生量779头,排位第一;绿盲蝽杂草寄主14种,虫口发生量180头,排第二位;异须单突盲蝽杂草寄主5种,虫口发生量104头,排第三位;其他几种棉盲蝽杂草寄主少发生量小,以小飞蓬杂草发生棉盲蝽种类最多,达6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不同耕作制度下棉田杂草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不同的耕作制度对杂草种类和数量的消长有很大的影响.免耕不覆秸秆、免耕覆秸秆、翻耕覆膜及翻耕不覆膜四种处理下,以免耕不覆秸秆条件下杂草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由此调查还可知道在免耕条件下覆盖秸秆也是控制棉田杂草滋生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开展了油菜秸秆覆盖对棉田杂草发生、棉花生长及土壤杂草种子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棉田杂草的抑制效果增强。与未覆盖秸秆且不除草处理相比较,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棉花单株铃数和子棉产量显著提高。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在覆盖后30d、60d和120d逐步减少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与全程除草剂处理较一致;随着覆盖量减少,对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降低幅度减小。全程除草剂处理降低0-5cm土层杂草种子库多样性,而油菜秸秆覆盖则可能增加0-5cm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多样性。3500Kg/hm2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处理的抑草效果和增产效果与全程除草剂处理一致。因此,在安徽省沿江棉区油-棉连作棉田推荐使用3500Kg/hm2油菜秸秆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  相似文献   

16.
铷(Rb)标记棉盲蝽及其向棉田扩散为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在网室试验研究证实,用硝酸铷2000-4000ppm喷洒寄主标记棉盲蝽,方法简便、结果可靠。1991年分别在河南太康县和南阳市用2000ppm的硫酸铷喷洒棉盲蝽集中越冬区域(200m#+2)大量标记棉盲蝽。结果表明,从铷处理区扩散到棉田的铷标成虫占80%以上,其扩散高峰在5月下旬。对野生寄主区在成虫羽化前进行耕翻处理,附近棉田受害率仅6.8%,未处理区的棉花受害率达33.9%-36%,处理效果为80%左右,该研究结果为棉盲蝽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油达防除油菜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油达对油菜地杂草防除效果及油菜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地喷施油达,可有效控制杂草的危害,且对油菜安全,适宜喷施量为50mL/667m2;施药后15d、30d,油达对油菜地杂草防效达71.05%~90.13%;药后45d防治小区杂草鲜重仅为对照的5.56%~20.27%。  相似文献   

18.
48%氟乐灵EC防除新疆地膜棉田杂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地膜棉田膜内杂草较膜外杂草种群数量多,生长量大,北疆地区早春气温偏低,膜内温度增高的灭草作用有限,除草剂播种前土壤处理是有效控制地膜内杂草的优良措施。地膜棉田播前施用48%氟乐灵EC1125~1687.5mL/hm2可有效控制狗尾草、稗草、反枝苋、灰藜等杂草,药后第45d对膜内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8.6%和93.9%~98.3%,对膜外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78.0%~86.5%和83.7%,对地膜内杂草的防效优于对地膜外杂草的效果,对棉花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