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平 《畜禽业》2002,(2):63-63
近年来,由于黄鳝天然资源日渐枯竭,市场价格居高不下,销路极为畅通,黄鳝养殖迅速成为养殖的新热点.一些农户不惜毁鱼塘甚至良田,投人大量资金从事规模养鳝,但养殖效果并不理想,血本无归者大有人在.笔者从事养鳝技术推广数年,深感规模养鳝难度很大.因此,规模养鳝务必冷静思考,谨慎行事,以免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1鳝种数量、质量难以保证到前为止,黄鳝苗种的批量繁育技术尚无突破,规模养鳝首先就受到苗种来源的限制,数量、质量都无法保证.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人工养殖所需黄鳝苗种仍主要来自于天然繁殖的野生鳝苗,由于野生鳝苗资源逐渐匮乏,苗种供不应求的情况显得更加突出,成为制约黄鳝规模化养殖的瓶颈。虽然有关技术人员对黄鳝人工繁殖作过较为成功的试验,其规模化生产、技术应用水平仍然不高,难以满足养殖需求。为探索黄鳝规模化繁殖,2012-2014年,姜堰区水产技术指导站与淡水渔业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认为网箱养鳝要想取得稳产、高产必须突破“四关”。一、种苗关优质的种苗是实现网箱养殖稳产、高产的关键。从近几年来的渔业生产实践看,黄鳝的人工繁殖虽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仅局限于人工繁殖、孵化两环节,难过育苗关,苗种规模生产仍是一个难题。大批苗种仍然取决于天然采捕。其主要来源为挖捕、鳝笼诱捕、电捕、钩捕和徒手捕捉。实践表明,鳝种徒手捕捉、挖捕及鳝笼诱捕为最佳,杜绝因困箱、肌体损伤而出现的“红条”、“白条”的黄鳝用于人工喂养。苗种最适规格应为20~25克/尾,除能保证最佳增长倍数…  相似文献   

4.
黄鳝在我国分布较广,为著名的滋补和药用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由于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人工养鳝的苗种主要来自天然捕捞,而捕捞的鳝种容易受伤,且人工养殖苗种存在食性、环境条件改变等诸多原因,因此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黄鳝很易发病,成为制约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之一.黄鳝肠炎病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发病率可占90%.本试验针对黄鳝肠炎病在饲养中发病特点,选择不同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网箱养鳝鳝种剔选与运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鳝(Monopterus albus)网箱养殖成功的关键是黄鳝苗种的质量。目前在黄鳝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尚未突破的情况下,人工养殖黄鳝的鳝种主要来自天然苗种,由于天然野生黄鳝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对其进行严格剔选在生产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野生收购来的黄鳝苗种进行剔选并安全运抵养殖基地,我们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一、鳝苗放养阶段的病害目前,国内黄鳝养殖主要以采集、收购野生鳝苗作为苗种来源,以下主要解析野生鳝苗放养阶段的病害。1郾呼吸衰竭发生有呼吸衰竭症状的鳝苗,在清水漂养时,鳝苗头吻端会长时间伸出水面,下颌部始终处于吸气膨大状态,并且惊动不下沉或下沉后头部又立即伸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由于生长增重、季节差价使黄鳝养殖或暂养具有丰厚的利润。近年来 ,黄鳝养殖或暂养者逐渐增加。然而 ,很多养殖户成活率低下 ,甚至全军覆没 ,损失惨重。笔者进行多年水泥池和网箱养殖黄鳝 ,成活率均在95 %以上 ,其经验体会总结如下。1投放体质健壮的苗种黄鳝苗种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完全成功 ,人工养鳝的苗种仍然依赖于野生捕捞。野生苗种捕捞形式多样 ,如笼捕、电捕、药捕、针钓、针叉和徒手捕捉等。其中以笼捕黄鳝受伤少 ,成活率高。人工养殖或暂养应选择笼捕苗种才有成活保障。优质野生苗种具有如下特点 :无病无伤 ,粘液不脱落 ;身体硬…  相似文献   

8.
黄鳝肠炎病药物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鳝在我国分布较广 ,为著名的滋补和药用鱼 ,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由于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 ,人工养鳝的苗种主要来自天然捕捞 ,而捕捞的鳝种容易受伤 ,且人工养殖苗种存在食性、环境条件改变等诸多原因 ,因此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黄鳝很易发病 ,成为制约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之一。黄鳝肠炎病发病率较高 ,据报道 ,发病率可占 90 %。本试验针对黄鳝肠炎病在饲养中发病特点 ,选择不同药物进行防治。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试验用病鳝于 1999年 5月采自河北安新鳝鱼养殖场。健康鳝种来自河北省白洋淀 (用迷魂阵和地笼捕获 ) ,体格健壮 ,表皮无伤…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市腾新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工厂化海水育苗技术与设备和淡水水产苗种培育基地。赣榆县鑫港海水育苗厂生产经营河蟹 (大眼幼体 )苗、梭子蟹苗、南美白对虾苗、中国对虾苗、罗氏沼虾苗、河豚鱼苗、大菱鲆鱼苗、缢蛏、文蛤、白蛤等苗种。城西镇程圩水产苗种场培育河蟹苗、豆蟹、扣蟹、黑鱼、黄颡、黄鳝、鳜鱼等淡水水产苗种。并提供成熟的网箱养鳝、养鳜技术。为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名特优水产 ,养殖户可凭地方水产局出具的介绍信享受优惠或赊销。公司制度健全 ,管理严格 ,有良好的合作信誉 ,为了使公司发展 ,现寻求养殖环境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0.
正南昌市农业科学院2016年在江西省余干县瑞洪镇黄鳝网箱养殖基地进行了水芹菜对黄鳝网箱越冬保种试验,本试验将未达到上市规格的幼鳝起捕出箱,移至网箱中进行越冬保种。为确保黄鳝苗种安全越冬,减少越冬风险,箱内浮植水芹菜,不仅可以保证鳝苗的成活率,而且春季还能收获2茬水芹菜,养殖户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养殖商品黄鳝,要想获得成功和高效,优质苗种是前提。据笔者实践体会,挑选优质野生苗种应注意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一、大小适宜自然温度下,人工饲养商品鳝时间在5个月~6个月,增重2~4倍,而年底只有规格在100g以上的个体有较高的价格。所以4月份~5月份放养的苗种体重应在30g以上,而且随时间推迟,选养苗种大小也需随之增大,当年才能获取较高的养殖效益。二、鳝笼捕获黄鳝苗种有人工繁育和自然捕获二种来源。人工繁育苗质量稳定,但目前极少,难以满足人工养殖的需要;自然水域中捕获方法主要有笼捕、电捕、针钓、药捕、针叉、竹夹和徒手捕捉等,其中…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铜陵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庭院池养黄鳝,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庭院养鳝已成为部分农户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苗种来源的广杂、放养密度的提高等,庭院池养黄鳝的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疾病种类也日渐增多,因病损失已呈日趋严重之势。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养殖黄鳝,其苗种主要从市场上购买野生黄鳝苗种,必须严格挑选,最好直接从捕捞者手中选购笼捉或锹刨的黄鳝作为苗种。目前,各地养殖的黄鳝苗种中,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身体细长,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较大,最适合于人工养殖;浅黄细斑鳝在自然界中数量最多,体色较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生命力较强,苗种来源广;体色青灰鳝适应环境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个体相对较小,一般不宜选作人工养殖的黄鳝苗种。作为养殖的黄鳝苗种,必须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色泽光亮、无病无伤、游动活波的鱼体,最好选择当地产…  相似文献   

14.
仙桃市张沟镇坐落于美丽的江汉平原腹地,湖北养殖看仙桃,仙桃养殖看张沟,作为中国黄鳝之都——仙桃市养殖板块的核心区,张沟镇因养鳝闻名全国,素有"中国网箱养鳝第一镇"的美誉,先后有曾庆红、贺国强、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指导。黄鳝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名特优品种,但苗种资源短缺的问题一直制约着黄鳝产业的发展,2019年6月2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政府组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国内11家高校、科研单位组成的专家团队在湖北省仙桃市对"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工作的完成不仅标志着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工作的完成,而且标志着我国18种量产淡水繁育鱼类的规模化人工繁育工作全部完成,为淡水量产鱼类人工繁育画上了圆满句号,从此高质量黄鳝苗种供给终于有望得到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19年黄鳝市场价格利好,科学养鱼杂志社一行来到张沟镇,就张沟镇黄鳝产业历史和现状,以及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成功后,张沟镇黄鳝产业进一步规划等问题采访了张沟镇人民政府卢华伟镇长、忠鳝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陈振华先生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余继升 《齐鲁渔业》2002,19(2):33-33
黄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天然野生黄鳝资源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黄鳝的人工养殖.前景广阔。湖北省麻城市名特水产研究所黄鳝项目组.通过6年研究实践,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黄鳝生长快.效益高。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一、建好养鳝池 饲养黄鳝的池子.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池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池面积一般20~50m~2.太大不便管理。若用水泥池养鳝,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才…  相似文献   

16.
黄鳝规模养殖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明生 《淡水渔业》1997,27(4):43-44
随着国内外对黄鳝需求的大幅度上升,野生资源日见反乏,天然捕捉的黄鳝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人工大规模养殖黄鳝显得越来越迫切。在用年代初曾出现过养鳝热,如湖北的京山、天门、孝感、枝江等县市均有很多养鳝专业户,但后来大都偃旗息鼓了,或改养其他对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依作者多年的调查和试养的情况看,主要存在苗种、疾病防治、饲料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是制约黄鳝大规模饲养的重要因素,现分述如下。1苗种问题目前人工饲养或暂养的苗种主要是从野外捕捉的,人工繁殖尚未过关。柯熏陶等(1987…  相似文献   

17.
<正>舒城县地处安徽中部,全县黄鳝网箱养殖大户超过100户,已成为该县水产养殖特色主导品种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黄鳝野生苗种数量难以满足养殖需求,同时气候因素制约苗种投放,苗种来源成为制约黄鳝网箱养殖发展的瓶颈。为此,该县水产局与省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展黄鳝规模化仿生态繁育研究,选择城关镇杨家黄鳝养殖场作为试  相似文献   

18.
黄鳝的选购与放养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福峰 《内陆水产》1997,22(10):10-10
近几年来,黄鳝的价格直线上升,每公斤在10-60元之间浮动,特别是季节差价更为悬殊,从而导致养鳝业迅猛发展。养鳝的丰厚利润,使得一些毫无水产养殖经验的农民朋友,纷纷上马养殖或囤养黄鳝,但由于养鳝知识的贫乏,使得部分养殖者遭到严重失败,乃至所养黄鳝全军覆没。笔者分析本地养鳝者失败的原因,发现主要有两点:一是养殖者对黄鳝的来源与选择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二是放养技术不过关。现分述如下:1黄鳝的选购黄鳝的选购是养殖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质量好坏直接涉及到投入及其风险,因此务必持慎重态度,注意不要随便从市场上…  相似文献   

19.
黄鳝痉挛症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黄鳝养殖大部分都是采集野生鳝苗作为黄鳝养殖的苗种来源,而野生鳝苗放养阶段出现的痉挛症因其发生广泛和高死亡率而对养殖户的危害极大。我公司在规模实施黄鳝工厂化养殖的基础上,对这一病害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得出一些结论并找到了预防的方法。一、痉挛症的发病情况痉挛症一般出现于收购的野生鳝苗放养后7~10天,初始表现为停食,易受惊,用声响和振动刺激后,鳝苗会出现窜游和跳跃现象,并持续15分钟左右,趋于平静。2~3天后鳝苗开始表现出弯曲症状,并且就地作打圈运动,同时肌肉极度紧张,头部与身…  相似文献   

20.
饲养黄鳝四要点一、苗种放养要规范参差不齐的黄鳝苗,放入鱼池后,主长差别较大,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会发生大吃小,结果数量越来越少,所以,黄鳝苗种放养要做到大小一致,不同规格的苗种要分池饲养,在养殖过程中,要适时调整1~2次。通常,重20g左右的幼鳝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