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肠炎病共同症状 :患病鱼体色发黑 ,游动缓慢 ,对外界的剌激反应迟钝 ,食欲减退 ,以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腹部 ,可见肠壁充血发炎 ,肠腔内无食物。区别 :活检时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 ,肠腔内粘液较少 ,而肠炎病的肠壁弹性较差 ,肠腔内粘液较多 ,严重时腹腔内充满大量淡黄色液体。2鱼蚤病与细菌性烂鳃病共同症状 :患病鱼鳃上粘液增多 ,鳃丝肿胀 ,鳃的某些部位会出现灰白色或有小出血点。区别 :活检时如发现病鱼鳃上有如蛆一样的虫体可诊断为中华鱼蚤病 ;若肉眼观察不能确定 ,可通过镜检 ,镜检时如鳃上有寄生虫寄生即可诊…  相似文献   

2.
在养鱼生产中,一些鱼病外观症状相似,而内在患病机理却不尽相同,如诊断错误便不能对症下药,往往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此,现将临床上一些较易混淆的鱼病辨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肠出血型草鱼出血病与菌性肠炎病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腹,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在于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内有大量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过程中,一些鱼病外观症状相似,内在得病机理却不尽相同,难以做到对症下药,从而致使许多地区的鱼病防治工作举步维艰。近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工作,现将临床上一些较易混淆的鱼病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一、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 1.症状和诊断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  相似文献   

4.
1病原  有的学者认为病毒为该病的主要病原,有的认为是由寄生虫及细菌感染引起的,也有的认为是这几种致病因子混合感染所致。2症状  病鱼少食或不食,有时在池边、水底静卧或缓游。有的体色发黑,有的病鱼头部、体表、鳍条及鳃丝有明显的出血点,有的鳃丝呈白色,肛门红。解剖观察,肝脏发白或呈点状、斑块状出血,胆囊大,胆汁浑浊变淡呈黄色。脾脏黑红色,无光泽,有的有腹水。3诊断3.1根据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以肠出血为主的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活检时前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  相似文献   

5.
《海洋与渔业》2010,(7):43-43
6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6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爱德华菌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甲鱼鳃腺炎病、疖疮病和红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困病等。  相似文献   

6.
衡阳市郊常见的草鱼病有: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病毒性的出血病、中华鳋、肤孢虫等,其次,还有锚头鳋、鱼虱等。近年来,为了提高草鱼成活率,采取综合防治,取得了成效。如西湖五一队,近两、三年来,草鱼成活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7.
亲鱼的病害防治在饲养亲鱼过程中常发生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打印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与成鱼情况完全相同,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预防方法:1.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用漂白粉和大蒜或五倍子和呋喃唑酮进行预防。2.打...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治疗中华鳋病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网华 《科学养鱼》1999,(10):27-27
中华鳋俗称鳃蛆,是寄生在鱼鳃上的一种大型桡足类。且其种类依寄生宿主而异。如大中华鳋多喜寄生于草鱼,鲢中华鳋喜寄生于鲢鳙鱼,长刺新鳋和日本新鳋则喜寄生于鲤、鲫、鳊等鱼的体表、鳃丝、鳃耙和鼻孔内。该类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4-11...  相似文献   

9.
正淡水常规鱼疾病从最初的中华鳋、锚头鳋等寄生虫病,肠炎、烂鳃、赤皮等细菌性疾病,水霉、鳃霉等真菌性疾病,草鱼出血病等病毒性疾病,发展到近几年新增加的肝胆综合症、鲫鱼鳃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草鱼烂皮烂身烂肌肉病等细菌性、病毒性、营养性疾病。治疗药物从最初的漂白粉、敌百虫、硫酸铜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主要成分,几百种药名,既有西药,又有中药,还有水质改良剂、营养  相似文献   

10.
邹新群 《内陆水产》2002,27(9):33-33
鱼类患病后,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但有些鱼病症状相似,如不能正确区别,就会失去治疗良机。现将几种容易混淆的鱼病区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出血病与肠炎病两种病均主要危害当年的一龄草鱼种,病鱼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呈鲜红色,但出血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而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充血发炎,严重的呈紫色,剖开肠道无食,有血脓,观察体表,鳍条被蛀蚀,腹部膨大,挤压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鳃霉病与烂鳃病草鱼多患这两种病,病鱼头部乌黑,鳃瓣苍白。但鳃霉病病鱼的鳃丝肿大、发炎,而烂鳃病则出现鳃组织腐烂、崩溃,鳃丝…  相似文献   

11.
亲鱼的病害防治在饲养亲鱼过程中常发生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打印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与成鱼情况完全相同,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预防方法:1.细菌性烂鳃、肠赤、赤皮病用漂白粉和大蒜或五倍子和呋喃唑酮进行预防。2.打...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与渔业》2010,(6):46-46
5月病害发生情况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5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溃疡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鳖红底板病和疖疮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和本尼登虫、罗氏沼虾白浊病,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与渔业》2012,(9):59-59
9月份我省气温、水温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是养殖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期。养殖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诺卡氏菌病、弧菌病、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鳜鱼虹彩病毒病、  相似文献   

14.
孙风琴 《内陆水产》2003,28(7):28-28
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养鱼业的严重病害,其全国流行,时间4~10月,尤以夏秋流行较多。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鱼养殖密度越高,水质越差,抵抗力越小,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与传染性赤皮病、肠炎病、出血病并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及鲢鱼、鳙鱼等,尤以草鱼鱼种最宜发病。当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发病症状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头部尤重。检查鱼鳃可见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常腐烂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取患部鳃丝镜检,可见鳃丝软骨外露,末端膨大、弯曲,鳃小…  相似文献   

15.
在饲养亲鱼的过程中 ,常发生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打印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与成鱼情况完全相同 ,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预防方法 ,供参考。1.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用漂白粉、大蒜、五倍子和呋喃唑酮进行预防。2.中华鳋病按每立方水体用2g25 %的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预防。3.锚头鳋病按每立方水体用0.5g90 %晶体敌百虫 ,间隔2周 ,连续全池泼洒2~3次 ,进行预防和控制。4.打印病 ,按每立方水体1g漂白粉全池泼洒预防。另外 ,要防止产后亲鱼的死亡。操作不细心…  相似文献   

16.
一、中华鳋病中华鳋病又称中华鱼蚤病,雌性鱼圣营寄生生活,寄生在鱼鳃上。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均有发生。在长江流域一带从4月至11月均可发病,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发病高峰期。主要危害二龄以上草鱼、青鱼、鲢鱼及鳙鱼,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中华鳋病轻度感染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则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因此渔民常称之为“翘尾巴病”,最后病鱼消瘦、窒息而死。病鱼鳃上粘液很多,鳃丝末端膨大或棒糙状,苍白而无血色,膨大处淤血或有出血点。中华鳋病的防治一般使用晶…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与渔业》2012,(10):61-61
10月份广东气温、水温仍然较高,养殖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养赡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诺卡氏菌病、溃疡病、指环虫、车轮虫病、孢子虫病、锚头鳋病、蹩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的白斑病、红腿病和不明病因病等病害的发病率仍然较高,要切实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渔业》2013,(5):71-71
3-4月病害发生情况 3~4月份,广东省水产养殖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诺卡氏菌病、水霉病、锚头鳋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瞥疖疮病和红底板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9.
病名:淡水鱼类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豚鼠气单胞菌 病症:病鱼离群,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食欲减退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黏液较多,严重时全呈红色,肠壁弹性较差,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水面鱼病暴发频繁,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而后者多由寄生虫咬伤鱼体所致。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50万~500万米3的水库湖泊均有发病,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治疗大水面鱼病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水面大、费用高。综合多年治疗经验,现结合实例谈谈几种危害严重的大水面寄生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一、症状及流行情况1.中华鳋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中华鳋雌虫用大钩钩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上像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鳃蛆病。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