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龙虱又称水龟子,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统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龙虱为肉食性水生昆虫,非常贪食,性情凶猛,食量较大。其主要食物为各种昆虫的幼虫、甲壳类、小螺蚬、蝌蚪、鱼苗等,一昼夜可刺死或摄食30尾鱼苗或  相似文献   

2.
龙虱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类地位 龙虱(Dytiscidae),又名水龟子、鳖虫,属水生昆虫,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总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食肉亚目、龙虱科。它的种类很多,仅在我国就有约160种,最常见的有日本吸盘龙虱、黑龙虱、东方三星龙虱等。  相似文献   

3.
水产害虫龙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虱又称水龟子,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统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龙虱为肉食性水生昆虫,非常贪食,性情凶猛,食量较大。其主要食物为各种昆虫的幼虫、甲壳类、小螺蚬、蝌蚪、鱼苗等,一昼夜可刺死或摄食30尾鱼苗或30尾蝌蚪,甚至能攻击10cm以上的小鱼。  相似文献   

4.
王欣  李林春 《内陆水产》2005,30(1):18-18
龙虱属水生昆虫,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龙虱成虫呈长卵流线形,扁平,光滑,背腹面拱起。触角丝状,11节,下颚须短。头部缩入前胸内。后足为游泳足,后基节与后胸腹板占据腹面的一大半。胸部腹面无针刺。龙虱幼虫为“水蜈蚣”,危害鱼苗。龙虱在自然界生活于田野、水沟、小溪等水体中。龙虱成虫滋味鲜美。同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鱼的害虫种类和发生危害鱼类的水生昆虫,经观察鉴定,主要是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的肉食性水生昆虫。1.鞘翅目的龙虱和水龟虫龙虱为鞘翅目的肉食亚目甲虫,属龙虱科害虫,成虫似金龟子甲虫,俗称"鱼虎"、"黑壳虫"、"硬壳虫",体长3cn;左右,气管的开口在背上,即在鞘翅底下,潜在水中会冒气泡,是呼吸之故;龙虱的幼虫称水蜈蚣,俗称水夹子,外形似蜈蚣,它对鱼苗危害很大,一夜之间能咬食10多尾鱼苗,每年5至6月份发生最多。龙虱的成虫更是鱼\虾危险的凶手,大量繁殖的龙虱能把所有的鱼消灭,更有趣的是能联合攻击10Cm以上大鱼…  相似文献   

6.
日本真龙虱生物学特性与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真龙虱(Cybister japonicusSharp)又称水龟子(以下简称龙虱),近年来人们发现其成虫肉味鲜美且药用价值高,市场上可售180元/kg,于是人们开始大量捕捉,致使目前的野生龙虱资源数量骤然减少,若长期下去,龙虱资源也可能会衰竭。为保护该物种资源,进一步开发其潜在的食用与药用价值,亟需对龙虱的生物学和养殖学开展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国内仅见贾凤龙等[1]对我国真龙虱属常见种分类及黑绿真龙虱的形态和生物学进行了观察;韦绥概等[2]对三点列黄边龙虱幼虫的呼吸系统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王立新等[3]对小水池养殖龙…  相似文献   

7.
各地信息     
农业部渔业局包树珣副局长谈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农业部渔业局包树王句副局长纵谈了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情况,并结合我国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繁殖保护就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 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区 事业,我国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 护区是我国乃至世界自然保护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我国水生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经历了  相似文献   

9.
大口鲶属凶猛肉食性鱼类,野生状态下以捕食各种鱼虾和水生昆虫类为主,在驯养过程中能使其食性发生改变而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由于大口鲶有同类相残现象,所以在其不同养殖时期要注意投饲技巧,以确保养殖效益提高。 一、亲鱼培育时期 亲鱼培育是人工繁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亲鱼性腺发育及繁殖工作的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松花江哈尔滨段宾县石场和鸟河乡两个采样点水域野生花(Hemibarbus macul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条纹似白鮈(Paraleucogobio strigatus)等三种鮈亚科鱼类消化道食物的组成,研究了这三种鱼类在河流生境下食性类型、营养级,探讨其在特定生态系统中饵料基础及鱼类间食物关系。结果表明,花属杂食性,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底栖生物、浮游植物,营养级为3.86;麦穗鱼为杂食性,其食物组成为小鱼、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营养级为3.07级。条纹似白鮈属底栖动物食性,主要摄食水生昆虫,营养级为2.53。  相似文献   

11.
小水池养殖龙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水池养殖成虱的效果,试验选择大水池和小水池,组成二个饲养组。饲养8周后测定各组龙虱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两组水池饲养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2.
正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就是用人工的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的活动。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野生渔业资源群体、增加野生资源种群数量,改善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持自然水域的水产生物的多样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近海资源增殖试验和较大规模的人工苗种放流,经过几十年的  相似文献   

13.
水蜈蚣,又名水夹子,是龙虱的幼虫。是一种水生昆虫,成虫和幼虫都是肉食性的,故对鱼苗危害很大。水蜈蚣,虫体长园柱形,有一对钳形大颚,似蜈蚣毒螯得名,头部略圆,两侧具有黑色单眼6个,有趋光性,触角4节,躯干11节,前三节为胸节,各具足一对,后八节为腹节,最后2节两侧有毛,末端尾毛二条,作呼吸用,倒悬露出水面。成虫产卵于水草上,尤其是杏菜(俗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越鳠的食物组成、摄食强度和摄食形态学。样本251尾,2008年6月~2009年5月采自云南元江。结果表明:越鳠的食物由水生昆虫幼虫和小型鱼类等15类组成,水生昆虫幼虫和小型鱼类的出现率分别为73.8%和64.2%,所占比重分别为40.0%和46.9%,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幼虫为越鳠的主要食物。随着体长增加,食物类别减少,摄食强度降低;水生昆虫幼虫的出现率降低,成虫出现率增加;体长160 mm以上个体胃中出现陆生昆虫且其出现率持续上升。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越鳠是一种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底层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幼虫。  相似文献   

15.
斑镬地方名又叫芝麻(鱼佥),是以小型水生动物(如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为食的肉食性鱼类。通常生活在江河中的激流处的石丛中;在广西分布很广,是江河中的名贵经济鱼类。由于斑蠖的肉质细嫩鲜美,市售价格很高。随着人们江河捕捞强度的增强,斑蠖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开发池塘养殖,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目前值得探讨的新课题。现将我场试养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日前,青岛市成立了青岛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并举行了挂牌仪式。这是自2002年初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成立以来,第一个成立的省(市)级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体现了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青岛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此,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和中国渔政指挥中心分别发去贺电,表示祝贺。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在贺电中表示:成立青岛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对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青岛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办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渔业及其水生…  相似文献   

17.
目前,渔业环境日趋恶化,资源衰退严重,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过去许多资源量比较大的品种,也因此而濒危,变得珍稀,为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维持水生生物多样性,农业部于2001年11月16日,发出关于组织编制《中国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的通知,要求在各省名录编制的基础上编制《中国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和制定《中国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我省于2001年12月5日由省畜牧水产局组织渔政处和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具体承担名录编制工作,于2002年4月完成名录的编制。名录共收集各类水生野生保护动…  相似文献   

18.
池塘网箱饲养黄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 ,且喜吃活食。在自然条件下 ,以小鱼、小虾、河蚌、小蛙、昆虫及其幼体 ,以及大型浮游动物等为食 ,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 ,也兼食一些植物性饲料 ,如水草、瓜菜类、谷物等。黄鳝大多栖息于稻田、池塘、沟渠和湖泊等水域的底层泥土中 ,也有在田埂、堤坝、塘埂中挖洞穴居的 ,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多在傍晚和夜间活动和觅食。人工饲养时主要投喂蚯蚓、蚕蛹、蝇蛆、小鱼小虾及冰鲜低值鱼块等。经过适当驯化 ,也可摄食配合饲料。黄鳝是我国居民食用相当普遍的水产品 ,年消费量很大 ,但由于近年来水域污染和过度捕捞 ,其野生资源急剧…  相似文献   

19.
团头鲂是中国长江中下游一些湖泊中特有的野生种类,其肉味鲜美可口,被誉为鱼中上品。1955年由易伯鲁从形态上将其与三角鲂加以区别,并确定为新种——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1960年,柯鸿文等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了团头鲂的繁殖与饲养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野生动植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对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资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据科学家研究,现在大致每天灭绝一个物种。物种一旦灭绝,是不可能再生的,这对人类及子孙后代来说是一个无可挽回的损失。要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从法律的角度认识到国家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坚决态度和立场,使全社会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