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规格蟹种培育是指将大亲本蟹苗(大眼幼体)通过一年饲养,育成规格100~180只/千克的蟹种(俗称“扣蟹”)的过程。大规格优质蟹种通常按只卖,售价高,只要将各环节技术把控到位,就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取得较高的效益。现将优质蟹种高产高效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设施1.蟹种池建设培育池呈长方形,长宽比7∶3,单只池面积以4~10亩为宜,池埂坡比1∶(2~3),池深1.2~1.5米。坡面使用护坡地膜和护坡网进行覆盖紧实,防止坍塌。  相似文献   

2.
江锦波  金春华 《内陆水产》2001,26(12):29-29
随着市场对大规格河蟹的需求,扣蟹培育尤为重要。而扣蟹培育好坏与池塘的环境条件、苗种来源、水质好坏和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只有各因素合理结合,才能高产和稳产。1池塘条件用于培育扣蟹的池塘,面积以1300~2000米2为宜。面积太小,水质变化较快不易掌握,但面积太大日常管理(如水草栽培,投饲以及捕捞等)不便。底质以沙质土较好,壤土次之。池塘不能渗漏,池深1.5~2米,坡度比为1∶1.5,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2苗种来源苗种的来源可分为天然苗和人工苗。人工苗又可分为土池苗和工厂化苗。天然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1999年,赣榆县城乡农民利用家前屋后土地建池培育扣蟹。7亩池子年底共捕获规格为每kg250~3000只的扣蟹2.8万只(回捕率22.8%),总产值35.9万元,亩均纯收入4.3万元。 4月底建池。池塘东西走向,宽4m,长20~25m,深30cm,平地堆高堤埂40~50cm。全池铺6m宽的农用薄膜防渗漏,薄膜上铺土5~10cm厚,池底四周叠放4层平瓦作为河蟹的隐蔽物。5月中旬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kg化水泼洒消毒,3d后进水30~40cm深洗池2次,然后放干水晒池。到5月20日,池塘进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目前河蟹养殖"育优质蟹种,养高品质大规格商品蟹"的发展思路,笔者于2013年在江苏省盐城市绿发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60亩蟹种基地进行了优质蟹种模式化生产试验,获得了蟹种平均亩产量198千克、规格120~140只/千克、亩纯效益9750元的好效果,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建设蟹种培育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沛、进排水方便的地方,要求交通便利,水电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单只池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塘坡比1∶(2~3),水深1.5米以上。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考虑到投饵  相似文献   

5.
正大规格优质扣蟹是高产高效养殖河蟹的重要基础。扣蟹培育应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1~5亩,水深不超过1.2米。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100千克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经过严格消毒的水草,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一、栽种水生植物在扣蟹培育池水边四周以及深沟种植水蕹菜。水蕹菜4月中、下旬在陆上利用种子在育苗田块内散播,待苗  相似文献   

6.
浙江温岭市“省级蟹虾贝精养园区”,经2001~2002年认真实施,所开发的1350亩中规格池塘养殖优质蟹虾贝产品,陆续销往全国各地,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总面积1350亩(长方形池),平均每只池面积20亩,池塘堤坝南北端对角各开设单孔进排水调控闸一座(孔径1.2米,均配上过滤网),池内环沟、中滩、边滩的面积各占1/3,即沟宽15米、深0.8~1.2米,中滩34米,边滩15米,池塘平均有效蓄水深为2米。2.配套设施建有出海总进排水双孔大闸一座(3米孔径),内置海淡水调节控制闸4座(3米孔径)、…  相似文献   

7.
何杰  邢华华 《水产养殖》2006,27(3):29-29
扣蟹培育从5月底至6月初开始,一般采用二级放养,在此以前时间内,扣蟹培育池处于闲置状态,利用这段时间闲置的扣蟹培育池进行大规格鳜鱼苗种的培育,不但能解决河蟹生态养殖中大规格鳜鱼种紧缺问题,还可提高池塘利用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时间地点 2004年4-5月,在南京高淳县团结圩农场。  相似文献   

8.
为了缩短河蟹的养殖周期 ,争取当年的蟹苗当年上市 ,利用早繁苗 (4月 1日之前出池的蟹苗 ) ,经塑料大棚强化培育至五期幼蟹 ,增强蟹苗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 ,也提高了河蟹的上市规格。经笔者几年生产实践 ,现将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技术作如下总结。1 培育池建造与大棚搭建1 1 培育池建造 一般采用土池 ,选择背风向阳 ,靠近水源 ,水质无污染、土质较好、保水性能强 ,交通方便的地方。池的两端应设进排水系统 ,并用筛绢防逃。池子长方形 ,面积 10 0~ 2 0 0平方米为宜 ,池深 1m ,池边坡比 1∶1 5 ,池底铺 5cm厚的砂子 ,池间距 1~ 1 5…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河蟹养殖面积已达一千万亩,其中,扣蟹养殖面积大于50万亩。扣蟹质量是影响商品蟹养殖成活率和规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扣蟹有良好的遗传基因,养殖的成蟹规格大,产量高。优质扣蟹在成蟹养殖中成活率高,一般超过70%,甚至能达到90%以上。质量差的扣蟹在成蟹养殖中成活率低于30%,成蟹规格小。本文从养殖实际出发,介绍大眼幼体选购、扣蟹培育、捕捉、运输的实用技术。一、池塘准备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我们选择了高塍镇洋新圩吴启荣的186亩池塘(9只)作为“省河蟹项目蟹种培育基地”之一,全部指标通过验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下面谈一下经验和体会:一、扣蟹池塘的建设1郾扣蟹池建设扣蟹培育池若有过多淤泥要进行清除,塘埂改造坡比要在1∶1郾5以上;各塘口要建立完备的、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并在各塘口排水处建造集蟹槽,面积从2~8米2因池而宜,深为0郾8~1米;大塘在塘内需开挖环沟和十字在塘内需开挖环沟和十字沟,沟宽1~1郾5米,深0郾6米。2郾防逃设施建设塘埂四周全部采用75厘米宽的钙塑板作为防逃墙,埋入土中25厘米,每隔1郾5~2米用竹桩或…  相似文献   

11.
一、鱼苗培育池与配套设施 1.培育池 (1)高位池:通常以面积为1~2亩/口的正方形或近正方形切角池塘为宜,池深2.5米,最大蓄水深度为2.0米,坡度1:(0.8~1.0),池内壁、底铺设无毒防渗土工膜,且回填砂粒20-30厘米,池底部中央设置排水系统,可自流排干池水,进、排水渠道分开设置。  相似文献   

12.
袁荣干 《内陆水产》2002,27(7):17-17
为了缓解优质蟹种短缺,提高商品蟹规格,增加养殖效益,2001年我站在俞垛镇养殖场进行蟹种培育示范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扣蟹成活率高,规格适中而且产量高。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2公顷,原为青虾养殖池,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配有排灌系统,四周用塑料板作防逃设施,塑料板下缘压入土中20厘米。池中种植苦草、伊乐藻,占养殖总面积1/2左右。1.2清塘、培肥水质5月18日用100千克/667米2生石灰带水清塘(水深20厘米),杀灭有害生物。5月21日施入发酵猪粪400千…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国内扣蟹生产一般采用常温培育的方式,培育时间为5月下旬前后至年底,一口池塘一年仅能生产一批扣蟹,池塘利用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我们设想通过安装温控设施使一口池塘一年能够生产出两批扣蟹。该设想顺利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在5月下旬前生产出第一批扣蟹。本试验拟利用2月上旬早繁的大眼幼体在控温池塘内采用三级强化培育技术,用100天左右即5月中旬生产出大规格扣蟹,使一口池塘一年生产出两批扣蟹成为可能。一、材料与方法1.培育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14.
<正>兴化市于2015年申报实施了"‘长江1号’河蟹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通过项目组专业技术人员与项目区内河蟹养殖户的共同努力,当年在2524亩蟹种池里培育出规格在160只/千克左右的"长江1号"优质蟹种5000多万只,现将其蟹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1.池塘条件蟹种培育池面积在5亩左右,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塘深1.2~1.5米,坡比1∶(2~3),池塘四周可选用钙塑板、铝板、  相似文献   

15.
扣蟹质量是成蟹养殖成败的关键,在成蟹池中围网将大眼幼体培育成扣星,保证来年成蟹养殖的昼种需求,能够提高养殖成活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其具体技术要点为:一、池塘条件及防逃设施三、池塘: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能高排低灌、面积15-20亩的池塘。池塘四周挖沟筑埂,沟底宽6米,相应堤埂底宽6米,上宽4米,埂外陡内坦,沟深1.5米。2‘防逃设施:以白铁皮为佳,其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防逃效果好。焊接后制作成高为0.5米的围墙,铁皮的下端埋入土中5-10厘米,外侧辅以竹桩固定支撑,由铁皮上再…  相似文献   

16.
大眼幼体当年养成商品蟹,存在养成规格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特点。为了提高商品蟹规格,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蟹苗三级培育试验,现小结如下。1 试验材料1.1 一级培育池 租用泰兴市水产品珍品养殖场温室大棚,为水泥池,共14只,计248平方米。1.2 二级培育池 地点在珊瑚镇东河下村,为土池,底质为沙土,东西走向,面积0.65亩,池深1米左右。用毛竹条搭成拱型大棚,单层塑料薄膜覆盖。1.3 三级养殖池 即成蟹池。与二级培育池相邻,面积10.5亩,池深1.5米,水源无污染,进排水方便。1.4 2月18日从如…  相似文献   

17.
梭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苗种培育 1.池塘条件 梭鱼苗种培育池的面积一般在1-5亩之间,水深1.0-1.5米,底质为泥砂土结构,池底平坦,要求保水性能好,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以利于进行池塘水体交换。养殖用水要求无污染,水质清澈,pH值7.2-8.5,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18.
孙亚伟  吕军 《河南水产》2003,(3):15-15,10
2003年平顶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为配套大水面围栏养蟹,推广蟹种池塘培育技术,在叶县孤石滩水库开展池塘培育大规格蟹种试验,试验面积1.3亩,投放规格14万只/公斤的蟹苗3万只,自5月25日投放至10月31日捕捞,共生产蟹种49公斤,平均规格11.11克/只,达到了池塘培育大规格蟹种配套大水面围栏养殖的目的。1池塘条件试验地点选在叶县孤石滩水库渔场,池塘面积1.3亩,池塘水深1.5米,沙壤底,微漏水,水质偏瘦,池塘内无水草,水源充沛,为水库自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2池塘的前期准备2.1防逃设施的建设首先在池塘四周铺设防逃塑料薄膜,高0.30m,下部埋入土中0.2…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亲蟹平均规格分别为158.9g、132.8g,♂亲蟹平均规格为180g、150g两种群体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其群体规格分别为128只/kg、160只/kg。在面积相同、放养密度相同、饲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天然海水土池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成活率为5.1%、亩产蟹种8064只;而采用天然海水工厂化繁育的蟹苗,育种成活率为2.24%、亩产蟹种3609只;在蟹苗来源相同、饲养管理相同,培育池面积为19亩的培育池蟹种产量低于面积5亩的池塘。  相似文献   

20.
一、池塘条件幼蟹培育池的面积在2000~2500米2之间为宜,最大水深为1.5米,底质无淤泥;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且无污染。进排水口用60目的筛绢过滤(防蛙卵、蝌蚪、鱼卵、野杂鱼等敌害入池),并建防逃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