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东大黄鱼人工养殖主要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现有51万只海水养殖网箱,大黄鱼是福建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区主要集中在闽东地区,约有30万箱。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这几年闽东地区大黄鱼养殖病害的发生也日益频繁,有些病害甚至造成养殖大黄鱼的严重死亡。为了了解人工养殖大黄鱼病害的流行情况,我们对闽东地区大黄鱼各主要养殖区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病害防治对策,以供养殖业者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闽东地区的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四县市的各大养殖区及邻近的罗源、连江养殖区的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的大黄鱼。 2调查内容:网箱和池塘养殖的大…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大黄鱼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开展海带-大黄鱼间养试验,研究了该养殖模式下海带对大黄鱼网箱养殖区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效果。通过对生物修复区、非生物修复区和非养殖区的连续定时和定点监测,结果表明间养海带对大黄鱼网箱养殖区的富营养化海水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经过28 d的连续监测,生物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无机氮(IN)、无机磷(IP)浓度均低于非修复区,同时生物修复区的化学耗氧量(COD)达到非养殖区的水平。因此,海带-大黄鱼的生态间养模式能有效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IN和IP,并显著提高DO浓度,改善水质,这将为大黄鱼的健康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 《中国水产》2012,(9):49-50
技术概述:海水鱼网箱养殖过程中,大量残饵和排泄物排入养殖区,不同程度地污染了海洋环境;网箱过密布局,造成水流不畅、水质富营养化、底部有机质的沉积,严重污染水质,引发鱼病而频繁施药后,反过来又引起鱼产品和加重了水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存在着浪费资源和增加养殖成本等问题.为此,推广大黄鱼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将从源头上解决近岸海水养殖小网箱自身污染严重,病害多,产品质量低等主要问题.该技术已经在闽东部分养殖区推广试验,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是闽东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面积占福建省的85%以上。随着大黄鱼网箱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受养殖环境污染,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频繁发生且日趋严重,已给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大黄鱼网箱养殖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探索大黄鱼网箱养殖鱼类病害的防治方法已成当务之急。 本文在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大黄鱼发病的主要原因、病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和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报道如…  相似文献   

5.
网箱养殖大黄鱼溃疡病的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倪海儿  王国良 《水产学报》2009,33(2):334-341
本文以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为研究对象,根据对2001-2005年间网箱养殖大黄鱼发病情况的观察分析、养殖水域环境因子的监测及其收集的气象资料,对大黄鱼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和养殖环境的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溃疡病的发生不仅与季节有关,而且还与环境因子的状况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大黄鱼溃疡病发生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筛选出与大黄鱼溃疡病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因子,从而建立了网箱养殖大黄鱼溃疡病发生的预报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对预报大黄鱼的溃疡病是否发生及发生的程度有高度显著的效果,用该模型对舟山市2005年大黄鱼溃疡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报,预报的正确率达到81.2%。为能有效、适时地对发病季节大黄鱼疾病的控制,本文还同时给出了网箱养殖大黄鱼发病季节溃疡病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6.
<正>A.大黄鱼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技术概述:海水鱼网箱养殖过程中,大量残饵和排泄物排入养殖区,小同程度地污染了海洋环境;网箱过密布局,造成水流不畅、水质富营养化、底部有机质的沉积,严重污染水质,引发鱼病而频繁施药后,反过来又引起鱼产品和加重了水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存在着浪费资源和增加养殖成本等问题。为此,推广大黄鱼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将从源头上解决近岸海水养殖小网箱自身污染严重,病害多,产品质量低  相似文献   

7.
为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以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根据2001—2008年间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发病情况的监测数据和各采样点海洋环境因子的测定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了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了灰色预报模型GM(1,1)和GM(1,N),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时间和发病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与养殖水域的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把水温、悬浮物、无机氮和COD选作先行指标,用这些因子的不同组合建立了GM(1,5)、GM(1,4)和GM(1,3)模型,比较这些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由无机氮和COD构成的GM(1,3)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为5.304%;用GM(1,1)模型对大规模细菌性疾病发生的时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以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根据2001-2008年间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发病情况的监测数据和各采样点海洋环境因子的测定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了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了灰色预报模型GM(1,1)和GM(1,N),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时间和发病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与养殖水域的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把水温、悬浮物、无机氮和COD选作先行指标,用这些因子的不同组合建立了GM(1,5)、GM(1,4)和GM(1,3)模型,比较这些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由无机氮和COD构成的GM(1,3)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为5.304%;用GM(1,1)模型对大规模细菌性疾病发生的时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正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目前养殖模式有传统网箱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和池塘养殖等,最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大黄鱼绿色高效网箱养殖技术,在网箱布局、养殖密度、投喂管理等方面不断调整改进,以期推动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在“七五”期间福建省首次获得成功,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6年育苗量达6000万尾,网箱养殖大黄鱼2万箱,取得很好的成绩。作者就大黄鱼网箱育种技术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据农业部联网信息中“大黄鱼海水养殖热中热’介绍,从1998年水产养殖情况看,养殖品种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养殖生产朝着多元化、有利于市场消费的多层面方向发展。海水鱼养殖成为新的增长热点,网箱养殖前景诱人,大黄鱼成为海水养殖热中热。随着水产品供给量增多...  相似文献   

12.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Richardson)是一种高值美味,群众十分喜爱的海产鱼类,是我国传统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一,有"海水国鱼"的美名。由于酷渔滥捕,资源衰竭,海洋捕捞已形不成渔汛,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规模化育苗与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我国大黄鱼已形成年育苗量超30亿尾、  相似文献   

13.
张柯  李强 《齐鲁渔业》2003,20(4):39-39
2001年9月下旬本场海水网箱养殖区爆发了一起白点病,真鲷、鲈、大黄鱼、美国红鱼等无一例外地发病,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20%-30%,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经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闽东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东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但目前生产上尚存在诸多问题。在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道了引起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剖析了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了大黄鱼病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及主要病害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黄鱼是浙南地区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在大量资本注入和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浙南地区生态大黄鱼养殖模式异军突起,通过改大、改深网箱、网栏、管桩式围网、深水网箱模拟野生大黄鱼生活环境,养殖出高品质生态大黄鱼产品,并在水产品消费市场受到热捧.  相似文献   

16.
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沉积物中Pb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了大鹏澳海水网箱养殖海域沉积物中铅(Pb)的时空分布特征。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的Pb含量明显高于贝类养殖区和对照区;网箱养殖区0~15cm层沉积物的Pb含量明显受到环境扰动的影响,呈垂直梯度减少趋势,而对照区沉积物的Pb含量垂直变化不明显;网箱养殖区,贝类养殖区和对照区沉积物的Pb含量均以春、夏季较高,秋季最低;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的Pb含量高于其它区域。大鹏澳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的Pb含量主要受到网箱养殖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大黄鱼是我国规模养殖的海水鱼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是福建省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海水养殖产品之一。福建省宁德市是大黄鱼主养区,2020年养殖总产量约17.9万吨。目前,大黄鱼养殖主要集中在内湾,主要模式为网箱养殖,部分为滩涂栏网、浅海围网和池塘养殖;少量在湾外养殖,主要模式为抗风浪大网箱养殖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黄鱼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海水网箱设置过于密集,养殖区域水质恶化严重,以及大黄鱼经多代人工繁殖造成性状退化,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故随着高温期的到来,大黄鱼细菌性疾病不断发生,出现以体表出血、鳃丝变白、体表长白点(或白斑)、眼睛红肿为主要特征的四大病害类型。 去年6月28日,我们走访了大黄鱼主要养殖区──福建省宁德三都澳和霞浦东安渔排,了解到近期渔病情况,并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病症类型大黄鱼14尾,对其进行病原体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试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前三种症状均由细菌引起。并对其…  相似文献   

19.
大黄鱼是我国名贵的经济鱼类,自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 1987年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其技术不断成熟和提高,目前大黄鱼网箱养殖已成为闽、浙两省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而且养殖面积还在继续扩大,发展势头很猛。然而由于饲料的缺乏,养殖户只能使用绞碎的小杂鱼浆,以生饵形式泼喂。生饵不仅直接破坏部分经济鱼类资源,而且营养不够全面,大黄鱼生长速度不快,且易诱发营养性疾病;泼喂鱼浆使大量残饵流失,造成近海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底泥变黑、变臭,严重威胁着沿海网箱养殖业的正常发展。况且,小杂鱼受禁渔期和季节的制约,货源供应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大黄鱼是我国海水四大经济鱼类之一,97年福建省科委将大黄鱼人工养殖列为省星点项目,福州市也积极开展了大黄鱼全人工养殖的研究开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得到逐步推广,促使广大渔区群众性入工养殖大黄鱼(网养和地养)得到健康发展。根据福州各沿海县(区)市的有关资料统计汇总,截至今年6同庆为止,海水养殖大黄鱼达4570个网箱.投书3669万尾;“油关殖100亩,投苗10万尾。各地计划在1997~1998年扩大养殖规模,连江县计划新增950个网箱;平潭县计划新增1460个网箱;福清市计划由现有的300个网箱发展到远期180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