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大黄鱼网箱育种阶段是指从鱼苗下排人箱至鱼苗长到全长15cm以上这一阶段。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疾病3大类。现就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汪长友 《内陆水产》2001,26(10):39-40
大黄鱼室内育苗阶段是指受精卵孵化出苗—鱼苗出池下鱼排这一阶段,历时约30~40天。这一阶段的主要病害有3大类即:营养性疾病、寄生虫类疾病和细菌性疾病。本文就上述3大类疾病的症状、病因、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营养性疾病1.1胀鳔病症状鱼苗大批量浮集水面,时而抽搐,时而打转,挣扎1~2天后出现死亡。镜检患苗,可发现其鳔比健康苗的鳔大1/3以上。病因投喂的轮虫强化培育不够,致使鱼苗体内缺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所致。大黄鱼属海水鱼,其生理机能比淡水鱼类低,不能利用摄入的食物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当投…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室内育苗阶段是指从受精卵孵化出鱼苗到鱼苗出池下鱼排这一时段,历时约30-40天.这一阶段的主要病害有三大类,即:营养性疾病、寄生虫类疾病和细菌性疾病.本文就上述三大类疾病的症状、病因、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郑尧兰 《水产养殖》2008,29(2):35-38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是指从体长15 cm的大规格鱼种养至体重达到商品鱼规格(400 g以上)直至出箱为止这一阶段.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疾病3大类.现就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7)
鱼苗在刚出生的时候生存情况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鱼苗刚刚出生时,如果培育人员稍微不注意大鱼就很有可能把鱼苗吃掉。而且就算鱼苗可以安全的生存下来,但是在鱼苗培育阶段,生存率非常低。因为在鱼苗培育阶段,由于鱼苗是鱼的幼体,自身免疫能力还不是特别的强,所以稍加不注意就会出现常见的病害,而且鱼苗本身承受病害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如果出现的病害非常严重,就会导致鱼苗死亡。所以在鱼苗培育阶段,培育人员一定要做好病害防治。就鱼苗培育阶段常见病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希望给培育人员带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汪长友 《内陆水产》2004,29(4):27-28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是指从体长15cm的大规格鱼种养至体重达到商品鱼规格(400g以上)。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虫病3大类。现将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开凤 《齐鲁渔业》2007,24(2):15-15
草鱼夏花培育阶段,病害较多,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和营养性疾病等,要对不同的疾病进行确诊,须对病原体进行镜检,有的还要对病灶部位作组织切片、病理观察,对于细菌性疾病,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感染试验及菌株鉴定等等。这对于广大基层鱼病防治员特别是对缺乏显微镜等必要的仪器设备的乡镇渔技员来说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广大基层鱼病防治工作者主要还是根据肉眼所观察到的(目检)不同症状,结合病害流行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1977,(6):29-31
成鱼养殖的各个品种,经过鱼苗鱼种阶段的培育后,个体长到一定规格时,即进入成鱼阶段养殖。此时,它们活动、摄食能力都很强,对敌害和病原体的侵袭也有一定抵御的能力。从总的来讲,这阶段的鱼类病害较鱼苗鱼种阶段少些,亦未有那么复杂。但也有为数不少病害对成鱼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9.
鱼病的检测与诊断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病害种类很多,其中病原性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藻类性疾病、原虫性疾病、蠕虫性疾病、甲壳动物疾病、蛭病、钩介幼虫病、其他寄生虫病等。非病原性疾病:包括藻类中毒、饲料中毒、重金属化学中毒、机械损伤、理化刺激、环境和水质恶化、营养缺乏等病害。此外,按患病部位,可分为皮肤病、鳍病、鳃病、胃肠病、其他组织器官病、肿瘤等。  相似文献   

10.
二、鱼类病害 (一)病害流行情况2006年4~10月间共监测到63种养殖鱼类的89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7种、细菌性疾病22种、真菌性疾病3种、寄生虫病害24种、藻类性疾病3种、其它7种及病因不明23宗(表1),2006年4~10月间,各月疾病种类在47~86种之间、发生病害的养殖品种在37~63种之间。  相似文献   

11.
会议消息     
日本是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培育鱼苗的,但在培育过程中,长时间使用同一培育槽,由于水逐渐污染而引起各种细菌性疾病,致使鱼苗成活率降低。这个段阶鱼苗还不能吞食人工饵料,所以不能用掺有药物的人工饵料来防治鱼苗疾病。过去一般用药浴鱼苗的方法,即将鱼苗转移到药溶液槽里作药浴处理,进行防治。但这种方法效果不稳定,且操作麻烦,药物需用量大,费用高。  相似文献   

12.
四、其他养殖种类病害(一)两栖、爬行类2006年两栖、爬行类的病害监测种类主要是鳖类、蛙类、龟类的6个品种、39种病害,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病害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其次为寄生虫性疾病,并以鳖类发生的病害最多。虽然鳖类、蛙类、龟类的年平均发病率均在10%以上,但年平均死亡率均较低(表6)。2006年因病害造成的养殖经济损失达到2.48亿  相似文献   

13.
贾滔 《河南水产》2010,(1):26-27
气泡病是一种常见的非营养性疾病,多发生在鱼苗育种阶段,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危害性大。但成鱼一般不易发病,危害性相对鱼苗小,因此不易引起养殖者的重视。但是,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尤其是鳊鲂鱼的成鱼越冬期,频频猝发气泡病,死亡率高,个别池塘甚至全池死亡,损失较大,危害性较往年严重。即使当时得到及时控制,鱼体表的损伤部位也很容易感染水霉病,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随着黑鲋人工育苗技术的逐步推广,育苗中的病害问题逐渐凸显,直接影响鱼苗的成活率。现根据这两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介绍几种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是指从体长15cm的大规格鱼种养至体重达到商品鱼规格(400g以上)直至出箱为止这一阶段,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疾病三大类.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虹鳟IHN和IPN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鲁祺  赵志壮 《水产学报》1988,12(4):327-332
本文报道了虹鳟鱼病毒性疾病IHN和IPN的流行与危害情况,对这二种病毒性疾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作了初步的研究,并进行了病原学鉴定。文中建议严格地把住进口鱼卵或鱼苗的检疫工作,采取更严格的防疫措施,多层次地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产养殖病害总体状况 (一)病害流行情况及特点 2005年4~10月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大宗水产养殖品种的病害进行监测,共监测到90种水产:养殖品种(鱼类62种、甲壳类11种、两栖和爬行类5种、贝类8种、藻类3种、棘皮动物1种)的207种病害(病毒性疾病15种、细菌性疾病91种、真菌性疾病5种、寄生虫疾病48种、藻类性疾病6种、其他病害42种及不明病因,表1、图1)。2005年全国水产养殖种类超过200种,其中大宗养殖种类在120~150种之间,监测结果显示,占60%-75%的大宗养殖种类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  相似文献   

18.
钩介幼虫是鱼苗培育阶段的病害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钩介幼虫对鱼苗的危害性及有否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85年4月25日至1985年6月14日做了感染试验及药物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9.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是指从体长15cm的大规格鱼种养至体重达到商品鱼规格(400g以上)直至出箱为止.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疾病三大类.现就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树金 《齐鲁渔业》2006,23(9):19-19
由于8月份的高温多雨天气,各种环境因子可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其中以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的发生为主,此外不明病因病害的发生也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