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般林业案件现场仅留下树木伐根,给计算被盗伐或滥伐林木蓄积量带来不便。通过测量一定数量的杨树活立木,建立杨树胸径与根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再根据现有立木材积表,编制杨树根径一元立木材积表,就可以在勘察时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杨树人工林的分类经营,提高杨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采用标准木法对洞庭湖区杨树人工林中不同径阶林木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7年生杨树人工林的径阶集中分布在14~20 cm。不同径阶杨树单株不同器官生物量均遵循树干树枝树根(含桩)树皮树叶的分配规律;随着径阶的增长,树干在单株、林分内所占的比例均呈增长趋势;小于5 cm的主干、树枝和根的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的胸径和树高均成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9 4、0.940 5和0.994 7。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阜新地区杨树的林木产量,研究科学的杨树栽培管理办法,以阜新市适生杨树"中绥12"为研究对象,对3~5年生杨树进行多处理切根试验,结果显示:8倍胸径两侧隔年切根的方法对杨树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好,第1次8倍胸径两侧切根试验,胸径生长率比对照提高4.9%,树高生长率比对照提高6.2%;第2次隔年切根试验,与对照相比,材积生长率高出11.9%;根系吸收速效氮、磷、钾的效果最佳,根系内源激素水平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都有所增加。8倍胸径两侧隔年切根的方法是培育适宜切根的杨树速生丰产林切实可行的高效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4.
杨树更新以径用植苗法,根蘖法成本高,工作量大,休闲时间长,管理困难,而采用伐根萌芽更新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并能提高林木生长速度,高生长可为根蘖苗的172%,胸径生长为163%。试验地为16年生的北京杨皆伐迹地,皆伐前树势生长旺盛,平均树高14.5m,平均胸径16cm,平均蓄积为83m~3/ha。试验内容为:了解不同采伐时间,伐根高低,伐根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秃杉人工林的标准地进行样木根径、胸径以及树高调查,主要利用spss软件作曲线估计,对广西黄冕林场龙凤寨内的秃杉人工林的根径与胸径、树高相关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人工林的径阶分布株数呈正态分布;根径与树高拟合效果较好的是幂模型和线性模型,而秃杉根径与胸径的拟合效果最佳的是线性模型;秃杉人工林分的根径和胸径、根径和树高之间组成的相关曲线模型,其平均相对误差较低,均在2%以下,模型的预估效果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伐区采伐量测算的准确性,避免根径材积表引起的偏差,提出了通过建立根径与胸径的线性回归方程,把根径换算成胸径,直接查胸径材积表得出伐区实际采伐量的方法。对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举例。论述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要点。  相似文献   

7.
杨树林木拍卖、转让、投资入股、贷款抵押、林政案件查处等离不开林木资产评估。调查杨树木材市场价格,研究杨树胸径、地径与不同规格木材出材率之间的关系,制定杨树林木资产评估方案,供评估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集山西省天然油松林的根径、胸径样本数据,依据《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技术规程》的技术要求,利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关系建立天然油松林根径-胸径数学模型,同时进行数学模型检验,最后建立根径材积表,以达到支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西天然林几个主要树种根径与胸径的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关系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根径与胸径间存在着密切、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根径与胸径间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是成立的、可用的,从而为以根径推算胸径,计算出某一树种单株材积提供了一个方便可行的方法,在营林实践中很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林业科研和生产中,要经常估测已伐林木的材积。特别是在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调查中,经常用根径推算立木材积,以便测定以往的采伐量、误伐量和滥砍盗伐量。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对树木根径的调查,然后通过根径与胸径的相关关系,导算出胸径,再根据胸径与单株材积的样木,编制根径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个杨树品系扦插造林和带根造林树高、胸径、材积、保存率的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优良速生杨树品系,为宜昌丘陵岗地发展杨树工业原料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扦插造林的保存率为64.9%,南林895杨5a生长量比20个品系平均提高树高27.3,胸径28.1,材积66.7;带根造林的保存率为67.5%,鄂育杨5年生长量比20个品系平均提高树高15.9,胸径23.2,材积37.1,可开展进一步的观察试验和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杨树品种幼树生长量的调查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豫北地区表现较好的杨树品种107杨、108杨、中林46杨和中绥12杨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地径、胸径的调查,进行了生长量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5年生杨树品种无论地径、胸径还是材积生长量.均以107杨生长为好,适宜豫北地区栽培生长;中绥12次之;中林46杨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一、根径材积表的编制方法同一元材积表(胸径材积表)是否一样?根据一个因子(根径或胸径)与树干带皮材积的函数关系[V=F(D)]而编制的数表称为一元材积表。一元材积表有根径材积表和胸径材积表之分。日常工作中,若不加说明,一元材积表指胸径材积表。无论那种一元材积表,它们的编表方法基本一样:首先伐倒一定数量的林木,实测材积及对应的根径或胸径;然后用多种函数表达式,求解系数值,以剩余平方和最小者为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松树种根径与胸径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与相关关系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根径与胸径存在着密切、显著性的直线回归关系,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成立的、可应用的。从而为以根径推算胸径并配合一元立木材积表计算立木材积提供一种途径,其数学模型应用到林木盗伐案件处理中,为司法量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经常迂到由伐根直径推导胸径以求得林木蓄积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根径与胸径的相关关系,我们于一九八一年四月至六月在东风林业局十一个林场做了调查研究,並编制出根径——胸径相关关系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选择黄土高原的 2 6a杨树纯林作为对照 ,对沙棘 杨树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平均株高比杨树纯林的高 44 8% ,胸径平均大 3 2 7% ,林分生物量高 1 3 9 76% ;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明显高于杨树纯林 ;混交林地与杨树纯林地相比 ,土壤表层各层容重减小 ,孔隙度增大 ,两林地土壤含水量除 8月份接近外 ,其他月份混交林地都要高 ;混交林土壤全N比杨树纯林地高 5 %~ 69 0 % ,土壤全P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速效P高出 2 2 4%~ 2 3 3 3 %。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杨树纯林中根径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表层 0~ 3 0cm ,而混交林主要分布在 0~ 1 0 5cm的范围内 ,相对更深、更均匀 ;杨树纯林中根径 >1 0mm的根系分布比混交林更深、更均匀。混交林的根径为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分布范围大体相同 ,根径 >1 0mm根系的分布范围要小。  相似文献   

17.
利用5994株样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的胸径与根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中分别以立地区域、径阶对胸径与根径的关系进行了拟合,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赤峰地区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峰市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立地、不同林龄、不同林种杨树生物量、碳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生物量随着树龄、胸径、树高的增长而增加,各个器官的生物量也不相同,干的生物量最大,叶的生物量最小,生物量依次顺序为:干根枝叶。树干的平均碳含量最大,为471.00 g/kg,根为461.14 g/kg,枝为468.00 g/kg,叶最小,为446.20 g/kg,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大小排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杨树人工林胸径与单株碳储量,树高、胸径与生物量、单株碳储量模型均符合乘幂模型,模型拟合率均大于80%。杨树人工林乔木层平均碳储量为37.783 t/hm2,赤峰地区杨树人工林乔木层碳储总量为26 539 627.38 t。  相似文献   

19.
目前,利用伐根与胸径的相关关系来测算立木材积,倍受林业科技工作者的关注。之前,采伐量的确定就是利用伐区作业现场遗留的根径来推算立木胸径,然后,通过胸径测算出立木材积的。其首推出伐根与胸径的相关关系经验式:D1.3=0.84D0—1.346。此式虽广泛应用于天山中东部各林区,但对于我区各局部地区而言,得出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有一定的出入。  相似文献   

20.
不同径阶杨树杨扇舟蛾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对速生丰产林4-22cm径阶杨树蓄叶量、叶面积、杨扇舟蛾食叶量、人工模拟摘叶对杨树生长量的影响等因子的调查分析,得出胸径D与杨树单株叶面积S之间的回归关系式为S=1.491D^1.2681(相关系数r=0.975),失叶强度与杨树材积年增长量的回归模型为V=0.0038—0.0028x-0.0004x^2(相关系数r=0.9865),确定杨树的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为失叶40%,杨树失叶强度的经济阈值为0.184,根据D、S的关系式,得出杨扇舟蛾幼虫理论防治指标E与胸径D的关系式为E九=28.5104D^1.2681,E阈=17.4864D^1.2681,根据E、D关系式,计算出不同径阶杨树杨扇舟蛾幼虫虫口密度的防治指标,结合各径阶杨树树冠投影中杨扇舟蛾幼虫折算系数及生命表推算出杨扇舟蛾1~4代幼虫达到防治指标时所对应的单位树冠投影中越冬蛹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