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防治夏大豆症青现象的发生,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喷施不同次数高效氯氰菊酯对大豆症青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喷施3次高效氯氰菊酯对防治大豆症青的效果最好,可以显著降低发病株的比例。单株瘪荚率比对照下降76.3%,单株绿叶片数比对照下降62.9%。小区产量是对照的7.2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大豆症青的施药预防策略,试验以16个不同开花期的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其中,主区是喷施杀虫剂(522.5 g/L氯氰·毒死蜱乳油),共3个处理(对照.不喷施杀虫剂;B1.每个品种的初花期喷施1次杀虫剂,盛荚期喷施1次杀虫剂;B2.统一在出苗后第40天喷施1次杀虫剂,第60天喷施1次杀虫剂),副区是16个不同大豆品种。分析了不喷施杀虫剂时不同大豆品种的症青严重程度和2种杀虫剂喷施方法对不同大豆品种单株有效荚、无效荚、无效荚比例、单株粒数、症青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不喷施杀虫剂)下的16个大豆品种均发生严重的症青现象,症青株率为90.0%~100.0%,单株无效荚比例为61.6%~93.4%;16个大豆品种间症青株率差异不显著,单株无效荚比例差异达到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B1和B2处理均能降低大豆的单株无效荚比例和症青株率,增加单株粒数,减轻大豆的症青症状;B1和B2处理间对大豆症青的预防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相对于B1处理,B2处理更易操作。因此,在大豆生产中,分别在出苗后40、60 d各喷施1次杀虫剂,可显著减轻大豆症青症状。  相似文献   

3.
大豆症青现象是近些年困扰黄淮海大豆生产的重要问题,但影响大豆症青发生的原因一直不是很明确。研究以16个花荚期进程不同的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症青严重程度与花荚期天气、生育期进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试验年度条件下,所有大豆品种均发生了严重的症青,品种间瘪荚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对症青株率与开花期和结荚期持续天数、高温日数、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湿度、每天14点平均气温、品种生育期等13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除了症青株率与开花期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外,与花荚期高温等其他因素均不相关。大豆生产上应防止花荚期干旱,以降低大豆症青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豫西地区夏大豆发生"症青"现象可导致大豆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尚不明确,防治手段也缺乏针对性。为了有效防治豫西夏大豆"症青"现象,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大豆重茬和品种差异对夏大豆"症青"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茬地块大豆"症青"株率平均为31.70%,正茬地块大豆"症青"株率平均为1.01%,且两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重茬条件下,25个大豆品种均有一定程度的"症青"现象发生,"症青"株率变幅为8.6%~58.7%,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在正茬条件下,所有大豆品种的"症青"现象均较轻,56%的品种"症青"发生率不足1%,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重茬导致大豆"症青"现象发生或者加重,生产上应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防治大豆"症青"发生,同时选择对"症青"现象抗性较好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机硅浸种和叶面喷施,研究其对大豆产量、根系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用有机硅浸种在苗期可以促进大豆的根系伸长,增加根瘤数;叶面喷施有机硅可降低株高,增加大豆主茎有效节数,提高大豆的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适宜浓度可以降低大豆瘪荚率,从而增加大豆的产量。叶面喷施有机硅的用量3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几年黄淮海地区愈发严重的症青现象,为明确症青对大豆产量损失的影响,调查一片发生症青的夏大豆田,将其分成90个小区,调查小区的病株率,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症青传播规律及其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与发生症青春大豆田距离的增大,夏大豆田症青症状显著降低;除了百粒重外,病株率与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均呈显著负相关;无效荚数是与病株率和产量的关系最紧密的农艺性状;产量损失率与病株率极显著正相关。防止症青应该采取大面积同步进行的"统防统治",在荚期喷施内吸性农药,减少点蜂缘蝽刺吸危害。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现象频发,给许多种植大豆的农民,特别是种植大户带来了很大损失,尽快摸清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势在必行。1大豆的"症青"现象大豆的"症青"主要表现是当大豆正常生育期结束,也就是大豆进入成熟期时,植株仍然枝青、叶绿,有荚无籽、秕荚或者籽瘪烂的现象。2大豆"症青"发生原因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从多个学科视角  相似文献   

8.
选用4个耐荫性不同的宁夏主栽大豆品种(系),对比研究在单作和大豆间作玉米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的大豆平均有效分枝数减少,降幅为53.78%;平均株高、底荚高分别增加14.39%和6.10%;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减少39.9%、30.83%、27.53%;大豆百粒重也有下降,降幅为7.46%。不同种植方式下4个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豆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与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大豆新品种(系)的选育过程中要把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作为首选对象考虑,同时降低株高和底荚高;提高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也是提高单株产量的途径之一。本试验中适合单作和间作的耐荫性大豆新品系是宁黄48,单作产量较对照增产26.99%;间作宁黄48产量最高为1 238.7 kg·hm~(-2),较对照增产4.72%。  相似文献   

9.
豫东潮土区夏大豆发生荚而不实与硼素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夏大豆发生荚而不实与土壤缺硼有关。土壤有效硼含量与大豆单株空荚率呈显著负相关,r=-0.4628*;大豆籽粒含硼量与单株空荚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597**;土壤有效硼含量与籽粒含硼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95**。土壤有效硼含量0.5mg/kg为夏大豆发生荚而不实的临界指标。夏大豆施用硼肥能显著减少荚而不实的发生,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等产量性状也得以改善。用硼肥拌种、作基肥和花期喷施分别使大豆单株空荚率下降10.2,6.2和7.2个百分点,分别增产19.0%,10.7%和23.4%。在2 700 kg/hm2的产量水平下,适宜的N、P2O5、K2O和硼砂的施用量分别是75,150,127.5和7.5 kg/hm2,相应的施肥配比为1∶2∶1.7∶0.1。  相似文献   

10.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元明浩  孟广萍  朱阳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47-17449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形态的影响。[方法]以4个不同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始花期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混剂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品种上的效果各不相同。综合比较表明,喷施硅丰环6000倍液,对改善大豆植株性状,增加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效果最优;喷施硅丰环6000倍液+复硝酚钠60130倍液和芸苔素1000倍液+复硝酚钠6000倍液+矮壮素l000倍液对改善植株性状,增加产量、单株荚数及单株粒数也有较好的效果。[结论]该研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高产栽培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单核期对甘蓝型油菜CMS喷施新型化学杂交剂SX-1的同时加入尿素、速溶硼肥、磷酸二氢钾及其相互配组的肥料,结果表明:混喷尿素能明显提高油菜CMS叶片叶绿素含量、株高及株高日增长率;速溶B肥可明显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结角数、结角密度和产量;磷酸二氢钾仅在与速溶B肥配合使用时才可增加有效角果数;尿素和速溶B肥配合使用可明显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同时增产效果也最佳。化学杂交剂SX-1与肥料混合喷施可提高杂交油菜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2.
夏大豆瘪荚率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荚而不实在黄淮区大豆生产中频繁发生,为探讨不同大豆品种荚而不实的遗传差异,以瘪荚率为指标,对豫豆25号×中黄24、冀黄13×中黄13和冀黄13×开豆16等3个杂交组合P1、P2、F1、F2等4个世代瘪荚率进行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5个亲本的瘪荚率存在显著差异(6.26%~90.96%)。3个组合瘪荚率的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且均检测到主基因的存在,但主基因的遗传率均较低,分别为13.40%、29.17%和32.42%。说明大豆荚而不实现象的瘪荚率是典型的数量性状,育种上应以聚合回交及轮回选择等方法聚合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13.
选择9个来源于黄淮海地区的大豆品种,在播后苗前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处理,研究了乙草胺对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有差异.2250mL/hm2处理,冀豆7号和五星1号药害症状较轻,冀豆7号、冀黄13号、五星1号和鲁99-10的株高有所增加,其它品种的株高均降低;喷施乙草胺,所有参试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产量均低于人工除草,但是冀豆7号和五星1号减产幅度较小;中作011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其它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降低;除冀黄13号和早熟18号大豆外,其它品种的脂肪含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条件对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指出,大豆的丰产稳产,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生态类型的基础上,一定类型的品种,适应于一定的生态条件。在黑龙江省安达县瘠薄盐碱土壤上,植株高大,有分枝的类型,是主要适应类型。在黑龙江省绥化县高肥土壤上,则表现相反,以植株不过高,节简短,主茎发达,结荚多的生态类型,才是高产品种类型。对品种材料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各性状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也证明,株高、分枝数、分枝荚数、节间长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高,易受生态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芸(薹)素内酯乳油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苗期和开花期,用0.01%芸薹素内酯乳油进行茎叶喷雾,能够增加大豆的株高和主茎节数,增加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并提高产量,但略降低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大豆发芽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选取7个大豆品种与玉米品种‘陕单650'进行间作种植,分析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大豆品种各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和主茎节数比单作大豆高,但单株荚数和结荚密度比单作大豆低,间作大豆的生育期比单作大豆长;间作大豆的粗脂肪和蛋白质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单作大豆降低,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比单作大豆低,百粒重在不同的品种间变化规律不一致,7个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模式平均低49.88%。通过各性状的分析,为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筛选合适大豆品种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沿淮地区广泛种植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荚长、荚宽、单荚粒数、鲜豆百粒质量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变异、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荚长与荚宽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外,其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5。通过聚类分析,利用类平均法在欧氏距离5.597 3处可将41个菜用大豆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 各类群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及单株荚数等7个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为87.028 1%,可以反映出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荚是为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提供同化物的暂存源器官。大豆荚脱落率高是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化学控制技术提高大豆产量的内在机制,通过研究叶面喷施2种调节剂对大豆荚生理代谢及离区脱落纤维素酶基因(GmAC)表达的影响,为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品种抗线6号(Glycine max)为材料,在R1期叶面喷施60 mg·L-1促进型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50 mg·L-1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于喷药后35、42、49和56 d选取处理和对照中的大豆豆荚,测定荚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脱落纤维素酶(AC)等生理指标。喷药后第5天用剪刀剥取同一处理大豆荚基部与茎相连离层区组织,采用RT-PCR方法测定脱落纤维素酶基因(GmAC)的表达量。【结果】除喷DTA-6后35 d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外,其余取样时期DTA-6和S3307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荚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喷药后35-49 d,DTA-6和S3307处理荚皮中蔗糖含量低于对照,而在喷药后56 d高于对照。除喷S3307后42 d处理的淀粉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余时期DTA-6和S3307处理均增加了荚皮中淀粉含量。在喷药后35、49和56 d DTA-6和S3307处理降低了荚皮中MDA含量。在喷药后35、42和56 d DTA-6和S3307处理提高了荚皮中POD活性。S3307处理在喷药后35、49和56 d降低了荚皮中AC活性,DTA-6处理在喷药后42-49 d降低了荚皮中AC活性。DTA-6处理下调了大豆离区GmAC的表达量,而S3307处理大豆离区GmAC的表达量上调。DTA-6和S3307处理均有效地改善了大豆单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性状,2012年和2013年产量分别比对照高6.23%、1.41%和4.83%、5.30%。【结论】DTA-6和S3307处理有利于大豆荚皮中同化物的转运和积累,提高保护酶活性,减少膜脂质过氧化产物,降低了荚脱落关键酶活性,2种处理均有利于大豆荚的建成,并最终提高了大豆产量,其中,以DTA-6处理大豆离区GmAC的表达量下调,DTA-6处理调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倒伏已成为大豆进一步高产的限制因素,不同剂量化控对大豆生长、产量、品质影响很大。使用"国光"牌大豆矮丰进行四个剂量化控处理,掌握大豆即抗倒又建壮生长的最佳用量,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结果表明,喷施大豆矮丰,能缩短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增加单株分枝数和夹粒数,少量多次喷施有增产趋势,一次喷施量过大反而会使大豆倒伏现象有增加,产量有所下降,综合表现667m2喷施50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