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射阳县特佣乡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逐步形成了以蚕养农,以蚕兴农,以蚕兴工,以蚕致富的农村经济新格局。1989年全乡实现多种经营产值3400万元,占农副工三业总产值的40.9%其中栽桑养蚕收入就达1220万元。全乡人年纯收入实现907元,其中蚕桑收入就达近400元,户均蚕桑总收入达2200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正> 近十年来,江苏省射阳县特佣乡坚定不移地发展蚕桑生产,走出了一条“以蚕促农、以蚕兴工、以蚕致富”的路子。1991年全乡人均纯收入实现1018元。其中直接来自蚕桑的480元,占多种经营纯收入的72.5%。1992年蚕茧总产达1300吨,出圃桑苗3.5亿株。预计农村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其中来自蚕桑的占一半以上。该乡决心继续抓好以蚕桑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致富工程”。力争在“八五”期末提前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江苏省射阳县特佣乡坚定不移地发展蚕桑生产,走出了一条“以蚕促农,以蚕兴工,以蚕致富” 的路子.1991年全乡人均纯收入实现1018元,其中直接来自蚕桑的480元,占多种经营纯收入的72.5%.1992年蚕茧总产达1300吨,出圃桑苗3.5亿株,预计农村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其中来自蚕桑的占一半以上,该乡决心继续抓好以蚕桑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致富工程”,力争在“八五”期末提前五年跨入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600元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射阳县特庸乡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形成了射阳县重点蚕茧生产基地。1987年产茧780吨,占射阳县产茧总量38.05%,比大发展前的1983年增长了5.2倍;栽桑养蚕总收入55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35%,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今年春夏蚕已售茧387.2吨,比去年同期增41.6%,列盐城市各乡镇之首。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该乡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87年这个乡人平纯收入556元,其中蚕桑收入155元,户平430元。  相似文献   

5.
<正> 紫阳县大坝乡有三村25组,农业人口2729人。1979年列为蚕桑基地乡。从1980年起,县蚕桑站就重视抓该乡的蚕桑基本建设和技术示范推广。经过几年奋斗,蚕桑生产初具规模。1988年全乡有桑树70.76万株,年养蚕1136张,产茧37090公斤,蚕茧产值3007万元,实现户均千株桑,户养一张蚕,人均100元,蚕桑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6.
素有九里桑园之称的盐官乡,其蚕桑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9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371.98万元,其中蚕茧产值为768.20万元,占32.4%。蚕茧收入是我乡农业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83年以来蚕桑生产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蚕桑生产迅速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广高产经验,实行科学培桑、科学养蚕,  相似文献   

7.
<正> 旬阳县桐木乡位于旬河西岸,属土石山区。全乡14个村,1685户,7675人。土地总面积94566亩,其中耕地21214亩,人均耕地2.76亩。桐木乡群众,历来有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商品生产的习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乡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除坚持抓粮食生产解决吃饭问题外,积极发展以蚕桑为主多种经营生产,增加经济收入。1984年,全乡人均生产粮食794.6斤,人均产值202.96元,其中蚕桑产值占工农业总收入的5.29%。1985年桑树  相似文献   

8.
张节伯  吴华 《江苏蚕业》2003,25(2):47-49
<正> 近几年,盐城市发展蚕桑生产已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基本融为一体,蚕业产业化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现有桑园21333.3hm~2,“九五”末茧丝绸全行业产值近10亿元,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一大亮点。现就盐城市蚕桑生产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及发展谈一些看法,谨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9.
<正> 射阳县特佣乡王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蚕桑专业村。全村468个农户中有396户养蚕,桑园面积800亩,1987年全村栽桑养蚕收入59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46.3%,一、三、五组农户收入的90%来自栽桑养蚕。栽桑养蚕不但壮大了村级经济,还有力促进了全村各业的综合发展。一、选准路子抓发展。王村在1981年人平收入只有52元,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  相似文献   

10.
姚丽娟 《江苏蚕业》2006,28(3):36-38
蚕桑产业是桐乡市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年饲养蚕种在40万张左右,年均产茧近2万吨,产值近3亿元,占农业产值的25%以上,是桐乡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整理工程和“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动力和劳动者素质等矛盾日益突出,给蚕桑产业带来很大冲击,特别对小蚕的饲养矛盾更为突出。为  相似文献   

11.
种桑养蚕,取茧制丝织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生产.纵观全国,凡种桑养蚕茧丝生产发达的省(区),其经济都较富裕.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丝绸之乡的浙江、江苏、广东,农村经济都较富裕.如浙江省,1981年全省蚕桑总产值为30282万元.蚕桑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五业总产值3.3%,占农业产值的6.16%,其中七个年产茧五万担以上的县,1981年蚕桑产值为农业产值的23.34%,高的可达31.32%,仅养蚕一项平均每个农户收入268.18元,每个农业人口平均收入62.5元.我区平南县是种桑养蚕的老区,特别是城厢公社河口大队,更是家家种桑育蚕.1982年全大队养蚕5819张,产茧2036担,收入34万多元,平均每户养蚕收入382元,人均收入64元.全大队养蚕收入超  相似文献   

12.
贺臻全 《四川蚕业》2001,29(2):45-47
<正> 文峰乡,全乡幅员面积21.7平方公里,辖10个村、77个社、4341个农户,农业人口13200人,耕地面积7973亩,人平耕地0.55亩。该乡是南充市40个市级蚕桑示范乡之一。2000年全乡已发展间作小桑园48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全年养蚕10100张,生产蚕茧35万公斤,同比增产66.6%,全乡茧款收入达450万元,人平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蚕桑产业的经济比重和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但以产业规模和产业风险来说,该产业仍是桐乡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应用桑树良种是强化产业基础、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稳定提升蚕桑产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站是1979年建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省、地业务部门指导下,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大胆创新,普及技术,促进了全县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全县有6个区,28个乡(镇),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1978年产蚕茧44.5吨,产值31.8万元,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8%,人均蚕桑收入2.11元;到1985年,产茧达到502.1吨,蚕茧产值210多万元。六年中,蚕茧产量增长了3.6倍,产值增长了6.4倍,在衣业总产值中,蚕茧产值上升到9.3%。蚕病得到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5.
刘畅 《四川蚕业》2004,32(3):55-56
大河苗族乡位于兴文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86.7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全乡辖1街村19行政村,由于区位优势差,且无好的工业企业,全乡经济一直较落后。2003年乡财政收入92.8万元,人均纯收入仅2000余元。长期以来,乡里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属我县传统农业乡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何在?这一首当其冲的核心问题就成了全乡上至党委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笔者近期通过走访调查后认为:发展蚕桑这一绿色产业,不仅符合该乡实际情况,而且能为大河人民增加收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伦亚 《蚕学通讯》2005,25(2):58-60
蚕桑生产是我县实施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农业的优势项目,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性支柱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栽桑养蚕在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曾为开县创造过辉煌业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目前,国际丝绸行情攀升,我县蚕桑生产形势很好,原料茧供不应求,蚕茧收购价格涨幅较大,2004年农民茧款收入366.43万元,年增长42.41%.面对机遇,如何把我县蚕桑生产盘活盘强壮大,重铸开县蚕业雄风,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发展,是我们每一位从事蚕业和农村经济的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邛崃县宝林乡1村2组蚕桑重点户杨学义挖掘荒地、溪边、河畔栽植了“四边”桑和8亩带状桑园,以养蚕为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年年季季蚕茧优质高产,是全县著名的蚕桑重点户。曾获县、市、省表彰和奖励。杨学义今年春蚕饲养13张,总产茧586公斤,平均单产茧45.08公斤,茧款收入5247元;还为全乡共育小蚕120张,收共育费1200元,全春共收入6447元,人平收入1289.4元。杨学义养蚕年  相似文献   

18.
温岭市坞根乡位于温岭市西南沿海山区,属经济欠发达乡镇。近年来,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狠抓温岭草鸡的饲养。1999年全乡出栏“温岭草鸡”370万羽,创产值3730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年净收入达800多万元。养鸡业已成为坞根乡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1 发展养鸡业的经验 1.1 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为适应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坞根乡有关部门把发展养鸡业作为振兴全乡农村经济的龙头产业。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了发展措施,鼓励养鸡户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办法来组织生产和经营。目前全乡已有专业饲养户500多户,大部分饲养户饲养量已达10万羽以上。并在资金上积极疏通贷款渠道,仅乡信用社每年贷款就达1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淳安县光昌乡是一个只有8个行政村6 400多人口的偏避、贫困的小乡,2005年人均纯收入仅3 720元。而作为淳安农民脱贫致富优势产业的蚕桑生产在本乡很少,全年蚕茧产量仅为32 t,产值76万元,不到蚕桑一个重点村的规模。随着茧丝绸市场行情高价位运行,蚕桑生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种桑养蚕是当前农村发展效益农业的首选产业,而且又逢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二轮蚕业合同续签之际,公司承诺“价高随行就市、价低补偿保护”,发展蚕桑农户没有后顾之忧。该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加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及时制定了三年发展优高蚕桑基地100hm2的规…  相似文献   

20.
姚丽娟 《蚕桑通报》2006,37(3):53-55
蚕桑产业是桐乡市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年饲养蚕种在40万张左右,年均产茧近2万t,产值近3亿元,占农业产值的25%以上,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整理工程和“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