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季是养蜂年的开端,蜂群的秋季管理,实际是做好蜂群越冬的一切准备工作,主要任务是:育足健壮的越冬适龄峰和备足优质的越冬饲料.秋季管理的好坏是蜂群越冬成败的关键,并影响来年春繁,故称“一年之际在于秋”.根据本区气候:秋季短,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气温低及蜂群越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蜂群势弱、素质差;密不足、质量差和蜂螨危害等,本文讨论如何作好本区蜂群的秋季管理.1 育足健壮的越冬适龄蜂1.1 培育越冬峰时期及需要达到的群势根据本区的气侯和蜜粉源条件,培育越冬蜂宜在8月20日至9月20日左右进行.使越冬定群时每群有5——6脾蜂,每脾2000——2500只蜂.总蜂数不少于10000只.越冬适龄蜂占70——80%,越冬蜂中未参加过采集、酿制和哺育工作的就是越冬适龄蜂,它生理年青、寿命长,在蜂群中比例越大,蜂群在越冬期死亡就越少,消耗饲料也越少,来春繁殖也越快.1.2 选择好蜜粉源场地,外界蜜粉源良好,蜂群产育积极性高,培育的越冬蜂生理发育健壮转地养蜂新和县、库车县有大面积晚油菜,对秋繁很重要,凡是8月中下旬到该地的蜂群,繁殖越冬蜂都较好,并能贮备足够的越冬饲料.同期到拜城县晚葵花场的蜂群进蜜涌,可取1—3次蜜,葵花蜜对蜜蜂有麻醉作用,最好喂些“蜜蜂解毒营养冲剂”以减少死亡.葵花花冠深,采集  相似文献   

2.
吴桂英 《农家科技》1997,(11):16-16
<正>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的良好条件。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花蜜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  相似文献   

3.
越冬准备期蜂群管理的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条件。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要及时抽出蜂群内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并取出子脾上的贮蜜,以扩大产卵圈,注意保温,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多产卵。  相似文献   

4.
淮北市蜜蜂养殖秋季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从10月份开始天气明显转凉,主要蜜粉源不足,但辅助蜜粉源仍较丰富。蜂群在这一时期的管理,除培养强群蜂、抓住最后蜜源期外,更重要的是为蜂群安全越冬做好准备。因为北方习惯上将秋季管理作为蜂群安全越冬和春季快速繁殖的基础,达到幼蜂多、群势强、食料足、病害少。  相似文献   

5.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从10月份开始天气明显转凉,主要蜜粉源不足,但辅助蜜粉源仍较丰富.蜂群在这一时期的管理,除培养强群蜂、抓住最后蜜源期外,更重要的是为蜂群安全越冬做好准备.因为北方习惯上将秋季管理作为蜂群安全越冬和春季快速繁殖的基础,达到幼蜂多、群势强、食料足、病害少.  相似文献   

6.
蜂群秋冬时节的管理,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问题。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这话既概括了蜂群对越冬的要求,也指出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1.培育越冬适龄蜂适龄蜂群是指10月上中旬最后一批出房的幼蜂,这批蜂没有经过采集的劳累,身体健壮,所以称为适龄幼蜂群。为了保证适龄蜂群  相似文献   

7.
胡福良 《油气储运》2007,(10):32-32
秋季管理是指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繁殖做准备的饲养管理措施。主要工作是培育更换老王,培育适龄越冬蜂.留足越冬饲料,防治蜂螨,控制蜂王产卵和防止盗蜂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胡福良 《油气储运》2006,(10):19-19
秋季管理是指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繁殖做准备的饲养管理措施。主要工作是更换老王,培育适龄越冬蜂,留足越冬饲料,防治蜂螨,控制蜂王产卵和防止盗蜂等。  相似文献   

9.
蜂群的秋季管理也称秋繁.如果蜂群的秋季管理工作搞得好,一方面可以培养足够多的越冬适龄蜂,使蜂群顺利越冬,为明年蜂群春繁提供有利条件,也为夺取明年油菜蜜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秋季主要蜜源--野菊花花期也能够获得好收成.因此,秋繁是春繁的基础,秋繁为春繁提供了群势、蜜粉脾方面的储备,是养蜂管理上的重要环节.蜂群秋季管理的最佳群势指标为越冬时全场所有蜂群均要达到7~9框足蜂.要达到秋繁的最佳群势,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蜂群安全越冬,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笔者1980年初以来,年均饲养中华蜂10群,获纯收入3.5万余元,具体作法是: 1.培育越冬蜂 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花蜜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  相似文献   

11.
进入秋季就要开始培育越冬蜂群,壮大群势,促使蜂群蜂王优、幼蜂多、群势强、食料足.做好蜂群的秋季管理工作,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1.培育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秋季羽化出房后,经排泄飞行,尚未参加哺育和采集活动的蜜蜂。这类蜂越冬饲料消耗少,死亡率低,翌年蜂群发展快。所以,应充分利用秋季蜜源植物花期,采取紧缩蜂巢,抽出多余空脾,进行大量繁殖。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应适当加草帘进行保温。白天温度高时,应扩大巢门;夜晚温度低时,应缩小巢门。从繁殖越冬蜂开始,连续奖励饲喂半个月左右,可以促使蜂王大量产卵繁殖。2.贮备优质饲料蜜蜂在越冬期间主要靠取食蜂蜜,通过运动来提高蜂巢温度,抵御寒冷,如饲料不足,就会引起饥饿死亡;饲料质量低劣,则易引发腹泻、大肚病而导致…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东部山区属长白山一脉,蜜粉源充足,适合养蜂业的发展。培育越冬蜂是养蜂生产的重中之重,只有繁殖好越冬蜂才能获得强壮的越冬蜂群,是第2  相似文献   

14.
1.培育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试飞排泄而未参加采集与哺育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能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数量及质量,在各地最后一个蜜  相似文献   

15.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更换蜂王必须在秋季培养一批优良的新蜂王。换下的蜂王可以组成双王蜂,让其继续产卵,待其停产后处理。培养适龄越冬蜂用白露产的卵(即白露子)培育出来的蜂,是最好的越冬群。饲喂越冬饲料时间一般在越冬子出完以后开始,糖水比以1∶0.6为宜。要集中在2~3天内喂完。防止盗蜂秋季蜜源终止时容易发生盗蜂,这时应将蜂群散放。并放一只空箱收集老蜂,严重时应转移蜂场,切忌在蜂场滴漏水和蜂蜜。积极治螨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培养适龄蜂以前,第二次在蜂群进入越冬、自然切子初期。用药  相似文献   

17.
张士泉  张洪强 《新农业》2013,(17):49-49
蜂群秋季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蜂群是否能够安全越冬,从而影响到第二年春天蜂群的发展。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更换蜂王、培育大量越冬蜂、储备越冬饲料、防止蜂螨,为蜂群越冬和来年早春繁殖作准备。  相似文献   

18.
蜂群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促进蜂王产卵,大量培育越冬适龄蜂,喂好越冬饲料,彻底治螨,做到壮蜂,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蜂群快速繁殖奠定基础。一要有产卵力强的优质蜂王。老、劣蜂王秋季停止产卵早,第二年早春产卵晚,越冬死亡率也高。因此,在培养越冬蜂前,诱入新蜂王,淘汰老劣王。二是缩小蜂巢。使"蜂脾相称"或"蜂略少于脾",整顿蜂群,使各蜂群势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探索石河子地区秋季蜂王产卵力随时间、气候、蜜源的变化规律及与蜂群群势的关系,找出该地区培育越冬蜂的最佳时间和最佳群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大批越冬适龄蜂,为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础,笔者于1989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石河子农学院蜂场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供试蜂种为本地意蜂(5月培育的当年蜂王),饲喂的蜂蜜为当年产的葵花蜜。蜂群  相似文献   

20.
1.预防盗蜂秋季盗蜂最易发生,稍不小心便会引起蜜蜂互盗储蜜,相互攻击。因此,管理上巢门要相对缩小,对弱小蜂群,更应注意。柱查蜂群,应在清晨或傍晚,即外勤蜂在的时候进行,操作时间应尽量缩短。荞麦花气味浓郁,但可流蜜很少,易引起盗蜂,应谨慎进场。取蜜饲喂,切不可将液滴于箱外。如盗蜂已经发生,必须采取隐蔽、移箱、禁闭、捉盗、迁场等措施进行解决。2.培育新王入秋以后,大部分老王产卵期已过,对培育适龄新蜂越冬不利,因此要抓适期,培育新王,淘汰劣王,以产卵能力强的新王代劣王。3.培育适龄越冬蜂现有工蜂因担负哺育、采集任务,消耗很大,寿命很难延至明春,所以必须培育大批新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