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营造和经营毛竹林,投资小,收效快,效益高,时效长,是农家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现将移栽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地点 凡土壤pH5.5~7,肥沃,湿润但不积水,且土层深厚和不挡风的荒山、荒地、村旁均可选作毛竹造林地. 2 选择母竹 栽竹不同于栽树,不能指望母竹长大成材.而是靠竹鞭伸展,靠芽发笋.靠笋长成竹,所以选母竹是通过竹株来选竹鞭.一般1~2年生的竹株所连接的竹鞭正处于壮龄阶段,芽肥根健,出笋能力强.只要枝繁叶茂,分枝较低,无病虫害,离秆基1.3m处的直径有3~~6cm的竹株都可以选作母竹.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林业大学白马基地五年生长叶苦竹(Pleioblastus chino var.hisauchii Makino)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距离母竹不同位置(0、2、4、6、8 m)竹株的生长发育及秆形形态建成规律。长叶苦竹竹笋-幼竹高生长期为70 d,竹笋-幼竹生长规律均呈“慢—快—慢”的趋势,符合Logistic模型。林中位置竹株的地径、株高、枝下高较林缘位置分别增长了1.46、2.45、49.22倍。长叶苦竹每节节长由基部到梢部都是先增大后减小,但距离母竹越远,竹株的每节平均节长和最长节长以及每节节径和最大节径整体均呈递减趋势,且距离母竹不同位置竹株相对应的每节节长和每节节径均存在正相关性。此外,距离母竹不同位置竹株的地径和株高及枝下高和株高也都呈正相关性。距离母竹不同位置竹株生物量分配均为竹秆生物量占比最大,根最小,且随着与母竹距离由近及远,竹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呈递减趋势。通过研究距离母竹不同位置长叶苦竹的竹笋-幼竹高生长、秆形建成及生物量分配,揭示长叶苦竹新造林至成林过程中竹株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混生竹竹林的经营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麻竹又称甜竹、大叶乌竹,是大型合轴丛生竹类。在华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近年湖南、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浙江等省区开始大量栽培,表现极好,其经济效益明显超过毛竹(楠竹),已成为南方地区栽培最广的牡竹属竹种。麻竹植株粗壮、高大,节间长50厘米,一般秆高20米,高者超过30米。成竹直径20厘米,也有直径超过33厘米的大竹,是我国当前最高大的巨型竹之一。麻竹笋期长,夏秋季出笋,出笋期为5~10月。麻竹鲜笋极大,一般单个笋4千克~5千克,大者超过20千克,产量极高,每667平方米栽222株,栽苗当年每667平方米产鲜笋600千克~1000千克,  相似文献   

4.
邹宽生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4):88-88,87
丛生竹是地下茎缩短膨大,秆柄、秆基节问密集,弯曲向上,形似“烟筒蔸”,并在秆茎两侧孕育着大型芽眼(笋芽),由此抽笋成新竹,以后每个新竹又从其秆苇两侧抽笋成竹,形成合轴丛生,簇拥而立。它具有生长快、伐期短、产量高、用途广的特点,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高效林业和庭园经济的有益部分。丛生竹适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性喜季风影响明碾的气温,对温度、水分、日照、湿度等都比毛竹要求更高。并且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5.
漫话麻竹     
麻竹是一种食、用兼佳,经济效益高的多用途竹种。其生长特点和主要优点及用途有以下几万面。一、麻竹的特性 (1)立地条件:麻竹喜温暖好湿润,不耐霜冻。土壤多为红壤、赤土及冲积坡积土,pH值4.5—5.5。麻竹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山腰、沟壑、河岸、宅旁等均可种植,还可与其它树种混交种植。 (2) 主要特征:麻竹一般秆高10—20米,胸径10—20厘米,竹节由下而上,节间长30~40厘米,叶片要比毛竹的叶片宽大数倍。靠无性繁殖,由母竹的腋茅长出笋,然后由笋发育成竹材。每年“立夏”前后,麻竹笋便可上市,产笋时间可延续至9月份,是同类竹中出笋时间最长、产笋量最多的高产竹种。  相似文献   

6.
有些毛竹林经营者认为竹林越密越好。诚然,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加,竹株和枝下秆的高度、枝下节数和节间秆的长度也会增加。就是说,竹林密度提高后,不仅竹株数量增多,而且可增加竹秆的长度、减少竹秆的节数、提高竹秆的质量、减少枝叶的数量,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材用林应以培育较密的林分为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限度,超越了这个限度就会出现相反的效果。立竹过密时,必然会出现竹株之间互相争夺水、肥、土、空间、阳光,并出现叶面积指数下降和老竹叶过多等问题,还会影响竹株的光合作用,降低竹笋和竹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浅谈在竹区建立高产笋用林基地钟言胜结合自己多年农村工作特别是在山区工作的实践,借鉴外地毛竹开发的“她山之石”。个人认为:竹区应当积极改材用竹为食用竹,培育建立高产笋用林基地,走出一条“提高林地效益、增加林农收入、保证加工原料”的新路子。立“位子”──...  相似文献   

8.
“双龙起舞”万家乐——铜鼓竹业产业化的实践与启示易和明铜鼓县自1991年被列为毛竹开发试点县以来,通过抓投入、抓基地、抓龙头企业、抓开拓市场,形成了“双龙起舞”的可喜局面。一条是以毛竹加工为主的江欧集团公司;另一条是以笋类加工为主的赣西北绿色食品集团...  相似文献   

9.
潘家华 《油气储运》1989,8(3):15-16
估计在三、四百年前,17世纪前后,我国已具有管道工业的雏形。 管道在古代称谓“笕”,输送液体管道称谓“水觅”,输送天然气管道称谓“火览”。 根据光绪七年(1881年)由四川总督丁宝桢主编的《四川盐法志》记载:“当时的管道是以竹子制成的,……以大斑竹或楠竹通其节,用公母笋接逗,外用细麻油灰缠缚,明暗高低,相地势为之。”。大斑竹和楠竹都是直径较大的竹子,外用细麻油灰缠缚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克服竹在强度上的向异性,竹的纵向强度极限比横向高若干倍,而“笕”所承受的主要是环向应力;竹的外面缠  相似文献   

10.
陆羽在《茶经》中讲到茶叶的品质时说:“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又在采茶一节中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上,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从以上文字,茶之命名为紫笋,源出于此。在陆羽的《茶经》问世后,约百年左右,皮日休的《茶笋》诗中,对长兴顾渚山的茶笋作了这样的描写:“袖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凝用紫汞。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使人更具体的认识到茶笋初生时,圆如玉轴,长三、五寸,颜色象炼丹过程似的从朱砂色…  相似文献   

11.
薏仁     
《农技服务》2009,26(4):139-139
1植物学性状 一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高1~1.5m,约有10节。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约1mm;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0cm,宽1.5~3cm。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长6~10cm,直立或下垂,具总柄;雌小穗位于花序的下部,长7~9mm,外包以念珠状总苞,小穗和总苞等长,能育小穗第一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具10数脉;第二颖船形,被包于第一颖内,先端厚纸质,渐尖;第一小花仅具外稃,较颖略短,先端质较厚而渐尖;第二稃稍短于第一外稃,具3脉;  相似文献   

12.
麝香天竺葵     
麝香天竺葵俗名“摸摸香”、“拔拉香”,属牻牛儿苗科多年生草本花卉。老茎木质化,嫩枝簇生在老茎的顶端,如伞状,茎纤细,蔓生多分枝,节间长,叶柄细长,圆形,叶卵圆形、浅裂,边有锯齿,对生于节上,叶柄基部有小托叶2枚;叶腋间独生分枝和伞形花序;花小,白色,早春开花,花期长,全身有香瓜、苹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排水条件良好水田直播栽培水稻的生长习性,比较了水稻品种“花成”在直播和移栽情况下的生理生态特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直播稻较移栽稻低,从分蘖到抽穗阶段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性直播稻较多栽稻低,而在抽穗后15天则高于机栽稻,专化叶面积从分蘖到抽穗前15天机械移栽稻(下译为机栽稻)高于直播稻,从抽穗到抽穗后15天机栽稻同低于直播稻,除剑叶和第一节间外,叶柄和节间工度直播稻长机栽稻,机栽稻的地上部分干重  相似文献   

14.
1选用良种 红缨子系列——“红缨子”、“红珍珠”有机高粱种子是茅台酒唯一指定专用有机高粱种子,属糯性中秆中熟常规种,生育期春播130d左右,夏播120d左右。株高约2.4m,地上部伸长节8-9节,叶色浓绿,总叶数约13叶,叶宽7.2cm左右;散穗型,每穗长32-38cm,穗粒数2800粒左右,颖壳红色,籽粒红褐色,较易脱粒,千粒重约19g。  相似文献   

15.
据考证,“工夫茶”的形成,至迟不晚于清代乾隆年间。如乾隆年间的俞蛟,在其《梦厂杂著》卷十《潮嘉风月》中对潮州“工夫茶”已有较详细的记载:“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为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之致”。“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皆制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当,用细火…  相似文献   

16.
俞琦英 《新农村》2005,(8):10-10
绍兴农科院选育的南瓜新品种“四季绿”,根据多年多点试验试种结果,开花后6~7天即可采收嫩瓜。植株蔓生,前期分枝较多;成熟期早,第一雌花节位在第5叶,能连续发生雌花;结果性好,以主蔓结果为主;商品瓜淡绿色具白色条状断续斑纹,嫩瓜质糯而不糊,果肉淡黄色,果形半纺锤形,单果重400克左右。对光周期不敏感,对温度适应能力强,露地可春秋两季栽培,保护地可周年栽培。较抗白粉病和病毒病。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25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7.
“艺甜一号”甜香玉米,是由高级农艺师李守义利用早熟小白粘玉米与台湾中晚熟超甜玉米杂交育成的早熟新品种。该品种在多个省区试种推广,表现为早熟、适应性强、丰产、品质好,受到种植者、加工厂家及消费者的好评,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是发展城郊“两高一优”农业较为理想的甜玉米新品种。 一、品种特性 “艺甜一号”甜香玉米属于早熟品种,生育期 100- 115天,采收鲜穗应市 90天左右,采收鲜笋 80天左右。其植株分枝力强,每株分枝 4- 5个,第一个分枝多为雄枝,其余分枝均可长成鲜笋。该品种是鲜穗与鲜笋皆有的品种。其植株较矮、节间短粗、叶片深绿。株高 160- 180厘米,抗倒伏,适于合理密植,每亩可种植 3000- 3500株。为了让果穗增大,提高双穗率,提高质量与商品性,种植密度可调节到 2400- 2800株,但鲜果穗应达到 3000- 3500个,鲜玉米笋 7000- 10000个。鲜果穗长 18厘米左右,粗 5- 6厘米,鲜笋长 10- 12厘米,笋粗 1.3- 2厘米。该品种植株较矮又早熟,故适宜与蔬菜瓜类立体种植,从而提高种植指数、挖掘土地潜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效益。 该品种果穗品质极佳,甜糯融于一体。“艺甜一号”甜香玉米糯粘细腻,皮薄鲜嫩,甜香适口,风味宜人。鲜玉米笋质白如玉、脆嫩鲜美、风味清香、鲜食加工均宜,荤炒素汤都可。鲜穗、鲜笋营养齐全丰富,保健强身抗老,商品性极好,为现今市场上少有的甜糯皆备、穗笋皆用的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18.
杂交籼稻制种母本塑盘育秧抛栽较其它几种育秧方式具有根系发达,分蘖节位低,够苗期早,分蘖成成穗率高,穗群整齐,开花期集中,异交结实率高,灌浆期短,青浆粒少等生育特性。该技术操作简便,节工省本,亩产可增2.5-55.7%,亩节本增收益达320-600元,配套技术:一是父本实行“三改”,尽量提高盛花期的花粉量;二是塑盘育秧坚持“六要六不要”,以提高育秧质量,三是抛秧要做到“四个坚持”,以提高抛秧量质量,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费尔瑞它是由荷兰引进,适合丁鲜薯食用与鲜薯出口的中、早熟品种。该品种植株分枝少,较直立,皮浅黄光滑,商品性好;株高68—78厘米,全生育期110天左右。南安市洪濑镇于2009年开始引种试种,经过3年来以“地膜覆盖、一次性施足基肥、不施追肥”为核心的种植技术多点试验、示范,表现生长快、结薯早、稳产高产,一般亩产2500公斤左右;品质高,商品性好,易出售,而且能降低人工成本费用180元左右,深受群众欢迎。其脱毒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20.
竹荪也称“僧竺蕈”,担子菌纲,鬼笔科,原系野生的菌类植物,现已被广泛地人工种植,成为老百姓餐桌上一道佳肴,但存在产量较低的问题,以下方法可提高竹荪的产量。一、选料选用毛草杆、毛竹片、芦苇杆、竹叶和竹根为栽培原料,其中最好的原料是毛草杆和毛竹片。这两种原料来源广,经济适用,且菌丝生长旺盛。二、灭菌1.原料的灭菌:将上述原料锯成15厘米长的小段,用10%的澄清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起沥水备用。2.栽培用土壤的灭菌:在栽培的畦地上,撒上一层草木灰,然后深挖一次,将泥土打碎,整平;在平整的畦地上盖上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