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叶新秀--羽衣甘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羽衣甘蓝,又名羽叶甘蓝,叶牡丹,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隆冬季节百花凋零之时.羽衣甘蓝却彩叶缤纷,为冬季的城市增色添彩,是重要的冬日花卉之一。 羽衣甘蓝为甘蓝的变种,高30厘米~40厘米,叶大而较肥厚,叶面皱缩,带白粉,叶色各异。其栽培品种很多,以高度来分有矮型和高型两品种;从叶态可分为皱叶,不皱叶和深裂叶等品种;从叶色来分,边缘叶有翠绿色,深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中心叶有纯白、黄白、黄绿、粉红、淡紫红、玫瑰红、紫红等品种。 羽衣甘蓝原产欧洲,较耐寒,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  相似文献   

2.
唐林 《花木盆景》2009,(10):7-8
近十几年来,盆栽羽衣甘蓝移栽花坛造景效果显著。羽衣甘蓝叶色丰富,有红、白、玫红等,叶型有波浪叶、圆叶及皱叶等,是盆栽观叶的佳品,广受大众欢迎,应用较广泛的品种‘名古屋’、‘大阪’、‘东京’、‘红白鸥’等系列。  相似文献   

3.
羽衣甘蓝 ,又名羽叶甘蓝、叶牡丹 ,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隆冬季节百花凋零之时 ,羽衣甘蓝却彩叶缤纷 ,为冬季的城市增色添彩 ,是重要的冬日花卉之一。羽衣甘蓝为甘蓝的变种 ,高 30~ 40cm ,叶大而较肥厚 ,叶面皱缩 ,带白粉 ,叶色各异。其原产欧洲 ,较耐寒 ,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壤土。冬季气温低时 ,叶片颜色更加鲜艳。羽衣甘蓝常用种子繁殖。一般在 7月中旬露地播种 ,苗床应选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灌便利的地方。从播种到整个幼苗期要防止阳光暴晒、雨水冲刷和病虫危害。播后…  相似文献   

4.
《吉林蔬菜》2014,(5):32-32
<正>羽衣甘蓝为十字花科甘蓝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叶牡丹,花菜。高30~40厘米;叶大而较肥厚,叶面皱褶,带白粉,叶色各异。长总状花序,高达120厘米,小花数十朵,黄白色,花期春季。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天气和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  相似文献   

5.
羽衣甘蓝,又名羽叶甘蓝、叶牡丹,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隆冬季节百花凋零之时,羽衣甘蓝却彩叶缤纷,为冬季的城市增色添彩,是重要的冬日花卉之一.  相似文献   

6.
祝朋芳  熊勇  康耀海  刘畅  王卫珍  程明明  冯馨 《园艺学报》2015,42(Z2):2945-2946
‘红青花’与‘红海星’均为地被类型观赏羽衣甘蓝杂交种。‘红青花’植株低矮紧凑,内叶粉红色,波浪形。‘红海星’叶深红色,叶缘深裂且多褶皱。二者叶色鲜艳,叶形典雅,观赏价值高,变色早,耐寒,耐抽薹,观赏期长。  相似文献   

7.
羽衣甘蓝创新种质形态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利用引进的国外羽衣甘蓝杂种一代品种创造了一批羽衣甘蓝新种质,研究了形态学特征及其主要性状在杂种一代中的遗传表现和规律.其中,整理与分类了创造的新种质43份,观赏性优异的杂种一代新组合12份.杂种优势利用是选育丰富多彩的羽衣甘蓝新品种的快速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作者利用引进的国外羽衣甘蓝杂种一代品种创造了40余份新种质,选育出耐冻性增强3~7℃、晚抽薹15~45 d、观赏性优的“冬春1-19号”系列羽衣甘蓝杂种一代新品种.本文报道羽衣甘蓝创新种质生育期及在杂种一代中的遗传表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accephala DC.)是目前常用观赏植物。该研究中,菠菜BADH(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用农杆菌介导转入了羽衣甘蓝中,共获得了7株转基因植株,并经PCR、South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BADH基因已整合到羽衣甘蓝基因组并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在盐胁迫下,转基因植物中的BADH酶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型植物,而转基因植株的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野生型植物。表明BADH活性增加,膜的渗透性保护能力也增强,转基因植物的抗逆性增加。同时,在盐胁迫下转基因羽衣甘蓝植株平均主根长、鲜质量、成活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植株,而干质量/鲜质量明显低于野生植株。转基因羽衣甘蓝耐盐性明显增强,该转基因植物可以为羽衣甘蓝抗性育种提供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羽衣甘蓝的育苗基质替代配方,减少泥炭的使用,以腐熟中药渣、腐熟菇渣为试验材料,复配6种羽衣甘蓝育苗基质,开展羽衣甘蓝不同育苗基质条件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6种基质均能作为羽衣甘蓝的育苗基质,综合株高、茎粗、生物量等各项指标和壮苗指数,选取T6作为羽衣甘蓝的最佳替代配方。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园艺》2020,(1):71-73
羽衣甘蓝是一种既可食用又具有观赏性的植物。综述了羽衣甘蓝的生物学特性,对常见的观赏型羽衣甘蓝品种及观赏型羽衣甘蓝的栽植技术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羽衣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姜凤英  冯辉 《园艺学报》2005,32(5):884-884
本文介绍了羽衣甘蓝(Brassoca aleracen l.var.acephala DC.)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出胚状体,并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国内还未见羽衣甘蓝小孢子培养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对羽衣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名古屋系列、东京系列、大阪系列、鸽系列、鸥系列羽衣甘蓝为试材,研究了NaCl胁迫对羽衣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NaCl(150 mmol/L)对不同品种羽衣甘蓝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不同,耐盐性最强的是名古屋系列,最弱的是鸽系列.随NaCl浓度的增加,2个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盐害率则逐渐上升,其耐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3.65 mmol/L和87.32 mmol/L.NaCl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浙江嘉兴地区羽衣甘蓝产业的发展,筛选出适合在嘉兴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耐抽薹的食用羽衣甘蓝品种,作者对5个羽衣甘蓝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生育期、产量、品质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冬宝和维塔萨作为可食用羽衣甘蓝品种,整体长势较好,采收期长,产量较高,口感较好,可在嘉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粉色叶羽衣甘蓝自交系为试材,采用盐酸乙醇提取法,对粉色叶羽衣甘蓝花青素提取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色叶羽衣甘蓝花青素浸提液在波长536 nm处有最大吸收峰;60℃恒温浸提60 min效果最好;提取液pH对花青素影响明显,pH为2时效果最佳;最适宜的提取步骤是15 mL提取液提取1次.  相似文献   

16.
刘诗源  李蕊  张维妮 《现代园艺》2023,(12):142-143+154
羽衣甘蓝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物,作为冬季可露地栽培的多彩地被植物,羽衣甘蓝是北方萧瑟冬景中的一抹亮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随着园艺和园林学科的融合发展,以及城市美化需求的增加,羽衣甘蓝的引种栽培和景观应用受到关注。通过分析羽衣甘蓝植物学特征、食用与加工、育种与栽培,总结羽衣甘蓝的经济价值,提出其观赏价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形式和市场前景,为羽衣甘蓝的应用拓展和研究方向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观赏羽衣甘蓝具备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深受园林工作者的喜爱。本文从羽衣甘蓝的生长习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羽衣甘蓝的栽培管理方式,并对其园林应用模式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北方地区露地羽衣甘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上海蔬菜》2010,(5):32-33
羽衣甘蓝又名叶牡丹、牡丹菜、花包菜、绿叶甘蓝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的一个变种,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至小亚西亚一带,现广泛栽培,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在英国、荷兰、德国、美国种植较多,且品种各异,有观赏用羽衣甘蓝,亦有菜用羽衣甘蓝。我国引种栽培历史不长,尤其是观赏羽衣甘蓝近十几年才有少量种植,目前在北方地区也有种植。现将羽衣甘蓝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羽衣甘蓝     
正羽衣甘蓝别名绿叶甘蓝、叶牡丹、花苞菜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嫩叶供食用的一个变种。羽衣甘蓝的叶片肥厚,边缘羽状深裂,有羽毛之感,故被誉称"羽衣甘蓝"。羽衣甘蓝是更接近野生甘蓝的一种甘蓝类蔬菜,因为在Cato the Elder(公元前243~149年)的著作中曾提到过它,  相似文献   

20.
崔睿航  傅常智  陈燕红 《蔬菜》2020,(12):45-47
为实现观赏型羽衣甘蓝在设施园艺中的景观应用效果,对观赏型羽衣甘蓝从播种育苗、定植到相应水培设施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梳理及总结说明;分析了水培过程中羽衣甘蓝上色后驯化的技术难点及注意事项;阐述了观赏型羽衣甘蓝品种确定的关键并从13个品种中筛选出了京莲红3号、京莲白3号、白鸥、白孔雀、红孔雀、白名古屋等适合水培并观赏性良好的品种,为观赏型羽衣甘蓝的水培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