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维多利亚葡萄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SO2气态熏蒸结合CT2保鲜剂、SO2气态熏蒸结合简化保鲜剂、简化保鲜剂和CT2保鲜剂进行处理,研究不同保鲜处理方式对其在(0±0.5)℃下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O2气态熏蒸结合简化保鲜剂处理与其他3种处理比较,在贮藏末期120 d时,其脱粒率(2.25%)、腐烂率(4.50%)和漂白指数(6.2%)都最低,并可明显降低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强度,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保持葡萄原有的风味;同时可减缓果实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加,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明SO2气态熏蒸结合简化保鲜剂处理对维多利亚葡萄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白罗莎和马奶两种易褐变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SO_2熏蒸+CK和SO_2熏蒸+CT2保鲜剂进行处理,在(0±1)℃、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84 d,研究不同保鲜处理对鲜食葡萄贮藏期间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处理结合CT2保鲜剂能有效保持易褐变绿色葡萄品种的色泽品质,降低褐变指数,维持较低的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有效保持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鲜食葡萄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3.
1-MCP结合CT复合保鲜剂对木纳格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采用1μL/L 1-MCP熏蒸(0℃、24 h)结合CT复合保鲜剂处理,研究0℃条件下贮藏期间各处理对木纳格葡萄呼吸强度、果梗褐变指数、腐烂率、落粒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熏蒸结合CT复合保鲜剂处理很好地抑制葡萄果实的呼吸作用和果梗褐变的发生,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贮藏末期好果率较高。1-MCP在木纳格葡萄贮藏上的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SO2保鲜剂对先锋甜樱桃采后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采后先锋甜樱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不同SO2保鲜剂(1/2或1/4张SO2速释保鲜纸,6包SO2缓释保鲜片,1/4张SO2速释保鲜纸+3包缓释保鲜片)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0℃结合MAP包装(装量5 kg)条件下,采用1/4张SO2速释保鲜纸+3包缓释保鲜剂处理的先锋甜樱桃贮藏60 d,果实色泽良好,果梗鲜绿,药害轻微,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好果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蓟县、抚宁和张家口三个产地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检测分析采用PE膜包装,(0±0.5)℃下贮藏165d期间亚硫酸盐类保鲜剂(熏蒸结合简化保鲜剂、新型简化保鲜剂、新型保鲜纸、红地球专用7+1型保鲜剂)处理的果实中S02残留量。结果显示,贮藏期内,三个产地葡萄果实均以简化保鲜剂处理的S02残留量最高。其他处理的果实S02残留量均低于美国FDA和我国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采用相同类型保鲜剂处理,蓟县葡萄果实中的S02残留量均高于另外两个产地。对于SO2的敏感性最高,抚宁次之,张家口最低;对于张家口和抚宁果实,熏蒸结合新型保鲜纸能够有效降低SO2残留,而蓟县果实更合适熏蒸结合红地球专用7+1型保鲜剂:贮藏期间果实不同部位的S02残留量为:穗轴〉果刷〉果肉≥果皮〉果籽,且增加的幅度顺序也相同。  相似文献   

6.
以"石硖"品种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cv. Shixia)果实为材料,以(5±0.5)℃冷库低温预冷,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试验因素A(SO2保鲜纸复剂用量)、B(SO2保鲜纸助剂用量)、C(预冷方式)、D(预冷时长)对龙眼果实(5±0.5)℃贮藏后综合出库品质与货架商品率的影响,并采用因子分析及多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贮藏35 d后,所有处理果实综合出库与货架商品率均优于对照,表现为色度值L*、a*、b*、C*和h°均趋向优质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类黄酮含量大幅增加,与果实表面呈现明亮的黄绿色相一致,而对照果实则为黑褐色;果皮膜透性均高于对照,SO2残留主要集中在果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达极显著性差异。因素A对贮藏效果影响最大,其次D,而B、C影响最小。检测指标中,ΔL*和综合出库品质差异最显著,其次综合货架失重率、果肉SO2含量和综合货架商品率。结合均值比较结果,认为A3B3C1D2是合适的处理组合,即使用"0.21%复剂用量+0.03%助剂用量+敞口预冷+预冷20 h"的处理组合结合低温贮藏,龙眼果实能够获得较好的出库与货架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红地球葡萄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果梗涂蜡方法及添加CT2保鲜剂、1-MCP等处理方式对其贮期内果实腐烂率、干梗指数、SO2伤害指数以及硬度、呼吸强度、还原糖、可滴定酸和VC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梗涂蜡和果梗带枝条配合使用保鲜剂的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红地球葡萄呼吸强度、腐烂率、干梗指数和SO2伤害指数,保持其硬度及还原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稳定性,提高贮藏品质,延长葡萄的贮期.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复合保鲜处理对‘夏黑’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探索适合‘夏黑’葡萄的保鲜技术。以‘夏黑’葡萄为试材,用不同的保鲜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1-甲基环丙烯(1-MCP)]和PP透气保鲜袋对材料进行8个组合处理,每个处理重复24穗,将处理后的‘夏黑’葡萄每3穗为一箱置于低温(0±1)℃、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中贮藏。以失重率、落果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果梗中叶绿素含量等作为测定指标,分析‘夏黑’葡萄在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贮藏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穗的失重率、落果率、腐烂率、可溶性糖和花色苷的含量不断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持续下降,可滴定酸和MDA的含量先增加再降低。不同复合保鲜处理中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但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P透气保鲜袋+1-MCP+Na2S2O5的复合处理与空白对照处理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在贮藏112天后,PP透气保鲜袋+1-MCP+Na2S2O5的复合处理的‘夏黑’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15.18°Brix左右,较对照处理显著提高。同时其MDA、可溶性糖及花色苷的含量优于对照,说明这种复合处理的方式既可以保持果实色泽,又可以减缓葡萄果实的受自由基伤害的程度。因此PP透气保鲜袋+1-MCP+Na2S2O5的复合配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持‘夏黑’葡萄果实品质,使其在贮藏112天后仍具有商品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材料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对红香酥梨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了6种包装处理(CK、高渗出CO2保鲜袋、PE袋、PE袋+1-甲基环丙烯保鲜剂、PE袋+乙烯吸收剂、PVC袋)的红香酥梨在(0±0.5)℃低温下冷藏120,180,240 d后在常温20℃条件下平衡24 h和放置7 d时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通常对其采用二氧化硫进行处理。本文通过以不同浓度(0~10 000μL·L-1)的臭氧熏蒸不同时间(0~2h)来评价臭氧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浓度为2500或5000μL·L-1的臭氧熏蒸1 h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均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两种浓度臭氧处理使接种灰霉菌的汤姆森无核(Thompson Seedless)葡萄在15℃贮藏7 d后的发病率降低了50%。另外,将红提葡萄以浓度为2 500或5 000μL·L-1的臭氧熏蒸1h后于0.5℃下贮藏28d,结果表明,两种浓度的臭氧处理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但不如10 000μL·L-1浓度臭氧处理效果好。臭氧对于熏蒸前刚刚接种和接种后15℃下放置24 h的葡萄灰霉菌同样具有抑制活性,尽管果穗穗轴发生轻微伤害,但果粒并未表现伤害症状。设计三种浓度和时间的处理组合对接种灰霉菌的鲜食葡萄进行臭氧熏蒸处理,即分别以10 000μL·L-1熏蒸0.5 h,5 000μL·L-1熏蒸1 h及2 500μL·L-1熏蒸2 h,每个组合的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的乘积(c×t)均是一个定值,即5 000μL·L-1×h,结果表明三种处理组合具有相同的抑菌效果。在一个商业用的臭氧舱内,以浓度为5 000μL·L-1的臭氧对接种灰霉菌的鲜食葡萄熏蒸1 h,然后于0.5℃下贮藏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臭氧处理使秋无核(Autumn Seedless)和黑色无核(Black Seedless)两种鲜食葡萄灰霉病发病率降低了50%,使红提葡萄灰霉病发病率降低了65%。对采后鲜食葡萄单独以浓度为10 000μL.L-1的臭氧处理1 h,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使环酰菌胺、嘧菌环胺、乙胺嘧啶及吡唑醚菌酯类杀菌剂残留量分别降低了68.5%、75.4%、83.7%和100.0%,但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类杀菌剂残留量却没有显著降低。尽管臭氧处理还不太可能代替二氧化硫在传统葡萄贮藏生产中的地位,除非它的作用效果有进一步提高,但它在葡萄有机生产和销售中却是一种可为人们所接受的采后处理技术,而二氧化硫保鲜剂在这时却是被禁止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的气体配比(O2∶CO2)处理丰水梨,探讨(0±0.5)℃、相对湿度95%条件下贮藏140 d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丰水梨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硬度在贮藏过程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2%O2+1%CO2和5%O2+5%CO2两个处理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20.9%O2+0.03%CO2)(P0.05),5%O2+1%CO2、5%O2+3%CO2、10%O2+1%CO2和10%O2+3%CO2处理组高于对照;VC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其中5%O2+1%CO2处理出现峰值最迟且峰值较高;各组丰水梨果实的失重率变化不明显。本试验中以5%O2+1%CO2处理的丰水梨果实贮藏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草莓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保鲜剂 1号、 2号、 CaCl2、 GA3和 ClO2等药剂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和真空冷藏对 2个草莓品种 (全明星和达赛莱克特 )进行采前和采后处理,研究其对果实腐烂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后用保鲜剂 1号+ 5% CaCl2+ 100 mg· kg- 1GA3处理和真空处理并结合冷藏保鲜效果较好,可使保鲜期长达 24天和 42天,且贮藏过程中营养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不同保鲜方法对新疆木纳格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和田地区常规贮藏方法(悬挂式贮藏和纸箱包装冷藏)和自发气调(MA)贮藏方法(PVC或PE膜包装+保鲜剂冷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采后木纳格葡萄采用PVC或PE保鲜包装+保鲜剂冷藏,能够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含量的下降,保持果梗的绿色,显著抑制腐烂与脱粒现象的发生,在(0±0.5)℃条件下,贮藏90 d的好果率可达95%左右,脱粒率<6%,保鲜效果极显著(P<0.01)好于和田地区的常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剂量(1.5、3.0、6.0 m L/kg)的乙醇缓释保鲜剂处理鲜食葡萄(品种:户太八号),以空白处理为对照,分别于室温(25±1)℃及低温(0.5±1)℃条件下避光贮藏7 d和60 d,分析鲜食葡萄在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指数等主要品质指标以及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剂量的乙醇气体缓释处理能够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对葡萄果实的侵染(室温贮藏7 d各处理组果实的腐烂指数均低于0.15,低温贮藏60 d三种剂量处理的腐烂指数均低于0.05),延缓葡萄果实失水、褐变及因果梗老化引起的落粒,同时可大大降低贮藏期果实VC及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抑制果实在贮藏期内的呼吸代谢,其保鲜效果与乙醇缓释剂的处理剂量呈正相关。该方法安全无害,成本低廉,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果蔬保鲜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贮藏温度和保鲜剂处理对秋洋梨保鲜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贮藏温度(-1、0℃)下,分别采用0.5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12 h和乙烯吸附剂处理对秋洋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20 d后,相同处理条件下,0℃贮藏的果实腐烂率低于-1℃,270 d时,两种保鲜剂处理组的果实在0℃和-1℃贮藏的腐烂率均低于CK组(未用保鲜剂处理);CK组和乙烯吸附剂处理组在0℃贮藏的果实表皮亮度高于-1℃;贮藏240 d后,1-MCP处理组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270 d时0℃贮藏的1-MCP处理组果实硬度显著高于-1℃(P<0.05);两种保鲜剂处理组的果实在贮藏270 d时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CK组;各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均不明显。综上,秋洋梨在0℃贮藏时,腐烂率较低,且果皮亮度保持较好;两种保鲜剂处理均可降低秋洋梨腐烂率,并延缓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其中1-MCP处理效果更好;1-MCP处理能有效维持秋洋梨果皮亮度和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浓度为10、20、40 g/L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对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浸泡15 min,沥干后放入托盘,用0.1 mm厚的PE膜包装2层,在(5±0.5)℃温度条件下贮藏28 d,研究不同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对采后红地球葡萄品质与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能有效抑制红地球葡萄的失重和腐烂,降低果实多酚氧化酶(PPO)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缓总酚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的速率,抑制贮藏初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延长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期。其中较高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40 g/L)在贮藏后期会导致葡萄表皮轻微漂白,而20 g/L浓度处理可使红地球葡萄在(5±0.5)℃下贮藏21 d具有最佳保鲜效果。虽然各浓度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均会导致葡萄中总二氧化硫残留量上升,最大浓度处理的SO2残留量为0.63 mg/kg,但远远低于国家标准(50 mg/kg)和美国FDA标准规定的限量(10 mg/kg)。  相似文献   

17.
低温结合保鲜剂处理对哈密瓜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产9818黄皮哈密瓜为试材,采用二氧化硫保鲜剂处理,以未做处理的哈密瓜室温条件贮藏为对照,研究分别在3,5,8℃低温条件下保鲜剂处理哈密瓜采后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SO2保鲜剂处理结合3℃下贮藏,可显著抑制9818黄皮的果实硬度及总酸、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贮藏20d时,总酸含量为0.082%,仍为贮藏前的81.6%;贮藏30d,总糖含量为11.6%,仍为贮藏前的93.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12.4%,显著高于9.1%的对照含量。SO2保鲜剂处理结合3℃贮藏保鲜的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地保持哈密瓜的营养和外观品质,贮藏时间可达30d。  相似文献   

18.
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处理,研究了常温(20℃)下葡萄的贮藏品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5g/L的纳他霉素可以抑制采后葡萄果粒和果梗的致病霉菌,显著降低落粒率和腐烂率,保持葡萄果实硬度,维持其低水平的呼吸强度。同时可以降低果实PPO,POD,PAL的活性,延长葡萄贮藏寿命,提高葡萄贮藏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处理,研究了常温(20℃)下葡萄的贮藏品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5 g/L的纳他霉素可以抑制采后葡萄果粒和果梗的致病霉菌,显著降低落粒率和腐烂率,保持葡萄果实硬度,维持其低水平的呼吸强度.同时可以降低果实PPO,POD,PAL的活性,延长葡萄贮藏寿命,提高葡萄贮藏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1-MCP处理对哈密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试材,采用三种不同类型(国产粉剂、国产片剂、进口细颗粒剂)和不同浓度的1-MCP熏蒸处理15~18 h,研究对低温(6~8℃)贮藏条件下21 d哈密瓜果实的抗性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内,以经过B1(进口1包/箱)、A2(国产片剂2片/箱)、C3(国产粉剂70 mg/m3)处理的果实硬度下降值较低;SSC有明显的升高;失重率较小;能提高SOD和CAT活性;有效保持西州密25号哈密瓜的贮藏品质。其中进口1-MCP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略优于国产的1-MCP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