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依托,更是长期稳定脱贫的保证。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以“中国党参之乡”的优势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规模为基础,切实发挥中药材产业对全县脱贫攻坚支撑作用,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现象得以极大改善。但是,贫困问题目前仍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全省脱贫攻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要以"四大片区"为主战场、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保障、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破解精准扶贫的相关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当归、黄芪、三七、大黄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在互助县悄然兴起。通过几年的发展,互助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大趋势,区域不断拓展,品种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促进互助县林川、东和、东沟、五峰等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脱贫的新途径。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互助县当归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吉林省贫困地区多处在山区,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政策。近年来,吉林省设施园艺、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贡献较大。为提升产业脱贫"造血"功能,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把实施设施园艺、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提升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突出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精准施策,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5.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种当归、黄芪、党参等品种发展到2000年的16个,到2010年已达23个,其中规模种植的就有黄芪、党参、柴胡、红芪、板蓝根、当归、大黄、甘草、银柴胡、防风、黄芩、款冬花12个品种,引进试种秦艽、白术、丹参、半夏等11个品种。就目前来看,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具有基地规模化、加工精深化、市场专业化、仓储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等特点,但就长远发展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以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内黄县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同时也带动了都市农业生态示范园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内黄县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领,充分发挥产  相似文献   

7.
岷县是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多样性生态环境与中药材生物学特征非常吻合,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党参为桔梗科植物,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品种有白条党、潞党、纹党、西党等。道地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岷县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本文总结了党参绿色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包括良种繁育、育苗、栽培、产地加工等内容,以期为党参绿色标准化种植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区和二阴生态区党参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定西市中医药产业为响应将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打造成为"中国药都"的号召,推动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把中医药产业培育成定西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助推脱贫攻坚的首位特色产业,实现由"千年药乡"到"中国药都"蜕变,大力推行"企业+"有效扶贫模式,持续培育稳定的富民产业,助推定西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及美丽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通过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贫困地区人口收入不断增加,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英霍伊拉村不断巩固脱贫成果,谋划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一些结构性矛盾,统筹扶贫项目资金,挖掘塔里木油田公司消费市场,建设塔里木油田公司消费扶贫基地,融合发展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不断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和成果,积极探索以国企为主导的消费扶贫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并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把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模式,强化工作措施,谋划工作载体,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子。针对脱贫攻坚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多种精准扶贫模式,综合施策,以村企共建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围绕镇巴县中药材主导产业发展,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问题,提出适宜镇巴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河南省泌阳县高店乡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深入贯彻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方略,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首阳镇被誉为全国党参和黄芪价格的"晴雨表",全国特色小镇之一。改革开放40年以来,首阳中药材产业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劳务市场、改善基础设施、种植标准化等方面成就显著。本文以首阳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例,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前,镇巴县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转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阶段。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镇巴要厘清制约发展的短板,紧扣市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尊重自然规律,抓实重点工作,强化措施保障,走出一条符合镇巴贫困山区特点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奋力追赶超越。  相似文献   

15.
"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乡村要振兴,必须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在贫困山区选择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是实现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的基本路径和长久之策。笔者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其在湖北省贫困山区凸显的支撑作用为例,从分析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脱贫攻坚实践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模式选择(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方面,探索贫困山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苏璐琳 《甘肃农业》2002,(12):31-31
定西农业特产税的主要征收品目是中药材.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11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岷县、渭源、漳县、陇西等四县,品种主要为当归、红黄芪、党参等.目前,本区的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超过20%,而当归占70%以上,中药材已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农学会特产协会已审定批准岷县为"中国当归之乡",陇西县为"中国黄芪之乡",渭源县为"中国党参之乡".定西已是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也成为地区一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岷县中信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甘肃省岷县寺沟乡朱麻滩村,国道212线旁,距离县城8公里,占地面积7100多平方米,境内没有工业企业污染,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1月25日,是一家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购销、信息服务、中介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产品主要是中药材系列精美礼盒当归王、当归头、当归片、党参王、党参片、黄芪王、黄芪片、红芪王、红芪片等,以及中药饮片(配方饮片)当归机切片、手切片、当归粉,黄红芪白切片、四指片、宽带片、柳叶片、瓜子片、马耳片、黄芪粉,党参圆丁片、党参节、党参粉等。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下,国家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大力扶持重点区域,持续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无论是帮扶贫困人口的直接投入,还是产业发展或者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投入,资金规模都是空前的。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是资金投入最密集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辽宁省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特色优势产业。全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中阐释了十三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在助推辽宁省扶贫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又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辽宁省依托中药材产业助推扶贫的几点思考和建议:科学合理布局;建设省级药材基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及搭建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以来,台前县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实的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出了"全党抓扶贫,重点抓产业,关键抓精准,核心抓就业"的思路,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脱贫途径,打造与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农业产业扶贫相结合,集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于一体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成功走出了一条"造血式"产业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