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棚草莓锥管高架无土育苗技术充分利用了设施立体空间,草莓母株匍匐茎垂于空中,子苗通风透光好,预防病害的发生;便于日常管理,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操作的简便程度和草莓育苗的繁育系数,所繁育的子苗质量高,定植成活率高。大棚草莓锥管高架无土育苗技术是由北京市大兴区蔬菜技术推广站于2012年10月跟随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赴台湾进行草莓技术研修活动,通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连作障碍,采用大棚草莓基质育苗和灵芝栽培进行轮作,667 m~2可产出优质种苗5万株,按照1元/株价格计算,667 m~2可产生收益5万元;667 m~2灵芝孢子粉可收集60 kg,按照2 000元/kg的价格计算,收益为12万元,667 m~2产出的灵芝幼茸和灵芝切片收益为5万元以上,667 m~2整个生长季收益在17万元以上。大棚草莓基质育苗与灵芝轮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设施草莓高架分层育苗系统育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莓大田育苗占地面积大、管理劳动强度大以及育苗质量差等问题,该试验提出了一种设施草莓高架分层育苗系统,并对其育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育苗周期内,高架分层育苗系统下"章姬"、"红颜"、"丰香"草莓品种繁育子苗数667m2分别达54 019、41 124、44 930株,为常规地面育苗方式(对照)的2倍左右,且都为营养钵子苗;高架分层育苗方式下各品种草莓子苗新茎粗超过1cm,成龄叶片达5片以上,叶色深绿,符合壮苗标准,定植成活率达97%以上;各草莓品种子苗定植后现蕾期、始花期与果实采收期相比于常规的育苗方式的子苗提前15d左右。综合表明,草莓高架分层育苗系统及技术显著提高了草莓育苗的繁育系数与育苗整齐度,所育的草莓子苗质量好,定植后成活率高,显著提高草莓生产的上市时间,有利于实现草莓育苗的现代化、产业化与集约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嫁接、高空压条和水平压条繁育均能获得良好樱桃种苗。嫁接繁育砧木种子可春播、秋播和夏播,每667m2苗圃出苗2万多株,但育苗时间相对较长;高空压条繁育种苗培育时间短,盛果期果园每667m2可繁育种苗1 260~1 512株,压条苗和嫁接苗建园对比前期产量高,缺点是繁殖系数低,对果园产量有一定影响;水平压条繁育每667m2苗床可繁育种苗8 000~10 000株。  相似文献   

5.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草莓母苗越冬覆膜与揭膜时期对土壤温度、灰霉病发生、繁育种苗质量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覆膜处理12月6日土壤温度较对照降低2.5℃,灰霉病发生率较对照降低9.0个百分点,667 m~2繁育种苗5.85万株,较对照提高7.1%,种苗质量在根茎粗、侧根数量、叶面积等方面优于对照;早揭膜处理灰霉病发生率分别较对照降低9.7、8.1个百分点,667 m~2繁育种苗分别为5.46万、5.98万株,较对照分别提高10.5%、21.1%,种苗质量与对照相当。总体来看,晚覆膜(12月5日覆膜)和早揭膜(3月7日揭膜)处理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以草莓植株为试材,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研究了N、P、K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繁苗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了草莓繁苗最佳施肥量,以期为玉溪地区草莓种苗繁育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N、P、K对草莓繁苗产量、产值有较大影响,N_2P_2K_2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每667 m~2产苗量为79 636株,增产率达156.36%,每667 m~2产值及纯收入分别为31 854.40、31 693.76元,每667 m~2净增产值及纯收入分别为11 482.40、11 321.76元,氮肥对草莓繁苗量的影响最大、磷肥其次、钾肥最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每667 m~2最佳经济产苗量的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3.36、10.09、10.55 kg。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浙江湖州地区自然资源和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作者在德清县某家庭农场开展了2个生产周期(1个生产周期为16个月)的草莓育苗及草莓套种西瓜生产示范。示范结果表明,2个生产周期中草莓苗、草莓和西瓜的产值为7.02万元/667 m~2、净收入3.51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介绍了草莓育苗和草莓套种西瓜的茬口安排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1育苗地选择宜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透气、肥沃,排灌方便,未种过草莓或已轮作过其它作物的砂壤土地做苗圃。667 m2施优质圈肥或畜禽粪2 500~3 000 kg,耕翻、耙细后整成宽1.5 m、长25~30 m的平畦备用。前茬种植烟草、土豆、番茄的地块不宜做草莓育苗地。2挑选健株选用健壮草莓植株作为育秧苗的母株。作为母  相似文献   

9.
王琼  宗静 《中国果树》2021,(1):63-65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研究母苗覆膜和不覆膜2种越冬方式和地面基质、半高架基质、高架基质3种育苗模式下秋季育苗对种苗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越冬母苗成活率达到100.0%,种苗繁育系数1∶43,667 m2繁苗量5.7万株,高于不覆膜越冬,种苗质量在根长、侧根数、根茎粗方面略优于不覆膜越冬。采用覆膜越冬,3种育苗模式667 m2繁苗量分别为5.9、5.0、5.3万株,地面基质育苗模式种苗的根系长度、根茎粗显著高于其他2种模式,种苗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0.
育苗技术是草莓高效益栽培的关键技术,草莓秧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优质种苗根系发达,定植后很快成活生长,花芽发育良好,为丰产奠定了基础。草莓大田匍匐茎育苗是利用母株上的匍匐茎发生的子株苗培育种苗,子株不脱离母株,直到定植时将苗子移出育苗田。  相似文献   

11.
<正>草莓南繁北扦避雨穴盘育苗与传统引插和扦插育苗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工、繁苗系数高,而且繁育的子苗定植后长势整齐、病虫害发生轻以及花芽分化早等特点,是一项高效、优质的草莓生产苗繁育技术。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逾17.87万hm2(268万亩),总产量达500万t,总产值达800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一草莓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草莓产业亦成为我国多个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目前制约我国草莓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育苗环节,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均有草莓育苗产业,南方主要采用露地繁育,  相似文献   

12.
草莓是一种经济效益高的水果,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和管理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草莓露地、温室栽培尤其是促成栽培发展迅猛,栽植面积逐年扩大,总产量不断增加。但单位面积产量低和品质差等问题依然未解决。草莓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莓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培育优质壮苗是草莓栽培成败的关键。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育苗技术不配套,特点是苗木带毒,致使繁育出来的苗木一级苗少,劣质苗多,造成栽植后成熟期偏晚、采收时间短、单位面积产量低、畸形果较多和品质差等现象。而利用草莓脱病毒苗繁育出来的苗木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品质改善,产量可提高15%-65%。利用草莓脱病毒苗作母株,每666.7m^2育苗圃能够繁育优质壮苗4万株(过去不用脱病毒苗仅为3万株左右)。现将具体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草莓苗繁育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为解决草莓育苗地资源紧缺、常规露地育苗病虫害逐年加重以及生产苗定植后成活率低的问题,2019—2020年在浙江省建德市更楼育苗基地开展草莓设施基质育苗,探索总结设施基质育苗中的扦插育苗技术,为规模化设施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草莓扦插育苗技术毛忠良吴国平戴忠良潘耀平赵亚夫(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句容·212400)草莓扦插育苗就是将繁育苗母株匍匐茎长出的尚未扎根的子苗与母体分离,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育苗基质上,经培育管理形成壮苗,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1990~1994...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草莓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草莓促成栽培得到大力发展,国内草莓种植面积约13.5万hm~2,种植地分布较广。种苗繁育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种苗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该研究就设施草莓种苗穴盘繁育中的定植、田间管理、子苗采收及包装等技术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草莓基质育苗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验活性水在草莓育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于2019和2020年分别设置活性水和普通水2个处理,对比分析了母株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繁育草莓苗的质量、数量和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2019年和2020年活性水处理繁苗数量分别较普通水处理增加了13.2%和15.8%,水分利用效益分别增加了16元/m3和15元/m3,子苗移栽成活率分别提高了1.5、3.0个百分点.说明活性水有利于草莓母株匍匐茎和分蘖的生长以及繁苗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验活性水在草莓育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于2019和2020年分别设置活性水和普通水2个 处理,对比分析了母株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繁育草莓苗的质量、数量和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2019年和 2020年活性水处理繁苗数量分别较普通水处理增加了13.2%和15.8%,水分利用效益分别增加了16元/m3 和 15元/m3 ,子苗移栽成活率分别提高了1.5、3.0个百分点。说明活性水有利于草莓母株匍匐茎和分蘖的生长 以及繁苗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龙口市草莓栽培历史悠久,90年代年栽培面积1万余亩。近年来暖棚栽培面积最大,效益最高,亩收入一般2万元左右,高者达3~4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一、育苗 建立繁苗圃,4月上旬定植母株。母株用上年培育的露地匍匐茎苗,每亩定植700~800棵,见花去掉,在须根处坦土,一棵母株能繁殖70~80棵苗。壮苗的标准:根茎粗1cm以上,根长3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文冠果苗木质量,增加育苗经济效益,将设施育苗方法与常规育苗技术相融合形成文冠果优质育苗技术,并对2种文冠果育苗技术在种苗质量性状和育苗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促进种苗生长和降低成本投入最适合的育苗技术,为文冠果田间育苗生产提供技术创新思路和实例参考。以文冠果良种“辽富1号”种子为供试材料,1年生种苗为测定对象,分别采用常规育苗技术和优质育苗技术(管膜一体化滴灌、水肥一体化施肥、大垄双行株行距、机械化播种)进行育苗,并对2种育苗技术繁育种苗的质量性状、产苗量、各级苗数量比例、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优质育苗技术繁育的种苗,生长快、长势强,2个育苗基地种苗平均苗高可达104.87 cm(常规:73.91 cm),地径可达1.053 cm(常规:0.629 cm),侧枝发生率为6.45%(常规:12.96%),侧根数为12条(常规:7条)。优质育苗技术每667 m2产苗量为1.201万株,少于常规育苗技术产苗量1.334万株,但其Ⅰ级和Ⅱ级种苗数占总数的98%,远多于常规育苗技术的59.5%,其中,Ⅰ级苗占89.5%(常规:19.5%),Ⅱ级苗占8.5%(常规:40%)。优质育苗技术每667 m2成本投入为0.279万元,收入为1.168万元,利润为0.889万元,其成本投入低于常规育苗技术成本0.310万元,收入和利润均高于常规育苗技术的收入0.995万元和利润0.645万元,其利润高于常规利润37.8%,因此,优质育苗技术更适合文冠果生产育苗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以2种不同大小的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分别获得再生小植株并进行病毒检测,利用上述脱毒母株和农家自留种苗分别繁育匍匐茎子苗,研究了2种子苗的病毒发生率与果实品质,以期通过草莓脱毒试验为脱毒苗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草莓品种的病毒含量有差异,并且病毒外壳蛋白表达量与其核酸转录量一致。切取草莓匍匐茎约5 mm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第一次脱毒,其部分再生小植株仍然携带了低浓度病毒。与之相比,再切取试管苗约0.5 mm茎尖组织进行第二次脱毒,其再生率虽然仅为31%,但是二次脱毒株均为无毒苗。利用已鉴定的脱毒母株和农家自留种苗分别繁育匍匐茎子苗,经过定植后发现2种子苗的病毒病发生率差异极显著。二次脱毒母株繁育的子苗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农家自留种苗(P<0.05),而可溶性总糖等品质参数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以0.5 mm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进行草莓组织培养,可以获得优质的脱毒母株,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未来草莓良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