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鹳(Ciconia nigra)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每年约有200~300只在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高台段)栖息迁徙繁殖,约50~60只黑鹳在此繁殖;自2010年开始,历时9年,通过样线调查、样带样点监测和定点实地观测研究方法,掌握了黑鹳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台段)栖息、繁殖、迁徙习性,为黑鹳有效保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河流、湖泊、库区众多,是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黑鹳、天鹅、灰雁等重要的繁殖地和中途停歇地。保护区内鸟类种群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对保护区内鸟类进行监测,摸清了保护区范围内鸟类种群数量以及栖息、繁殖、迁徙的生活习性和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监测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黑鹳的巢穴,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2018年和2019年连续2a利用无人机技术监测黑鹳巢穴。监测结果表明:金河口管理区的金河口沟有1处黑鹳巢穴,金河口管理区郑家沟有1处黑鹳巢穴,辉川管理区松枝口沟有1处黑鹳巢穴。通过观察得知:2018年金河口管理区金河口沟的黑鹳巢穴内有4只幼鹳,郑家沟的黑鹳巢穴是空巢,辉川管理区松枝口沟的黑鹳巢内有2只幼鹳;2019年金河口管理区金河口沟的黑鹳巢内有3只幼鹳,郑家沟的黑鹳巢穴仍然是空巢,辉川管理区松枝口沟的黑鹳巢内有3只幼鹳。这3处巢穴的选址都是在悬崖峭壁上,离地面高度至少在30m以上,工作人员很难从俯视的角度观察其内部的情况,利用无人机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无人机技术对保护区黑鹳巢穴的监测,对黑鹳的科学研究和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黑鹳分布范围广泛,数量却非常少,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甘肃张掖黑河保护区是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中亚通道的中转站和停歇地,良好的湿地环境吸引中国近半数的黑鹳来栖息和繁殖,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见。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色彩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它们数量稀少,全球不足3000只,在中国只有1000多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鹳的栖息地、繁殖地,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21年至2022年,采用样线、样点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沁源县黑鹳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调查结果表明,沁源县黑鹳野外种群数量超过10只,其繁殖巢多位于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内,雌雄亲鸟共同育雏。沁源县黑鹳主要觅食栖息地有沁河沁源县城区段、紫红河、两河湿地、南石湿地、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黑鹳成体和亚成体的取食成功率存在差异,成鸟平均啄食7.2次可成功捕食1条鱼,亚成鸟平均啄食14.8次可成功捕食1条鱼。  相似文献   

6.
正"房山黑鹳"在北京的绿水青山吸引下变身"北京黑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最新的候鸟监测显示,今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除在"中国黑鹳之乡"房山现身外,其栖息和取食范围还扩展到了海淀、大兴、顺义、平谷等区,而且其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达到百只左右。百只黑鹳有啥稀奇?北京今春的过境候鸟就达到了150万只左右,百只黑鹳在其中可以忽略不计。可黑鹳对于北京乃至全国绝对是神奇的存在,因为,据资料显示,它在全球分布仅有3000只,我国也只有1000只左右,据此估  相似文献   

7.
黑鹳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该文记录了2005~2010年期间,冶河湿地黑鹤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就其在湿地内的生存现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黑鹳种群数量、分布特征、繁殖习性、食物组成、觅食行为、迁徙路线、生境选择和人工繁育等方面综述性的概括了黑鹳研究现状,并结合陕西省黑鹳调查实地情况,提出了黑鹳的保护措施,为相关部门制定保护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黑鹳,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19年版)附录Ⅱ的濒危珍禽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公布的数据,黑鹳全球数量仅有2000余只。黑鹳在我国分布广泛,但数量却极其稀少。从全国范围看,已经记录的黑鹳种群大约有1000只。根据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官方发布的信息,黑鹳在河北省是优势物种,北到承德市、南到邯郸市均有分布,数量在300只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黑鹳在全球不足3000只,在中国就有1000多只。每年春季,黑鹳从南方迁徙到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转休息然后继续北飞,或就地求偶筑巢繁殖后代,到10月下旬又会迁徙到南方越冬。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区伊克昭盟东胜市和伊金霍洛旗交界处,保护区总面积为7680公顷。该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占世界遗鸥繁殖群体60%的种群个体,以及栖息繁殖地和天然湖泊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每年5月份定期分布有遗鸥繁殖 群1500只左右,筑巢数量为2000个以上,也是大天鹅、棕头鸥等水鸟的重要迁徙、栖息地,有进还有迁徙的大天鹅等其它鸟类数量为15000只,总数超过3000只。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定监测样点、样线对向海保护区迁徙丹顶鹤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分布区域及栖息生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03年以后,保护区内迁徙种群数量相对降低,而自2010年起未再观察到繁殖巢,迁徙种群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湿地长期干旱,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特别是作为丹顶鹤繁殖生境的芦苇沼泽不仅面积小,而且破碎化严重,不能满足丹顶鹤繁殖对水位、湿地面积及隐蔽条件等最低需求。人工辅助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建立永久性调水工程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恢复和发展丹顶鹤种群。  相似文献   

13.
正黑鹳广泛分布于欧亚地区和非洲大陆,在中国甘肃和新疆有比较大的繁殖种群。在欧洲,黑鹳多在沼泽森林或有水域的山地森林生活;而在中国,黑鹳多在山上陡峭的崖壁上栖息。它们不善与人类"打交道",喜欢在远离人烟的区域活动。这是体型很大、繁殖成功率很低的它们适应环境变化作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1月12日,湖南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故道大港段,发现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种群共140只.这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大黑鹳种群,目前全世界仅存约2000只,国内不足1000只. 与此同时,"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也成群结队频现三湘四水,似在喜迎2022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湖南举办,为前来考...  相似文献   

15.
2018年内3-10月开展黑鹳(Ciconia nigra)重点监测,记录了详细的繁育物候期。黑鹳在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繁殖期为3-7月,3月初至4月中旬开始营巢,巢间距2 000~3 000 m,巢一般由干树枝筑成,呈盘状,多数在4月初至4月中旬产卵,1年繁殖一窝,每窝通常产卵4~5枚,孵化期约30天,孵化率约55%,70日龄时具飞行能力,多栖息在河流沿岸及沼泽区域。食物主要是鱼类,有沿用旧巢的习性。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0-11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在辽宁省40处湿地开展了秋季迁徙季节水鸟调查。共发现水鸟55种,隶属于7目13科25属,种类以雁形目22种和鸻形目19种居多,鲣鸟目1种最少。统计水鸟种群数量总计264 980只,数量超过30 000只的水鸟有4科,分别是鸭科101 345只、鸻科41 353只、鹬科34 956只、鸥科77 035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中华秋沙鸭、白鹤、黑嘴鸥、东方白鹳、黑鹳、黑脸琵鹭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鸿雁、大天鹅、小天鹅、花脸鸭、斑头秋沙鸭、灰鹤、白腰杓鹬、大杓鹬、白琵鹭9种,种群数量总计32 096只。按照种类超过10种或者种群数量超过10 000只,或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的划分标准,秋季迁徙水鸟重要分布地点有15处。  相似文献   

17.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利河口、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及潮河河口是黑嘴鸥三处集中繁殖地。从1998年开始,作者对三处繁殖地进行连续跟踪调查,掌握了黑嘴鸥繁殖种群数量及其繁殖生境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广利河口黑嘴鸥繁殖种群数量锐减,由1998年的460只至2007年已无繁殖种群,其原因是滩涂围垦、养殖池灌水利用,繁殖地已丧失。潮河河口是2002年发现的黑嘴鸥繁殖地,2002~2005年间有繁殖种群300只以上,2006年后数量锐减并在2008年无繁殖种群,繁殖地丧失的原因是滩涂围垦。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1998~2006年间有繁殖种群200~330只,2007年后数量镜增,其主要原因是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工程形成黑嘴鸥新的繁殖地,但新繁殖地水位没有有效控制造成黑嘴鸥繁殖数量波动。对黑嘴鸥繁殖生境研究发现,自然生境由于围垦,黑嘴鸥繁殖地大部分丧失,人工生境虽然被黑嘴鸥繁殖利用但水位控制是影响其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在2002~2008年间,黑嘴鸥繁殖种群最高数量为839只,最低数量为413只。在环志跟踪中发现,黄河三角洲繁殖黑嘴鸥在日本九洲越冬。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桓仁林蛙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桓仁林蛙的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桓仁林蛙在辽宁省分布于抚顺市顺城区、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本溪市南芬区、桓仁县、本溪县;宽甸县和风城市;辽阳市辽阳县和灯塔市,分布区涉及4市11县(市、区).全省桓仁林蛙种群数量为1631500多只,平均分布密度为47.6只/km2.由于桓仁林蛙自身的原因和人类的破坏,桓仁林蛙种群数量逐渐下降.应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护好栖息环境,大力开展人工驯养繁殖,积极开展监测和科学研究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其对环境要求严格,在山西分布范围小、数量少。本文介绍了山西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以及黑鹳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越冬情况。观察表明,自然环境的优劣是黑鹳迁徙还是停留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小五台山湿地的14只黑鹳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郑家沟1处黑鹳窝,用影像记录了黑鹳哺育幼鸟的场景,证实了小五台山是黑鹳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