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硝酸磷肥是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试制的一种速效性氮磷复合肥料.主要成分为硝酸铵、磷酸铵与磷酸二钙.含N22.13%,有效磷(P_2O_5)19.47%.为探明硝酸磷肥对玉米、小麦的增产效果及其施用技术,以便为农业生产上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78年夏播开始到1980年夏收止,进行了硝酸磷肥肥效试验.初步取得一些结果,现分述于后:一、试验概况:  相似文献   

2.
盐碱地棉花施用磷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四年六次试验结果表明,在豫东轻、中度盐碱土地区,棉田土壤既缺氮又缺磷,在施用氮肥基础上施用磷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0.3—53%之间,每公斤过磷酸钙增产皮棉0.4—0.76公斤。在土壤速效磷(P_2O_5)含量小于12ppm,亩产皮棉在40—60公斤产量水平下,每亩应施过磷酸钙(含P_2O_512%左右)50公斤,60—100公斤产量水平下,应施用55公斤为宜。  相似文献   

3.
<正> 硝酸磷肥是山西化肥厂生产的一种氮磷二元复合肥料,氮磷比为1:0.483。近年来,配方施肥的实践证明,原平县一般要求氮磷比为1:0.4—0.7,这种肥料正好接近这个比例关系。原平县从1987年开始进行玉米施用硝酸磷肥的试验示范,经过3年的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试验设在原平县平川中肥褐土区。3年来进行了肥效对比、使用方法、施用量三项试验共16点次。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肥料硝酸磷肥含N26.7%,P_2O_512.9%;磷酸二铵(意大利产)含N18%,P_2O_546%;硝酸铵(太原化肥厂产)含N  相似文献   

4.
吨粮田小麦夏玉米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0年。采用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对影响小麦,夏玉米产量的氮肥、磷肥用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吨粮田小麦、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施肥函数模型,并确定了吨粮田小麦氮肥(纯 N)最佳施用量为10.1公斤.P_2O_5为14.5公斤;夏玉米纯 N 施用量为13.75公斤,P_2O_5为6.1公斤.  相似文献   

5.
60~70年代,山西省氮磷肥效都保持上升趋势,氮肥肥效明显高于磷肥肥效;由于生产上大量施用化学氮肥,80年代以来,磷肥肥效上升,氮肥肥效有所下降。目前,每公斤P_2O_5增产粮食14~20公斤,增产皮棉3公斤。全省土壤养分含量仍然是缺磷少氮,但缺磷的问题更加普遍而突出,应注意磷肥投入,保持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6.
旱地小麦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回归饱和设计法,对旱地小麦增产因子中的播种期、基本苗、氮肥、磷肥进行了试验,建立了数学模型,井提出优化方案。在半湿润易旱区的电留县,旱地小麦最佳播期是9月15—20日,每亩基本苗30—32万,每亩施N8.0—10.0公斤、P_2O_56.8—8.0公斤。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国际紫云英学术讨论会上简介的内容。用同位素~(15)N试验表明:紫云英对氮肥的回收率,返青后施用的为71.1%,高于冬前施用的32.1%;植株的养分和吸收的标记氮肥约3/5分布在茎叶中;dff值表明,在花序、顶心、绿叶生理功能旺盛器官,比茎干和衰老器官低,说明生物固氮或土壤供氮对紫云英功能器官发育的重要性。植株N/P_2O_5比值表明,紫云英对于磷肥的反应不敏感。紫云英北移后的生态环境不同于南方,栽培技术要点归纳为接菌、早播、密植、灌水和施肥。配合施用磷肥能有效地提高绿肥肥效,使每公斤绿肥氮增产稻谷从5.2公斤提高到11.2公斤。  相似文献   

8.
西瓜施磷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施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山西石灰性缺磷土壤种植西瓜施磷效果明显.施磷比不施磷产量增加80%.含糖量提高2.3%,每亩净增收270元左右。亩产3500~5000公斤西瓜的地块,建议每亩施 P_2O_510.5公斤(折合含 P_2O_514%的过磷酸钙75公斤),施 N12.7公斤.N:P_2O_5=1:0.82.  相似文献   

9.
高产小麦需肥规律及优化施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高产小麦需肥规律,每百公斤籽粒需N3.725公斤、P_2O_50.995公斤、K_2O3.875公斤,以此作为需养指标,根据高产麦田实测资料,初步确定养分利用率为N62%、P_2O_535%、K_2O84%,并拟定出优化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无论是豆科还是禾本科作物,其籽粒增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与磷肥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小麦对磷肥反应比所谓“喜磷”的豆科作物并不逊色,每公斤P_2O_5可增产小麦生物学产量38.9kg/亩,比豆科作物高出56.3%~84.1%;可增产籽粒19.6kg/亩,比豆科作物高62.7%~108.1%;由于施用磷肥,小麦籽粒的增产量比豆科作物的干物质增产量还高7%~13%.单位面积上小麦吸收的总磷量比毛苕和豌豆分别高出38%和55%,从肥料中吸取的磷素比豌豆略高,而低于毛苕。磷肥利用率也是如此。整体看来,小麦对磷肥的反应比豆科作物的毛苕、豌豆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磷肥(P_2O_5)施用量对宁夏扬黄灌区密植高产玉米产量、磷素吸收积累特征,明确宁夏扬黄灌区玉米生产适宜磷肥用量,以指导当地玉米生产。以正大12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玉米密度为9.75万株/hm~2条件下设置5个磷肥(P_2O_5)用量0、45、90、135和180 kg/hm~2,N 300.0 kg/hm~2和K_2O 75.0 kg/hm~2均一致。从磷肥(P_2O_5)对密植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磷素平衡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磷肥(P_2O_5)增加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增产率为3.1%~7.8%,通过产量获得磷肥(P_2O_5)效应方程为Y=-0.053 7x~2+15.803x+15 450(R~2=0.981 9~*),通过模拟计算最高产量P_2O_5用量为147.1 kg/hm~2,从实际最佳经济产量P_2O_5用量为112.2 kg/hm~2。经济效益角度分析P_2O_5用量在135 kg/hm~2时利润最高,比对照增收5.7%。施用磷肥(P_2O_5)促进了玉米磷素的吸收累积,籽粒、秸秆和地上部磷素累积量,100 kg籽粒需P_2O_5量均随磷肥(P_2O_5)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施P_2O_5 135 kg/hm~2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24.0%、19.3%、22.1%和15.7%。P_2O_5用量为135 kg/hm~2时磷肥利用效率最高为36.2%(P0.05),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效率均随着磷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P_2O_5量为45~135 kg/hm~2时耕层土壤速效磷均为当季匮缺。从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磷素平衡和磷肥利用效率多个角度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密植高产玉米磷肥(P_2O_5)用量适宜的范围为135~147 kg/hm~2。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力谋仕增效尿素在玉米上使用的节肥增效的效果,探索并完善其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技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使用做好技术储备。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肥料如下,0.05%力谋仕增效尿素,含N46.2%,由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氮肥:含N46.4%大颗粒尿素,含N46.4%小颗粒尿素(追肥用);磷肥:含P_2O_5≥44%重过磷酸钙(三料磷肥);钾肥:含K_2O≥  相似文献   

13.
采菇之后的废培养料条施种小麦,麦收后种大豆,从两茬作物的产量看,废培养料250公斤/亩深施加少量化肥(N3.5公斤/亩,P_2O_51.75公斤/亩)与单施化肥(N7公斤/亩,P_2OP_53.5公斤/亩)相比,差异不显著;较之250公斤/亩废培养料深施不加化肥,大豆增产显著(α=0.05);较之浅施废培养料250公斤/亩和125公斤/亩两处理,小麦分别增产9.1%和11.6%,均达显著(α=0.01)水平。废培养料125公斤/亩与不施肥相比,小麦、大豆产量均未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1979年起,针对本地区主要土类,模拟三种主要轮作方式,进行了磷肥不同分配施用的盆栽试验,以期提高磷肥肥效,促进平衡增产,增加经济效益.方法和经过供试土壤为石灰性黄潮土.甲组土壤有机质0.725%,全氮0.059%,全磷(P_2O_5,下同)0.121%,速效磷(P_2O_5,下同)18ppm.轮作方式为水稻—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磷肥分配方式为夏播施磷秋播无磷(P—0);夏播无磷秋播施磷(0—P),夏播秋播各施1/2(P—P)及空白处理(0—0).每盆年施普钙10克.施肥两个轮作周期后,观察三季作物的后效.乙组土壤有机质1.403%,全氮0.089%,全磷0.135%,速效磷23.5ppm.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冬小麦N、P_2O_5、K_2O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亩施纯N12.85~15.28公斤,P_2O_56.137~7.68公斤,K_2O2.33~4.79公斤,才能实现高产(≥400公斤/亩)、高效益(≥190元/亩)的生产目的。若只以提高产量为目的,则亩施纯N14.58公斤。P_2O_56.97公斤,K_2O4.34公斤;只注重增加经济效益时,以亩施纯N13.06公斤;P_2O_56.21公斤,K_2O3.35公斤为最合理。  相似文献   

16.
本項試驗系利用P~(32)示踪小麦根系对磷肥不同施用方法的吸收情况,研究小麦播种时施用磷肥的作用,明确最适宜的施用方法,以供生产上应用。 試验于一九六○年在温室盆缽中进行,每盆装輕质壤土10公斤。肥料用量:N1克、K_2O1克、P_2O_5 0.324克[氮用(NH_4)_2SO_4、鉀用K_2SO_4、磷用CaH_4(PO_4)_2]。处理分八种:磷与种子拌施(K_2O、N作基肥,与12厘米深土壤拌和,下同),磷施在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夏玉米在亩产975公斤的产量水平下,地上部植株不同部位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和积累速度变化,以及氮、磷、钾在各部位中的分配与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成熟时N、P_2O_5和K_2O的积累量分别为18.2,4.9和17.1公斤/亩,三者的比例为3.7:1:3.48,生产百公斤籽粒所需N、P_2O_5、K_2O的量分别为1.87,0.50和1.75公斤.N、P_2O_5、K_2O的最高积累速度分别为405,109和597克/亩·天,成熟时籽粒中的氮、磷、钾分配比率分别为64.4%,76,4%和20.4%.  相似文献   

18.
为弄清荔波县中等肥力田测土配方施肥对西红柿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当地西红柿主体品种南蔬3388,进行"2+X"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是西红柿增产的主要因素,以优化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优化施磷肥的增产效果较好,优化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次之,产量、净收益均以优化施肥区[(N)18公斤/亩、磷(P_2O_5)16公斤/亩、钾(K_2O)16公斤/亩]最高,分别为2 502.92公斤/亩和4 752.64元/亩。  相似文献   

19.
据本项研究,缺磷白浆型水稻土的公顷纯氮施用量为140公斤时,三年连施磷肥的效果最好的N、P_2O_5比例是1:0.5,其次是1:0.25,三年累积土壤速效磷增长率为N、P_2O_5比1:0.25的9%、1:0.5的36.3%、1:1的77.2%,在不同形态无机磷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铝磷,其次是钙磷。不施磷肥种稻一年后,在土壤中的绝对减少量最多的是Fe—P,其次是O—P和Al—P,最少的是Ca—P。  相似文献   

20.
<正> 农业对磷肥的需要不会显著增加。2001年化肥表观消费量为3826万吨,其中N 2547万吨,P_2O_5 884万吨,K_2O 395万吨,N:P_2O_5:K_2O为1:0.35:0.15。2003年农业对P_2O_5的需求量预计900~93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