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县江平公社交东大队虾场建于1980年,围垦面积800亩,养殖水面600亩,整个虾场就是一个大塘。由于水体大,养虾很难做到精养高产,几年来养虾单产很低,连年亏损。1980年产虾6504斤,平均亩产8.1斤,交售虾3694斤,1981年产虾4600斤,平均亩产5.7斤,交售虾2900斤;1982年因没有落实生产责任制,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长时间不投饵,  相似文献   

2.
符百良,是浙江省德清县“青虾之乡”——三合乡的一名养虾示范户,养殖青虾已有7个年头。通过7年的摸索实践,他积累了一整套生态高效的浅塘养虾经验。2003-2006年连续3年在养殖面积30亩、平均水位0.5米的浅塘中,获得亩产商品虾100干克左右、亩利润2500元左右的好收成。受土地的政策性限制,我县6万亩养虾池塘大多由稻田简单改造而成,在养殖水位普遍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下,符百良的浅塘生态养虾经验更有借鉴和推广的作用。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颇  张纪乐 《海洋渔业》1994,16(2):82-83
<正> 为探索对虾养殖高产技术,实现养虾高产量、大规格、高效益。日照市自1989年进行罗茨鼓风机充气养虾试验,当年在17亩虾池中,收获对虾3900公斤,平均亩产230公斤,平均规格达13厘米以上。1991年,开始推广应用,1992年又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全市应用充气虾池由1991年的1处40亩迅速增加到59处1800亩,充气虾池平均亩产对虾250公斤,亩效益达3600元,与非充气虾池相比,亩增产量10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2000多元。现就该市充气养虾生产及技术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朱孔文 《海洋渔业》1984,6(2):75-76
<正> 赣榆县水产养殖场现有养虾面积1,432亩。1982年,由于运用了科学技术来指导养虾生产,措施得力,使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场总产、单产、利  相似文献   

5.
更正说明     
上海地区的对虾是从1982年开始进入规模化养殖的。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仅奉贤区就上升到9万亩养殖面积。近二十多年的养殖史可以看到,由于养殖模式单一和盲目发展而导致虾病蔓延,给养虾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再讨论养虾业的基本概念就具有必然性了。  相似文献   

6.
方天治 《科学养鱼》2000,(12):12-12
江苏吴江市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濒临太湖,是一个著名的淡水养殖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全市水域面积达 40万亩,占总面积的 33%,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水产业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各业中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抓住机遇养虾业兴起   罗氏沼虾、太湖青虾“两虾”养殖业的兴起,是改革传统养殖模式,各级领导、科技人员、养殖渔农民的迫切愿望。 1992年从外地引进罗氏沼虾试养,养殖面积 302.5亩,亩产 82.5公斤,总产 24.9吨,亩产值 3300元,总产值 99.8万元,亩利润 1085元,总利…  相似文献   

7.
对虾养殖具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市场潜力大等特点,产业优势非常明显。但是自1993年以来,连年暴发虾病使养虾生产遇到严峻挑战。海阳市现有养虾池5万多亩,养虾生产在沿海经济中居于非常重要地位。如何面对现实,尽快探索出养虾生产新路子,实现养虾生产二次创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立足优势定思路确立主攻方向海阳市海岸线长23Okm,沿海乡镇7处,渔村108个,15m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139万亩,沿海滩涂14.8万亩,现有对虾养殖面积5万亩,养虾劳力4000多人。养虾生产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3年以前的规模扩张阶…  相似文献   

8.
海康县从1988年开始试养斑节对虾,面积仅1000多亩,到1992年已发展至20000多亩。在养虾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养虾成败的关键。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从虾塘条件、投饵技术、收获方法及养殖方式等方面,提出有关降低养虾成本的途径和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养虾已经十个年头,近三年发展较快。截1988年7月10日统计,全区养虾面积达28898亩,又比上年增长34.4%,出现合浦、防城两县养虾超万亩的好势头。但是,养虾从业人员的急剧增加而管养技术上的落后状况,则是目前养虾产量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1987年是全区单产最高年份,平均亩产只有23公斤)。  相似文献   

10.
小漠镇今年晚造大面积推广虾蟹混养的新模式,改变以往纯养虾的生产模式,走生态系养殖之路,有效地防止了虾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养虾生产再现生机。今年晚造对虾放养面积2100亩,其中纯养600亩,因发生虾病失收;进行虾蟹混养1500亩,占总养虾面积的71.4%,共收虾83吨,其中对虾18吨、青蟹65吨,产值479.8万元、纯利321.1万元,平均亩产55.3公斤、亩产值3198.6元、亩获纯利2140.7元,比早造对虾养殖亩产6.1公斤增产49.2公斤,增长率906%。进行虾蟹混养的虾农户户盈利。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试养成功后,广东的对虾养殖得到了发展,养虾面积不断扩大。以汕头为例,1991年的养虾面积达2.9万多亩,比1990年增加了2000多亩,其中斑节对虾养殖面积增加了一倍,上半年的对虾总产量达1100多吨。对虾业的迅速发展,虾病亦随之流行,尤其是高密度养殖以及多造次生产,助长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广西合浦县党江镇地处南流江入海口,地下咸淡水资源丰富,他们采取打井抽取地下咸淡水实行半封闭小面积养虾模式养虾,连年获得大面积丰收,促进了党江养虾业快速发展,养虾面积从2001年160多hm2(2400 多亩)发展到目前2200多hm2(33 000多亩)。现笔者对他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地理条件合浦县党江镇位于南流江入海口交汇处,南流江横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1990,(3):16-17
八十年代中期,我省沿海的养虾业发展很快,全省开发虾塘面积达二十余万亩。几年的实践证明,由于生产规模过大,上马过急,场地施工质量差。还有许多虾塘底质偏酸,纳潮换水困难,不加改造就无法养虾。加上近年来虾价跌落,市场疲软,养虾成本高,亏损大,也影响了虾农的积极性,造成很多虾塘丢荒,不能发挥这些水面应用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改善老虾塘底质环境的效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市拥有虾塘4万多亩。由于虾价高、市场看好,群众自发投资开塘养虾的热情甚高。但近几年来由于虾病的袭击,我市养虾业也几经挫折,尤其是以往一些被认为条件较好的老虾塘,由于连年高密度放养,积污严重、池底恶化,现在几乎陷入造造发病,甚至失败绝产的境地。1993年以来.我市东里镇堵海虾场、调风镇坎园虾场、雷高镇仙脉虾场、海田镇望楼虾场等,先后受虾病袭击,都有过连片发病、失收的记录。现在我市已严重老化的虾塘已近2万亩,因此如何改造老化虾场,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技》1993,(1):7-7,6
我县1992年养虾面积为13500亩。上半年养虾形势很好,第一造养日木对虾和中国对虾,平均亩产65公斤,总产743吨。每亩获纯利55呒,总获利达740多万元。第二造主养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和日本对虾,第三造主养日本对虾和长毛对虾,但第二、三造都发生严重病害,特别是发生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是继1989年以来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  相似文献   

16.
我省有虾塘面积达22.9万亩,近几年来从粤东至粤西,先后发生了大面积的暴发性虾病,尽管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但效果不明显,而病情严重。据1994年统计,全省暴发性病面积达93254亩,占全省养虾面积157803亩的59%,使海水对虾生产出现大滑坡。近年来由于调整养殖品种结构,部分对虾塘转养鱼或养其它品种,精养虾池面积有所减少,对虾产量有所下降,虾农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17.
冯晓萍  胡燕 《内陆水产》2002,27(11):34-34
苏中中、晚稻混栽地区水稻病虫种类多、危害重,发展稻田养殖与防病治虫矛盾突出。尤其稻田养虾安全用药报道尚少,常用农药甲胺磷控制螟害效益较差。2001年笔者在本市长江镇百亩稻田养虾示范区应用蚕毒素农药进行安全用药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25%噻嗪酮可湿粉剂、50%甲胺磷乳油。1.2试验设计1.2.1室内毒力试验将杀虫单、噻嗪酮、杀虫单加噻嗪酮(1∶0.6)分别按1∶2000、1∶5000、1∶10000、1∶50000、1∶500000倍稀释…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对虾养殖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四年来,广东养虾业发展很快,建成26万亩虾池,总投资近5亿元。1989年养虾产量达1.07万吨,平均亩产由1986年的32.5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85.6公斤。逐步丰富了市场供应,争取了一些外汇,成绩是肯定的,但由于生产发展过快,建设规模过大,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经济效益却不理想,有不少养虾场、养虾专业户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斗门县养殖罗氏沼虾23335亩,亩产153.3公斤,总产3577吨;平均每公斤交售价38.88元,产值14055万元(其中混养鲢鱼收入140万元),纯收6408.7万元;平均每亩产值6023元,除去生产成本3390元,纯收2633元。1993年全县养虾面积才7739亩、亩产125公斤、总产967.4吨,1994年养虾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增加了202%、  相似文献   

20.
斑节对虾由于其个体大、生长快和杂食性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对虾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由于亲虾来源全靠进口,不仅来源不易、价格昂贵,且因一些亲虾带病毒等原因而使养虾成本升高、虾病流行,导致养虾业蒙受损失。为降低养虾费用,减少亲虾进口,本站自1991年9月——1992年3月就以本地较易得到的亲虾资源——鱼塭斑节对虾,进行越冬促熟试验.以期探讨利用本地亲虾作斑节对虾苗种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