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以执业兽医考试为目标,通过对兽医内科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旨在提高学生执业兽医考试通过率,为提高兽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整体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2010年起施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为培养专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涉农高校不断改进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执业兽医考试为驱动,通过对动物生理学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提升学生执业兽医考试通过率,对提高我国兽医队伍的综合素质及整体水平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执业兽医制度的施行预示着我国兽医的主要职能正发生着变化.如何适应执业兽医师考试制度、增加考生考试通过率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的角度出发,就高等农业院校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保健》2009,11(4):114-117,119
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的规定,我国将实行执业兽医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执业兽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目的是通过考试,提高兽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执业兽医制度是我国现代兽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是执业兽医制度的基础[1]。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律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兽医制度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要求,是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兽医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2]。2010年起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天津市严格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认真组织,顺利完成天津考区2010-2012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本文对天津考区三年来考试情况进行的分析,以期促进健全天津市执业兽医考试机制,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参加执业兽医考试,从而提升全市执业兽医从业能力和水平,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人才保障,有效推动全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是培养养殖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面临到生产一线工作。而学生要从事兽医诊疗活动,就必须通过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只有经考试合格并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活动。执业兽医师制度执行4年来,参考人员通过率不高,学生有畏难情绪,害怕参与考试。而动物传染病课程在  相似文献   

7.
《中兽医学杂志》2019,(6):124-12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办法》和《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第22号》的规定,现就201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江西考区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考试类别201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兽医全科类和水生动物类,两类考试分别命题组卷,同时考试。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物保健》2009,(4):105-105
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我国将实行执业兽医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执业兽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目的是通过考试,提高兽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四川畜牧兽医》2010,37(6):15-20
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的规定,我国将实行执业兽医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执业兽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目的是通过考试,提高兽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人才保障。为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宣传工作,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编写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宣传手册》,详细解读有关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为广大拟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生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推动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适应执业兽医师考试制度、增加考生考试通过率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从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的角度出发,就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执业兽医制度与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兽医制度是指国家对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实行执业资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通过加强考务工作,积极宣传动员,建立长效机制等举措,近年来执业兽医考试工作成效显著,2010—2018年昆明市执业兽医累计报考4 819人,其中(助理)执业兽医师共考取通过1 222人。通过对2010—2018年的考试情况分析发现:昆明市报考人数逐年上升,学历水平不断提升;报考人员职业以动物诊疗机构、学生、非兽医从业人员为主;报考人员通过率以科研教育人员、诊疗机构、学生等居前列。上述情况提示,今后应进一步优化执业兽医注册备案管理,强化行业对执业兽医的重视与认可,完善执业兽医考试和继续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黑龙江省将全面实行执业兽医制度,执业兽医考试时间定于10月下旬。此举意味着兽医与执业医师和律师等行业一样,有了更为严格的准入门槛。执业兽医制度的施行,为不断变化的兽医行业提供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全面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兽医制度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是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201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将在全国开展,这是我国兽医工作史上第一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将对加强兽医医政工作管理,提高兽医队伍整体素质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执业兽医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提高了动物生产及疫病防治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也更加规范,而兽医教育是培养合格执业兽医的基础和前提。主要综述了执业兽医与兽医教育的关系以及执业兽医制度实施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是执业兽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科目、预防科目、临床科目以及综合应用科目等4个科目,涉及动物生理学等15门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决定着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高低。笔者将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与动物生理学教学过程衔接起来,就高等农业  相似文献   

15.
2010年,黑龙江省将全面实行执业兽医制度,执业兽医考试时间定于10月下旬。此举意味着兽医与执业医师和律师等行业一样,有了更为严格的准入门槛。执业兽医制度的施行,为不断变化的兽医行业提供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全面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兽医制度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是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201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将在全国开展,这是我国兽医工作史上第一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将对加强兽医医政工作管理,提高兽医队伍整体素质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执业兽医考试制度的实施,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这预示我国的兽医体制正与国际接轨,标志我国兽医主要职能正在发生变化。对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当中的动物医学专业将要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增加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以及如何更好的适应执业兽医师的考试制度。本文作者通过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在教学大纲、内容和方法等提出一些改革意见,从而使执业兽医考试的通过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梁宝忠 《中国家禽》2005,27(15):50-50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7月13日在全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透露,为适应防控重大动物疫痛和提高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需要,我国将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兽医管理体制。以此为标志,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8.
《四川畜牧兽医》2005,32(8):60-61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7月13日在全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透露,为适应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提高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需要,我国将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兽医管理体制。以此为标志,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我国进行了首次执业兽医考试,希望通过推行兽医准入制度,提高我国执业兽医的水平.2010年11月13~16日,全国大学生首届"生泰尔杯"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这次比赛不仅是检验各高校兽医教学质量的盛会,也是改革现有兽医教育制度、提高我国兽医教育质量,保证执业兽医制度顺利实施的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20.
《饲料工业》2005,26(15):35-35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7月13日在全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透露,为适应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提高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需要,我国将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兽医管理体制。以此为标志,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官方兽医制度,是指由官方兽医(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