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8~10月龄的关岭牛、西×关杂交牛(西门塔尔牛♂×关岭牛♀)、安×关杂交牛(红安格斯牛♂×关岭牛♀)、利×关杂交牛(利木赞牛♂×关岭牛♀)各8头,进行育肥生产雪花牛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西×关杂的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值、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最高,依次为利×关杂、安×关杂、关岭牛;西×关杂组、利×关杂组、安×关杂组的宰前活重、眼肌面积和高档肉块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关岭牛组(P〈0.01);关岭牛组和安X关杂组的肌内雪花状脂肪含量均为3级,优于西×关杂组和利×关杂组;综合评价关岭牛组和安×关杂组的胴体等级均为3A级,西×关杂和利×关杂的胴体等级均为2A级。结果显示,关岭牛虽然产肉性能不高,但机体内并不缺少优秀的遗传基因,具备选育成优质高产肉牛品种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实验旨在了解安格斯牛、利木赞牛和西门塔尔牛与务川黑牛杂交一代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随机选取24月龄安务F1、利务F1、西务F1和务川黑牛公牛各3头,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3种牛对务川黑牛杂交改良效果显著(P<0.05),屠宰率、肉骨比以利务F1牛最高,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以安务F1牛最高,眼肌面积以西务F1牛最高;利务F1牛的熟肉率最高,安务F1牛的剪切力最低,肉色L45min、a45min、b45min值以西务F1牛色泽最亮,安务F1牛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务川黑牛,利务F1牛肉与务川黑牛肉大理石纹都为3级,安务F1和西务F1牛肉大理石纹则为2级;系水力、滴水损失、水分、蛋白质、pH在不同杂交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考虑,建议选择利木赞牛和安格斯牛作为务川黑牛杂交改良的父本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疆褐牛肉用生产性能,找到合理的肉牛经济价值的估算方法,笔者通过表型性状与高档肉重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体尺与高档肉重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十字部高、胸围、后腿围能够预测、选择胴体眼肉肉块重;胸围、胸宽、后腿围能够预测、选择胴体外脊肉块重;体斜长、胸围能够预测、选择新疆褐牛高档肉重;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2=-0.22x1+0.154x3-0.049x7;y3=0.135x3-0.198x6+0.05x7;y5=0.114x2+0.156x7。  相似文献   

4.
黑毛和牛与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海省利用日本黑毛和牛杂交改良当地西门塔尔牛所产后代(和西杂F1)的育肥、屠宰性状和肉质品质,评估其改良效果。试验选用和西杂F1公牛为研究对象,于当地进行饲养育肥至30月龄,分析其屠宰、胴体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F1杂交育肥牛屠宰率为59.90%、净肉率为50.25%、胴体高档肉块重42.4kg,胴体高档肉块产肉率为12.26%、胴体优质肉块重115.0kg,胴体优质肉块产肉率为33.25%。眼肌肉色等级4.0分、大理石花纹6.0分、系水力62.15%。试验牛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必需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1.84%和5.14%。综合分析后认为和西杂交牛在青海省育肥效果良好,肉质营养水平有待提高,在当地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生物饲料对不同品种肉牛肉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肉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含磷脂多、胆固醇少,肌肉纤维细嫩、柔软,风味独特等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牛肉消费量也持续增加,为牛肉生产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试验研究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生物饲料对不同品种肉牛肉中屠宰性能和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证明安格斯公牛在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和胴体产肉率相比西杂牛更高(P<0.05);而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P<0.05)。这能够为提高肉牛的肉质提供科学的依据,在肉牛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档牛肉和小白牛肉的生产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档肉牛育肥技术 高档肉牛即生产高档牛肉的牛,它在嫩度、风味、多汁性等主要指标上,均须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高档牛肉主要指肉牛胴体上的里、外眼肌(即背最长肌)和臂肉、短腰肉等4部分。这4部分肉的重量约占肉牛活重的5%~6%,即育肥牛宰前重为500公斤时,则这4部分高档牛肉约有25~30公斤。每公斤高档牛肉在北京高级宾馆可卖到90~1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一头高档肉牛的高档牛肉仅占体重的5%~6%,而其产值却占到一头牛总产值的46%~47%,其经济效益之高和  相似文献   

7.
高档牛肉是指选用优良品种的肉牛,采用先进肥育技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屠宰加工,生产出的优质牛肉在胴体分割切块基础上,分切出来的牛胴体上特定部位的肉块,包括里外眼肌、臂肉和短腰肉等四部分。高档牛肉呈大理石花纹的肉质,细嫩多汁,香浓味美,是富含优质蛋白、低胆固醇的上等食品。1我国高档牛肉发展概况我国肉牛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近30年的长足发展中,已基本形成独立的产业,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及人民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无角牛新类群的肉用性能,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数据支撑,笔者选择10头体重为324.79±43.51 kg的8~10月龄健康无角公犊牛(西门塔尔牛×巴山牛)作为实验动物,开展育肥试验。育肥期300 d,育肥结束后分别按照国标《牛胴体及鲜肉分割》(GB/T 27643-2011)和日本肉牛胴体最终评分方法进行胴体分割和等级评定。结果显示,无角牛新类群18~20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为131.33 cm、166.67 cm、194.33 cm、22.67 cm和569 kg,计算BPI为4.33;育肥期平均日增重为0.81 kg;屠宰率,净肉率,高档肉块产率分别为54.43%、43.56%和11.41%;中国胴体等级评定为优级,日本胴体等级评定为B1级40%、C1级60%。以上数据表明,无角牛属于兼用牛,体型较大,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优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现阶段肉牛到牛肉之间的联系现状和产出能力,掌握主要经济指标,确定计算肉牛产值的依据。 【方法】以张掖市肉牛与牛肉之间的联系现状为例,从中选取1个能够代表现阶段生产水平的随机样本(n=11777),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和分组,列出次数分布表与分布图,研究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5个变量的频率分布,并根据平均数() 和标准差(S)及其分布规律推算出总体平均数u的概率置信区间代表群体生产水平,作为计算肉牛产值的依据。【结果】现阶段进行肉牛生产的主要品种为西门塔尔、安格斯和荷斯坦,公牛育肥产肉占84.54%。其中西门塔尔占74.61%居主导地位,安格斯占16.08%,荷斯坦占9.31%。西门塔尔牛以宰前重在500~700kg的小架子牛育肥产肉占56.12%居主导地位,依次为大架子育肥占39.28%、小牛肉占2.57%和成年牛占2.03%。肉牛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和屠宰率、净肉率5个指标样本分组频率与正态分布理论概率相关度高、绝对差值小,概率相近。 【结论】现阶段生产牛肉的主要品种有西门塔尔、安格斯和荷斯坦,以公牛育肥为主。主导品种西门塔尔牛生产周期有缩短趋势,小牛肉生产起步。 西门塔尔牛群的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和屠宰率、净肉率均值为:684.94kg、385.16kg、316.85kg和56.47%、45.71%时,区间为:581.33≦x≦788.55、321.9≦x≦448.40、266.09≦x≦367.61、53.85≦x≦59.09、42.57≦x≦48.85。 大群体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的均值为:678.13kg、379.54kg和55.81%%,区间为572.63≦x≦783.63 、311.42≦x≦447.66、52.34≦x≦59.28 。 反映肉牛生产水平的5个经济指标的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平均值()一倍标准差左右取值概率为0.6827,可用概率密度函数公式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正态分布特点,平均值左右一倍标准差范围内取值的概率最大为,平均值即为群体盈亏平衡点,且主导品种的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较大群体分别高6.81kg、5.62kg和0.66%。 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为张掖市规模最大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屠宰牛源为周边规模养殖场育肥牛,该结果能够代表张掖市域内肉牛大群体生产水平,指标平均值()可以作为计算肉牛产值的统计依据。 生产中可以此为标准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当个体牛只或经营单位的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和屠宰率、净肉率高于平均值时说明该牛只育肥状况较好或该经营单位经营状态良好,大概率保持盈利。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4,(7):44-47
为了研究酒糟型全混合日粮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西本杂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精粗分饲)、试验Ⅰ组(酒糟型全混合日粮)、试验Ⅱ组(酒糟型全混合日粮,酒糟比例提高30%)。经过9个月的育肥试验后,进行屠宰测定,结果显示:试验Ⅰ组的日增重、料肉比、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值、背膘厚度、眼肌面积、特优级肉块重、高档肉块重均为最优,试验Ⅱ组次之,对照组最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料肉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组试验牛的屠宰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采用全混合日粮可提高肉牛生产性能,但提高日粮中酒糟比例,会降低肉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性别对关岭牛产肉性能的影响,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8~10月龄、体重135±13.8 kg的关岭牛公牛、阉牛、母牛各8头,按性别分为试验Ⅰ组(公牛)、试验Ⅱ组(阉牛)、试验Ⅲ组(母牛),3组试验牛的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3头牛屠宰测定。试验结果: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Ⅰ组的体尺指标、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最高,试验Ⅱ组次之,试验Ⅲ组最低;试验Ⅱ组的肉质指标最优,试验Ⅲ组次之,试验Ⅰ组最差。结果表明:后备牛阉割后进行育肥,可显著提高牛肉品质,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报道乡雪黑牛的繁殖及生产性能测定效果,试验选用湘中黑牛(安本杂)为母本,用日本和牛或利木赞牛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构建和安本与利安本两个杂交组合;通过对母本繁殖性能、犊牛生长性状及12月龄牛的育肥试验,测定其两组杂交牛生产高档牛肉的生产潜力。结果显示:母本牛的繁殖性能良好,犊牛生长发育优良,12月龄牛育肥6个月,平均日增重分别达1000g和1090g,至18月龄高可达500kg(平均443kg~461.5kg),屠宰率58%以上,胴体净肉率80%多,且脂肪沉积好,尤其是和安本三元杂交牛大理石纹明显,等级达1.5,其结果超过已报道的安本杂F2的测定结果。两组杂交牛比较,和安本杂交牛的肉质性(大理石纹等)状略强于利安本杂交牛,而后者的初生重、生长发育、日增重及屠宰性能(屠宰率、净肉率等)略强于前者。经测定两组杂交牛均有开发生产高档牛肉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和牛、安格斯牛对蒙古牛的改良效果,试验选择14~16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蒙古牛、和蒙F1代牛、安蒙F1代牛公牛各5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并进行屠宰分割,测定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蒙古牛相比,和蒙F1代牛、安蒙F1代牛增重、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高档肉重、胴体高档肉产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安蒙F1代牛增重、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和蒙F1代牛。说明利用安格斯牛、和牛杂交改良蒙古牛,安蒙F1代牛杂交改良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郏县红牛与不同品种肉牛杂交后代的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情况,试验选取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与郏县红牛的杂交1代公牛各5头,纯种郏县红牛5头,分为试验A组(郏县红牛公牛)、B组(红郏F1代公牛(红安格斯牛×郏县红牛))、C组(西郏F1代公牛(西门塔尔牛×郏县红牛))和D组(夏郏F1代公牛(夏洛莱牛×郏县红牛))4个试验组,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3个月后屠宰,利用屠宰测定和检验分析的方法对郏县红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的体尺发育、肉用性能和肉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红安格斯牛、夏洛莱牛改良郏县红牛,在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方面与郏县红牛纯种牛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屠宰测定方面,杂交后代组的头重、皮厚、皮重、前二蹄重和尾重,屠体器官食道、气管、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重量,以及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肉骨比与郏县红牛纯种牛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胴体后腿宽显著高于郏县红牛纯种牛(P<0.05);红郏F1代公牛高档肉块重和优质肉块重最高,分别为70.22和105.22 kg,但高档牛肉率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红郏F1代公牛优质牛肉率达到34.43%,显著高于郏县红牛和西郏F1代公牛(P<0.05),高于夏郏F1代公牛(P>0.05)。在肉品质方面,红郏F1代公牛与肉品风味有关的肌苷酸含量最高,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与鲜味有关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均为夏郏F1代公牛含量最高,分别为53.85%和8.04%。结果提示,采用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改良郏县红牛,没有在体尺发育和肉用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但采用红安格斯牛改良郏县红牛可提高郏县红牛肉用性能的潜力,可适度提高高档牛肉和优质牛肉肉块重量,而夏洛莱牛改良郏县红牛可适度提高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高档肉牛即生产高档牛肉的牛,高档牛肉在嫩度、风味、多汁性等主要指标上,须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一般每头高档肉牛可生产高档肉30~40公斤(其它的肉再作为普通牛肉),每公斤高档牛肉可卖到90元左右。因此,育肥高档肉牛,生产高档牛肉,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荷斯坦奶牛的后代西荷杂公牛(西门塔尔×荷斯坦)育肥后的生长和屠宰性能、肉质性状的差异,为该品种改良荷斯坦奶牛杂交模式提供基础,本试验分别选取9头22月龄的西荷杂公牛和荷斯坦奶牛公牛,在相同日粮水平和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166 d后屠宰,分别测定2组公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西荷杂公牛在空体重、胴体重、净肉重、肉骨比、屠宰率和净肉率上较荷斯坦牛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西荷杂交公牛的特级肉块、高档肉块、优质肉块和一般肉块重高于荷斯坦公牛(P<0.05),但2种牛的一般肉块总重占总肉重的比例差异不显著;在肉质性状方面西荷杂交公牛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蛋白质含量和肌纤维密度高于荷斯坦公牛(P<0.05),肌纤维剪切力低于荷斯坦公牛(P<0.05)。西荷杂交公牛在胴体性状方面杂交优势明显,在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上较荷斯坦牛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较为突出,此外,西荷杂交公牛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质较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分析安秦、和秦、和安秦三种杂交肉牛的产肉性能。[方法]选择和秦、安秦和安秦杂、秦川肉牛各5头作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测定三种杂交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高档肉产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杂交组合各分析指标均高于秦川牛,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  相似文献   

18.
高档肉牛即生产高档牛肉的牛,高档牛肉在嫩度、风味、多汁性等主要指标上,须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一般每头高档肉牛可生产高档肉30—40kg(其他的肉再作为普通牛肉),每kg高档牛肉可卖到90元左右。因此,育肥高档肉牛,生产高档牛肉,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对平度市马戈庄肉牛育肥场的48头中国西门塔尔牛18~22月龄育肥公牛的产肉性能及牛肉质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胴体分割性状、优质切块性状做主成分分析.其结果: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是60.38%、54.26%.高档牛肉质量符合美国部颁优级标准.胴体分割性状的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88%,与肉用型牛的线性评定的反应内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高档牛肉是指通过选用适宜的肉牛品种,采用特定的育肥技术和分割加工技术,生产出肉质细嫩多汁、肌肉内含有一定量脂肪、营养价值高、风味佳的优质牛肉.虽然高档牛肉占胴体的比例约12%,但价格比普通牛肉高10倍以上.因此,生产高档雪花牛肉是提高养牛业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天水市引进日本和牛冻精3 000多支,与本地西杂母牛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良好效果,累计出栏和西杂肉牛1 800多头,多创收360万元,在高档红牛肉和雪花牛肉生产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