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以全株玉米和苜蓿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添加LaLSIL Dry(LD)、H/M FINOCULANT(H/M F)和FAST-SILE(FS)三种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可以单独调制出优质青贮料,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乳酸含量并降低乙酸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明显降低苜蓿青贮的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2.
3个因素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及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品种、收获期和添加剂3个因素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青贮玉米原料为桂青贮1号、豫青贮23和北农青贮208,玉米分别于乳熟期、完熟期收割,分别采用复合乳酸菌A和复合添加剂B进行青贮发酵,发酵35 d后采样检测营养成分。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北农青贮208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乳酸(LA)和乙酸(AA)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与完熟期相比,乳熟期全株玉米青贮饲料p H和NDF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CP)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增加;乳酸菌剂A增加了LA、WSC和CP含量,复合添加剂B显著提高了LA、WSC和ADF含量;从互作效应看,北农青贮208×乳熟期处理有较高的LA和CP含量;豫青贮23×乳酸菌剂A和豫青贮23×复合添加剂B处理的p H较低且有较高的LA、CP和WSC含量;在乳熟期收获的桂青贮1号和豫青贮23添加乳酸菌剂A能获得p H较低且CP含量较高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乳熟期收获的北农青贮208添加乳酸菌剂A或复合添加剂B均能获得品质较优的青贮饲料。品种、收获期及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均有影响,并产生一定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菌、米糠、和水分添加量对青贮茭白鞘叶质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茭白鞘叶青贮时,分别添加乳酸菌(0、2×105、4×105CFU/kg)、米糠(0、2%、4%DM)和水(0、7.5%、15%DM),贮存60 d后,感官评定茭白鞘叶的青贮质量,测定浸提液的p H值、氨态氮和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乳酸菌的添加提高了青贮发酵的感官评定等级(P0.05),米糠和水分含量对青贮发酵的感官评定无影响(P0.05);各处理组之间p H值和氨态氮占总氮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酸菌的添加提高了乙酸和丙酸的浓度(P0.05);米糠的添加提高了丙酸的浓度(P0.05);乳酸浓度、丁酸浓度和乳酸占总酸比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茭白鞘叶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也可以青贮,但是青贮质量一般。乳酸菌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青贮品质,利于提高青贮发酵的有氧稳定性;米糠的添加量为2%~4%时,提高了青贮品质,但是未达到显著水平;茭白鞘叶水分含量在63%~71%之间时对青贮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登海605玉米品种为材料,于蜡熟期2/3乳线时进行刈割,乳酸菌制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10,20和30 mg·kg-1,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在室温条件下发酵45和90 d,取样测定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等指标,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DM)受乳酸菌添加量和发酵时间的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P>0.05);随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发酵90 d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线性降低(P=0.018),而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线性增加(P=0.006)。发酵90 d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pH值较45 d显著降低(P<0.01),而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乳酸含量显著线性增加(P<0.05)。24 h的DM和NDF消化率受乳酸菌添加量和发酵时间的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90 d时,48 h DM降解率随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线性增加(P=0.034),48 h NDF降解率较45 d显著增加(P=0.022)。发酵90 d时,20 mg·kg-1组的RFV、总可消化养分(TDN)和有机酸含量最高,而pH值最低。综上所述,乳酸菌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和DM瘤胃降解率均有显著影响,全株玉米青贮在发酵90 d且乳酸菌添加量为20 mg·kg-1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前期筛选出的5株对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具有优良抑菌活性乳酸菌的复合物及其与CaCO3、酶及尿素不同组合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进一步筛选优质复合青贮生物制剂,共设置7个不同组合添加物进行全株玉米青贮,并设空白对照组,测定青贮3、10和30 d时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5株乳酸菌混合剂有提高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趋势;同时添加CaCO3和复合乳酸菌能进一步增加青贮饲料的乳酸(LA)和乙酸(AA)产量,尤其是AA产量,防止pH值过分降低,也有提高青贮营养品质的趋势;同时添加尿素和复合乳酸菌能进一步提高青贮的AA和氨态氮的含量,防止pH值过分降低,显著提高粗蛋白(CP)含量,从而提高青贮营养品质;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复合物可以提高发酵产物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及LA和AA产量,改善青贮发酵品质;复合CaCO3、尿素、纤维素酶、淀粉酶和复合乳酸菌的添加对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效果最好;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在前3 d变化最快,发酵不同阶段不同添加组合的变化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6.
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饲喂价值。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对奶牛饲喂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那么,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研究添加菌制剂与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常规指标的影响,选择在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同时制作3种不同青贮添加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分别为添加菌制剂处理、添加菌-酶制剂处理和作为对照无添加剂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待青贮发酵完成后采样,进行感官评定,每种青贮采集3个样品,采样后分别测定其p H值,NH_3-N浓度,DM、CP、Ash、NDF、ADF、EE、SS、Ca和P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菌制剂可显著降低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浓度(P<0.05),两种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菌-酶制剂可显著降低青贮的粗脂肪含量(P<0.05),提高磷的含量(P<0.05),且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无添加剂青贮的含量(P<0.05)。可以看出,添加菌制剂和菌-酶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且菌-酶制剂青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19,(16):22-28
研究旨在利用饲用益生菌组合发酵全株玉米,为制备优质的青贮全株玉米提供最佳的益生菌组合方式。试验选用乳熟期刈割的全株玉米,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C)和3个试验组(G1、G2、C3),每组设计3个重复,于发酵后0、3、7、14、21、28、42、60 d解封取样,进行感官评定及营养指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对全株玉米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pH值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丙酸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酵母菌含量在第一周显著升高(P<0.05),其中第7 d G3组的酵母菌含量显著大于G1、G2组(P<0.05),乳酸菌含量总体显著升高(P<0.05),其中G3组乳酸菌含量显著大于G1、G2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在青贮全株玉米过程中可有效降低饲料pH值与纤维的含量,提高粗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活菌数。经过综合分析,发现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黑曲霉菌的添加组合为3%、2%、2%、1%时,可较优提高青贮全株玉米的营养和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交设计优化农作物秸秆混合青贮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方案研究几种农作物秸秆混合青贮的优化模式.试验因素为青贮原料(花生秧,甘薯藤,玉米秸秆)组成比例(A)、纤维素酶添加量(B)、乳酸菌添加量(C).60 d后对开封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鉴定和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均显著,影响大小依次是C>A>B;各因素水平间差异显著.综合评价,混合青贮的最优模式为青贮原料花生秧甘薯藤玉米秸秆的最佳比例为112,纤维素酶和乳酸菌的适宜添加量为0.003g/kg和1.0g/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辣蓼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以及抑菌能力的影响。以大庆本地全株新鲜辣蓼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各原料切为1~2 cm小段,制成每袋300 g的原料,设置3组,以无添加辣蓼记为对照组,以分别添加5%、10%辣蓼为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全株玉米青贮30 d后添加1×105 CFU/mL的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分别在8、24、48和72 h检测3种有害菌数量,室温下在青贮3、7、14和30 d时开封检测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1)青贮30 d,添加有害菌青贮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组有害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2)青贮30 d,添加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组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10%辣蓼组在青贮14、30 d后有氧暴露,与对照组相比,pH显著降低(P<0.05),提高了其有氧稳定性。综上所述,辣蓼的添加抑制了青贮中有害菌的增长,改善了青贮玉米的品质,提高了其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从优质青贮饲料中分离鉴定并筛选的2株乳酸菌进行全株玉米的青贮中试试验,玉米青贮30天即可成熟。感官评定的结果表明,乳酸菌处理组的青贮饲料品质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饲喂添加乳酸菌的玉米青贮饲料对奶牛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牛乳中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的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而对乳脂肪的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丹  吴硕  陈丹丹  张庆 《草地学报》2023,(9):2860-2867
为探究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精油活性成分和添加黄梁木精油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梁木精油,利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黄梁木精油的活性成分。全株玉米(Zea mays)青贮发酵70天后分别添加0.625(N1),1.25(N2),2.5(N4)和3.75(N6)mL·kg-1黄梁木精油,设空白对照组(CK),测定不同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的有氧稳定性和有氧暴露7天后发酵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黄梁木精油成分复杂,含有多种代谢物。在全株玉米中添加黄梁木精油可以抑制不良微生物的活性,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有氧暴露7天后,随着精油添加量的增加,全株玉米青贮中干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pH值、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当精油添加量为2.5和3.75 mL·kg-1时,全株玉米青贮在有氧暴露7天内温度均比较稳定。因此,不同添加量的黄梁木精油均可提高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其中添加2.5 mL·kg-1时即可保持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正交设计在苜蓿青贮添加剂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初花期收获的苜蓿经过不同时间的晾晒(水分含量分别是80.3%、71.2%、62.5%、40.3%),添加不同含量的乳酸菌(0、106、107、108cfu/g)、纤维素酶(0、0.025、0.05、0.1 g/kg)和葡萄糖(0、10、15、20 g/kg)进行苜蓿青贮的4因子4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凋萎苜蓿组(水分含量为71.2%)青贮时,在4个水分组中具有最好的青贮质量,即降低青贮料中的NH3-N含量和生成更多的乳酸。4个因子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顺序依次是葡萄糖添加量>苜蓿含水量>纤维素酶添加量>乳酸菌添加量。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佳组合是:苜蓿水分含量为71.2%,乳酸菌的添加量为106cfu/g,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0.1 g/kg,葡萄糖的添加量为20 g/k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利用玉米乳杆菌和坚强肠球菌,进行全株玉米的青贮中试试验,感官评定的结果表明,乳酸菌处理组青贮品质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的感官评定得分比对照组提高15%。饲喂试验表明,添加乳酸菌的玉米青贮饲料能显著提高牛乳中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的含量(p<0.05),而对乳脂肪的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究两种不同种类青贮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的影响,为玉米青贮添加剂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采用窖贮方式,设对照、微生物制剂、有机酸制剂3个处理组,青贮60 d。结果:微生物制剂组和有机酸制剂组感官品质优于对照组,且微生物制剂组要好于有机酸制剂组;添加微生物制剂和有机酸制剂显著降低青贮pH、乙酸含量,提高乳酸含量,明显改善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结论:添加微生物制剂和有机酸制剂均可明显提高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且添加微生物制剂发酵品质好于有机酸制剂。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以全株玉米为材料,试验分为对照组(不含添加剂)、纤维素酶组(添加1 g/kg纤维素酶)、复合益生菌组(添加2 mL/kg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1∶1)、菌酶联合组(添加1 g/kg纤维素酶和2 mL/kg复合益生菌),每组3个重复。青贮45 d后,测定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菌落数,分析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组和菌酶联合组全株玉米青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菌酶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全株玉米青贮的感官品质得到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pH显著降低(P0.05);菌酶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总氮(P0.05)。3)与对照组相比,菌酶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中的乳酸菌、酵母菌和需氧菌的数量(P0.05)。本试验得出,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的联合处理有效提高了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株青贮玉米营养价值比较高,为了提高青贮效果。[方法]本实验以全株青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收获的全株玉米添加微生物青贮剂,分析青贮效果。[结果]处理1、处理2、处理3,水分含量高(依次为80.5%、82.2%、82.6%)、干物质含量低(依次为19.5%、17.8%、17.4%),影响青贮品质;处理4的干物质含量为69.3%,水分含量为30.7%,达到理想的青贮效果。[结论]处理4达到了理想的青贮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探讨用不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型日粮化学成分、pH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常用的肉牛全混合日粮分成16份,每份1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4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进行普通发酵,处理1组添加20 g/kg糖蜜,处理2组添加3 g/kg丙酸,处理3组为联合发酵组(20 g/kg糖蜜+3 g/kg丙酸),青贮6周后,收集样品进行后续分析。结果:糖蜜青贮组干物质、乳酸和乳酸菌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1.94%、19.82%和23.20%(P<0.05),但处理组丁酸、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全株玉米型日粮青贮7和14 d后pH显著降低(P<0.05)。青贮1 d和14 d,糖蜜组乳酸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9.93%和71.77%(P<0.05),而青贮7 d,丙酸组乳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7.42%(P<0.05)。青贮1、7和14 d,糖蜜组和丙酸组全株玉米型日粮氨氮与总氮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青贮1和7 d后糖蜜组全株玉米型日粮中乳酸菌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14 d后,处理组乳酸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了10.75%、16.05%和17.17%(P<0.05)。结论:在全株玉米型日粮中添加20 g/kg糖蜜可以提高青贮产物乳酸含量,同时改善发酵好氧稳定性,添加3 g/kg丙酸发酵虽然降低了青贮过程中乳酸产量,但提高了发酵产物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18.
添加丙酸和尿素对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株玉米(Zea mays)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添加丙酸(0.3%)、尿素(0.5%)、丙酸(0.3%)+尿素(0.5%)对袋装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可以单独调制出良好的青贮料,添加丙酸可以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氨态氮含量,并能显著提高全株玉米青贮乳酸含量(P<0.05);添加尿素能显著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丙酸+尿素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9.
《草业科学》2012,29(1)
以全株玉米(Zea mays)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添加丙酸(0.3%)、尿素(0.5%)、丙酸(0.3%)+尿素(0.5%)对袋装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可以单独调制出良好的青贮料,添加丙酸可以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氨态氮含量,并能显著提高全株玉米青贮乳酸含量(P〈0.05);添加尿素能显著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丙酸+尿素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20.
青贮窖中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简陋覆盖方式对青贮窖中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从地上青贮窖表面往下10、20、40、80、160和320cm处分别取样,进行青贮品质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消化率测定。结果显示:(1)青贮窖表层(小于40cm)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以及DMD明显受简陋覆盖方式影响,其中,真菌和乳酸菌含量高,总糖含量少,NDF、ADF和丁酸含量高,pH高;(2)青贮窖中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以及DMD同时也明显受青贮窖深度的影响,随着深度增加,干物质、总糖和WSC含量、pH以及DMD逐渐降低,而乳酸、挥发性脂肪酸、NDF和ADF含量则升高,但真菌、乳酸菌、CP、EE和灰分含量未受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