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述了从谷糠(含粟糠和稻糠)所含的谷糠油中提取谷维素、糠蜡、甾醇,从脱脂糠中提取蛋白质、活性肽、干酪素、γ-氨基丁酸、肌醇,其余部分还可提取多糖、纤维、菲汀、植酸等多种成分及其保健作用,以及部分成分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该发明涉及一种从生物体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技术,具体为一种食用菌菌糠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从食用菌菌糠中提取SOD的工艺问题。包括以下步骤:粗酶液的制备、超声波破壁、分离提纯、色素去除等。512艺以出完菇的菌糠为原料,可以将食用菌生产的废料变废为宝,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开辟了提取SOD的新途径,填补了国内外SOD生产原料不足的空白,该工艺的特点是流程简单、设备简单、试剂简单。  相似文献   

3.
植酸鈣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为白色粉状,无气味。不論国內和国际貿易,需要量都很大。利用糠餅土法生产植酸鈣,每百斤糠餅可提取植酸鈣八至九斤。每吨植酸鈣收購价二千至三千元。提取植酸鈣后的糠渣仍可作飼料(据試驗,質量并无差异)。植酸鈣的生产工艺簡单,技术操作容易,設备簡陋(只要有一間房子或敞棚,木桶、水缸等設备),  相似文献   

4.
利用虎杖药渣栽培杏鲍菇的培养基优化及菌糠再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达到资源化的最大利用,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生态经济,以虎杖药渣作为常规培养基新的添加成分对杏鲍菇进行熟料法袋栽试验,采用正交设计9个不同组合配方对新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虎杖药渣的含量为55 kg,棉籽壳含量为20 kg,木屑的含量为20 kg,麦麸的含量为15 kg,白糖1%,石膏1%。对栽培杏鲍菇后最佳培养基的菌糠成分做了测定:菌糠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脂质,蛋白质,分别为6.20%和8.94%;另外其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有机肥标准中的规定,表明虎杖渣熟料法栽培杏鲍菇后的菌糠在有机饲料及生物有机复混肥的生产中还有再次利用的价值;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出杏鲍菇子实体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为4.91 μg/g。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0,(4):47-47
湖沼中大量的微小藻类是污染水质的潜在威胁,而日本专家却将其变废为宝,开发出可高效、低成本从这些藻类中提取“绿色原油”的新技术。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向浮游藻类中添加能与油脂成分紧密结合的液化二甲醚,成功提取出了可供燃烧的油脂。研究人员解释说,当二甲醚与藻类细胞中的油脂成分结合后,只要在常温下使二甲醚蒸发,就能将油脂成分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6.
酿醋原料除糯米外,还有高梁、红薯干、米糠等杂粮。由于各种原料性质不同,其酿醋方法也不同。(1)原料高梁醋:高梁50kg,大曲31.5kg,用水量在蒸前为75kg、蒸后180kg,谷糠100kg,食盐6kg。红薯干醋:红薯干100kg,麸曲50kg,酵母液40kg,醋酸液50kg,用水量为蒸前275kg、蒸后125kg,粗谷糠50kg,细谷糠175kg,食盐13kg。  相似文献   

7.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有机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银杏总黄酮类成分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综述了近3年来总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银杏叶总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的深入研究和银杏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保鲜与加工》2006,6(1):27-27
(1)从大豆乳清中提取寡糖 日本开发出从生产大豆蛋白的滤液大豆乳清中提取半乳寡糖技术,其主要成分为水苏糖23%、棉子糖7%。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作为一种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须加热、不破坏活性物质结构、提取率高等优点。综述了超声波用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的原理以及在生物碱、蒽醌类、挥发油、皂苷、功能性多糖、黄酮类、维生素等活性成分提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超声波提取技术在工业化生产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粟米糠资源丰富,但粟米糠大多数被当作饲料,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粟米糠油是粟米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因子,市场前景广阔。通过介绍粟米糠油营养成分及生理功能,阐述了粟米糠油的制取技术及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综合利用农业副产品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小米中总酚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总酚含量为活性跟踪指标,研究了小米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小米抗氧化物提取的最佳浸提条件为:以小米为材料,以质量分数为60%的丙酮为溶剂,料液比1∶8,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5h,浸提2次最为科学。在去除小米抗氧化提取物中的杂质时,选用正己烷进行脱脂处理。  相似文献   

12.
谷子籽粒醇溶蛋白提取条件及A-PAGE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醇溶蛋白电泳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宜谷子醇溶蛋白的提取条件及电泳方法。结果表明:10粒种子加入200μl 50%异丙醇+1%β-巯基乙醇提取液,在60℃水浴下提取30 min可以得到适宜A-PAGE电泳的醇溶蛋白提取液;在凝胶丙烯酰胺浓度为12.5%,电极液含有0.4‰甘氨酸、8‰冰乙酸情况下,可以得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醇溶蛋白谱带,可对谷子品种进行有效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改良盐碱土壤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食用菌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改良盐碱土壤的潜力。笔者研究了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的物理指标,并用混合肥施用盐碱土壤栽培大蒜,测定大蒜苗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栽培大蒜(对照组),大蒜苗生长指标好于不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木耳菌糠和鸡粪的盐碱土壤栽培大蒜(发酵组),大蒜苗生长指标好于仅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也明显好于不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空白组),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交互试验数据分析,混合堆肥的最佳条件:菌糠添加量15%,鸡粪添加量8%,堆肥含水量45%。由此说明,盐碱土壤添加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物,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云南西番莲扦插苗的质量,筛选适宜于培育西番莲扦插苗的基质,以红壤、椰糠和河沙为基质原材料,研究单一或复配10个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西番莲扦插育苗根系的影响,并进行育苗成本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扦插后45天,红土:椰糠=3:7和红土:椰糠=5:5的配比方式,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最高,分别为(76.67±6.67)%和(74.44±12.62)%。红土:椰糠=7:3、红土:椰糠=3:7、红土:椰糠=8:2和红土:椰糠=5:5配比下根系数量较多,根系数量均在20根以上。椰糠、红土:椰糠=5:5的根系较长,最长根系均达到5 cm以上。综合考虑不同基质处理下西番莲扦插苗的生根率、根系数量和最长的根系长度,以及基质成本,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红土:椰糠=5:5的配比。  相似文献   

15.
A. N. Mishra    K. Kaushal    S. R. Yadav    G. S. Shirsekar    H. N. Pandey 《Plant Breeding》2005,124(5):520-522
Recessively inherited gene Sr2 has provided the basis of durable resistance to stem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graminis tritici)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worldwide. The associated earhead and stem melanism or ‘pseudo‐black chaff’ is generally used as a marker for this gene. Sr2 has been postulated in many wheat cultivars of India including ‘Lok 1’, based on associated pseudo‐black chaff in adult plants, and leaf chlorosis in seedlings. However, dominant inheritance of the resistance factor operating in ‘Lok 1’, and a 13 : 3 (resistant : susceptible) F2 segregation in the ‘Sr2‐line’ (‘Chinese Spring’6 × ‘Hope’ 3B) × ‘Lok 1’ cross confirmed that Sr2 was absent in ‘Lok 1’. Susceptible plants with a pseudo‐black chaff phenotype were observed in F2 populations of ‘Agra Local’ (susceptible) × ‘Lok 1’, and the ‘Sr2‐line’ × ‘Lok 1’ crosses. Most of the F3 families derived from the susceptible F2 segregants with pseudo‐black chaff phenotypes were true breeding for the expression of pseudo‐black chaff with susceptibility to stem rust. Thus, linkage of pseudo‐black chaff with Sr2 in wheat can be broken, and hence, caution may be exercised in using pseudo‐black chaff as a marker for selecting Sr2 in breeding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糯小米优质高产品种,2012年在乌当区进行了4个糯小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秉小米”单产最高,为350.83kg/667m2,显著高于“黄平小米”、“修文小米”和“本地小米”,其抗逆性强.说明“施秉小米”在乌当区生态条件下易获得高产,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谷子中硒元素的吸收特征,提高谷子富硒水平,归纳了国内外富硒谷子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富硒谷子籽粒硒的含量、存在形态,硒的吸收、转运机理以及硒与谷子生长发育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着重分析了不同价态硒在谷子体内的转运机制以及硒肥种类、施肥方式对谷子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分析表明,谷子对硒酸盐的吸收机制主要是通过共用硫酸盐转运子来进行主动吸收,对亚硒酸盐的吸收则是被动吸收,并且受土壤pH的调控。叶片喷施无机硒是提高谷子硒含量最为直接的方法,加快了硒元素的吸收和向籽粒的运转效率。研究指出目前富硒谷子发展的不足,并提出要加强富硒品种的选育,制定谷子富硒栽培技术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黍稷品种资源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我国各省(区)4213份黍稷品种的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筛选出高蛋白品种126份,高脂肪品种45份,高赖氨酸品种17份,优质品种45份。高蛋白品种、高赖氨酸品种、优质品种均以山西最多。黍和稷的品质有差异,黍的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均高于稷。黍稷品质与粒色亦有关,红粒的最好,褐粒的次之,白粒的居中,灰粒和黄粒的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谷子籽粒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在现有谷子品种的基础上,明确有利于提高谷子籽粒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生长环境,本文对‘长农38号’、‘长农39号’、‘长农41号’谷子在长治和沁县两个生态点谷子籽粒的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地区对‘长农38号’谷子籽粒的维生素B1、直链淀粉、粗蛋白和‘长农41号’的维生素B1、粗脂肪的影响较大,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对‘长农39号’谷子籽粒的营养品质影响较小,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通过食味品质的比较可以看出种植在沁县的‘长农38号’谷子籽粒的一致性高于长治,种植在长治的‘长农39号’、‘长农41号’谷子籽粒的一致性低于沁县;种植于长治的‘长农38号’、‘长农39号’谷子籽粒的色泽高于沁县,种植于长治的‘长农41号’谷子籽粒色泽与沁县的评分结果一样;种植于沁县的3个基因型谷子籽粒食味品质的分数合计结果均高于长治。因此通过优化谷子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谷子籽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户谷子种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谷子生产仍然以农户种植为主。为缓解谷子面积萎缩、谷农种植谷子积极性低等问题,特对国内谷子主产区的农户进行实际调查,共收集到1031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谷子产量、谷子口感、是否补贴、谷子面积比例、谷子价格5个指标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受教育程度这一指标达到0.05%显著水平,这些指标是影响农户种植谷子意愿的显著因素。对此提出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落实政策支持,加强农业补贴力度;宣传谷子文化,倡导健康饮食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