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生物能源利用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产草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已成为饲喂畜禽和草鱼的重要青饲和青贮作物.针对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选育与利用现状,分析了能饲兼用型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在生物能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研究探讨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乌克兰的高粱主要用作饲料,目前保存的高粱资源有5000余份。饲料高粱育种以早熟、中早熟、抗旱品种为主要目标;栽培方式采用免耕、平播的模式,机械化程度较高。加工应用主要进行青贮;此外,还用作青饲、晒干草等。  相似文献   

3.
乌克兰的高粱主要用作饲料,目前保存的高粱资源有5000余份。饲料高粱育种以早熟、中早熟、抗旱品种为主要目标;栽培方式采用免耕、平播的模式,机械化程度较高。加工应用主要进行青贮;此外,还用作青饲、晒干草等。  相似文献   

4.
天农青饲2号是天津农学院1999年以Tx622A为母本,以抗蚜140和IS720苏丹草杂交选育的种间杂交后代TS175恢复系为父本杂交而成的以饲用为主、粮饲兼用型高粱杂交种,已于2006年12月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饲用高粱为适应性最广泛的一年生饲料作物.其植株粗壮高大,茎叶青绿多汁,可以放牧或刈割后青饲,也可以做成青贮饲料或加工成干草。其主要营养成分如可消化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及生物产量等都相当于玉米,且有较好的适口性。单株选择是作物基本的育种方法之一.操作简单。成效快捷,是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的关键技术环节。在饲用高粱的单株选择中.根据育种方法和选择世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印度泰米尔纳德农业大学科学家,目前正在推广一个高产饲用高粱品种。该品种生育期55—60天,在灌溉条件下,亩产青饲料3000公斤,在干旱条件下,亩产1400公斤。  相似文献   

7.
中国杂交高粱的种质基础及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国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主要是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不育系改良应以印度高粱与南非高粱或印度高粱杂交为主,恢复系改良应以中国高粱与亨加利高粱或中国高粱杂交为主,这样可保持两亲间的遗传差异,以便配制出高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是将农副产品转化为畜产品,以便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样既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可以应对我国加入WTO的挑战,发挥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占领国际市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就必须有充足的饲料,饲用高粱就是畜牧业的一种很好的饲料来源。近年来,我国高粱用途正在向饲用方向发展。饲用高粱可大致分为3种类型:籽粒饲用高粱、饲草高粱和青贮甜高粱。  相似文献   

9.
不同饲用高粱植株形态特征及物质生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用高粱品种植株物质生产特性及其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育进程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中健宝、乐食、牧特利、标兵不能够正常抽穗开花,因此不能成熟.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的株高、可见叶和展开叶片数均呈"S"型曲线变化,株高以蒙农青饲1号增长速度较快,牧特利最慢,8月19日之后务品种的株高陆续达到最大值,以苏波丹的株高为最高,达到277cm,牧特利最低,为175cm;牧特利的可见叶和展开叶片数增加速度最快,平均主茎叶片数最多,为18.8片;健宝最慢,平均主茎叶片数最少,为13.8片.饲用高粱的茎叶比呈"双峰"曲线变化,叶鲜干比和茎鲜干比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各供试品种叶鲜干比峰值均出现在6月24日前后.在全生育期,饲用高粱的鲜草产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各品种鲜草产量的峰值出现在9月12日前后,以牧特利最高,为72801kg/hm2;苏波丹最低,为42464kg/hm2.各品种干草产量以蒙农青饲1号为最高,乐食最低.  相似文献   

10.
辽饲杂4号是由国家高粱改良中心1999年以自选的不育系L0201A为母本,以自选的甜高粱恢复系LTR101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育成的以饲用为主、饲粮兼用型高粱杂交种,已于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辽饲杂4号是由国家高粱改良中心在1999年以自选的不育系L0201A为母本,自选的甜高粱恢复系LTR101作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精心育成的饲粮兼用型高粱杂交种,已于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我国高粱产区都可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青贮饲用高粱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青贮饲用高粱的营养搭配是否满足肉牛营养需要,以期推动中国现代肉牛经济发展。以安格斯3代阉牛为试验牛,以BJ0603青贮饲料作为基础饲粮,每个日粮处理组挑选3头牛进行屠宰分割,测定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结果表明:青贮饲用高粱饲喂育肥肉牛,通过对肉牛血液指标的检测,发现对其肝脏功能、脂类的代谢及电解质水平等均没有不利影响。50%青贮高粱和50%青贮玉米混合青贮饲喂效果较好,不仅能增加肉牛机体对能量的利用率且对肉牛肾脏功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盆周山区地势凹凸不平,土地零散,玉米生产比较效益低,为实现增产增收,应坚持粮经饲统筹发展,合理规划种植区域,不断优化种植结构,适度发展玉(青饲玉米)/果、玉(青饲玉米)/药、玉(青饲玉米)/菜、玉(青饲玉米)/草等套作模式,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4.
对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所组配的300多个青贮玉米组合进行田间鉴定,筛选出10个比较优良的青贮玉米组合进行1年4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个新组合平均单产产量在3762.1~4573.7 kg/667 m2之间.即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筑青饲1号>筑青饲区51>筑青饲5168>盘江7号(对照)>筑白1号>筑黄3726451>筑黄BDZ>筑黄64372>筑黄6451>筑黄9868.其中组合筑青饲1号的产量最高,达到了4573.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6%,增产幅度最大;其次是筑青饲区51,产量为4551.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1%;而组合筑青饲5168的产量为4483.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4%.本试验条件下,筛选出了3个综合性状比较好、产量较高的新组合分别为筑青饲1号>筑青饲区51>筑青饲5168,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1982—1986年,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从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所引入高粱品种1000余份,并对其进行了隔离试种及主要特征特性的观察鉴定。以期为育种工作者所利用。现将引入材料的农艺性状及特征特性鉴定结果综述如下。苗期特点与我国高粱地方品种相比,印度高粱芽鞘短,顶土能力弱,如果田面不平或有硬土块,常造成出苗不齐不全,形成  相似文献   

16.
能源高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家能源高梁南方区试13个甜高粱品种的分析,结果表明:能源高粱品种在珠三角的特殊环境中,生育期延长,杂交种比常规种明显,但生长正常,既可用于能源也可用于青饲青贮.抗涝性较好的品种为Pac8381、L0203、L0205;高光效品种为辽饲杂1号、305 A/306;能源较好的品种Pac 8381、L0205;生物产量较好的品种为305 A/306、锦甜杂1号、沈试202;籽实产量较好的品种为锦甜杂1号、辽饲杂1号、晋甜07-1:综合性状均佳的品种为P8c 8381、辽饲杂1号,为理想的能源高梁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7.
平杂8号是平凉农科所用高粱雄性不育系永1762作母本、恢复系平恢8号作父本测配组合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优质、粮饲兼用、适宜范围广的高粱杂优利用新品种。2003年、2004年参加了国家高粱区域  相似文献   

18.
王德生 《科学种养》2010,(10):48-48
辽草3号是由国家高粱改良中心(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在2002年以自选的不育系12A为母本,以草高粱苏丹草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型饲用高粱新品种,已在2008年通过国家高粱晶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将会对我国畜牧业产业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邵玉涛  王振杰  贾晋 《种子》2016,(4):57-62
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饲用、工业和能源开发的重要原料.蚜虫是危害高粱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危害高粱的蚜虫主要包括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本文就蚜虫危害高粱的现状及防治策略,高粱的抗蚜遗传研究、以及高粱的抗蚜机制研究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高粱抗蚜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辽草3号辽草3号是由国家高粱改良中心(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在2002年以自选的不育系12A为母本,以草高粱苏丹草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型饲用高粱新品种,已在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