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结合调研分析情况,介绍了镇巴县桑园套栽魔芋栽种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镇巴县桑园套栽魔芋的发展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1.构建高产稳产桑园。高产桑园的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桑树品种,目前推广育711,该桑树品种生长势强、产叶量高,桑园每亩产叶量可达2250千克以上,比老桑增产20%,每亩桑全年饲养4张蚕种。二是合理密植,采用"千株万条"的方法,即每亩栽植1000株桑树,每株成龄桑有效条10根。2.科学管理桑园。桑树以产叶为主,对施肥要求较高,每亩桑田应施入纯氮素25千克。施肥中要克服"一多三少"现象,即化肥多、有机肥少、磷钾肥微肥少、桑园专用肥少。多施复合肥、有机肥,做到平衡施  相似文献   

3.
会泽县经济作物技术站于2000年向娜姑镇牛泥塘办事处承包了0.4hm2低产桑园和0.13hm2鱼塘。由于桑园产叶量低,当地6~8月气温较高,鱼塘易缺氧,造成养蚕效益和鱼的产量不高,给本站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改进以上缺陷,提出“鱼塘边建盖鸭棚,鱼塘增养鸭”的方案。具体操作如下:1栽桑建棚2000年冬季,在鱼塘周围按密植桑园规格栽胡桑1700株,并建盖30m2鸭棚2间。2鱼塘清塘用生石灰清塘,先排干池水,仅留5~10cm水深,在池塘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使之化开,冷却之前向四周均匀泼洒,边缘和池中心都要泼洒。每公顷用生石灰750~1125kg。3…  相似文献   

4.
<正> 桑树是多年生的木本叶用植物,一年中要进行多次收获,因此,桑叶产量水平,不仅要有年周期内单位面积上的产叶量,而且维持高产的年限要长久。一般地说,矮干密植桑园10—15年,低干树形养成15—20年,中干树形养成20—30年,高干树形养成30—50年。桑园能够持续丰产、高产和稳产,是人们栽培桑树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桑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商州区原有老桑园,一般树龄长、树势衰弱、树形杂乱、枝条细少、产叶量低且叶质差。现将近几年对桑园进行更新复壮和改造的试验与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现有桑园产的生产状况,以及叶量低的原因,提出了今后必须科学规划发展纯桑园、实行桑水配套工程、转变经营方式,规模化经营、加强桑园管理技术培训和辅导等一系列技术改造措施,来提高桑和改善园管理技术水平,才能增加桑园产叶量和提高桑叶叶质量,使当地的蚕桑生产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寒地桑园间作大豆试验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定植前2-3 a产叶量及产茧量低,单位桑园效益低。桑园合理间作,可以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总体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类型桑园间作大豆的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桑园产值增加15.4%。说明粮桑间作,增加桑园复种指数,是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分析环江县桑园管理现状和目前存在的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低、产茧量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桑园施肥效率、合理采叶及病虫防治等管理措施,以提高桑叶产、质量,促进蚕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玉米地套栽草菇可大幅度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过去笔者做过玉米地套栽草菇,现在又有了新的改进。现将改进玉米地套栽草菇的高产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棚西瓜套栽抗虫棉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西瓜套栽抗虫可以解决棉花茬口紧、效益低的生产瓶颈,提高大棚西瓜的产出效益,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介绍大棚西瓜套栽抗虫棉配套技术增产增效原理,总结了大棚西瓜及套栽抗虫棉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桑树栽培品种桂优62号为材料,克隆桑树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桑树硝酸还原酶基因在桑树细胞脱分化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阐述硝酸还原酶在桑树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单倍体川桑(Morus notabilis Schneid)基因组数据(http://morus.swu.edu.cn/morusdb)注释的scaffold570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硝酸钾处理桑树叶片48 h后使用RNAiso Plus(TaKaRa)和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及基因组DNA,分别以cDNA和DNA为模板,用RT-PCR法克隆获得桑树NR全长cDNA和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推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以桑胚轴为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不同氮源、生长调节物质的培养基中,通过桑树胚轴离体再生过程和real-time PCR方法研究硝酸还原酶基因在离体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不同氮源、生长调节物质对NR表达的影响。【结果】克隆获得的桑树NR全长CDS序列,长2 730 bp,编码909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02.84 kD,等电点为6.76。基因组序列长5 142 bp,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具有完整的5个结构域。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序列高度保守,与川桑NR序列同源性达95%,与蔷薇科果树NR序列同源性达78%。聚类分析表明,单子叶植物聚为一组,桑树与蔷薇科果树聚为一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F992020.1和KF992021.1。NR在桑根中表达量最高,叶中表达次之,茎中表达最少;谷氨酸显著提高NR在桑叶中的表达量,GA3显著提高NR在桑茎中的表达量。桑胚轴在单一的NH4+-N培养基中,不能被诱导出愈伤组织及丛生芽,在单一的NO3--N培养基中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和丛生芽;但丛生芽继代培养在单一NH4+-N的培养基中和单一的NO3--N培养基中都可以生长。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R在子叶和胚轴中的表达量高于胚根。桑胚轴在离体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分化过程中,NR的表达量逐渐增加,丛生芽形成后NR的表达量降低并趋于稳定。NH4+-N和NO3-N对NR在继代丛生芽中没有显著影响,谷氨酸对NR在继代丛生芽中有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丛生芽的NR相对表达量都降低。【结论】获得了桑树NR全长cDNA序列。硝态氮是桑胚轴诱导的必需营养因子,NR的表达受到桑树细胞脱分化和分化影响。  相似文献   

12.
花生幼叶丛生芽的诱导和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花生种子无菌条件下萌发4天、7天、10天、27天的幼叶作外植体,分别接种于加有不同激素配方的芽诱导培养基上,1周后叶片伤口处膨大并有黄绿色愈伤组织出现,3周左右可以看到丛生芽点的出现,芽诱导率达85%以上;继代培养4周后转至高浓度BA(10 mg/L)的MS培养基上促进芽伸长;当小苗长至3 cm左右时,移入NAA(1 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再生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切花菊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神马"和"出水芙蓉"2个切花菊品种的叶片为外植体,来建立不定芽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基因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影响叶片不定芽再生的重要因素,并且较高浓度生长调节剂会导致不定芽和再生小苗玻璃化,不利于植株再生."神马"的最适直接诱导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为MS+NAA 1 mg/L+6-BA 1 mg/L,再生率高达955%;...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因型黄瓜离体再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黄瓜(Cucumissativus L.)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和激素组合等因素对黄瓜离体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黄瓜材料的再生能力差别较大;带柄子叶比下胚轴和不带柄子叶的再生率高,是比较理想的外植体材料;较低的6-BA/IAA配比促进黄瓜不定芽的分化;6-BA/IAA配比较高则适合再生芽的伸长;添加0.5mg/LAgNO3可以促进不定芽发生,5~6d苗龄的外植体分化再生频率较高;在供试的6个试验材料中,M8,M10的再生频率较强,分别达到96%和90%。高频率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IAA0.6mg/L+6-BA0.5mg/L+AgNO30.5mg/L;不定芽伸长的培养基为MS+IAA1.0mg/L+6-BA1.0mg/L+GA31.0mg/L+AgNO30.5mg/L;高效生根诱导培养基为MS+IAA0.2mg/L+NAA0.1mg/L。  相似文献   

15.
研究确定了选择标记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对菊花‘绿鹦哥'茎段分化和无茼苗生根抑制的最适质量浓度,并探讨了除菌抗生素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Cef)对‘绿鹦哥'茎段分化影响的安全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30 mg·L~(-1)的卡那霉素能够完全抑制菊花茎段的分化,10 mg·L~(-1)的卡那霉素可以完全抑制无菌苗的生根;700 mg·L~(-1)的头孢噻肟钠不影响菊花茎段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随着头孢噻肟钠质量浓度的升高,菊花茎段不定芽出现玻璃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不同桑树品种各器官氮磷含量及其累积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供氮水平条件下 ,不同桑树品种根、枝、叶中全氮、全磷含量及其累积量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施氮处理比无氮处理根、枝、叶中全氮含量及其累积量极显著增加 ,全磷含量极显著降低 ,磷素累积量除叶片无显著差异外 ,根和枝条中均极显著增加。整个植株全氮含量 :叶片 >根 >枝条 ;全磷含量 :根≈叶片 >枝条。整个植株根、枝、叶的氮素累积及无氮处理的磷素累积 :叶片 >根 >枝条 ;施氮处理 ,根、枝条、叶片中磷素累积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7.
<正> 茶叶的生化成分十分复杂,其中决定鲜叶自然品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物质。由于茶树品种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新梢生育程度不同,鲜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本试验仅对雅安茶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培育的几个主要茶树品种进行生化成分的分析测定,以了解其变化趋势,为不同栽培技术措施提高鲜叶品质的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云锦杜鹃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珍稀植物。以新发茎段为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云锦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附加外源激素1 ̄5mg/L浓度的ZT能诱导腋芽分化,6 ̄8周继代一次。不同浓度ZT对继代培养中的再生枝条数有显著影响,以0.5 ̄1mg/LZT处理的增殖系数和组培苗生长为优;不同pH值对增殖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组培苗长势有明显作用,以4.8 ̄5.2处理较为适宜。将组培苗扦插在无土基质中,达到85%以上的瓶外生根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植物抗逆性研究和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通过异源目的基因转化培育耐盐碱苜蓿品种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植物受体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是异源转化高效的基础。选取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5~7d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及根为外植体,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 2,4-D0.1~3.0mg/L(8种不同水平)或MS 2,4-D2.0mg/L KT0.01~0.5mg/L(10种不同水平),诱导芽培养基为MS 6-BA0.5mg/L NAA0.05mg/L,生根培养基为MS。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 2,4-D2.0mg/L KT0.2mg/L培养基中能够产生状态较好可再分化的愈伤组织,子叶、下胚轴、根的平均出愈率分别为93.1%、100%、100%。愈伤组织在MS 6-BA0.5mg/L NAA0.05mg/L培养基中培养40~80d中均可分化芽,子叶、下胚轴、根的芽平均分化率为50%、78%、50%,将2cm以上的芽转入MS培养基中诱导生根,14d后,生根的小植株炼苗移入花土中,成活率达90%以上。子叶、下胚轴、根在该体系中均能获得再生植株,根也是一种较好的植株再生材料,以根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的研究报道还较少。  相似文献   

20.
以丹参极品———无花丹参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对丹参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进行优化选择,筛选出了能直接诱导芽再生的培养基MS+6-BA及直接诱导生根的培养基1/2MS+IBA。结果表明,该体系与通过愈伤组织获得的再生体系相比,提高了其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为改良丹参品质及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