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是中国目前最大且尚未开发的原始林区。文章通过对其现有的森林风景资源、水文景观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地文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旅游商品、外部交通、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和周围旅游资源的翔实叙述,展示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可行性,同时,对公园的体制设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莫尔道嘎     
<正>内蒙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大兴安岭西北麓祖国的最北端,保存着我国最后一片寒温带明亮针叶原始林景观——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冬季的原始林风景独具北国特色,尽显大兴安岭的深邃与辽阔。  相似文献   

3.
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根河市满归镇境内,面积15565公顷。公园北临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与奇乾原始森林接壤,西南与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相连。公园由满归林业局管理。公园主要景区有:原始林自然保护区、鸟兽保护区、伊克萨玛景区、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乡景区、凝翠山景区。可借景观有:北极村、鹿鸣山、全国最大的原始林——奇乾原始林等。阿鲁自然保护区是深藏在大兴安岭崇山峻岭中的一颗神秘而璀璨的绿色明珠。这里有结构复杂、功能齐全、保存完整的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最具寒温带特色的亮针叶原始林景观,有“绿色…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学、基于林分年龄、基于森林动态、社会及文化几方面对原始林的界定,以及关于原始林的生态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和资源调查方法来综述原始林的研究现状。并就世界各地对原始林定义存在的争议进行了讨论。指出目前我国对原始林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对原始林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方面尚属空白,制定我国原始林定义和判别标准,开展原始林资源调查监测具有积极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恢复时期红松阔叶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白山不同恢复时期红松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恢复时期(恢复20年、30年、70年和原始林)红松阔叶林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恢复70年的群落中乔木科、属、种特征与原始林相同,而恢复20年和30年的群落则与原始林存在显著差异,物种多度分布曲线也显示了相同的特征.恢复70年的群落与原始林中的物种丰富度及多度随径级和高度级的分布形式相同,但恢复20年和30年的群落则与原始林不同,并且缺少大径级和较高的树木.恢复30年的群落中乔木和灌木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而恢复70年的群落则与原始林无显著差异,草本物种丰富度在原始林中最高.乔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表现出与物种丰富度相同的大小关系,而灌木在4个不同恢复时期群落中无显著差异,草本则是恢复30年和原始林较高.恢复70年的群落与原始林相似性最高,而恢复20年的群落与原始林相似性最低.从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特征来看,恢复70年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已经接近原始林群落水平.  相似文献   

6.
ITTO在2002提出的《热带退化与次生森林恢复、经营和重建指南》中将热带森林类别划分为原始林、修正天然林和人工林。修正天然林可分为经营原始林和退化与次生森林2个类型, 其中的退化与次生森林包括退化原始林、次生林和退化林地。不同森林类别之间存在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详细阐述ITTO对原始林、退化原始林、次生林和其他热带森林类别界定的同时, 综述了ITTO热带森林类别分类体系的发展和其他组织与国际进程对不同森林类别的相关定义。  相似文献   

7.
原始林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受人类发展影响,目前已经非常稀少。以现有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信息数据为基础,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学模型等手段分析研究怒江州原始林资源面积、类型、分布、保护状况等,是高效监测、科学保护原始林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怒江州原始林总面积为56.61万hm~2,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38.5%,森林总面积的47.7%,原始针叶林划分至3个森林亚型,9个森林类型,阔叶林和灌木林划分至3个森林亚型;95%的原始林分布在海拔2 001~4 000 m的范围内;超过90%的原始林分布在陡坡与急坡地段;纳入保护的原始林面积为50.29万hm~2,占原始林面积的88.8%。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8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结合森林二类调查数据,对海南省霸王岭天然林保护工程区进行景观分类和景观指数提取。通过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景观总体结构稳定,1998年到2006年森林面积增加了6454.2hm2。原始林破碎度降低,干扰减弱。次生林质量有所恢复,5949.86hm2的中度次生林转化为轻度次生林。橡胶林和未成林造林地大幅增加,荒地大幅减少,人工造林成效显著。但在次生林边缘地带仍然存在部分人工林侵蚀次生林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北部原始林区是中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寒温带针叶林原始林区,是欧亚泰加林带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在我国境内唯一延伸部分。经过20多年的休养生息,北部原始林区野生兽类呈显著增长态势,从而结合2018年北部原始林区野生动物调查情况和过往的文献资料,归纳出北部原始林区野生兽类资源的组成和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0.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地雨林板根树与板根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地雨林中板根树及其板根的数量特征,为板根树与板根的特征研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样地调查法,研究板根树的种属分布;用扩散系数和t-检验方法判断板根树木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用常规统计检验和拟合分布函数的方法,分别对板根树木及板根的密度和板根大小做量化分析。【结果】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中共有52个具有板根的树种,属于25个科的33个属,只在原始林出现的有18个种,只在退化原始林出现的有23个种,同时出现在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的有11个种;板根树木在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均呈集群分布,密度为0~133.3株·hm~(-2),2种林分类型平均38.9株·hm~(-2),原始林中平均48.9株·hm~(-2),退化原始林中平均34.1株·hm~(-2);板根密度为0~666.7条·hm~(-2),2种林分类型平均160.0条·hm~(-2),原始林中平均197.9条·hm~(-2),退化原始林中平均142.2条·hm~(-2);板根高度为0.30~5.00 m,平均1.19 m;板根宽度与高度显著正相关(α=0.05),二者间关系可以用简单线性方程表达;板根树木密度分布、板根密度分布、板根高度分布都可用负指数分布函数表达;平均每株板根树木有4.1条板根,单株板根树木的板根条数符合泊松分布。【结论】研究区山地雨林中有丰富的板根树种,在林内呈集群分布。退化原始林内板根树种丰富度高于原始林,但密度低于原始林。板根宽度与板根高度有简单线性关系,评价板根大小时选其中一个即可。  相似文献   

11.
雨林的意义     
<正>一中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是一片原始林区,这里有连绵的寒温带针叶原始林。但是,很多南方人兴冲冲地来到这里,看到尽管树木密集、乔木树种却不多的景象时,往往有些失望,甚至发出疑问:这是原始林吗?我第一次到大兴安岭被当地人带到原始林里时,也是这样的感受,以为还没到真正的原始林呢。这种感受其实反映出多数人心中关于原始林的画面:密集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遮天蔽日,森林里各种倒木横七竖八,昆虫等小动物忙忙碌碌,潮湿的空气中散发  相似文献   

12.
碧海短波     
自治区清理整顿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实行封闭管理的通知》精神,4月21日,自治区副主席傅守正主持召开办公会议,听取了清理整顿北部原始林区工作组的情况汇报后,做出了六项决定: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天然林保护...  相似文献   

13.
《木材工业》2005,19(5):49-49
2004年9月30日,德国环境部长Toritsutein在联邦议会上就制定原始林保护法问题指出:原始林保护法以取缔违法采伐的木材交易为目的,要求木材购买者取得木材生产的相关资料。2005年3月Toritsutein再次强调了禁止销售违法采伐的原始林木材及其制品的必要性。2005年4月,联邦议会和联邦各州开始就原始林保护法草案召开意见征求会。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位于中国版图“雄鸡之冠”,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植被类型繁多,是我国寒温带针叶林区重要的植物物种基因库。文章介绍了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分析了本区域植物区系组成及主要植被群系特征。  相似文献   

15.
林分结构研究以往多注重于一维直径、树高结构或二维空间分布格局,对林分的三维特性研究较少。应用森林结构三维模型,以吉林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和金仓林场的原始林、天然次生林和柞树纯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各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指数SCI为:原始林4.03,原始次生林3.16,柞树纯林2.74;2)各林分垂直梯度和斑块类型数量:原始林7.67m,12.60、原始次生林6.58m,10.97、柞树纯林5.36m,8.13;3)各林分垂直梯度和斑块类型多样性指数:原始林1.799,3.327,原始次生林1.780,3.164,柞树纯林1.445,2.322。原始林的水平聚集程度、垂直结构和三维结构异质性都最大,其次是原始次生林,最小的则是柞树纯林。三维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和评价林分的结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恢复15年、30年和原始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内附生维管植物的调查,分析了不同恢复阶段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多度、分布和相似性关系,并探讨附生维管植物与宿主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0.81 hm2的调查样地中,共发现附生维管植物3 116株(分属9科20属22种);(2)原始林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17种)要显著高于恢复30年(7种)和15年(5种)群落;(3)原始林与不同恢复阶段群落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有显著不同,恢复15年群落中的附生植物主要由蕨类植物组成,兰科植物是原始林附生植物的主要物种组成,有些物种仅出现在原始林中,可以作为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程度的指示物种;(4)原始林附生维管植物的多度要显著高于恢复阶段;(5)3个群落类型中的附生维管植物在水平方向都为聚集分布,恢复15年群落主要分布在0~5 m,原始林中分布可达到20 m;(6)原始林中附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宿主的胸径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2个恢复阶段森林中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量法对经过不同采伐方式(渐伐、皆伐)兴安落叶松林更新林和未采伐的原始林的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地上部分碳密度原始林为109.60 t/hm2,渐伐林为58.94 t/hm2,皆伐林为47.50 t/hm2,其中乔木层所占比例最大,凋落物次之,依次为草本和灌木;乔木层碳密度原始林为78.63 t/hm2,渐伐林为33.61 t/hm2,皆伐更新林最低为31.70 t/hm2;灌木的碳密度原始林为1.12 t/hm2、渐伐林为0.63 t/hm2、皆伐林为0.38 t/hm2;草本碳密度原始林为1.02 t/hm2、渐伐林为1.88 t/hm2、皆伐林为0.65 t/hm2;凋落物的碳密度原始林为28.84 t/hm2,渐伐林为22.83 t/hm2,皆伐林为14.77 t/hm2。  相似文献   

18.
研究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与伐后林的物种多样性及木质藤本与支持木的关系。结果表明:原始林中树木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低于伐后林(P<0.05),而木质藤本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原始林与伐后林间无显著差异;原始林中树木的平均附藤率和平均每木附藤数均高于伐后林(P<0.05),而平均每藤攀附支持木个体数表现为伐后林高于原始林(P<0.05);在原始林中树木胸径与平均每木藤本数间呈显著的三次函数关系,伐后林中树木胸径与平均每木藤本数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树木高度与平均每木藤本数在2林型中均呈显著的三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天然林之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天然林首先指的是原始林,然后是天然次生林。天然次生林有两种形式:一是原始林遭自然灾害(火、洪、冻、风和病虫等)破坏后,自然更新恢复起来的森林;二是森林(天然林或人工林)遭人力破坏(砍伐、火烧和开垦等)后的迹地(含退耕还林地),经封山育林而成的森林。原始林和第一种形式天然次生林,一般是分布在边陲高原和内地高海拔峻岭水源发源地带,第二种形式天然次生林遍及在人烟稠密的低山丘陵地带。以原始林为核心来略述天然林特定内含的优势:原始林的树种组成有纯林和混交林,其分布由高纬度高海拔向低纬度低海拔过渡的顺序…  相似文献   

20.
江山娇林场位于镜泊湖东南岸。这里原生长着茂密的红松林,在沙皇及日伪统治时期,森林经过多次掠夺砍伐及山火的破坏,致使红松林不复原始林相景观。在交通线附近,成了多次萌生的柞树林。1955—1957年,我场对2,000余公顷的低价值柞树林进行了带状砍伐,栽植红松、落叶松的试验,现在大部已郁闭成林,落叶松林早已开始间伐利用。现将改造方法及其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